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佛山天氣多變
一時豔陽,一時暴雨
有不少心細的街坊發現
有些人覺得新奇
就和蝸牛比大小
還有一些網友
竟然直接帶回家當寵物養了
▼
清蒸、紅燒、白灼
……
▼
小編看完之後真是漲知識了
畢竟以前只聽說有人捉蝸牛用來煲湯
但對於以上行為,小編只想說一句:
年輕人
你的想法很危險吶!
注意!注意!注意!
這種蝸牛是 非洲大蝸牛
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
(快點呼叫奧特曼消滅它)
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
不能養!更不能吃!
▼
「大蝸牛」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不是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這種「巨獸」吃起東西毫不含糊,各種蔬菜、農作物、植物,田裡的樹上的,統統一掃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它已經被我國列為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
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
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
這種蟲會 傳播腦膜腦炎 或 腦膜炎 等疾病
此前有家長反映:抓蝸牛後
一個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因病請假
2019年8月份,有家長反映,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結果抓完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燒到40度,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了。
不過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甘立勤介紹
大蝸牛(褐雲瑪瑙螺)寄生蟲感染率高
根據相關文獻報導
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廣州、深圳、江門等地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及感染度:甘立勤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是一種寄生蟲,能引起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它的終宿主是鼠,中間宿主包括褐雲瑪瑙螺、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等,而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非正常宿主。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被感染的大蝸牛體內、排洩物、爬行留下的黏液中都會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
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人體後可在人體各器官間移行,侵襲中樞神經、肺部、眼部等,造成腦膜炎、腦膜腦炎、視覺損傷甚至失明。
不過,廣州管圓線蟲儘管可怕,但只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就能遠離它:
② 避免破損皮膚、黏膜直接接觸「大蝸牛」的排洩物、黏液、組織;④ 注意螺與食物的隔離,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汙染。能不能當寵物養?
.
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風險。
專家提醒,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帶有各種細菌,如果市民對細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所以,看到這些大蝸牛就趕緊跑吧,別貪玩!特別是小孩子,不要因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蝸牛作為寵物飼養。
在小區發現數量較多的「大蝸牛」,可以告訴物業進行處理,專業殺滅病蟲害的公司也可以處理。
如果在家裡發現少數蝸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鹽處理。蝸牛被撒食鹽後,軟體部分會融化成水而死。
這些你都記住了嘛?
趕緊轉發告訴更多的人吧~
// 插播一則信息 //
宅在家裡是否巨無聊?
別再發黴了,識別下方二維碼
加入【佛山嘮嗑群】一起吹吹水
玩玩遊戲,打發時間吧~
老闆說了一個「在看」給5毛錢!求鼓勵!📝 來源 /佛山秒搜、花樣深圳、佛山電視臺央視新聞、深圳大件事、綜合網絡、如侵刪
郵箱:meizhijianlawy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