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儘快上馬寧宣黃高鐵——逐鹿皖南,振興「長三角第六邊」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7月1日,有「華東第二通道」之稱的商合杭高鐵正式通車。這條高鐵不但使合肥「史上第一次」不經過南京直抵杭州,待滬蘇湖高鐵建成後,並聯上海,還串起皖南門戶城市宣城,為下一步連通黃山埋下「伏筆」。

對此南京交通和規劃部門很受觸動,呼籲儘快啟動寧宣黃高鐵,把以黃山為代表的皖南名嶽、浙西山水,以軌道串聯成長三角共同的「後花園」,把寧宣黃髮展帶建成繼滬寧合、滬杭、寧杭等5條經濟帶之後的「長三角第六邊」。

南向高鐵盲點,

成南京「柔軟的下腹部」

商合杭高鐵從隴海線的商丘南下,經過皖北的阜陽、淮南到合肥,再折向皖南,經湖州到杭州,在南京以西的安徽城市帶上劃了一道弧線。這條鐵路線距南京最近的蕪湖也有近100公裡,為何讓南京有關部門感到「失落」?

「我們著急的是,南京作為長三角重要交通中心城市,南下高鐵通道不暢,以及和風景區黃山的疏離。」南京城市與交通規劃研究院董事長楊濤說,南京打造「米」字形高鐵網,東到上海,西往蕪湖、武漢,北上北京,都有了高鐵,寧淮、南沿江高鐵也已開建,然而南下宣城和黃山,卻欠缺高鐵通道。如今從溧水、高淳到宣城、黃山,風景秀麗但交通、旅遊串聯不夠,成為高鐵網絡的盲點,是南京都市圈「最柔軟的下腹部」。

相比之下,合肥不但通過商合杭高鐵直通杭州,還把高鐵線修到皖南的家門口(宣城),將來宣城到黃山高鐵建成後,合肥將有兩條高鐵線通往黃山(另一條是合肥—銅陵—黃山),一東一西把皖南擁在懷中。商合杭高鐵通車後,合肥也初步形成「米」字形鐵路網,將來還將開建通向鄭州、青島、馬鞍山等方向的高鐵線,推動「米」字形向「時鐘形」轉變。

省發改委基礎產業處褚志宇分析說,商合杭高鐵能夠提早謀劃並儘快上馬,是鐵路部門以高鐵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並為京滬高鐵分流的戰略考量。目前,京滬高鐵濟南以南到上海客運飽和,貨運接近飽和,從隴海線南下與京滬線大體並行的商合杭高鐵成為優先選擇。此外,商合杭高鐵把中原經濟區、大別山區、皖南連上長三角腹地,並從杭州繼續南下經寧波形成出海口,對沿線經濟區的帶動作用很大。

「旅遊西進」黃山,

杭州獲益多多

商合杭高鐵通車引起南京有關部門關注的是,在牽手風景區黃山共同發展上,南京落在了後面。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葉斌曾在多個場合疾呼,儘快啟動寧宣黃鐵路建設。「2015年底商合杭鐵路開工時,我就呼籲儘快啟動寧宣黃鐵路建設,如果當時同步建設開工,眼下商合杭高鐵可以通過宣城中轉,南京和合肥都可以通過高鐵到黃山。」

「黃山對海內外遊客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省旅遊學會副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沙潤說,誰和黃山「走近了」,就能從合作發展中受益。

對此杭州「先行一步」。沙潤介紹,近年來杭州力推「旅遊西進」,尤其是杭黃高鐵通車後,從杭州到黃山只需一個半小時,沿途串起桐廬、千島湖、富春江等山水名勝,累計有7個5A景區和20多個4A景區,杭黃旅遊帶聯繫密切,旅遊組織成熟。世界文化遺產西湖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黃山聯手拓展國際旅遊市場,杭州成為黃山吸引國際遊客的重要中轉站。

相比之下,南京排名較後。目前南京到黃山,無論是開車還是從杭州繞行,都要3個多小時。沒有黃山的呼應,南京在吸引國際遊客上很難「沾光」。

「南京和黃山,一個是世界著名古都,一個是世界級風景區,兩者合作空間很大。」沙潤說,南京往南,從溧水、高淳、宣城到黃山,處於山嶽為特徵的徽州文化向以河谷為表徵的金陵文化的漸變地帶,不但擁有黃山、南京兩個重量級景點,還擁有高淳慢城、皖南古村,以及從涇縣綿延至茅山的紅色紀念地,「如果交通不是難題,極有條件組織起國際精品旅遊線路」。

寧合杭都市圈,

競相逐鹿皖南山水

對於南京有關部門的呼籲,省有關部門回應說,寧宣黃鐵路其實是從渤海灣、魯南、蘇北經南京、黃山直抵海西的大沿海通道的一部分,縱向連接京滬、商合杭等高鐵,推動山東半島、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交流合作。隨著寧淮通道去年開工,寧宣黃鐵路開始積極籌備,目前已完成預可研,並納入「十四五」鐵路建設規劃。

楊濤介紹,從南京經宣城、黃山到梅州的鐵路線,相當於國家大沿海高鐵複線大通道,沿線串聯城鎮、人口遠高於商合杭高鐵通道,一旦建成,客流也必將超過商合杭高鐵。

省有關部門希望,寧宣黃高鐵能夠在「十四五」前期開工建設。記者在有關部門公示的規劃圖上看到,這條鐵路起自南京北站,利用上元門過江通道接入南京站,引入江寧站後向南與揚馬城際鐵路併線經過祿口機場,向南設立溧水西站、高淳站、宣城站等,最後接入黃山站,全長360公裡——車站、機場、高鐵聯動發展,南京把這條鐵路納入整個城市的交通樞紐建設中。「這條鐵路時速350公裡,比杭黃鐵路快,南京到黃山只需1個多小時,建成後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不亞於商合杭高鐵。」楊濤說。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長孔曉宏說,安徽南部已成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競相逐鹿的交界地區,呼籲儘快啟動寧宣黃鐵路建設,展開城際旅遊協作。「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楊濤認為,逐鹿皖南的不僅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還有合肥都市圈;被「逐鹿」的也不僅是皖南,還有蘇浙皖交界處的大片山山水水,它們是整個長三角的「後花園」。

沙潤認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不能忽視繁華城市帶背後這片山水和名勝區對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他甚至認為,黃山應成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之後的長三角「第五極」。當前,滬寧合、滬杭、合杭已是極具活力的產業經濟帶,寧杭打造生態經濟帶,杭黃成為旅遊經濟帶,唯有寧宣黃髮展帶還是一條「軟邊」,是亟待振興的「第六邊」。

褚志宇表示,我省不但將儘早上馬寧宣黃高鐵,還考慮規劃鎮杭鐵路連接千島湖,以及在既有寧杭鐵路以西建設寧杭二通道。「這3條鐵路線都通向蘇皖浙腹地,將把長三角的秀美山水,融入南京一小時都市圈。」

記者 顧巍鍾

相關焦點

  • 皖南對接寧杭:代表建議加快推進寧宣、杭臨績鐵路規劃建設
    在此背景下,安徽南部成了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競相「逐鹿」的交界地區。這對於皖南來說,倒不失為新的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宣城市市長孔曉宏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建議,以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為重點,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對外交通、城際交通、都市圈交通高效銜接和有機融合。
  • 高鐵上的長三角:蘇北皖南提速、滬杭嘗鮮磁浮
    皖南入圈江浙滬同樣擔心「虹吸」效應的還有安徽。2016年,安徽8個城市(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正式「入群」,長三角城市群範圍也從原來的「一市兩省」擴展到 「一市三省」。作為新成員,安徽與江浙滬的差距頗大。
  • 寧宣黃高鐵來了,最新站點曝光!
    根據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寧宣黃高鐵正在積極推進之中該條高鐵除了將在南京設站以外還將在宣城市境內設立了個站點!按照方案寧宣黃高鐵主線起自南京北站將經過南京站,江寧站除此之外還會在南京新增祿口機場站、高淳站而後進入安徽省在馬鞍山市設博望站繼續向南接入宣城站沿途繼設寧國站、績溪站、黃山站(線路圖:南京北站南京站江寧站祿口機場站博望站高淳站宣城站寧國站績溪站黃山站)寧宣黃高鐵建成通車後
  • 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一一安徽旅遊的扛鼎之作
    安徽是我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省份,淮河流域燦爛的古文化遺存、名人故裡,皖中大別山、環巢湖周邊多彩的名山秀水,皖江及皖南」,正讓皖南這片地球神秘地帶上的明珠,逾發熠熠生輝。》方案;2014年2月國務院同意實施「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發展綱要」;2019年,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再次進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
  • 為鄉村振興建言把脈!東莞召開鄉村振興專家諮詢會
    「研以致用」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工作更上新臺階當前東莞鄉村振興正處於向前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一些深層次的實踐性問題逐漸顯露出來。會上專家們的研究課題選題精準、內容詳實,分析透徹,提出的意見建議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下來,市鄉村振興促進中心將把課題研究成果印發給市有關單位和各鎮街學習,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工作更上新臺階。今年初我市組建了首屆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作為匯集智慧力量、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智庫。
  • 馬鞍山將新建兩座高鐵站,分別通行商合杭高鐵及寧宣黃高鐵
    軌道交通馬鞍山將新建2座高鐵站商合杭高鐵-含山西站8月21日,商合杭高鐵含山西站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2019年12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預計202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寧宣黃城際-博望站從南京市獲悉,根據《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18-2035年)》方案,寧宣黃高鐵擬在馬鞍山市博望區設站,未來這一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快寧馬一體化發展進程。 按照設計,寧宣黃高鐵全長360千米,需新建151千米,其中江蘇省境內約91千米,安徽省內約60千米,並利用已建線路約209千米。
  • 商合杭高鐵,因為這一點讓南京真正感到了危機
    商合杭高鐵開通,合肥杭州實現了高鐵「無縫對接」, 合杭一體化提速,讓南京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但更讓南京有關部門產生危機的是:商合杭高鐵連接皖南門戶城市宣城,為下一步連通黃山埋下了「伏筆」, 讓南京在與杭州、合肥競逐長三角 「後花園」的旅遊資源中,全面落在下風。
  • 英德市沙口鎮邀請專家學者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日,英德市沙口鎮舉辦「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座談會暨產學研合作籤字儀式。來自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韶關市華實現代農業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及市鎮相關部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為該鎮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知名專家學者建言泰州"三個名城"
    原標題:知名專家學者建言泰州"三個名城"   中國江蘇網5月2日訊 4月28日,泰州市舉行「三個名城」建設專家論壇,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學者為我市「三個名城」建設把脈,9位專家學者從各自領域出發,圍繞泰州醫藥、文化、生態「三個名城」建設這一主題建言獻策。
  • 安徽省昌景黃高鐵建設獲中央資金支持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西部鐵路項目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安排我省昌景黃高鐵投資計劃7億元。昌景黃高鐵線路起自黃山北樞紐,經我省黟縣、祁門,江西省景德鎮,至南昌東站,貫穿皖南地區與環鄱陽湖城市群,與杭黃高鐵共同形成杭州經黃山至南昌的快速鐵路通道。該高鐵線路對於完善全國快速鐵路網布局,帶動沿線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旅遊產業發展,支撐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 安徽省昌景黃高鐵建設獲國家7億元支持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西部鐵路項目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安排我省昌景黃高鐵投資計劃7億元,對於緩解省方出資壓力,保障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起到重要作用。昌景黃高鐵線路起自黃山北樞紐,經我省黟縣、祁門,江西省景德鎮,至南昌東站,貫穿皖南地區與環鄱陽湖城市群,與杭黃高鐵共同形成杭州經黃山至南昌的快速鐵路通道。該高鐵線路對於完善全國快速鐵路網布局,帶動沿線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旅遊產業發展,支撐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 揚馬城際「邁開步子」,未來一路連接9條高鐵
    揚馬城際將連接9條高鐵這9條高鐵分別是連鎮高鐵、北沿江高鐵、滬寧城際、京滬高鐵、蘇南沿江高鐵、寧杭高鐵、寧宣黃高鐵、寧安高鐵、巢馬城際。寧杭高鐵二通道而在南京則主要連接的是寧杭高鐵、寧宣黃高鐵。寧杭高鐵已經建成通車,寧宣黃高鐵則是規劃中。
  • 安徽融入長三角步伐加快 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
    2月27日,這群「精調師」正式復工,為長三角高鐵一體化加班加點。《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安徽迅速出臺《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未來一個時期,安徽將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在上海龍頭帶動下,聯手蘇浙,揚皖所長,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貢獻安徽力量。
  • 昌景黃高鐵加快建設進度,杭(州)南(昌)又一快速通道將成形
    連接浙江省杭州市與安徽省黃山市、全長287千米的杭黃高鐵,設計運營時速250千米,已於2018年12月25日正式開通運營。昌景黃高鐵,與已建成的杭黃高鐵連接起來,組成新的完整的杭昌高鐵,它正是杭昌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獨有偶,昌景黃高鐵開工的建設日期是2018年12月25日,與杭黃高鐵正式運營時間在同一天。
  • 自在寧國 | 「皖南唐古拉」上的驚豔小眾石種——宣石,古雅高潔!
    「皖南唐古拉」越野自駕線路位於寧國市東部,屬天目山脈,全程約150公裡,環穿梅林、雲梯和南極等三鄉四鎮。02、宣石的種類宣石的質地是晶質石英,硬而脆,稜角明顯,紋路細緻多變,形體以山形居多。宣石的顏色有白、黃、灰黑等,白色的居多,雜色的宣石中的白色石英潔白如玉猶如積雪或殘雪覆於山上。
  • 千島湖魚頭湯等美食「登陸」杭黃高鐵千島湖站
    千島湖魚頭湯等美食「登陸」杭黃高鐵千島湖站 2020-10-01 0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江大河》取景地之一,皖南川藏線入口原汁原味古村落-黃田村
    以「洋船屋」為代表的黃田古民居建築群,200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授予「 中國 景觀村落」榮譽稱號, 2014年入選第六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 「皖南川藏線」最美寧國段再獲殊榮
    為深入貫徹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貫徹落實首屆長三角三省一市旅遊協會聯席會議確定的《蘇州宣言》共識,響應中國旅遊車船協會「文旅復興 自駕先行——振興全國自駕車旅居車旅遊發展推廣活動」號召,9月17日上午,「首屆長三角自駕遊產業發展大會·2020常熟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遊節」在常熟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 悄無聲息:皖南城際鐵路網構成「三山」城際高鐵獲批,年內開工
    另外在國家批覆皖南國際旅遊區時,重點提到了玩那的旅遊資源。其中安徽省更具國家的批覆信息,重點謀劃了「三山城際鐵路」。武杭高鐵安徽新增2站點,將為三山城際提供條件並將削弱合肥樞紐三山城際鐵路,又稱三山城際高鐵,是連接皖南重大旅遊區的重點旅遊線路
  • 五一高鐵遊安徽:坐高鐵去皖南旅遊,這幾個地方不容錯過
    皖南在安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從北來而來去皖南旅遊的話,就必須從合肥轉車,或者汽車或者火車,都要有五至八小時個車程才可以到,而且出行的體驗並不是特別的好,但是自合福高鐵通車後,去徽州旅遊變成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