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湖南人的延安窯洞頌

2020-12-25 紅網

(圖為研討會現場。 湖南日報記者 趙持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王晨12日在湖南韶山出席弘揚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並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做好延安精神的學習研究、宣傳貫徹等各項工作,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不斷發揚光大,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12月13日《湖南日報》)

作為一個湖南人,一個紅色熱土上的基層黨員,我對延安精神始終心嚮往之,為了觸摸延安精神的內涵,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不久前,我來到革命聖地延安。

莽莽黃土高原,最美的還是延安窯洞。

就像久別的親人重逢,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站在楊家嶺窯洞賓館樓上,舉目四望,巍巍寶塔山下,滾滾延河水旁,隨處可見的一排排一孔孔拱形門窗毗鄰相連的窯洞,構成了延安一道著名的風景。上鳳凰山,過王家坪,進楊家嶺,再赴棗園。每到一地一處,我都仔細觀看這些山溝溝裡的黃土窯洞。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革命領袖居住的窯洞裡,木桌、木椅、土牆、土炕……每一處擺設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樸素得不能再樸素。

在毛澤東等領導同志住過的窯洞裡,散發著這種樸素而高尚的氣息。延安窯洞同延安的小米一樣,營養著貧血的生命,培育了一代革命志士。窯洞裡、油燈下,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部署一次次驚天動地的戰鬥。他們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裡,從容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革命戰場。窯洞簡陋,油燈如豆,卻如沉沉夜空中明亮的北鬥,照亮了中國革命的航程。

我在窯洞裡久久徘徊,看著綿軟的黃土,不禁勾起了遙遠的追憶。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面對氣焰正盛的日本侵略者,迷茫和焦慮的情緒在中華大地散播蔓延……正是在鳳凰山麓那孔簡陋的窯洞裡,毛澤東寫出《論持久戰》這篇光輝著作,撥開了當時籠罩在國人頭上的陰雲,也留下了因為專心寫作直至棉鞋被炭火燒穿方才發覺的佳話。

一夜夜的挑燈苦思,一夜夜的奮筆疾書,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不知熬幹了多少燈油。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展廳裡,就陳列著一盞小小的煤油燈。當年,在延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辦公桌上,都擺放著一盞這樣的燈。在燈下,毛澤東等領導同志寫下了卷卷雄文,指引中國革命闊步前進。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解放坦途。

或許當初很少有人會想到,12年後,就是這群住土窯、點油燈、吃小米、穿草鞋的共產黨人掌握了全國政權,帶領人民當家做主人。歷史的興替,竟然肇端於幾孔土窯!靜默的延安窯洞向世人宣告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這類興亡之數,也引發了一位名叫黃炎培的老人的關注。不知是否天意,歷史把他和毛澤東的一段著名對話,就安排在了延安窯洞,時值1945年7月抗日戰爭即將勝利、解放戰爭即將爆發的前夕。

黃炎培先生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毛澤東肅然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轉眼75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也即將迎來百歲華誕。當年的對話者逝去久矣,然窯洞依舊,言猶在耳。今天,從延安梁家河窯洞裡走出來的人民領袖,帶領我們昂首闊步走進了新時代。弘揚優良傳統,踐行群眾路線,是破解歷史周期律的法寶。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烽火年代用血肉鑄成的延安精神日益彰顯出強勁的生命力。延安窯洞,如同一尊無字豐碑,一盞指路明燈,一座長鳴警鐘,一面歷史明鏡,而寶貴的延安精神,就蘊藏在這大大小小的窯洞裡。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一孔孔窯洞都像一隻只巨手,招引人們走進那個火紅的時代,賡續紅色基因,用滾燙的薪火溫暖自己的胸懷。

相關焦點

  • ​「延安故事」文創產品亮相湖南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
    要說紅色資源,咱延安和湖南的湘潭都是格外的深厚。7月25日,延旅集團旗下的延安故事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參加了湘潭市湘潭市「偉人故事、大美湘潭、紅色韶山」的湖南首屆紅色旅遊文化暨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主辦。博覽會歷時5天,吸引了浙江嘉興、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8個省地市的紅色景區和本地28個紅色景區參加,展出紅色文物、工藝品、食品特產、旅遊線路、文創產品等近800種。
  • 延安:一個讓人去後便魂牽夢縈的地方
    儘管陳設破舊簡單,窯洞內也比較潮溼陰冷,但總讓人覺得和想像中的「艱苦」還有不小的差距。而我卻突然想到——我們是否意識到,自己時常把「貧苦」當作心靈受到震撼的必需品,而當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甚至只是眼前景象不能「滿足」我們的想像時,我們的心靈也便越來越難以受到「震撼」?
  • 點讚延安 | 延安治溝造地上了高考試卷
    本報訊(記者 幹雄焱)2020年高考結束,令延安人驚喜的是:有一道12分的選擇題竟然是延安的治溝造地。
  • 延安,一個革命聖地!去延安遊玩一定要去這幾個地方!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創造了許多的奇蹟,延安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石油 ,天然氣,煤炭,延安的這些資源給延安帶來了很客觀的經濟收入,使得延安得以迅速的發展。延安曾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政治中心,在這裡孕育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在小米加步槍的艱苦歲月裡,歷練出一個個優秀的共產黨人,一個個領袖,使得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得到了升華。
  • 不忘初心:「紅星照我回延安」 中國延安紅色文化旅遊體驗啟動儀式...
    為貫徹落實「文化旅遊帶動」發展戰略,加強延安文化旅遊品牌的宣傳推廣,由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延安親親旅遊有限公司承辦的「紅星照我回延安」 中國延安紅色文化旅遊體驗活動於2020年12月3日在延安賓館拉開大幕,6日圓滿結束
  • 延安治溝造地上了高考試卷
    2020年高考結束,令延安人驚喜的是:有一道12分的選擇題竟然是延安的治溝造地。這道題是2020年高考全國卷I文綜地理試題,有3個小題,每小題4分。,讓延安人非常自豪。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治溝造地辦主任劉霄飛介紹說,作為退耕還林的「姊妹篇」,延安的治溝造地成就喜人。近年來,共完成治溝造地55.48萬畝,新增耕地11.83萬畝,均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指標任務。延安治溝造地入選中組部生態文明建設教學案例。治溝保生態,造地惠民生。延安治溝造地成為全國高考試題,可見全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
  • 3天2夜延安自駕遊,帶你玩轉一個不一樣的延安!
    你的意識是不是還停留在書本裡黃土高坡、窯洞、陝北民歌以及革命根據地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當你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南泥灣——延安市區車程半小時下午開車到延安市區中心就可以遠眺賀敬之詩中的寶塔山,寶塔山景區免票,景交車票價:往返20元。夜晚有山體燈光秀,非常炫酷。晚上一定要去二道街夜市打卡,大把的烤肉在火爐上翻滾,撒上辣椒孜然,濃濃的香味瞬間飄散開來,讓人慾罷不能。
  • 印象延安,陝西延安旅遊推薦與遊記,我與延安重逢的理由
    選擇和延安重逢,卻多少有些被舊日時光的「勾引」。大學四年畢業,畢業後工作兩年,還是選擇了回到延安、回到延大。時常有相熟的朋友問我,為什麼會選擇回到延安。這樣的問題,褪去名利和虛榮、再盤剝掉驕傲和安逸;剩下的就是兩個字——合適。再華麗秀美的外衣穿在不合適的人身上,也顯示不了它的美,對於生活、學習或者旅遊的城市又何嘗不是。
  • 《延安 延安》:紅色演藝又忙起來了
    紅軍長徵就到延安,一住就是十三年……」大廳門口,手彈三弦,腿打板,陝北說書藝人在極具陝北風情的講述中,把紅色延安來誇讚。駐足觀看的人們順著臺階的坡度,高高低低地圍成了一個圈。 「請大家先掃碼,再進場,保持間距……」觀眾行進在標有1米間隔的規劃線路上,完成測溫、檢票。劇場裡,目之所及是戴著口罩的觀眾和一個個間隔出來的空座位。
  • 延安:一個富有生機的現代城市,一個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生態綠地
    延安,位於黃土高原中部,以革命聖地聞名於世。在很多人印象裡,乾旱、黃土、窯洞、白頭巾、革命聖地是延安的主要特徵。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延安也是一塊生態綠地,一個現代城市。下面請跟隨我們的航拍鏡頭,一起空中領略延安的魅力。
  • 中國的羚羊谷,回到延安
    位於 陝西 省 延安 市城 西北 8公裡處。棗園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 延安 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棗園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麗,環境清幽,交通方便,終年遊客不斷。棗園革命舊址上面那個小院子就是當年毛主席居住過的院子,下圖的亭子就是毛主席在時因為思念故鄉 湖南 而修建的南方風格的亭子。
  • 走向偉大,梁家河「問道」 大漢集團赴延安培訓學習
    新湖南客戶端1月8日訊(記者 張雲龍)「成就自我,成就企業,成就社會。」視頻|大漢團隊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內莊嚴宣誓培訓期間,大漢團隊在行走中感悟歷史,在共鳴中傳承精神。一行先後到梁家河、南泥灣大生產展館、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浮雕像前重溫《入黨誓詞》、宣讀《大漢誓詞》,在革命聖地延安莊嚴地立志敢願。大漢團隊在梁家河村晨讀梁家河村,是習總書記度過七年知青歲月的地方。
  • 不僅是紅色延安,更是彩色延安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延安。很多人一定會心生疑惑,延安除了像井岡山、遵義一樣的紅色旅遊之外,還有什麼看頭?延安除了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坡和窯洞之外,有什麼特色?這篇文章就用我的親歷來做個回答吧!很多人今年去青海旅遊,衝的就是翡翠湖、東臺吉乃爾湖、艾肯泉等這些新近發現的奇特自然風光,當然不收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對這幾個景點都做了介紹。你可知道,近年來在延安附近同樣發現了奇特的地貌,在這裡你會不由自主的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而且也是免費的喲!
  • 遊延安——延安、貴州跟團遊
    一個小時以後,飛機降到雲層的下面,我們已經來進入到了延安的上空。放眼望去,連綿的丘陵鬱鬱蔥蔥,全都是茂密的林木覆蓋著。這景色似乎到了江南,哪裡能看出半點黃土高坡的痕跡來。毛澤東舊居也是十分簡陋,浴室裡只有一隻粗陋的木製浴盆和一個小方凳子,而他的床頭上卻擺滿了書籍。我們是跟團遊,在延安只能遊覽兩個半天的時間,然後去貴州。
  • 「印象延安」獲獎名單公布 小夥伴們快來圍觀!
    為貫徹落實「文化旅遊帶動」發展戰略,加強延安文化旅遊品牌的宣傳推廣,推動疫情後延安文化旅遊行業儘快復甦,2020年7月至10月,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延安市文聯、延安市作協、延安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市旅遊公共服務管理中心聯合舉辦了「印象延安」文化旅遊徵文、攝影、短視頻大賽。
  • 詩人趙利峰:延安,延續輝煌的熱土
    延安,歷史厚重,紅色基因流淌在血液裡,骨髓裡;延安,令人嚮往,盪氣迴腸;延安,炎黃子孫的精神家園,滋生前行的動力之源。今日格外熠熠生輝流連忘返時光易失永不回3萬年前「黃龍人」的棲息地滋養了民族精神之源蒼松翠柏繼往開來的炎黃子孫
  • 弘揚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專家學者發言摘登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12月12日至13日,弘揚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在湖南韶山召開。會上,來自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及部分省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有關高校的16位專家、學者作了交流發言。湖南日報記者特將他們的精彩觀點摘登如下,以饗讀者。
  • 延安印象——一名外地人眼中的延安
    本期關注,讓我們一起跟隨他的腳步,看一個外地人眼中的今日延安。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毛澤東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改變了整個世界。」他的評價並非溢美之詞,而是深入了解中國革命史後發出的肺腑之言。在毛澤東舊居前,我選購了一幅延安著名剪紙藝人高志琴的作品——《棗園日出》。  毛澤東舊居西邊,是周恩來舊居。引人注目的是,此處有一架木製小紡車,這是周恩來在延安大生產運動中用過的物件。
  • 去延安玩什麼?光是旅途上的風景已經足夠讓人陶醉
    慢慢地回來的次數少了,家裡香菸的牌子卻翻了一番,經常會看到湖南常德產的芙蓉王,還有湖南中煙公司的白沙。有時候會看到甘肅菸草公司產的蘭州,其中偶爾也會有幾包延安捲菸廠的延安牌香菸。說到這次去延安,雖然當時沒有這個意識,現在想想也算是冥冥之中對小時候因為看過延安牌香菸包裝盒上的畫面而心生憧憬的一種延遲滿足。
  • 原延安地委書記土金璋:周恩來的延安情
    1970年6月1日,鄧穎超大姐到延安來,在寶塔山跟我說起這個事。她說:「金璋同志,我有一個事情要跟你說一下,我這次來的時候,總理跟我說,陳有才同志是替他死的,你要想辦法把那個墳墓給找到。」她也是聽人說,大致上是在清涼山,具體哪一個位置她也說不清楚。寶塔山和清涼山是遙遙相對,寶塔山在南邊,她當時是面向著這個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