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一件事 一輩子

2020-12-16 騰訊網

■付秀虹

我是一名從醫三十年的醫生。這三十年,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我一直選擇做一名好醫生: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生於20世紀60年代,父親是一名軍人,從小對子女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燙髮,不準穿高跟鞋,連報高考志願也不允許我們出河南,畢業工作更不準出漯河。這一系列的「不準」,註定了我與漯河的緣分之深。

上大學時,我就牢牢記住了這一句話:「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意思是沒有慈悲為懷、普濟眾生的佛心,沒有才智出眾、技藝似神的醫術,千萬不能當醫生誤人誤世。我對專業學習的熱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三十年來從未間斷,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超越。

記得在浙江醫科大學婦產醫院進修的一年間,僅手術筆記,我就做了13本。有一次,我的筆記放在了辦公桌上,被一位主任無意中看到,她很欣慰地對我說:「你這一年,把我們的東西都學走了。」並把我的筆記讓同事們傳閱。一次一次的進修,完善著自我,影響著大家。

「學而知不足,不足則知學。」學習讓我安靜和喜悅,讓我一步步完善自我。慕名看病的人越來越多,被社會需要、被患者認可的同時,我深切感受到做一名讓病人信賴的醫生是多麼重要,只有信任,她才會以性命相託。同時,也激發了我作為醫生的責任感、使命感,讓我對生命充滿了敬畏。我意識到:一個人力量太有限,我應該帶動更多的醫生,滿足更多病人的需要。我的人生,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打造團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滿足不了龐大的患者群體的需求,責任和擔當讓我認識到,付出更多的心血打造團隊,比什麼都重要。2003年,35歲的我從老師手裡接過了婦產科主任的大旗。

半年後,經過深思熟慮,我定出了發展目標:讓百姓不出漯河就能享受與國內同步的治療方案與手術方式;也定出了執行標準:婦產科專業領域國內國際最新規範和指南。

目標明確,標準清晰,思想統一,剩下的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幹。幹的過程是艱辛的,打造一個醫療團隊可謂「十年磨一劍」,沒有捷徑可走。不到十年,婦產科的各項技術全面實現了當初的奮鬥目標,讓百姓不出漯河就能享受與國內同步的治療方案與手術方式。

業內的好評、領導的認可、患者的口碑,一切似乎都功成名就了,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人生走到這一步,似乎該優雅謝幕、完美收官。然而,一項更加艱難的挑戰正在拉開序幕。

在我們的婦產科專業裡,只剩下試管嬰兒及生殖遺傳這個空白。不孕症出生缺陷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嚴重影響家庭和社會和諧,做試管嬰兒的過程,要往返醫院幾十次,就醫困難。2013年,經省衛生廳批覆的一個新團隊開始籌建——生殖醫學與遺傳中心團隊,我又責無旁貸地成了領頭羊。

前期的種種方案,考察、評估、審批、實驗等,所經歷的困難自不必說,2016年3月至9月,我帶著科室人員在北京協和醫院附近的一個出租房內駐紮下來,學習試管嬰兒技術。

在這裡,兩耳不聞窗外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寫病史、抄化驗單、貼化驗單、跟門診,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流程,我都認認真真。

2016年8月3日,生殖醫學遺傳中心接受了國家衛計委七位評審專家的試運行評審。一位專家說,我們走過這麼多家生殖中心,你們的生殖實驗室不是全國最大的,卻是最精緻的。這句話給了我啟發,我又給生殖遺傳團隊定下品牌建設目標:不求全國最大,追求全國最精緻。同時,提出了「精英團隊-精品流程-精緻服務-利民便民」的學科發展理念。

2017年9月22日,中心試運行一年,順利通過了國家衛計委正式運行的評審。2017年11月25日17時46分,試管嬰兒一號寶寶誕生,填補了豫中南地區的空白,那些不孕不育患者不用再東奔西走,在家門口就能得到精心設計的方案。

醫學是一個浩瀚的大海,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有很多疾病還不能治癒,還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享受不到優質的醫療資源。三個團隊已經建成,我是否能用這三個團隊的力量,幫扶更多醫生救治更多的百姓呢?這又讓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回報社會。

這些年,我們組建了六個豫中南學術群將近3000人,團隊每天都把重大手術和關鍵步驟錄製成視頻,放到群裡,毫無保留地共享。

三十年來,無論走得再遠,我始終沒有忘記當初為什麼啟程,堅守著純淨的內心;無論走得再累,始終保持著對專業絲毫不減的激情;無論走得再高,始終不忘對醫學的敬畏;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始終堅守著「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的信念。

相關焦點

  • 一輩子 一件事
    由一個人拉著我的左手,我右手單手握住相機,身體向懸崖外傾斜40多度拍攝。聽到朱總理朝我喊了聲『要注意安全啊!』。」 陳庭茂在《團結報》工作的那些年,是他精力旺盛,最出成果的年華,不僅每年發表許多攝影作品,而且屢獲各種攝影大獎。如他抓拍的《女營業員勇擒扒手》獲得第十屆全國新聞攝影金獎。
  • 日本樸素手藝的秘籍: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什麼事都可以
    歷數日本百年老店之多,一方面是注重傳統手工藝文化的保護,另一方也離不開日本的工匠精神和對樸素手藝的堅持: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成。被刷屏的日本樸素手藝的秘籍,離不開今天的主題:羊羹。日本就有一家這樣的專門製作羊羹的小店,開著這家店的老奶奶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了,她這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認認真真的「做羊羹」。並且堅持著堅持著,就走過來了,到了如今滿頭白髮的年紀。開店鋪,做手藝,出書籍。
  •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在《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書中,顧方舟將自己的人生概括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製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國於2000年實現了無脊灰狀態,這意味著千百萬兒童遠離了小兒麻痺症。該書作者範瑞婷還記得,顧方舟在訪談中曾對她講,此生他為國家做了一點事,找了個好老伴,「這一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與鹽中共成長中條山下,鹽池湖畔,我與您相識,相知,相隨;我們一見如故,我們惺惺相惜;一路上,我們相互扶持;風雨中,我們同舟共濟。這是運城首家為如此眾多的編外人員解決編制問題,也是鹽中歷史上一件「亙古未有」的大事,它將永遠載入鹽中史冊!而我們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幾十位教師也終於能夠擺脫飄搖如水草般的命運,終於可以像一棵樹一樣紮根下來了!我們喜極而泣! 感恩景校長!感恩校領導!
  • 甘多平: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
    「我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茶;這一輩子只研究了一個產品,就是『川』字茶。我覺得,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甘多平說。
  • 錯過一個人,就是一輩子
    只是,當這種感覺成現實的時候,才真正感到錯過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心中一輩子難以言表的痛。人生總有許多讓人慾罷不能的回憶,有些時候,這些回憶會給自己一種深深地刺痛,這種痛讓人很受傷。不想回憶過去,卻始終無法走出曾經的遺憾留給自己今天的傷痛。不管過去的歲月,曾經讓自己如何心傷,那也只能是一種記憶而已。
  • 土陶匠人江正奇:一輩子用心做好一件事
    &nbsp&nbsp&nbsp&nbsp他自己建蓋了焙燒窯和製作加工「工作室」,從挖泥、攪拌、製作、雕刻、塗油、燒制、繪圖……整個土陶製作過程,他全部一個人完成。在他手中,一把泥土幾經搓揉,就變成一件件精美的土陶產品。
  • 李純興:一輩子只想做好這一件事 讓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
    18歲開始,一織就是一輩子 「手工織地毯有9道工序、94個工作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有時候織一塊大的毯子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尤其像那些高道數的掛毯,從植物染色,到圖案設計,再到織毯、平毯,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能織一塊。」李純興一邊介紹,一邊給記者們看他完成的掛毯。
  • 一輩子 一件事(2020特別報導)
    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行行皆可出狀元;擇一業成一事終一生,事事皆可譜華章。自2019年初開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欄目以來,本報已刊發35篇報導,涵蓋科學家、專家學者、人民教師等眾多群體。他們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也有「甘坐冷板凳」的堅守;他們身上,折射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與中國力量。
  • 甄嬛成為太后時,才明白出家時做錯一件事,從此後悔了一輩子!
    導語:「甄嬛成為太后時,才明白錯過一件事,從此後悔了一輩子!」甄嬛這一生走得挺坎坷的,一進宮就被雍正欺騙了感情,導致家人顛沛流離,但總體也還算是幸運,離宮後先是遇到了真愛,後在她回宮時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後還坐上了太后的位置,不過在一件事上甄嬛就後悔了一輩子。
  • 一家人一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
    她說:所有的努力,只為了踐行,一家人一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要讓我們的苗木走向世界,要讓春滿大地,美滿人間,走出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苗木之路。
  •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到底有多難?
    今天,未讀君就來介紹有一位專注燈籠製作的職人(匠人),她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也正是因為她這份「堅持」,讓我們有機會領會傳統手工藝古樸的風採。這些「職人」用「職人態度」精耕自己的一方天地,用雙手製造良品,每一件成品都是心血的雕刻,一尺一寸地細心打磨。在現今的年月,我們總是會在一件事還未完成的情況下,下了定論覺得自己不適合,而轉手其他行當,這或許正是缺少職人們的這份堅持與孜孜不倦。
  • 人民日報2020特別報導:一輩子 一件事
    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行行皆可出狀元;擇一業成一事終一生,事事皆可譜華章。自2019年初開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欄目以來,本報已刊發35篇報導,涵蓋科學家、專家學者、人民教師等眾多群體。他們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也有「甘坐冷板凳」的堅守;他們身上,折射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與中國力量。
  • 一輩子 一件事 一群人 一顆心:記貨運安檢人
    一輩子--我把青春獻給你  時光如逝水,一去不回頭。貨運安檢人員的平均年齡為42歲,從進入武漢天河機場的那一天起,經過夏日酷暑,度過冬季嚴寒,一年又一年,究竟檢查了多少件貨物,連他們自己也數不清了。悄然間,歲月雕琢了他們,從年輕人的青澀懵懂,轉變為不惑之年的睿智成熟。
  •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三十五年如一日,一輩子圍著油茶轉。為了選育優良品種,他跋山涉水;為了給貧困戶傳授技術,他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如果說一個人一輩子只為做好一件事,那麼,對於陳永忠來說,這一件事就是讓每個人都吃上最純正、最好、最健康的茶油。陳永忠在脫貧攻堅期間,通過油茶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讓一片片高產油茶基地在邵陽大地紮根結果,吸引一大批回鄉創業人員走上了油茶致富的道路。 如今,油茶產業已經成為邵陽縣的支柱產業,累計帶動全縣3萬名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據12月22日《人民日報》)七十年,這是一個數字,也是一個時間段,更是一個人的一生。窮其一生,一心只做一件事,開始這件事可能是因為熱血與激情,而堅持這件事則需要足夠的耐力與信念。吳梅筠,用其一生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堅持與奉獻,叫人感動,更令人敬佩!
  • 【巾幗在線】蠟染「藍錦染藝」創始人張義蘋:一輩子堅持一件事
    【巾幗在線】蠟染「藍錦染藝」創始人張義蘋:一輩子堅持一件事 2020-11-05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件事,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
    一件事,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 ——記1995——2000屆省委駐單樓鄉扶貧工作組 ★王清來 今年五一期間,1996屆省委駐豐縣單樓鄉扶貧工作組的陳國金帶著全家人來到豐縣「走親戚」——看望當年扶貧對象
  • 一個人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會怎樣?《壽司之神》觀影感
    80多歲的老人仍然精神抖擻這一句就把我感動了,我理解這種感覺,全身心去學習的時候、全身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心無雜念,那一刻似乎和周圍融為一體。將食物做到極致而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卻一直堅持了下去,用高度自律和全身心的投入一生踐行了一件事情,將壽司做到極致。
  • 一輩子 一件事 臺灣之旅
    短短一個月,我們集結了20位手工愛好者,他們中有畫家、木匠、設計師、書院主人……8天的時間裡,我們訪漢聲,遊九份,體驗手工製作,入住特色民宿,與當地手工藝人深度交流。臺灣手工藝人對職業的堅守超出我們的想像,他們大多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臺灣印象因他們變得不一樣,也因他們變得豐滿而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