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上海 | 這個石庫門裡,走出徒步環遊世界的第一人

2020-08-23 Kyle腳步不停

□打卡攻略 | ■街道弄堂 | □老鋪潮店 | □古蹟新訪

我認為,打卡網紅景點絕不是解讀一座城市的唯一途徑,獨特的人文視角能發現更多小眾的寶藏去處。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探訪100個「最上海」的人文旅行地,今天推薦第97個旅行地:興順裡。

說起上海的石庫門建築,如今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新天地和田子坊,好像石庫門一直都是那麼拿得上檯面的上海一景。其實隨著上世紀30年代新式裡弄和花園裡弄的興起,石庫門就已經開始從外地官紳富商的住宅,逐步成為了城市下層居民的棲身之所,「亭子間」、「天井」、「七十二家房客」才是石庫門建築大部分時間裡的真實寫照。


於是當你站在新天地北裡的街頭,你確實能看到石庫門建築的外形,卻已經很難想像七十二家房客如何擠進侷促不堪的一個小小門頭裡,如何在「螺獅殼裡做道場」;田子坊誠然保留了更多裡弄生活的肌理細節,但愈發商業化的開發入駐已經逐漸把那一點人文精神和藝術品味驅逐殆盡。成功的商業開發,勢必會犧牲一部分乃至於大部分的歷史味道;但如果想看看石庫門原來的模樣,除了陝西南路上的步高裡,永康路上的興順裡也是值得一去的歷史寶藏。


特色:上海保留完好的最大的石庫門建築群之一

地址:永康路37號、38號


興順三裡

上世紀20年代,法商中國建業地產公司在嘉善路和永康路交匯處先後建造了興順北裡(1926年)、興順東裡(1928年)以及興順南裡(1929年)。三個裡弄規模巨大,規模甚至超過建業裡和步高裡。走在嘉善路上,你會發現裡弄面向道路的一側牆壁已經修整一新;轉身進到裡弄,風侵雨蝕的痕跡卻還歷歷可見。無論是沿街開出的袖珍店鋪、疲憊旋轉著的吊扇,還是苔痕斑駁的屋瓦牆磚、提筆練字的少年,仿佛都在都在告訴你,歲月的故事依然一遍又一遍地在這一幢幢老舊的石庫門裡重複著……


興順北裡的博物館

永康路38弄興順北裡35號,曾經開過一家石庫門家庭博物館。從客堂間、灶披間、天井到亭子間、老虎窗,從八仙桌、軍大衣、菜籃子到煤球爐、老鐘錶、木鋼琴,房主達世平先生把自家四代人的生活場景原汁原味地在這裡呈現出來,一景一物都充滿了對過去生活的深情懷念。雖然博物館已經閉門多年,但可以想見這裡弄深深的一門一戶中,或許都是未知的驚喜。


興順東裡的新四軍

1941年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在興順東裡15號成立;直到1942年末撤銷,這裡共輸送了1700餘位工人、職員、學生和文化界人士前往根據地,發展和壯大新四軍。經歷了形勢險惡的動蕩年代,物是人非的興順東裡也從未對外人誇耀過自己的的光榮歷史。只有那斑駁的一磚一瓦,抹不去歲月的滄桑。

興順南裡的旅行家

在這普普通通的興順裡中,還住過徒步環遊地球的第一人——潘德明。1930年夏天,上海有幾個年輕人組織了一個「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立志要以徒步走向亞洲,向世界展現中國人勇敢無畏的精神。潘德明聞訊加入,未曾想卻是自己隻身一人、歷經七年走完了環球的旅程。一路上會見過世界上最有權勢的政要,潘德明回到上海後卻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興順南裡的住處靠熨燙衣物和繪製宮燈養家餬口,令人唏噓。


如今,週遊世界已並非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然而真正的見識恐怕是在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之後的沉澱和內化。即使囿於自己生活空間的這一小片天地裡,只要具一雙慧眼,我們也能讀出這街巷裡弄中的人文上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和我一起探索那些不為人知的人文上海:

©Kyle腳步不停 未經許可 謝絕轉載 盜圖必究

相關焦點

  • 人文上海 | 城市溼地裡的夢幻王國,上海竟然也能玩出野趣!
    上海的人文魅力,既在洋房裡弄的煙火氣裡,也在街頭巷尾的聲色光影裡。半年來,我們已經尋訪了100個「最上海」的人文旅行地,今天推薦的是:青西郊野公園。自在遊青西青西郊野公園最出名的景觀就是生態保育區裡的水上森林:寧靜的湖水倒影出挺拔的杉樹林,無論是在熹微晨光還是溫暖黃昏裡,都能讓你忘卻一切煩惱,沉靜於在大自然的對話中;林子裡的各類珍禽時而齊鳴、時而獨唱,令人陶醉。
  • 40個國家,20個元首,中國人80年前為什麼要徒步環遊世界?
    即便是現在這個交通便利的時代,環遊世界對於很多人而言依然遙不可及。然而早在80年前,一個叫潘德明的人就已徒步和騎行的方式完成了這一壯舉。如果你還在問徒步的意義是什麼?那就追隨潘德明的足跡,去尋找答案吧。
  • 世界徒步環球旅遊第一人,獲世界名人籤名鼓勵,卻一直默默無聞
    當今世界的旅行家我不說。有很多國內和國外的人。這裡我來說說近代史上不為人知的英雄級旅行家。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環遊世界的牛人,他的名字是潘德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了名為「亞細亞步行團」的野外組織。當時的中國飽受列強欺凌,經濟落後。
  • 首個徒步環遊世界的華人,泰戈爾為他題詞,各國元首爭相接見
    環遊世界是現在許多人的夢想,我們大都不想整天被束縛在一個小小的方格間裡,世界那麼大,人生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方寸之地。然而,夢想總是離我們太過遙遠,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放下,束縛著我們前進的步伐。雖然如此,但是卻仍然有許多人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夢想。在上個世紀初,就有一位中國人依靠自己的一雙腿,獨自一人環遊了世界。他是首個獨步環遊世界的華人,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雙腳丈量世界的人,泰戈爾都為他題詞,各國的總統都爭相接見他,他的名字叫做潘德明。
  • 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中國人
    然而你想不到的是,在物質匱乏且戰亂不斷的1930年,中國就出現了一位徒步環遊世界的人,他的名字叫潘德明。潘德明的父親是上海的「紅衣裁縫」,專門給外國人做衣服,潘德明自幼就常跟隨父親去給外國人量體裁衣,無形間也有了很多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再加上潘德明從小就能走善跑,身體素質過硬,而這些都為他日後的環遊世界做了很好的準備。
  • 上海修繕開發豪華石庫門 或成第2個「新天地」
    上海修繕開發豪華石庫門 或成第2個「新天地」 上海波特曼建業裡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11日正式宣布與世界最大商業地產服務商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出豪華石庫門綜合體項目「波特曼·建業裡」項目。  「波特曼·建業裡」是一項獨具上海著名「石庫門」建築特色的多功能綜合性房地產開發項目,將於2010年底前竣工。項目地處上海市中心徐匯區建國西路嶽陽路交匯處,這裡曾經是原法租界的核心地帶。
  • 雷殿生:被野獸追擊,為活命跑到吐血,徒步走出羅布泊第一人
    徒步全中國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實際上也不過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但是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古往今來唯有著名遊者徐霞客能夠遊盡中國的名山大川。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中國也有一名被稱為"當代徐霞客"的遊者,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徒步走完了整個中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徒步走出羅布泊的人,他就是雷殿生。
  • 雷殿生:被野獸追擊,為活命跑到吐血,徒步走出羅布泊第一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中國也有一名被稱為&34;的遊者,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徒步走完了整個中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徒步走出羅布泊的人,他就是雷殿生。出發前他還特意給吉尼斯上海總部寫了申請報告,將他徒步的路線和目的匯報給吉尼斯總部。甚至特意將自己的闌尾也切除,因為他得知餘純順在路上因為闌尾炎突發差點死在路上,所以未雨綢繆的把闌尾切掉了。十年準備,卻又是十年的徵程。
  • 上海演藝大世界唯一駐場演出,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即將迎來第50場
    被視作近年來演出市場的一匹「黑馬」,自去年9月24日首演至今始終一票難求的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將於8月20日迎來第50場演出。作為上海「演藝大世界」至今為止唯一駐場演出,這部由上海藝動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獨腳戲,在短短一年演出衝刺50場,收穫票房逾1500萬,觀劇達4.3 萬人次。即將迎來的這第50場演出,既是《石庫門的笑聲》的小勝利,也是本土曲藝獨腳戲的榮光,更是上海「演藝大世界」嶄新的「金字招牌」。
  • 石庫門:熟悉又陌生的上海記憶
    19 世紀後期的上海老式石庫門,既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樣和傳統木料的結構,又採用磚石為主的西式外牆,外門也選用石料作門框,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木質大門。這種以磚石為外牆、內部木料結構、以石料為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中西合璧建造起來的住宅,被稱為「石庫門」。總之,第一批石庫門建築應運而生。
  • 《環遊世界八十天》主題曲|一位36歲女子徒步世界的3年|【馨聞旋律】
    》很多人都讀過,從英國紳士菲利浦·福格開始打賭起,就充滿了吸引力——在飛機還沒發明的19世紀,八十天能環遊世界嗎?1956年米歇爾·安德爾森把小說拍成電影,獲得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和三項提名。五項大獎中就有最佳配樂。
  • 第一個徒步環遊世界的中國人,卻選擇被歷史遺忘
    他是人類歷史上徒步環遊地球第一人,80多年前,他的腳步曾遍及40多個國家,會見多個國家的元首、各界名人,一本《名人留墨集》記錄了他的旅程。他曾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看到了這個積貧積弱國家未來的希望。然而如今他的故事卻鮮有人知,歷史似乎把他遺忘,甚至直到逝世,他的子孫始終認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廚師。
  • 環遊世界的第一人是誰?很多人回答麥哲倫,事情並非如此
    環遊世界的第一人是誰?很多人回答麥哲倫,事情並非如此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如果有人想問第一個實現環球旅行的人是誰,很多人都會回答麥哲倫。這句話沒說錯。麥哲倫去世後,和他同行的胡安埃爾卡諾帶領剩下的船員繼續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航行航行,所以說環球航行第一人就是胡安埃爾卡諾。現在的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區的基塔裡亞,註定是一個美麗的海景小鎮,不僅是環球第一人物賽巴斯蒂安的故鄉,現在還有了胡安埃爾卡諾的紀念碑。
  • 90年前環球徒步第一人,走過40多個國家,希特勒曾與其暢談
    如果說徐霞客是環遊中國,那麼這位便是環遊地球,還是徒步!不僅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第一個,在人類歷史上,他也是第一個徒步環遊地球的。這位英雄旅行家便是——潘德明。爬山登高也是常有的事,更是喜歡閱讀世界地理和各種有關旅行的書籍,後來漸漸長大,又生出了另一種心思。那便是「雪『東亞病夫』恥」「以謀世界上之容光」的信念,在熱愛與信念的支持下,他才有了後來的壯舉。1930年的夏天,上海幾個青年組織了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立志徒步亞洲。
  • 世界徒步記錄保持者——中國行走第一人 雷殿生專訪
    世界徒步記錄保持者——中國行走第一人 雷殿生接受媒體採訪: 以下是採訪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2016GMGC中國數字娛樂節官方採訪中心,我們今天的最後一位採訪嘉賓是世界徒步紀錄保持者雷殿生先生,大家掌聲歡迎!
  • 中國徒步探險第一人:孤身穿越西藏數次,最終長眠於羅布泊
    在如今這個不缺乏任何物質的時代,人們過的是非常悠閒的,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悠閒的日子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不會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任何色彩了,所以有些人愛上了冒險,愛上自己一個徒步去探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絕對不會放棄現在悠閒的生活而去徒步探險的,因為太危險,而且還會失去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隨著人們思想開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會選擇遠離生活工作的圈子,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放鬆自己。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走出去看看。尤其是近幾年,人們在追求完物質生活之後,開始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這句話已經成為人們出遊的「藉口」,為了追求精神需求,很多人嘗試著刺激的東西,像極限挑戰,像窮遊等。挑戰不可能,也許已經成為了如今社會人們的追求,看來是生活太安穩了,才讓人們有了這種想法。
  • 徐玉坤騎行環遊世界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徐玉坤騎行環遊世界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時間:2019-10-23 09:08   來源:發星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徐玉坤騎行環遊世界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近日綜藝《奇遇人生》第二季的播出,阿雅和Angelababy陪著徐玉坤,騎行420公裡到達溫哥華的故事讓不是人動容,兩位明星不用多說
  • 上海嘉佩樂酒店:藏在石庫門別墅裡的精緻下午茶
    深藏在上海徐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石庫門別墅區內,有一座大隱隱於市的奢華酒店-上海建業裡嘉佩樂酒店。石庫門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中上階層商人與在上海就業的外籍人士的住所。建業裡是徐匯區僅存的石庫門聯排式別墅群,在石庫門弄堂已所剩無幾的當今尤為珍貴。上海嘉佩樂酒店堅持保護、發揚這座城市的文化遺產,設計理念體現了傳統中式元素與法式風情的完美結合。
  • 上海約7成石庫門已消失,抓緊再去看看吧!
    與會專家指出,上海石庫門的數量正在嚴重萎縮,石庫門保護迫在眉睫,希望通過申遺推進上海石庫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專家學者認為,上海石庫門是建築史上中西合璧的經典範例,與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廣州開平碉樓、澳門歷史文化街區類似。然而與它們相比,上海石庫門裡弄規模更大,遍布整個城市,更完整真實反映一座城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