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再次警告:地球氣候出現兩極分化!南方多雨,北方更乾旱!

2020-12-24 趣說科學

自進入2020年以來,地球生態氣候性的災難,似乎此起彼伏,讓全球各地幾乎都難能倖免,以致於多數人都發出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地球究竟是怎麼了?然而,事實上,科學家早就警告過人類要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否則2020年發生的災難在未來的每一年都是稀鬆平常的,更有可能更加頻繁。

針對2020年的氣候,科學家就表示地球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較為鮮明的氣候危機了,主要體現在南部地區多雨,而北部地區將比以前更加乾旱。

原本地球發生季節性的氣候變遷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隨著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氣體的肆虐,地球早就不是曾經那顆綠色生態星球了,一旦過於密集的降水量襲來,將極有可能引發洪澇災害,而人類的城市家園是否能應對突然的洪澇災害呢?特別是一些建設非常簡陋的國家,比如印度、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多國,能否多國洪水的肆虐危機呢?以及非洲人民不僅需要應對洪澇災害,還需要擔心地質坍塌泥石流等多種自然災害。

洪水是困擾了人類一大危害,而乾旱帶來的危機將更甚於洪水。只因乾旱幾乎意味著饑荒,特別發生在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一旦土地寸草不生,河水也將隨之而蒸發,魚會逐漸死去,森林中的食草動物也會逐漸死去,到時候世界上將會出現幾千萬災民,他們找不到食物,只能啃樹皮,若是他國富有,還能給這些災民一些食物,但若是生態平衡被打破,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能倖免於難呢?有的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科學家表示人類即便是地球統治者,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面對大型的自然災害的襲擊,比如發生於澳大利亞的山火,就是人力所不能澆滅的,同樣若是地球發生超級地震,火山噴發等等,人類對此幾乎也是無力的,可是在那一切災難到來之前,其實人類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多數人一次一次的無視了科學家的警告。

每年地球氣溫都在升高,這已經是一個不好的信號了,但人類卻藉故躲著空調室內,直面高溫,就以為地球和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正是這種掩耳盜鈴,當災難發生時,人類會是無助的,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紅色閃電」再次出現地球上空!科學家警告:不要認為只是風景
    例如,科學家稱之為「暖夜燈柱」。黑色夜晚的天空中,開著紅色的蓮花,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場景。「紅色閃電」再次出現地球上空!科學家警告:不要認為只是風景但是,最近出現了罕見的自然現象,這種奇怪的現象被很多人認為是外星人來到了地球上。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難得的美麗場景吧。夜空中出現了像紅色閃電一樣的紅色物體。根據研究,科學家這不是稀罕事。
  • 如果從氣候角度來看,你是更喜歡在北方地區還是在南方地區生活?
    北方地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和南方地區的長江中下遊地區都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都是我國人口密集的地區,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家鄉在自己心中總是最好的,我們就從氣候角度客觀的分析分析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
  • 我國出現人口「兩極分化」現象,上海人流量大增,北方城市顯寂寞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城市建設方面也是在逐漸完善中,同時也是由於經濟方面的發展不均勻,逐漸顯現出了一個新的現象,那就是「人口兩極分化」,也就是說人口出現了大量的遷移。而同時也是由於這一個現象,逐漸讓一些城市顯得寂寞,而其中對比最為明顯的就是南北方城市的對比了,相較於南方城市的大量人口的湧入,而北方城市逐漸顯得寂寞。
  • 我國多地現氣候異常 報告稱南方將持續10年乾旱
    極端天氣可能全球泛濫  據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卡西姆·阿斯拉爾介紹,由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聚集,地球將繼續變暖,因此可能導致在未來出現氣象極端事件的增加。  「特別是熱浪和乾旱。例如,以往100年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出現一次的程度。」卡西姆說。
  • 研究古樹年輪,科學家警告:美洲更容易遭受災難性乾旱氣候
    在過去的十年,智利中部地區遭受持續乾旱。降雨量較正常水平低了30%,植被枯萎,水庫見底,超過10萬頭牲畜死亡。研究者將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乾旱稱之為「大型乾旱」。與之類似的乾旱,在數世紀前也曾存在過。另外, 8000公裡外的美國加州,目前乾旱也持續了十年之久。
  • 智利中部遇極端性「乾旱」!科學家:氣候失去平衡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氣候,可以說在地球上的表現,已經讓地球的生命感覺到了「恐慌」,全球不少地區在受到它的影響之下,出現了極端氣候的現象,例如降雨分布不均勻但是到了2019年4月,所有的水都消失了,已經證實,取而代之的是乾旱的地殼和一片綠色的植被。地球科學家Rene Garreaud表示,氣候的多種因素影響,使該湖處於如此狀況,但最重要的一項還是少雨。自2010年以來,聖地牙哥和智利中部其他地區都遭受了持續的強烈乾旱,每年平均減少25%至45%的降雨。
  • 科學家推測:地球氣候在2050年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面臨考驗
    2019年的厄爾尼諾年讓很多人看到了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而燃燒了近四個多月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還在持續,冬季也不再寒冷而是變成了暖冬。這一系列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地球的生態正在發生著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霍金曾經有四個預言,其中一個預言就是2050年的地球生態環境會發生劇變,人類將面臨重大的考驗。
  • 來自古樹年輪的警告!乾旱可能將再次席捲半球!
    這與8000公裡外的加州持續了10年之久的乾旱並沒有什麼不同,情況直到今年才有所緩解。通過分析年輪記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了這樣的連續乾旱不僅僅是一個巧合,它們在過去1200年裡有著驚人地普遍性,而且它們可能經常有一個共同的原因——被稱為拉尼娜的東太平洋異常寒冷的狀態。
  • 2020氣候反常又要來了?科學家:有很大可能
    來自不同國家和機構的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引起全球範圍的氣候反常。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會出現在下半年的10月到2021年3月之間,強度可能是一次中等或高強度的爆發。而上次大家記憶尤新的高強度厄爾尼諾事件,是1998年中國南方的大洪水,對中國南方造成巨大的破壞。如果真如科學家的預測,那麼這次中高強度的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候和經濟的影響也會是巨大的。
  • 地球溫度上升兩度會發生什麼,又有災難徵兆?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數百萬年以來,地球不斷變動著,剛剛我所提到的那些後來滅絕的微生物出現之後,它暖化了地球,使地球變得又熱又潮溼,之後某座超級火山突然噴發,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和煤渣,使地球再次降溫,並且進入延續數千萬年的冰河時期。正如同所有的冰會融化一樣,生命也從雪下面露出了一點生機 ,接著某顆巨大的隕石撞向了地球,抹去了一些才剛要勃發的生命。
  •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落雪的北方,岑參與王翰的北方: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溫暖溼潤的氣候讓南方多流水,正像寒冷乾旱讓北方多風沙一樣,清清流水讓南方像桃花般嫵媚多情,蘇州、杭州、桂林,精緻的城郭荷葉一樣浮在南方的流水之間,黃梅錫劇越劇和那多如芝麻綠豆的採茶調秧歌調,都像南方甘蔗一樣甜。
  • 地球兩極地區有什麼?科學家經過多年探索,發現南極地區不一般!
    地球的南極北極就非常神秘,由於南極和北極都是地球的極寒地帶,氣候嚴寒,人類也很少在極地地區活動,因此人類總是把南極和北極混為一談,但是其實南極與北極有很大的區別。雖然兩極地區都是地球的極寒地帶,但是南極、北極的溫度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北極相對來說要溫和一些,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只達到-3℃左右;而南極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0℃左右。另外南極的海拔也比較高,南極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
  • 科學家警告: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逼近「臨界點」,50年內或變成乾旱的...
    科學家們於本周二稱,亞馬遜熱帶雨林正在逼近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將在半個世紀內變成乾旱的大草原。科學家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稱,另一個主要的生態系統——加勒比海珊瑚礁——如果越過了自己的「不歸路」,可能僅在15年內就會滅絕。他們警告說,每一次所謂的「系統更迭」都會給人類和其他與我們共享棲息地的物種帶來可怕的後果。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可逆轉變化的臨界點都是由全球變暖和環境破壞造成的——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以及珊瑚的汙染和酸化。
  • 地球人口極臨界線馬上達到,科學家認為未來人類或許引來大災難!
    根據美女小倩得到的數據顯示地球到2050年,將擁有接近一百億人口的極限,要知道科學家對於地球人類的最高數字,定為九十億。可是這個數字很快就會被突破,如果到了2100年,科學家預測這一數字將超過110億。從理論上來說,地球很可能出現巨大災難,而且這個災難是始料不及的災難。
  • 全球變暖的環境下,未來東北是不是會成為人類更適宜的居住之地?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對於這個家園我們並沒有對它進行很好的保護。尤其是進入工業時代之後,由於工業的大量發展,排放的溫室氣體也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全球的氣溫也在不斷升高。全球變暖是近十年來科學家經常提到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尤其是近幾年,全球變暖的幅度明顯在加快。
  • 陣風60公裡/小時,日本遭受沙塵襲擊,2019年氣候大變?
    根據日本大氣科學家Teppei Yasunari指出,在2019年4月和5月異常乾燥的天氣在日本出現,加上沙塵可能會使陸地表面乾涸,使強勁的南風更容易揚起這麼多灰塵。並且通過監測發現,在日本Betsukai鎮附近兩個區域,日本氣象廳於5月20日記錄沙塵產生的陣風達到了每小時60公裡(約37.3英裡)的速度《如果風速超過每小時40公裡,這通常就稱為了沙塵暴》。
  • 科學家警告,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或會捲土重來
    科學家的警告 令人擔憂的是,近日又有科學家警告稱,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或會捲土重來,因為澳大利亞科學和氣象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的天氣不同尋常
  • 澳大利亞大火滅了,科學家卻警告:氣候變化加劇,惡夢仍未結束
    對許多人來說,從去年開始發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森林火災仍記憶猶新,5億多隻野生動物葬身火海,其中包括5.5萬隻考拉,大量的棲息地被燒毀,就連居住在那裡的人類居民都被火災逼往海灘,走投無路。直到上個月月中,這場少了7個月的大火才徹底熄滅……雖然這場大火已經熄滅了,但科學家們卻在擔心未來。
  • 北方:清明時節沒有雨紛紛呀?南方:呸!我們這是雨譁譁!
    不過正在遭受暴雨襲擊的南方小夥伴表示不服,今年豈止「雨紛紛」,明明是「雨譁譁」;而北方小夥伴卻在糾結,不下雨的清明還能叫清明嗎?我國各地清明時節是否都能「雨紛紛」?這不是杏花村的廣告……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清明,不僅僅是一個踏青掃墓的節日,它還是個節氣。從節氣上來說,清明一般在4月5日-4月19日前後,正是4月中上旬。
  • 這或許是地球的警告!
    這或許是地球的警告!在全球變暖趨勢的影響之下,受到影響最為嚴重的兩個地區應該就是北極和南極了,這兩個地區的溫度分別突破了20攝氏度和30攝氏度,曾經由於天氣嚴寒,這兩個地區成為了無主之地,沒有人能在這裡維持最為基本的生活,但是現在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或許曾經的無主之地才是南極和北極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