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到底有多難?

2021-02-22 未讀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明日(2月11日)是浪漫的元宵節。自古以來,元宵節就有賞花燈、猜燈謎的習俗,而說到賞花燈,不得不提與我們一峽之隔的臺灣。

臺灣地區有三個規模較大的燈會,臺灣燈會、臺北燈節、南投燈會,各色各樣的花燈、花車令人眼花繚亂。

每年臺灣燈會都會有一盞以生肖為主題的主燈,今年也不例外,主燈以鳳凰昂首想要飛為造型,名為「鳳凰來儀」。

這隻鳳凰將於正月十五在雲林點亮。說實話,未讀君對這種充滿科技感和金屬感的燈沒有什麼好感,總感覺少了點心意和溫度.

再來說說臺北燈節,去年的主燈是「福祿猴」——

等……等一下,這個畫風好像不太對?這壯碩的亞洲人典型葫蘆形身材,充滿自信的眼神,胸口託起的大桃……這就是傳說中的福·祿·猴?

還有南投燈會上的奇葩生物,辣得未讀君要失明啊!

臺灣網友將這隻迷之生物親切地命名為「土撥鼠」。

臺灣網友紛紛表示自己過了假的元宵節。這一定不是臺灣花燈的真實水平!

還好未讀君在將要放棄時,看到了這些古香古色被賦予靈魂的花燈,一起來洗洗眼睛吧:

▲臺灣高雄燈會花燈隧道一角 | ins:sandy_hank

▲臺灣高雄燈會花燈隧道 | ins:_______hy_______

畢竟,在臺灣,制燈是一門古老的工藝,直到今天民間也仍有代代相傳的制燈職人。

今天,未讀君就來介紹有一位專注燈籠製作的職人(匠人),她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

也正是因為她這份「堅持」,讓我們有機會領會傳統手工藝古樸的風採。

職 人 檔 案

姓名:張美美

出生:最高機密

職業:老棉成商行第三代老闆

志願:一手撐起百年老店,傳承燈籠紙業文化

「老棉成商行」是臺灣的百年老字號,成立於1915年,位於臺北市迪化街。

老棉成商行是由張美美的祖父創立,一開始並不是做燈籠賣燈籠,而是靠賣一些去寺廟拜拜用的紙錢起家。

後來由於「二戰」,禁賣紙錢,張祖父轉賣棉被,這也是「老棉成」為何有個「棉」字的原因。


▲如今的「老棉成商行」,圖片來源見水印


到了張美美父親那一代,燈籠的市場需求很大,父親也就著手做起了燈籠加工,父親手藝精湛,美美耳濡目染。

可命運弄人,1980年,父親中風過世,美美不得不鼓起勇氣繼承家業。

靠著一點點的經驗積累,美美在燈籠製作上駕輕就熟,在保持原有傳統燈籠樣式的同時,還融合了流行元素,研發出新式燈籠。

花布燈

將客家傳統花布剪裁之後糊在紙燈籠上,色彩鮮豔,喜氣洋洋。

各色毛線燈

各種不同顏色的毛線纏繞在燈籠上, 上了膠之後, 毛線會變得堅固,拿掉燈籠模型之後就剩下鏤空的毛線燈。

還會做些比較有趣的卡通燈籠在過年、元宵節時販賣,小朋友看了都歡喜非常。

燈籠好看,做起來十分費勁。

先要做好燈籠的骨架,用紙糊好,乾燥後再刷色,刷好後再寫字,寫好後再等它幹。一個精緻的燈籠就再這一步步煩瑣的過程中成形。

這樣的製作速度根本比不上機器,再加上燈籠並不是生活必需品等種種原因,來找美美的客人越來越少。

▲手繪「老棉成商行」內景和張美美

雖然老棉成商行的訂單數不斷下滑,但更讓張美美擔心的是,她的孩子們人人都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對這項沒有假期收入時好時壞的工作並不感冒。

如果無人接班,讓如此寶貴的手藝白白葬送,豈不是更讓人傷心。

▲手繪版張美美和店內自製小燈籠

張美美現在能做的,只有憑一己之力堅持,看得出她是真的捨不得。

她只是想讓更多的孩子知道有一門傳統手藝,有這份最純真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快樂。

是啊,在未讀君還小的時候,元宵節能有一個燈籠,會讓我興奮一整天,到處顯擺。

而現在的小朋友,童年只有大型商場中的娛樂設施,和電子設備上的動畫與遊戲,最原始的快樂很難再還原。

▲圖片來自ins:wuandy0823

燈籠的美好寓意更是很多小物件難以比擬的,一份小小的亮光能夠點亮大大的希望。

家門口的大紅燈籠是遊子的回家信號,孩童手中的小提燈是無數回憶的源泉,商鋪掛起的迎財送福也是一份童叟無欺的真摯。

如有買燈籠需求,或者想要見識一下這位老手藝人請看:

老棉成商行

since 1915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二九八號

電話:(〇二)二五五七八八五六

時間 :上午九點到晚上十點

像張美美這樣執著於一份美好的手工職人,在臺灣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就如同我們身邊吹糖人兒的手藝人,徒手剪紙的「藝術家」,總是用卓越的手藝讓人眼前一亮。

▲臺灣門神職人:劉家正

▲臺灣糊紙職人:林我福

▲臺灣陶瓷職人:許朝宗

.

這些「職人」用「職人態度」精耕自己的一方天地,用雙手製造良品,每一件成品都是心血的雕刻,一尺一寸地細心打磨。

在現今的年月,我們總是會在一件事還未完成的情況下,下了定論覺得自己不適合,而轉手其他行當,這或許正是缺少職人們的這份堅持與孜孜不倦。




《職人志》

黃靖懿 / 嚴芷婕 著
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為了讓更多人對這群「職人」有些了解,看到他們的真實生活,未讀君出了本《職人志》。


▲黃靖懿(右) 嚴芷婕(左) 攝影 | 但以理

這本記錄美好的小書,由這兩位對傳統手工藝心之神往的90後設計系臺灣女孩完成。

▲手繪版黃靖懿、 嚴芷婕

她們在畢業後沒有急著就業,而是在老師的鼓勵下走訪了臺灣各地的老手藝人,選取了52種代表性行業,52位老字號傳承人,記錄下正在凋零的傳統手工藝之美,更有手藝人一輩子的人生感悟。

▲《職人志》走訪的臺灣職人們,戳大更清楚

對她們倆來說,一年間的每次拜訪都是一次旅行,看看沿途的風景,感受強大的人文底蘊,大概一輩子也就這麼一次機會。

▲《職人志》內頁,52位職人每人一份報紙

這本書,花費了她們全部的精力製作完成,在排版設計上更是匠心獨具,用民國舊報紙+臺灣味手繪的新形式,萌萌的畫風,故事性極強的文字介紹,讀起來根本停不下來啊。

《職人志》也因其無懈可擊的細節,入選2014年臺灣最美的30本書,獲得2013年開卷好書獎及新一代設計金獎。

▲萌系手繪小工具,好想要啊

每份小報分為「職人故事」「工法步驟」「製作工具」「作品櫥窗」等幾個小欄目,有職人們的生活感悟,還有技藝工法乾貨分享,讓我們這些對傳統知之甚少的年輕人,愛上這門手藝。

▲本圖右下為花邊小料,左下為店鋪地址,每份都有哦~

除正篇內容,還有模擬老報紙的「分類廣告」,徵婚啟事、離婚聲明、各類廣告等花邊小料,讓閱讀變得更加生動。

這份《職人志》還兼備旅行攻略的實用功能,每份報導後都會有職人小店的詳細地址、地圖、聯繫電話,你會發現一條獨特的沒人走過的路線~

用一本書回味傳統手工技藝的精彩,重溫老「職人」堅持的信仰,把日復一日過得充滿力量吧。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帶一本回家,好不好麼~

部分內容參考 生命力新聞 中國時報 報導

編輯=家寶 渣總  |   轉載請聯繫後臺

投稿/合作  unreadsky@163.com

- 今日互動 -

一輩子只能做一個職業,你會選擇什麼?

歡迎大家多多留言


▼52位職人的52種令人敬佩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在《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書中,顧方舟將自己的人生概括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製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國於2000年實現了無脊灰狀態,這意味著千百萬兒童遠離了小兒麻痺症。該書作者範瑞婷還記得,顧方舟在訪談中曾對她講,此生他為國家做了一點事,找了個好老伴,「這一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 一輩子 一件事
    完成一項卷帙浩繁的圖片整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完成這套畫冊的彙編,他歷時十餘載,足跡遍及全國40多個地區,走訪了上百位攝影人和當事人,搜集各種圖片資料5000多幅,影像史料跨越百年。2017年,他開始著手編輯。經過三年1000多個日夜的艱辛,終於有了這本飽含十多年心血的《湘西百年影像實錄》。
  •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如果說一個人一輩子只為做好一件事,那麼,對於陳永忠來說,這一件事就是讓每個人都吃上最純正、最好、最健康的茶油。陳永忠在脫貧攻堅期間,通過油茶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讓一片片高產油茶基地在邵陽大地紮根結果,吸引一大批回鄉創業人員走上了油茶致富的道路。 如今,油茶產業已經成為邵陽縣的支柱產業,累計帶動全縣3萬名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你能感到輕鬆
    這句話說明了他對於做事的態度,即做事要做精做專,才有可能成事,對未知事物多涉獵才有可能融會貫通。兩百多年前,一位父親在給他兒子的信《一生的忠告》裡也提到了做事情要全神貫注這一要求。「如果你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天之中,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一次做兩件事情,一年也做不完這些事。」
  • 一個人 一件事 一輩子
    這三十年,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我一直選擇做一名好醫生: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生於20世紀60年代,父親是一名軍人,從小對子女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燙髮,不準穿高跟鞋,連報高考志願也不允許我們出河南,畢業工作更不準出漯河。這一系列的「不準」,註定了我與漯河的緣分之深。
  • 日本最極端的修行,7年只做一件事,1300年只有3人挑戰成功
    除了印度,日本也有「苦行僧」,其存在有一種修行,稱「千日回峰」,於1300年前出現在日本天台宗祖庭比叡山,「回峰」是出自獅子國(今斯裡蘭卡)人不空三藏所翻譯的《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中的「於一切時處,念誦皆成就,於閒靜名山,隨意樂回峰」。
  • 【食品文化】臺南的老餐館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把食物做到極致
    聊著臺南的老餐廳,忍不住想問:真要把做冰當成志業,一輩子甘願做個賣冰郎嗎?李豫妙問妙答,說道:「臺南小吃,可大可小。」但這「嘴呷咪呀」如何被發揚光大,變成一種生活、一種經典,甚至是一種文化?李豫說:「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這就是料理人應該有的認命吧。」臺南人常說,一家店有沒有用心,光看攤子前迭的魚酥,就能知道。在海安路天府王爺牌坊下的順天肉燥飯,就是這樣一家可被「目測」的小店。
  • 日本樸素手藝的秘籍: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什麼事都可以
    在日本有很多代代相傳的家族手藝,其中的傳承不間斷,有的甚至有上百年的經歷。歷數日本百年老店之多,一方面是注重傳統手工藝文化的保護,另一方也離不開日本的工匠精神和對樸素手藝的堅持: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成。
  •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與鹽中共成長中條山下,鹽池湖畔,我與您相識,相知,相隨;我們一見如故,我們惺惺相惜;一路上,我們相互扶持;風雨中,我們同舟共濟。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期間,他們往返省城就不下幾十次,來回市委與市財政局等單位更是不計其數,箇中辛苦一言難盡,真可謂「一顆紅心為教工」! 這是運城首家為如此眾多的編外人員解決編制問題,也是鹽中歷史上一件「亙古未有」的大事,它將永遠載入鹽中史冊!而我們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幾十位教師也終於能夠擺脫飄搖如水草般的命運,終於可以像一棵樹一樣紮根下來了!我們喜極而泣!
  • 甘多平: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
    「有了明確的標準,才能更好地保障茶葉品質。」  在開拓磚茶市場過程中,甘多平發現,不同的地區對茶葉的口感有不同的偏好。他帶領團隊在保障品質的同時,將改進、優化磚茶的口感作為新的技術攻關方向,推出了系列全新產品。  甘多平的創新體現在很多方面。
  • 貪吃小站:10年只做一件事
    貪吃小站:10年只做一件事在小投資加盟行業中,零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2019年零食市場進入一個新的高發期,那休閒零食投資項目選擇哪個品牌比較好呢?在實體店的經營過程中,您認為什麼是比較重要的,「品牌知名度」「或「」門店經營服務「?很多人認為,經營一家零食加盟店,我只需要擁有一個好的貨源就可以,好的貨源就可以帶來穩定的回頭客。
  • 南方人冬天到底有多難
    南方到底有多冷 大冬天飄著雨 晝夜溫差不過十 偶爾溫度十五六 但是真的冷 冷 冷 冷 冷 啊 靠一身正氣也無法取暖的那種冷 冷 冷 冷 冷 01 今天看看 南方人冬天到底有多難
  • 一家人一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
    但是王鶴橋認為新時代新思想,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必須有新思維,看似目前銷路都挺好,但是這個行業是傳統的笨重的,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不被市場淘汰掉,我們必須進行宣傳和經營的產業升級。她說:所有的努力,只為了踐行,一家人一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要讓我們的苗木走向世界,要讓春滿大地,美滿人間,走出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苗木之路。
  • 中國到底有多安全?美國美女:在中國的晚上,我做了一輩子不敢做的事!
    說到旅行,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非常喜歡,大家都知道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迅速,所以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除了吃的好穿的好之外,就需要通過旅行來給精神上帶來很大的安慰。中國到底有多安全?美國美女:在中國的晚上,我做了一輩子不敢做的事!
  • 一輩子 一件事 一群人 一顆心:記貨運安檢人
    民航資源網2014年10月11日消息:在武漢天河機場,有一群人,他們忙碌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旅客的視線之外,即便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他們依然在崗位上辛勤的工作。他們肩負著確保航空貨物運輸安全的職責,卻從不為人所知。
  • 一輩子 一件事(2020特別報導)
    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行行皆可出狀元;擇一業成一事終一生,事事皆可譜華章。自2019年初開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欄目以來,本報已刊發35篇報導,涵蓋科學家、專家學者、人民教師等眾多群體。他們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也有「甘坐冷板凳」的堅守;他們身上,折射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與中國力量。
  •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那便擁有了閃光的靈魂
    自從有了走遍世界的目標,便就總有人對我們說,挺好,羨慕你們這樣的生活,可以這兒玩玩那兒玩玩。但其實,遊歷和遊玩不同,雖只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每個木樁上的凹痕,都要經過上萬次的敲打,才有了今天這樣,與磬壁弧度完美的匹配。只留下一圈圈年輪,訴說著他們陪伴島谷家族成長,並傳承百年的歷史。
  • 土陶匠人江正奇:一輩子用心做好一件事
    20世紀80年代是我們村陶器製作的鼎盛時期,全村300戶村民有200多戶製作。90年代以後,制陶村民逐漸減少,制陶產業慢慢衰落。」&nbsp&nbsp&nbsp&nbsp由於產品式樣單一、缺乏精美產品、收益不多等原因,近年來從業人員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如今,村裡仍在制陶的人已所剩無幾。
  • 李純興:一輩子只想做好這一件事 讓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
    李純興介紹,每一塊地毯都有不同的內容 「光看成品地毯,就感覺只是一塊地毯。但是,它在咱們國家可是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具有很深刻的文化內涵。」19日,記者來到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在李純興的飛天掛毯店內採訪時看到一塊塊手工完成的地毯、掛毯。
  •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窮其一生,一心只做一件事,開始這件事可能是因為熱血與激情,而堅持這件事則需要足夠的耐力與信念。吳梅筠,用其一生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堅持與奉獻,叫人感動,更令人敬佩!吳老說法醫學是冷門專業,如今,全社會都在追逐「熱門」,乍一聽冷門覺得新鮮。但是,國家要建設,社會要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有人在追逐熱門專業和行業,卻也有人默默選擇冷門學科與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