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徐德剛教授(左七)帶領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會員下鄉普法。
紅網時刻記者 鄭濤 通訊員 馬歡 長沙報導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成立於2003年10月,依託學校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和法律服務中心,是面向全校師生、社會弱勢群體以及普通大眾開展法律諮詢與宣傳、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務的學生社團。
協會依託法學專業優秀的師資力量,在十餘年的建設與發展中獲得過各類獎項,2019年獲得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貢獻突出單位」榮譽稱號,2018年獲得第十三屆榜樣力量優秀大學生評選活動「芙蓉學子公益行動獎」。同時,法律協會也獲得了一系列榮譽稱號,如「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湖南省十佳大學生社團」「湖南省優秀學生社團」等。
教授「送法下鄉」給村民上課,普法又解紛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定期在校內外組織普法活動,針對鄉村貧困地區、12.4憲法日、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主題普法活動制定詳細的活動策劃書,進行普法活動安排部署,不斷完善普法宣傳的內容與形式。其中,湖南科技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徐德剛教授更是帶頭赴多地宣講法治,講課內容深受好評。
「徐院長,感謝您為我們村村民普法講解物權法,之前因不懂法無理取鬧導致我們正常的徵拆工作難以開展的幾個釘子戶都理性了許多,現在願意依法配合拆遷工作了。」兩年前,在一次為村民進行集體普法講座後,徐德剛突然接到湘潭市雨湖區某徵拆指揮部負責人的致謝電話。
「大部分村民都是很單純的,他們維權意識比較強,但是缺乏具體的法律知識,加強部分職能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存在一些瑕疵,雙方難免發生衝突。這時如果有一位相對中立,就有較高法學素養的人來講法釋理,一般能很好地起到化解矛盾的效果。」徐德剛解釋說。
為助力脫貧工作穩步推進,實現依法依規脫貧,近年來,徐德剛教授還帶領法律協會的法律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組成法律公益宣傳小組,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開展「送法下鄉」活動。法律公益宣傳小組在進行法律公益宣傳的同時走訪貧困戶,並向當地村民發放普法宣傳手冊,現場解答法律疑問,村民反響熱烈。
此外,每年憲法日協會都會聯繫專家顧問與協會會員組建憲法普法宣講團,為廣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識,如2019年,協會組織6名專家顧問和46名會員參加了在湘潭市齊白石廣場舉辦的全市「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為市民宣講憲法,共發放憲法宣傳袋500份、宣傳單共300餘張,並組織了萬人籤名活動;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都會積極聯繫並配合湘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等多個部門在湘潭市義務小商品城開展主題普法活動;深入湘潭市熙春路逸夫小學、湘潭市和平小學、湖南科技大學附屬小學開展不同主題的普法活動,嘗試從不同視角將法律專業知識融入童趣十足的普法漫畫創作中,根據受眾孩子的年齡特點,以看漫畫、講故事的方式給小學生普及與憲法相關的法律知識。
維護公平正義,免費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感謝月丹同學伸出法律援手,幫我挽回了1萬多元的損失。」2015年底,湘潭小生意人胡喜帶上感謝信和錦旗,來到在湖南科技大學學生法律援助中心辦公室,向2012級法學專業的彭月丹同學深深鞠躬。
2015年10月8日,胡喜和哥哥胡磊與九華經濟開發區的易某籤訂協議,租下一間店鋪準備開飯店。正裝修時,九華區物業管理處前來叫停,原來易某將店鋪一分為二租給兩個商家,違反了規定。
材料廢棄、門面閒置、工人待發薪水……時間一天天過去,胡喜的經濟損失不斷增加,而易某卻玩起了「失蹤」。他們找了好幾家律師事務所,皆因「案子太小」被拒絕。
著急時,胡喜得知湖南科技大學有免費法律援助,就找上門去,彭月丹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周月丹就和同學一起擬定出賠償協議,陪著胡喜去找九華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多次協調,終於聯繫上易某。反覆協商後,易某賠償了1.28萬元。
當胡喜拿出一筆錢想作為酬金時,彭月丹拒收了:「我學法律就是為了維護正義,這是應行之舉。」
隨著多家媒體關注報導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會員彭月丹法律援助事跡後,彭月丹獲評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更加堅定了她為困難的個人或團體提供無償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法律服務的信心。
近年來,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協會會員在協會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共受理援助案件80餘件,其中已結案68件,幫助70位受援人成功挽回經濟損失2437439元。由協會專家顧問易衛中老師和會員杜美辰同學承辦的勞動爭議案件還被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選入十年總結的宣傳片,為全國高校中唯一入選案例。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普法專業化水平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陣地和隊伍的制度建設,制定了協會章程,嚴明工作職責,在學校、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有穩定的經費投入和保障,普法經費列入財務預算、專款專用。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法律援助部(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湖南科技大學工作處)於2016年12月29日由湖南省司法廳批准,協會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2016年11月7日成為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實施單位,獲得基金會法律援助資金支持,隨著協會法律援助工作影響力的擴大和提升,協會獲得的資金支持逐年遞增,為會員們援助弱社會勢群體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還在湘潭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掛牌成立法律援助工作室,負責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助力勞動糾紛的有效解決。據統計,自成立以來,協會累計接受群眾來訪、來電或網絡諮詢上千次,其中線下接待來訪300餘次,線上接待諮詢700餘次。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導訴部導訴服務平臺採取院校共同管理、法官和協會會員配合的工作模式,共聘請五批導訴志願者92名,接待前來諮詢的來訪群眾3000餘人次,引導群眾訴訟900餘次。
「湖南科技大學法律協會的導訴志願者引導當事人進行訴訟,傾聽當事人對於案件的傾訴,開導當事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法院的訟累。」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喻衛童介紹說。
導訴工作的順利展開,為湖南科技大學的法科學生提供大量實踐機會。協會在雨湖區法院、嶽塘區法院進行導訴服務的刊物《雨湖法印》《雨湖法痕》和《嶽塘律心》在群眾中具有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