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就是在濃厚的鬥茶氛圍下的產物,不僅符合當時實用的需求並且帶有獨特的美學魅力,建盞的窯變幻彩是自然的饋贈。但是還有一種是喜歡用建盞喝茶的盞友們更青睞的建盞在日常使用中的茶變萬象,感受養盞過程中的一期一變。但是不懂得養盞的話,上萬的好盞也會如明珠蒙塵,最後「泯然眾人矣」。
對於建盞上的七彩光有兩種說法:
一是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一個折射面,進而反射出和之前不一樣的光澤;
二是茶汁和釉面的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鐵+鹼),改變了釉面的分子結構,所以色澤發生了變化。
養盞成為很多盞友玩盞的樂趣之一,如何養盞也成了盞友之間討論的話題。
選好盞才能養好盞
選盞之前盞友們要了解到不是所有釉色都能養出七彩,建盞的燒制採用氧化燒和還原燒兩種方法,一般情況下,氧化燒容易形成玻化保護層,鏡面效果好,比如說兔毫就是,這樣的釉色基本是養不出七彩的效果的。
而採用還原燒的,拿油滴來說,在釉面修復過程中會有毛細血管般的細微氣孔,這樣茶湯才能夠滲入進釉面,就有可能養出七彩效果。
釉面玻化或者結晶體好的盞,結晶體越好,出彩越快。這類盞主要以「藍色」「銀色」釉面為主,現在還有「彩金」「紫金」等, 這類盞晶體與玻化都比較好,容易養出七彩。
這裡推薦一隻比較好養彩的建盞,我的一位客人只用了3天就養出了彩-徐國清深海油滴!
養盞飲什麼茶也關鍵
不同的茶葉養盞的速度也會不同,適合用什麼茶養,網上的觀點太多了。建盞對茶並不挑剔,適合於任何品種的茶,所以盞友們喝紅茶、巖茶、普洱茶、白茶、綠茶的都有。
建盞與茶是如何出彩的,其實在我們日常使用建盞飲茶時,在高溫衝泡下建盞釉表層的鐵逐漸被氧化,茶裡蘊含豐富的礦物質與建盞釉表面的鐵起輕微的反應,在兩者交替的情況下,建盞釉面日積月累慢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也就是七彩色。
建盞養彩至關重要的一環便是茶湯,湯色較深、油性較大的茶類更適合養盞,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巖茶都很適合養盞,當然紅茶、普洱茶也適用!
養盞方式決定你是不是在養茶垢
養盞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想真正的養好盞、養出讓人驚豔的七彩效果,就必須要付出比尋常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養盞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更是一種追求。
1、建盞雖然沒有「開盞」一說,但是建盞在使用前還是用開水或茶水衝洗,有條件的可以用清水或淺色茶湯小火慢燉,可一次也可分好幾次。
2、使用建盞飲不同的茶葉要注意主要區分,深色的茶湯適合用同一個盞,淺色茶湯用一個盞,建議按茶色用盞。
3、茶湯入盞後,應先拿起建盞輕輕晃動,讓茶湯浸潤整個茶盞,這樣可以讓盞內每一處都沾染茶色,更容易養出色澤均勻的茶盞。
4、茶水和茶葉不宜放在建盞過夜,也不能長時間在茶水中泡著。茶湯在杯內時間太久,容易形成茶垢掛圈,更嚴重的可能會鏽化。因為建盞的胎是鐵胎,釉則是鐵繫結晶釉,而市面上的油滴盞很多沒有玻化層隔離氧氣以及水蒸氣。如果再在茶湯中浸泡,或者使用完畢後沒有擦乾,久而久之就會被水蒸氣氧化成四氧化三鐵,呈現紅褐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鐵鏽。
5、喝完茶後不宜用涼水清洗,應先用開水燙一遍,再拿去清洗即可。清洗完畢可以用柔軟的茶布擦,也可放在通風處自然風乾,切記不能用紗布來擦建盞,這樣會損傷建盞的表面,還會留下劃痕,晶體的光芒會逐漸消失。
養盞推薦大師盞【孫建興-油滴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