《午夜巴黎》:究竟要穿越回什麼年代,才是自己想要的黃金時代?

2021-01-12 秒言秒語

如果你想真正看懂《午夜巴黎》,那麼你最好在看這部影片之前,先看看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這本書。

《午夜巴黎》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穿越式」影片,由美國導演伍迪·艾倫執導,並獲得了2012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獎。

說它是穿越片也好,還是愛情片、文藝片、浪漫又或是奇遇記,總之,《午夜巴黎》從一開始就為觀眾展現出了一場美好的視覺盛宴,像是一部城市風光片。

從一開場的那近四分鐘的空鏡頭裡,從各個角度展現出了巴黎的美,無論是場地的切換,還是天氣的變換,都讓人感受到了巴黎在任何時候,任何角度都帶著浪漫的氣息,空氣是浪漫的,塞納河邊的咖啡館裡坐著的人是浪漫的,雨中撐傘的行人是浪漫的,還有莎士比亞書店、香榭麗舍大道、聖艾蒂安教堂、聖旺跳蚤市場……,總之,巴黎似乎無處不浪漫。

塞納河

當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在2011年的9月登陸香港上映時,國內的穿越劇《神話》、《步步驚心》、《宮》等電視劇已開始風靡全國,要說在國內掀起穿越風的影視劇,算是2001年香港拍攝的,由林峰、宣萱和古天樂主演的《尋秦記》了。

人們說,《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做的一場文藝春夢,是他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美國小說家和未婚妻去巴黎度假,卻在巴黎的街頭發生的「奇遇際」。未婚妻熱衷於熱鬧的舞會和繁華,而小說家吉爾彭德卻只想安靜的走在巴黎的街頭構思他的小說情節。二是兩人分道揚鑣,一個去舞會,一個去散步,這似乎也暗示了他們兩人的愛情結局,原來,思想無法融合的兩個人註定在人生的旅途中分道揚鑣。

當午夜的鐘聲敲響12下的時候,吉爾坐在教堂的臺階上休息,一輛古董式的標緻老爺車駛到他的面前停下,然後車上下來一位年輕人催促著他快上車,帶著他去參加一場午夜的巴黎名人聚會。

車子將吉爾「穿越」回了1920年的巴黎,那時的巴黎文人輩出,簡直是十步遇一作家,在那個年代裡,吉爾遇到了他心目中所崇拜的海明威、菲茲傑拉德夫婦(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還有畢卡索、斯坦因等等無數的名人作家與畫家、導演、音樂家。

帶吉爾「穿越」的老爺車
劇中海明威
菲茲傑拉德夫婦

生活在2011年,卻有著極重的懷舊情節,喜歡老舊物品的吉爾,終於穿越回到了他鍾情的那個年代,他感到新鮮又刺激,現實裡不被瞧得起的吉爾,卻在回到那個年代之後受到無數文人的接待,他們在一起交流寫作的技巧,探討各自的作品,在一場場相遇裡完成思想的碰撞與靈感的激發,吉爾感覺到,這真是對於寫作者最好的「黃金時代」呀!

海明威對他說:「只要故事真實,文字乾淨質樸,無謂壓力,保持從容,就不存在糟糕的主題。」、「一個怕死的人是寫不出好作品的。」

斯坦因對他說:「我們都恐懼死亡,質疑自己在世間的位置,但作家的工作是絕不屈服於絕望,還要幫讀者找到在空虛生活中的寄託,不要做一個失敗者。」

吉爾在海明威的帶領下來到斯坦因的家裡,讓她給吉爾正在寫的小說提意見,在那裡他認識了畢卡索的情婦艾德裡安娜(由法國影后瑪麗昂·歌迪亞扮演),跟隨可可·香奈兒學習時裝設計,之後兩人互生情愫。

一個午夜,兩人漫步於巴黎的街頭時,駛來一輛中世紀的馬車,並同樣被馬車上的人催促著坐上去,兩人一同穿越回了1893年。

在那裡,他們遇到了畫家高更、德加,還有土魯斯-洛特雷克 ,這幾人都是日後在畫壇大名鼎鼎的人物,給世界上的博物館留下了無數傑出的作品,艾德裡安娜認為,這裡才是屬於她的「黃金時代」,她喜歡這裡,而自己生活的1920年,覺得那裡的人人都虛偽,也不及1893浪漫。

可是,當艾德裡安娜認為這便是她所喜愛的最美好的年代時,卻聽到高更抱怨,這個年代的人枯燥又無趣,他們真想回到文藝復興時期去。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在懷念別人的年代,都在嚮往不屬於自己當下的歲月,生活永遠在「別處」。

生活在當下的人很難有一種滿足感和獲得感,因為萬事都不能盡如人意,你身處其中,總是用一種排斥與批判的眼光看當下,而對於自己未經歷過的時代,便會抱有一種自己想像出來的幻想,並在腦子裡將它塑造得極盡完美無暇。

可是,真的是當下即是糟糕,未遇便是美好嗎?

吉爾說的話

我們不斷在生命中、想像裡追尋的「黃金時代」究竟在哪裡?到底要怎樣的生活才是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影片裡2011年的吉爾想穿越回1920年,回到那個文人的天堂裡;

1920年的艾德裡安娜想穿戴回1890年,回到那個她以為的美好的浪漫歲月;

1890年的高更卻又想穿越回14-16世紀文藝復興的年代;

……

那麼,我們可以設想,影片若穿越個沒完,那是否文藝復興年代的人卻又想回到中世紀的歐洲?

人的欲望便是如此難以滿足,總能看到許多時代的缺陷與生活的煩惱,卻又難以想像出過去人們生活的不便與苦惱。人總是善於對過去的事在情懷裡去抹平不公與缺陷,將其在自己的幻想當中去發展,在懷念中勾勒出完美。

無窮盡的追逐當中,究竟要穿越回哪個年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然後安穩踏實坦然的生活下去。

伍迪·艾倫說,他是用一種嘲諷的口吻在講述這部影片,正如海明威在60歲時寫下的一部回憶錄《流動的盛宴》,回憶他在1920年時候巴黎生活過歲月。

影片裡的許多人物在海明威《流動的盛宴》裡都有提及,爆料出許多他們交往的私事,所以,當你在看《午夜巴黎》前,一定要先去看海明威《流動的盛宴》這部書,才能更好的了解這些人物與故事。

《流動的盛宴》是在海明威吞槍自殺前寫的最後一部回憶錄,還未成書,60歲完稿,近63歲便在自家走廊上用獵槍自殺身亡。海明威死後,他的第四任妻子,也是最後一位妻子瑪麗威爾斯走到海明威生前的出版社,要求將他之前的未出版的手稿和書信整理出版,在整理過程當中,發現了一篇名為《流動的盛宴》的待選文章,於是便將此名用作這部書的書名。

他們兩人相差九歲,在海明威47歲時兩人結婚,這也是瑪麗的第三次婚姻,他們在古巴結婚並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直到海明威去世,也是海明威維持最長時間的一段婚姻。

海明威和瑪麗

當你了解了《流動的盛宴》,了解了海明威筆下的巴黎,和那些文人雅士,那你便能真正看懂《午夜巴黎》,斯坦因說海明威們是「迷惘的一代」,實際上是指當時的青年作家們所處的時代,是對寫作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他們那個年紀最迷茫的時候。

正如《午夜巴黎》所描述的那樣,人人都在嚮往回到過去,人人都未活在當下,人人都在期待自己理想中的黃金時代,卻又人人都在懷念與期待中迷惘下去,直到最終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擁有真正的現實心靈寄託。

就像影片中的吉爾,在穿越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年代」。當他真正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時,在穿越中和眾多文人的交談裡找回了自信,看到了那些如今被稱作大師,享譽世界的作家們在年輕的時候也曾迷惘過,也曾有過對自己的懷疑和不自信,回到現實中的吉爾找到了自己,並堅定地決心留在巴黎寫作,同時也遇上了那們願意陪他在雨中漫步的生命中對的那個人。

「我覺得雨中的巴黎才是最美的」

當吉爾從站在雨中對面的這位小姐嘴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吉爾找到了和他心心相印的那個人,雨中的巴黎最美,這正是吉爾一直的感受。

有人說,喜歡懷念過去的人,是因為他的當下過得並不幸福,所以才會盡情地懷念過去存在記憶裡的美好時光,想儘量讓自己從當下的痛苦與不如意中分離出來,讓自己的精神一直活在過去。

或許,每個人的當下都會擁有不同程度的煩惱,但卻無法去完全否定這個時代的好,究竟何時才會是真正的「黃金時代」?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在靜與動中去發現這些美好的存在,我們每個人生活過的時代或許都會成為未來人嘴裡的那個「黃金時代」。

不將心停留在過去,亦不好高騖遠,活在當下,珍惜現在,便是我們自己的「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午夜巴黎》:教你在黃金時代談情說愛,讓你愛上巴黎
    午夜巴黎描述著一個好萊塢編劇的男主角Gil和未婚妻Inez在巴黎遊玩,到了巴黎之後卻逐漸發現原來Gil和Inez的價值觀事實上並不兼容:Gil熱愛巴黎,內斂的飽含著所有文學造詣,受「黃金時代情節」之縈繞而認為那些過往的年代才是最吸引人的,而Inez則是離不開美國和其物質生活,崇拜且被那些愛賣弄知識的人受到吸引。
  • 縱觀《午夜巴黎》,這無疑是艾倫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
    我們不必懷舊,流金歲月不可重來,偉大已逝的時代不可重來,不必懷舊是因為每個時代都要有弊病,每年暴露出的各種社會問題,微博上的熱點事件,它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不必再去吐槽天朝或者哪裡了。自己行動吧,過好自己才能改變周圍,把吐槽懷舊的情感用力的放在當下,反正我以後是一定會再看一遍的。
  • 《午夜巴黎》,巴黎,你對這座城市有什麼「見解」?
    該影片主要發生在巴黎的一件事情,讓我們一起看看主人公在巴黎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不就是裝腔作勢掉書袋嗎,批判可以,善意才好,其實都是帶鐐銬的可憐人。愛巴黎,愛黃金時代,愛畢卡索的女人,皆因那是別處,是可以寄存理想的另一個地方。
  • 透過電影色調及場景設計,重回《午夜巴黎》的黃金時代
    生長於紐約的伍迪·艾倫直到1965年才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那時的巴黎與電影如出一轍。正如電影《曼哈頓》所展現給世人看到的紐約一樣,《午夜巴黎》的電影開頭使用與《曼哈頓》同樣的手法,利用一幕幕的巴黎街景,從清晨到午夜,傳達下過雨後的巴黎之美。「我就是想以我的感覺呈現這座城市的樣貌,無論真實與否,這就是我眼中的巴黎。」
  • 《午夜巴黎》:La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別處)!
    迷弟吉爾磕磕巴巴的抒發了崇拜,鼓起勇氣談起了自己的小說,海明威答應讓他的作家朋友——格特魯德.斯坦讀他的書稿。吉爾興衝衝回酒店取自己的書稿,突然想起並沒有跟海明威約時間地點。往回走發現,哪裡還有什麼小酒館?只有一家洗衣機商店安靜的停留著現代化的街道邊。
  • 聊電影《午夜巴黎》
    所到之處Paul都要侃侃而談,還會質疑地陪的講解,Gill的女友卻認為他很淵博。品酒會上Paul會吹捧自己是葡萄酒行家,大放厥詞。舞會中Paul的女友吹捧Paul是個出眾的舞伴。後來Paul甚至提出要給Gill未出版的小說進行修改批註,還宣稱自己不會手下留情。Gill被這種無聊的社交弄的疲憊不堪,他只想一個人在巴黎街頭靜靜地散步,尋找一些創作的靈感。
  • 《午夜巴黎》:發生在交錯時空中的浪漫小清新電影
    郝雲在歌曲《去大理》中的第一句歌詞就是「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對自己正處於的生活感到煩惱和無聊,從而幻想能夠穿越到自己理想中的XXX時期,去實現人生價值。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只是我們小老百姓才有的,古今中外的大咖小民,都思考過這個問題。
  • 《午夜巴黎》早上的巴黎很漂亮,而午夜的巴黎則具有魔力!
    小編感覺我對舊時代的喜歡,更像是喜歡他們純真的價值觀,簡單的生活方式,和很多的印象,譬如穿著卡其色風衣在倫敦街頭風雨中行走的人,譬如在巴黎左岸咖啡館和小酒館裡一邊吞雲吐霧一邊校對稿件、一邊狂飲威士忌一邊狂敲打字機的作家,譬如在綠色的鄉村田園間散步。對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有想要逃避的現實,想要逃到過去,覺得過去才是黃金時光。吉爾來到過去與阿德裡亞娜一見鍾情。
  • 《午夜巴黎》:大師級的穿越片 幽默兼魔幻
    影片講述了作家吉爾(歐文·威爾遜飾)和未婚妻(瑞切爾·麥克亞當斯飾)婚前來到吉爾一直嚮往的巴黎度假,當午夜鐘聲想起,吉爾被偶然帶上了一輛老爺車,於是每個午夜會神奇的回到二十世紀初,與那個黃金時代眾多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邂逅狂歡,吉爾也因此結識了畢卡索的美麗情人(瑪麗昂·歌迪亞飾演)並與之墜入愛河。
  • 《午夜巴黎》片中巴黎那精美絕倫的風景,讓人過目不忘!
    電影的開始就是巴黎那精美絕倫的風景,儼然一部巴黎旅遊介紹片的既視感。片中男主Gil和未婚妻Lenz來到巴黎旅行,而Gil提出想要居住在巴黎的時候,Lenz卻並不贊同,之後他們遇到了Paul夫婦,Lenz對迂腐的Paul的認同,對Gil的想法的不解,讓Gil和Lenz兩人漸行漸遠。
  • 《午夜巴黎》: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好年代,你心中的是哪個?
    《午夜巴黎》是導演伍迪·艾倫的作品,故事主要描述著一名好萊塢知名編劇吉爾和未婚妻來到巴黎旅遊,一心嚮往著20年代巴黎的他,很希望自己住在這個城市。在寫作之路上不順的他,偶然搭上一輛車子,來到了20年代的巴黎,遇到了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等當代著名的作家,以及其他當代的大師,仿佛夢想成真的他,開始想要留在這裡。片中有許多巴黎街上風景,不論是羅丹的展覽、市集、酒吧和道路,都很有魅力,讓人想要到巴黎去親眼看看。
  • 巴黎的黃金時代,藝術的美好時代
    小編前段時間刷了部叫《午夜巴黎》的電影,被導演伍迪·艾倫在影中所呈現的懷舊風和奇幻劇情深深吸引。在劇中,每當午夜的鐘聲響起,一輛古董車便會開到男主吉爾面前,帶他一次次穿越時光回到令人神往的「黃金時代」,其中一次便穿越回了巴黎的「美好時代」。
  • 《午夜巴黎》:非文青也能看入迷
    艾倫玩的穿越可就高雅多了。藉助《午夜巴黎》(影評),伍迪?艾倫不僅讓自己的偶像海明威、畢卡索、達利等「復活」在巴黎街頭,更用他絲絲入扣的鏡頭展現了這座古老浪漫的都市令人著迷的氣質,不單是向來酷愛伍氏作品文藝青年看得著迷,就連非文藝青年也能看得滋滋入味,可見伍迪?艾倫劇本功底之深。《午夜巴黎》也成為今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大熱,而在剛剛頒出的編劇公會獎中,《午夜巴黎》就捧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獎。
  • 《午夜巴黎》真是一個極其浪漫的電影,導演的鏡頭下有最美的巴黎
    第一,喜歡下雨,不然沒法理解雨中的巴黎到底有多麼美。第二,得有文化,不然就像我一樣尷尬了。電影裡出現一個人物,談論一本書,一首音樂,還得靠字幕來提示,並且提示了也不知道在說什麼。午夜時分,神遊巴黎,文藝範,逼格高。所以只能關注一些其他的地方了。電影開始,一段配樂,出現的畫面太抓人,隨便截圖都是壁紙,這是巴黎的風景大片吧。片中角色倒是有很多熟臉,歐文威爾遜,艾德裡安布洛迪,這兩人合作比較常見。
  • 海明威,《午夜巴黎》不可錯過的,健康又浪漫的,巴黎生活
    午夜巴黎的男主角自然屬於前者,這位名叫吉爾的男人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作家,他迷戀巴黎、更迷戀雨中的巴黎,他認為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他覺得只有在巴黎才能夠創作出自己最好的作品,而巴黎可能就是一個能夠幫助你實現一切浪漫想法的城市,於是在某一天的午夜時分,當他一個人在巴黎街頭閒逛的時候,被意外地地邀請上了一輛路過的老爺車,從此他開始了一場過於美妙的旅程
  • 午夜巴黎:認清自己,比了解別人更重要
    而未婚妻卻表示,絕不到美國以外的地方生活;面對朋友的邀請,吉爾想過二人世界,而伊內茲卻十分嚮往,欣然應允;在凡爾賽宮,面對滔滔不絕的保羅,伊內茲欣賞而熱情,吉爾卻覺得他是「偽知識分子」,「愛賣弄先生」;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他們的興味也有不同,一個要去和友人跳舞,一個要在街頭散步,
  • 《午夜巴黎》必看經典,99%的人看完都瘋狂打call!
    導員伍迪·艾倫在巴黎寫出了一部愛情片。伍迪·艾倫,憑藉著自己優秀的文筆,寫下了午夜巴黎。讓人浮想聯翩。一句話,一個字,都能讓你感受到身在巴黎的情景。伍迪.艾倫的答案具有很強的主次,他顯然非常認可男主角基爾.潘德頻頻穿越上世紀20年代,與海明威、菲茨傑拉德、斯坦因、畢卡索、布努埃爾等文藝大師夜遊,是為「流動的盛宴」,美女阿迪亞娜則稍稍錯車,崇拜印象派名家漸豐的動蕩世紀末,暗中追查基爾的小法偵探呢,他的潛意識裡最輝煌的,也許在金色的凡爾賽,倨傲的太陽王朝
  • 《午夜巴黎》:情書寫給巴黎
    《午夜巴黎》海報作為坎城的開幕影片,伍迪·艾倫執導的新片《午夜巴黎》剛剛才風光過。電影節結束了,此片依舊風光,一在北美上映就感染了大群觀眾,成功登上最新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前十名。 《午夜巴黎》講述的是傑爾和未婚妻來到巴黎。未婚妻整天只想著購物和找朋友玩,傑爾卻喜歡一個人漫步在雨中的巴黎,為他那部還沒完成的小說尋找靈感。有一天晚上,迷途的傑爾在午夜時刻乘上了一部老爺車,這部車把他帶進了他所嚮往的1920年的巴黎,「穿越」到了一個夢幻般的過去世界中,他見到了畫家畢卡索和詩人艾略特等人。
  •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那些電影中出現的巴黎聖母院
    03《午夜巴黎》《午夜巴黎》雖然同樣是由一個美國導演伍迪·艾倫,拍出的巴黎故事。男主和未婚妻、嶽父嶽母一起巴黎度假,他希望留在巴黎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但被堅決反對,同時他還不堪忍受誇誇其談的朋友。午夜時分,他獨自走在巴黎的街頭,卻發現自己忽然穿越到了巴黎的黃金時代,遇到海明威、畢卡索、菲茨傑拉德、達利等等歷史人物。在《午夜巴黎》中,有關文學,有關藝術,有關知識分子的浪漫情懷。電影中也出現了巴黎聖母院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