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湖南|十八洞村的「十八洞」何時才能看到呀?

2020-12-15 湖南24小時

十八洞村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是精準扶貧的時代典範。以她為原型講扶貧故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11月上旬赴京演出。

看過新聞後,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11月初到十八洞村時,正好撞上十八洞村的8位村民準備與3位駐村扶貧隊長一道進京,去參加那場演出活動。所以那一天的村寨,才有了難得的清靜:平日裡一派繁忙景象的幸福人家餐館竟然歇業,現任扶貧工作隊隊長麻輝煌一身都像是寫滿了「著急」兩字。

選擇第三次來十八洞村,是因為前兩次的到來,讓我對這裡起了關注心。就像是翻開了一本永遠都在寫的奇書,總想看它「又寫了些什麼」。

從宣傳部副部長到雙龍鎮鎮長,扶貧隊長的更迭可有「深意」?

那一天,因為麻隊長的忙,我們選擇旁觀他和「湘西十八洞嬌嬌」的直播拍攝,一邊看她與某個電商平臺「網紅主播」「喊話」互動,一邊斷斷續續地聽麻隊長講十八洞村的新情況。

從2014年到現在,十八洞村,這個僻遠苗家山村,一直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十八洞村的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1669元增至2019年的14668元。十八洞村裡那些變化最大的村民們也就成了「明星」,外鄉人通過大眾傳媒與自媒體,旁觀了十八洞村的這些人和事:從前娶不起親的苗家漢子的脫單,從前羞澀的姑娘嫂子們辦起了農家樂餐飲與民宿,大學生回鄉創業成「網紅」……

不巧的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兩位老朋友,卻先後因為重要公務離開,把我託付給新一任扶貧工作隊隊長麻輝煌。

駐村扶貧工作隊,是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核心力量。

2014年,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龍秀林出任十八洞村首位扶貧工作隊隊長,他把集合人心、激發內生力作為首要目標。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他帶領村民修好了通村公路,敞開了十八洞村的大門,也開啟了十八洞村民堅定地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念。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告脫貧。

一個月後,如今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那時的縣財政局幹部石登高出任十八洞村第一支書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他曾對媒體記者說「我的使命就是要為村民打牢長富久富的基礎」。於是,山泉水廠建起來了,旅遊公司成立了,苗繡、黃桃、油茶、蜂蜜、臘肉等成了十八洞村的口碑產品。

2019年10月,隊長的接力棒傳到了十八洞村所在的雙龍鎮鎮長麻輝煌的手中。此時的工作隊,已經改變從前「大包大攬」的方式,想要通過「農戶+合作社」讓十八洞村「更專業化、更市場化」。

三位扶貧工作隊隊長的故事,串起來聽就像是「扶上馬再送上一程」的步驟呀,十八洞村的未來靠的是十八洞村人!

年輕人的「離鄉」「回鄉」,都是向著希望之光奔去

2019年畢業於浙江音樂學院的施林嬌,2020年初回到十八洞村,與另外兩個返鄉的大學生施康、施志春共同創業,想通過直播帶貨來自我實現。他們就是人們口中的「十八洞三施」。

施林嬌,微信名為「湘西十八洞嬌嬌」。

這一次從湘西回到長沙後,總是回想那一天的情形:直播前,她一遍又一遍地背誦直播時的用語,練習策劃好的各種肢體動作,琢磨要唱哪首苗歌;麻隊長說「嬌嬌」直播帶貨導致臘肉總是斷檔,說她願意參加各種與十八洞村相關的活動「主要是做公益」。

離開的第二天,我用微信發了幾個簡單的問題給她。

當晚,看到了她深夜發來的「抱歉,才回到酒店」;隔天又聽到她的語音回覆說:「我就是一個普通村民,沒有什麼特別的身份。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就是十八洞村的旅遊形象大使啦!」「現在主要成立了一個電商公司,賣一些我們這裡的特產,臘肉、山貨,吃的呀,用的呀。想做出自己的品牌,這是一個構想,目前主要在賣臘肉。」「回來是因為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家裡面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

照顧家人的同時,還可能成就自己的事業。所以,她回來了,她熱誠地推介著家鄉,也倚靠著家鄉。

沈從文先生1986年寫的《自我評述》說:「一九二二年五四運動餘波到達湘西,我受到新書報影響,苦苦思索了四天,決心要自己掌握命運,毅然離開家鄉,隻身來到完全陌生的北京。」「我人來到城市五六十年了,始終還是個鄉下人,不習慣城市生活,苦苦懷念我家鄉那條沅水和水邊的人們,我感情同他們不可分。」「但對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較喜愛的還是那些描寫我家鄉水邊人的哀樂故事。」

他還在《沅水之畔》的題記中說,寫這些「我的目的只是減少旅行者不必要的憂慮」,「並希望這本小書的讀者,在掩卷之時,能對這邊鄙之地給予少許值得給予的同情。」

從文先生和「十八洞三施」,在故鄉與遠方的來與往,為理想,為生活,也為愛。

十八個溶洞在哪裡?

聽說十八洞村「因十八個洞而名」。

但當地人說「我們這裡洞太多了,何止十八個」。他們說「十八洞」名自傳說中的「夜郎十八洞」,是個能容納萬人的大溶洞,其中有大小十八個溶洞、洞洞相連。

因為尚未開發,路不好走,總是沒人肯帶我去看個究竟。

我去過十八洞村山泉水廠的水源地。那是個有「鬼洞」之稱的地方:洞前高三十多米的天生石橋下,石壁彎彎曲曲,像波浪又像巨大的皺紋,據說來自構造運動的恐怖之力。

今年9月,湘西世界地質公園舉辦了隆重的開園活動,十八洞村是公園的一部分,是湘西巖溶臺地中溶洞美景較為集中之地。被譽為「大地之書的一枚書籤」的排碧金釘子,就在十八洞村的對面。

這一次來,之所以提前知會兩位老朋友,是想纏磨他們帶我去看溶洞。

據媒體消息,脫貧了的十八洞村,由梨子、竹子、飛蟲、當戎四寨組成。梨子和竹子兩寨已成旅遊區,目前正開發主要分布在飛蟲寨的十八洞村溶洞群。打算逐步將四個寨子根據景觀資源與產業資源的不同特色進行個性化打造,讓遊客們可以在這裡聽扶貧故事,看美景,也可以住下來了解民俗民情,感受富足的田園生活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定與悠然。

麻輝煌說,下一步確實是要把十八洞村美景的文章做實做足。但他還是不肯帶我們去看傳說中的溶洞,說「今天天氣不好,可能天黑得早、時間不夠」,「路還在修」。

十八洞村的洞呀!你這樣「吊胃口」,是因為有足夠的自信,相信我有一天真的看到時只會驚喜,而不會失望嗎?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景區導遊詞上篇
    伍阿哥今天帶你走進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十八洞傳說為古夜郎國休養生息之處,洞內有十八個叉溶洞,故又名「夜郎十八洞」,簡稱「十八洞」。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脈中段,湘黔渝交界處,素有花垣「南大門」之稱,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排碧鄉。有婺源鄉村建築模式,又有兔耳嶺的自然景觀。
  • 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旅遊景區導遊詞下篇
    龍慧說:村裡實施了「品牌強村」,在35個類別上註冊了「十八洞」商標72件,讓「十八洞」這個無形資產成為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哞—哞」山那邊傳來悠長的牛叫聲。山坡草地上溼漉漉一片,露水像珍珠般緊貼在草尖、樹葉上,滋潤著十八洞村的一草一木。「叮咚—叮咚」山泉從片片巖石中滲出,聲音清脆。
  • 十八洞村兩代教師的「強國夢」
    新華社長沙12月23日電 題:十八洞村兩代教師的「強國夢」  新華社記者 白少波、張玉潔、張千千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冬日的十八洞村天朗氣清。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腹地。上世紀七十年代,施貴海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村裡小學當了老師。幾十年來,無數孩子在他的教誨裡啟蒙,也帶著他的叮囑走出深山。  兩年前,施貴海退休了,34歲的吳忠碧接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 如何打造「十八洞」旅遊集群品牌?如何留住遊客?
    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花垣縣報導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這些年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過去一年中,共接待遊客60萬人次。 這個數據,比花垣縣境內其他幾個景區——邊城(茶峒)、古苗河、紫霞湖、黃瓜寨、大小龍洞瀑布等加在一起的遊客數量還要多。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農旅...
    本文原標題:《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農旅一體「以一帶四」》引言十八洞村作為精準扶貧的發源地,近年來主動結合村莊的實際,致力於打造中國最美麗鄉村,積極探索出了「以一帶四」的農旅一體化脫貧模式,「一」是指以鄉村旅遊業為核心,「四」是指以獼猴桃為主的種植業
  • 【十九大特別策劃】十八洞村故事
    進入十八洞村,要經過一段曲折反覆的盤山路。汽車左轉右突,不時能看到對面山谷上有高低錯落的溶洞——那正是十八洞村村名的由來。正如村名預示的,這個村莊位於險峻的山巒深谷之間,高低不平,落差極大,寨前屋後,一人寬的小道把整個村莊勾連起來,你很難找到一塊籃球場大的平地。
  • 憑任意湖南省旅遊景點三日內門票,自駕車輛去往十八洞村無...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1日訊(記者 歐陽菁菁)記者今日從花垣十八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為了更好的推廣十八洞景區品牌形象,為2020年打下良好的市場基層,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自駕車遊客進入十八洞景區遊覽參觀,憑三日內任意湖南省內旅遊景點門票,車輛可直接放行進入不需再進行換乘擺渡
  • 十八洞村扶貧產品在長沙義賣 苗家貢米、蜂蜜、獼猴桃等產品上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5日訊(通訊員 楊傑妮 記者 黃婷婷)「過年了,買點十八洞的蜂蜜當年貨。」今天,十八洞村的苗家貢米、蜂蜜和獼猴桃來到長沙進行義賣,市民李女士一早便在長沙步步高超市紅星店搶購了兩罐蜂蜜,在年關之際,品嘗到了來自湘西大山的味道。
  • 十八洞村脫貧之後的日子
    本版照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 李健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黃婷婷    雨霧盈盈,青山嫵媚,深秋的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遊人如織、熱氣騰騰。    長條桌一邊,是十八洞村的青壯年:楊超文、施六金、龍福高、龍先蘭、龍健……另一邊,是第一任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工作人員龍秀林、吳世文、龍志銀、楊建軍……    看著眼前一張張年輕的臉,兩鬢斑白的龍秀林感慨不已:「現在的十八洞有這麼多年輕人回來,鄉村振興大有可為啊!」
  • 創意石嵌藝術進駐湘西花垣十八洞村 為美麗鄉村添色
    石嵌畫具備溫潤質感、歷久彌新的特質,目前在國內從事這個領域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較少,應用在黨建宣傳領域的湖南恆石文化尚屬獨家,而這十八幅石嵌藝術珍品皆是湖南恆石文化捐贈,這起公益捐贈的背後還埋藏著企業負責人的湘西情懷。
  •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 2020湖南衛視春晚設立十八洞村分會場
    十八洞村分會場的舞臺。王麗達。鳳凰傳奇。紅網時刻1月15日訊(記者 胡弋)《2020湖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將於1月18日(臘月二十四)晚19:30進行現場直播。晚會將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設立分會場,展示湖南脫貧攻堅的成果,與全國觀眾一同歡度團圓夜,喜迎中國年。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意義非凡。
  • 伊宅購集團做客湖南電臺NEWS938 分享房旅新生活
    2020年12月9日上午十一點半,伊宅購集團融媒體綜合發展事業部總經理、香港網視「環球旅遊」頻道執行臺長王擢賢應邀做客湖南電臺NEWS938瀟湘之聲,在《現在就出發》節目直播間與主持人精彩互動,暢談房車自由行,同時推介伊宅購集團「中國房車紅色文旅行」之「十八洞村房車公益之旅」。
  • 脫貧後的十八洞村見聞:千年苗寨正當紅
    6月11日,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在湘西花垣十八洞村設立分會場。湖南日報社派出採訪團隊,兵分兩路深入各地進行現場採訪報導,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壯舉,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源自奮鬥,點亮生活,一個個小康故事,傳遞著正能量,感動溫暖人心。
  • 十一假期第三天 十八洞村迎來旅遊小高峰
    花垣縣融媒體中心10月3日訊(記者 石慧 楊澤江)今天是「中秋、國慶」長假第三天,記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景區看到,景區停車場內已停滿車輛,不少自駕遊遊客只得把車停到道路兩旁「歡迎大家經常來十八洞村參觀遊玩,我會把十八洞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帶著20餘人旅遊團的景區講解員龍金翠正在為遊客們解說著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這一批已經是她今天帶的第三批團隊。
  • 解碼十八洞村「如何敲開幸福門」,《大幕開啟》唱響「大地頌歌」
    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帶給大家巨大的心靈震撼。10月7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全新節目《大幕開啟》第三期播出,本期節目走進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為大家帶來以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歌舞劇《大地頌歌》。
  • 十八洞村徹底變了!(中國脫貧傳奇①)
    記者分赴各地脫貧攻堅戰場,蹲點「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去往打響脫貧摘帽「第一槍」的江西井岡山,深入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地區之一」的寧夏西海固,走進人稱「一天半斤土」的新疆和田,爬上曾經與世隔絕的四川涼山懸崖村,探訪「苦瘠甲於天下」的甘肅定西……用一個個真實、生動、鮮活的故事,向讀者講述中國的脫貧傳奇及其帶來的深刻啟示。    十八洞村一直很出名。
  • 武陵山區·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寂靜的苗寨熱鬧起來
    施金通打電話找時任花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龍秀林支招,龍秀林說:「總書記看到的是一個原生態的苗寨,在村裡座談時明確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風景』。如果十八洞的原生態破壞了,將得不償失。」施金通等村幹部思慮再三,覺得十八洞的扶貧工作不能這麼多人打亂仗,遂建議縣委派一支精幹力量來統一領導。
  • 理論研究|奉清清:「百鳥來朝」十八洞
    「十八洞村」,是2005年由飛蟲村和竹子村兩個行政村合併後而用的新村名。由於溝深路陡、偏遠封閉、山多地少、資源匱乏和居住分散,合併後的十八洞村一直在貧困和反貧困中艱難跋涉。201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280元,僅為湖南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9.49%。2013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是8896元,而十八洞村僅有1668元。
  • 騰飛的十八洞村(決勝2020)
    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本文講述的正是十八洞村脫貧奔小康的故事。 ——編 者 這裡是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一個古老而年輕的苗族村寨。 青山環抱,綠水流翠。木樓相依,萬瓦如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