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建異地校區?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一所名校,名聲在外,是我國海洋技術和海洋裝備領域重要的科研策源地和人才集聚地。但近年來,哈爾濱對人才的吸引力度卻大不如前,哈工程的發展也逐漸失速。以近年來哈工程入選各項人才的人數來說:
學校現有院士8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7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3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 以上數據截止到2019年9月份(數據源自官網)
從總人數來看,哈工程所擁有的傑出人才數量還比較可觀。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學校的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後勁乏力的問題。以入選的四青人才數量來看,哈軍工有15位,在同級別的211高校中數量不佔優。
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同處冰城,是血緣相近的兄弟高校。但以「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為校訓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早在1985年就在山東設立了威海校區,後又於2002年在深圳設立了研究生院(後轉為深圳校區)。哈工大以C9之尊,尚且去其他地方尋找新的增長點,同城的哈工程不可能沒有受到觸動。
為什麼是青島、煙臺和深圳?
既然決定打造全新的學科增長點,那麼地理位置較佳,對人才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沿海地區自然成為哈工程的首選。又加之哈工程的優勢學科大為涉海學科(船舶與海洋裝備、海洋信息、船舶動力)。因此,沿海發達城市成為哈工程方面的首要考慮。
而在興建異地校區方面,又有「北青島南深圳」之稱。這是由於這兩個沿海高校在引進高校時手筆之大,令其他地區望風莫及,故有此稱呼。像深圳已引進了清華和北大,而青島也建設了北航、中科院大學等頂尖高校的青島校區。且青島與深圳對自身的發展定位都是國際性海洋城市,也都將海洋產業作為自身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因此以「三海」為特長的哈工程自然與上述兩個城市一拍即合。
同理,煙臺作為山東膠東半島的海洋城市,同樣亟需打造發展的新動能。因此成立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在投資方面,以哈工程青島基地為例,工程投資19億,以政府和社會合作的模式進行建設。哈工程方面則負責學科平臺搭建和招生等工作,極大地解決了學校異地辦學的後顧之憂。
能否成為下一個哈工大深圳?
首先,青島創新基地建成面積2000畝,學生規模最終將達到20000名左右;而煙臺研究生院將入駐3000名研究生。這意味著在山東,哈工程有望達到23000名的學生規模,而哈爾濱主校區目前也只有29000餘名學生。而隨著相關學科搬遷至山東,哈爾濱校區的學生規模將會有所縮減。因此,山東校區與主校區的學生規模將大致相等。
其次,根據建設規劃,哈工程在以上三地區主要建設涉海學科,發展一流學科。青島極佳的地理位置和青島方面的支持也將助推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基地很有可能複製哈工大深圳校區的奇蹟!衷心祝願這所東北名校可以在齊魯大地上結出更大的碩果!
高校紛紛南下開辦校區,龍江大地如何自處?
隨著哈工大和哈工程紛紛南下,人們對龍江大地的高等教育不由感到擔憂,擔心駐黑高校的發展。但在筆者看來,大可不必如此。原因是這些南下的高校不過是去南方開一個窗口,並沒有把辦學主體南遷。南方的校區將成為學校吸引人才的橋頭堡,勢必將反過來助推母體的發展!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哦,帶給你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