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高桂老村內的碉堡樓,多少人的回憶!

2021-03-04 掌上恭城

在蓮花鎮的門等村委、九甲流域中段,有一個傳統村落叫高桂村;高桂村因瑤居歷史悠久,人文風情厚重,她如今已被列為恭城瑤族自治縣傳統村落的保護修繕重點村。高桂村現在依然雄姿,保持原始風貌的碉堡樓,她已成為該村最有名的人文古蹟景點了。       

從蓮同公路門等村段路口北向拐入村道,在行進1華裡路程,便進入到了高桂村。高桂村現在是分為蒙家和陳家兩個獨立村莊的,兩村的人口在1000人左右。高桂村的碉堡樓,是在蒙家老村西邊高嶺上建立。       

從現在的蒙家村道一直往西走,在路延伸至一土嶺上坡前,遊人便可看到在嶺上建設的碉堡樓了。

       該碉堡樓是一間獨立的建築,它的外牆是用當年蓮花九甲瑤人普做的大磨土磚堆砌而成;在樓的第一層,有一個不大的磚砌門洞進入,在閣樓的東西兩個方向的牆體上,是各設有一個小窗觀察孔的。在第一層門洞上方的灰刷牆面上,用繁體漢字書寫有「桂嶺碉樓」字樣,在下方兩邊,還配有一付對聯。       

高桂村的碉堡樓建設,它是有故事的: 在上個世紀的初始年代,在恭城蓮花鎮的九甲流域村屯一帶,鄉鄰之間是不太平的。東有蘭洞瑤山裡的趙老水民團「自治軍」,鄉村間又有眾多遊手好閒的地痞流氓蠻子,這些人不務正業,整天就盯著富裕村富裕戶,都在尋找機會打家劫舍。

       高桂村在民國時期,四周都是水田人均佔比畝分較多,村裡的有糧錢大戶就多;因而,遭蠻子土匪打劫的次數就多。為防蠻患匪患,當時的高桂村人,便決定在村西的高嶺上建設碉堡樓,在樓上用村人輪流值守,遇有蠻情匪情,在碉堡樓上的人就向村內發出預警,在村內人早有準備的情況下,蠻匪們下手得逞的機會就少了。

高桂村內的碉堡樓,目前它已是蓮花鎮村屯中,碉樓保護最完好的一個。高桂碉堡樓的存在,它也是該村在恭城域內,現在被評定為古村落最有說服力的一張名片。       

高桂老村內的碉堡樓建設在特殊年代,它過去對防蠻匪起到過重要作用,而今天它對於蓮花鎮的九甲瑤韻,也是起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實物佐證。

相關焦點

  • 瑞昌:兩座「碉堡」隱居繁華居民區 實為勞改農場哨樓[圖]
    「碉堡」位於居民樓中間  「碉堡」緊挨居民樓  十五連社區位於瑞昌市城東,常住人口有1000多人,是瑞昌市最大的居民小區之一。從瑞昌市區的主幹道潯陽東路拐進一條小巷,往前走約50米,一座青磚建成的「碉堡」就出現在眼前。這座「碉堡」前後左右都緊挨著居民房,直徑約4米。
  • 秦嶺老村.溪水別院:一座老村博物館的誕生
    基於對山水的熱愛,我和丘祖道長經常在秦嶺各個峪裡穿行,時不時目睹到秦嶺深處那一座座荒棄的老村,不勝唏噓。保留一座秦嶺老村,讓它成為最真實的原生態老村博物館,成為了我和道長的使命。秦嶺老村如同被遺忘的祖先,靜靜地等待著自己歲月的完結。有的古村,人們曾經在那裡繁衍生息了幾千年。在城市化的浪潮下,竟然短短20多年間,山裡的老村基本消亡殆盡,消亡的速度著實令人慨嘆。
  • 東莞沙湖社區有一座「梅林別墅」的碉堡,始建於民國24年
    沙湖社區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社區內建有一座古老的碉堡建築,它是沙湖門口的碉堡圍城,也是早期修建的建築物。這個位於沙湖社區沙湖路56號的「梅林別墅」看起來年代久遠,據石碑記載,這裡有一座碉堡建築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周有圍牆,可以清楚地看到碉堡內高大的建築。
  •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碉堡,還把碉堡當牛棚?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阿爾巴尼亞,面積還沒有海南省大,與義大利隔海相望,人口不足300萬,卻擁有大大小小几十萬座碉堡,是人均碉堡數最多的國家。▲羊群與碉堡為什麼一個彈丸小國需要這麼多碉堡呢?在20年間,阿爾巴尼亞修建了超過17萬座碉堡,外界相信,一座碉堡的造價相當於一間兩居室公寓。修建碉堡花掉了阿爾巴尼亞80%的軍費,也使得阿爾巴尼亞成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 觀雲聽竹、詠梅悟心,南京人在不老村的如詩生活
    鋼筋水泥靜謐難尋,驅車駛入山間,行至不老村,群山之中,隱著一處世外山峪美宿。跟隨睡蓮葉下嬉戲的錦鯉,踏上斑駁的青石小徑,小徑那端,柴門半掩,白牆黛瓦清晰可見,氤氳在竹籬中的質樸清韻,讓這座名為「己居」的小樓,給人一種誤入山野人家的錯覺。
  • 廣東最值得去的景區,一千餘座碉堡樓,堪稱廣東戒備最森嚴的地方
    房子在大多數人眼裡是居住用的,小編也贊成,我問了廣東的人,他們的第一反應恐怕是「防敵」或「避難」,這樣的回答是「不普通」,不要以為別人在回答「杞人憂天」,相反,這是這裡建築的真實說明,這個「不同尋常」的地方在廣東省江門開平市,不普通的地方是「不普通」的建築物,碉堡比普通民房高,更厚
  • 康嶺橋頭,碉堡風雲
    村口有橋,名叫康嶺橋,橋頭有碉堡,穿越歷史風煙,無言訴說,屈辱與苦難。屹立75載的鋼構康嶺橋,成為當地人永遠的回憶。1942年秋,日軍強抓村民,在交通要道康嶺橋頭,修築碉堡,一個班的兵力駐守,掛有「良民證」的村民,向日軍行鞠躬禮,才能過橋通行。
  • 老重慶|碉堡、亭子、劇院……渝中區這6處老建築上榜重慶第三批...
    這6處老建築有居民樓院裡不起眼的碉堡、休閒空園內挺立了半個多世紀的亭子和劇院。這些老建築長啥樣?它們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對部分歷史建築進行了現場探訪。碉堡所在地為兩棟老式居民樓之間的小平臺,兩棟居民樓的正門從腳下的枇杷山正街進出,小平臺所在地恰好與兩棟居民樓頂樓位置平行。小平臺有單獨的小鐵門進出,旁邊有一株高大的黃葛樹相伴。站在平臺上,眼前就是長江,雖然大霧天,但是珊瑚壩和菜園壩長江大橋依然清晰可見。
  • 探訪東莞樟木頭古坑老村,這裡保留的風景,讓人回味無窮
    東莞各鎮有許多老村。下面和大家探訪東莞樟木頭古坑老村,這裡保留下來許多原始的風景,如排屋,小巷,石牆,灰塑等。(東莞老村)一座座排屋,外層排屋還租住著許多外地人。(東莞老村)村裡的排屋小巷,縱橫交錯。(東莞老村)老村裡,許多排屋還住著人。
  • 中餐館賣出最後一道菜,多少人的回憶消逝了
    中餐館賣出最後一道菜,多少人的回憶消逝了 2020年08月13日 19:13   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
  • 探尋日本人在太原修建的碉堡群,選址太精明,還有處梅花堡
    眼前的這一座就是當時日軍修建的碉堡,在不遠處的山坡上還有一座碉堡,兩座碉堡互為犄角,看守著眼下的這一片礦區。這座碉堡保存的還算完整,為青磚壘砌而成,牆體的厚度大約有一米左右,可謂是固若金湯,易守難攻。碉堡內部 ,似乎早前有人在裡居住過,為了保溫將原先的射擊孔用泡沫板堵住。
  • 全球最大軍火庫:內有2000個碉堡,彈藥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導語:全球最大軍火庫:內有2000個碉堡,彈藥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在戰爭當中,少不了軍火的出現。軍火指的就是軍隊當中使用的所有武器、彈藥、裝備等等。說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二戰。霍桑海軍彈藥倉庫佔地面積有800平方米,在這裡還有2000個碉堡。就連這些碉堡中也儲存著大量武器,讓人眼花繚亂。這也是美國為什麼會這麼有底氣的原因。除此之外,美國的總兵力有140多萬人,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同時又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去研究新型的武器,因此,美國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國家。
  • 今天,告訴你個史實,日偽在井陘建了143個據點碉堡,你們村有嗎?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特推介一篇來自《井陘文史資料》(第五輯)文章《抗戰時期井陘南北日偽據點碉堡知多少》,寄以銘記那一場血淚寫就的抗爭!入侵井陘縣境的日軍於1938年初,在長生口遭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嚴重襲擊後,大量增設據點修建碉堡,以「囚籠政策」對抗日根據地採取網狀包圍的戰術。妄圖達到其封鎖、分割、蠶食和掠奪解放區的目的,最後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 獅頭嶺近千住戶搬離老村
    繼去年龍華街道共和老村成功實施「空屋」後,近期,該街道啟動獅頭嶺老村「空屋」行動,預計本月中旬老村近千住戶可全部搬離,遠離安全隱患。    挨家挨戶做通住戶思想工作    獅頭嶺老村地處龍觀路與東環一路交會處臨河地帶,佔地面積萬餘平方米,村內房屋340間、住戶800多人。因老村房屋年久失修,已不適合居住。
  • 老街老村的古樸味
    老街老村的古樸味彩虹眷村→彰化→鹿港小鎮說到臺中藝術,除了美術館,更少不了那座童趣十足的彩虹眷村,壁畫塗鴉與古樸村落的結合
  • 客家人在廣東梅州造了一座樓,形似方形碉堡和鳥巢引人稱奇!
    客家圍屋的外形既像碉堡,又像鳥巢,這種建築在梅州市比較多。梅州客家圍屋共有數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埔縣的泰安樓,這座大樓建設於清乾隆28年,距今已經有250多年的歷史,能夠保存完好,實屬不易,這也說明古代建築的嚴謹。其他客家圍龍屋通常是圓形的,泰安樓卻是方形的,主要建築材料為石頭、木材和磚頭。因為樓外牆為石牆,這棟樓也被稱之為石樓。
  • 碉堡之國——不足300萬人的阿爾巴尼亞,為何建36萬個碉堡?
    不過,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霍查卻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作為一個人口僅百餘萬、面積只有兩萬多平方公裡的小國總統,按道理,他的生存方式應該是在大國夾縫之間小心翼翼地求生存,然而,霍查卻不想如此,作為小國的領袖,他卻有著一顆大國的雄心。而且最牛的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小國領袖,霍查不但敢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勢不兩立,就連社會主義陣營的三大強國他也分別一一得罪。
  • 深圳除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外,還能找到一些客家老村
    對於深圳這座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城市,其實也有不少老村莊,這些老村雖然建造的年份各不相同,但是在深圳還是能找到一些代表了深圳悠久歷史的老建築與老村。在深圳的那些老村有名的是位於南頭和觀瀾的那些村子,其中觀瀾老街與觀瀾版畫村的那些老村也是很名的。
  • 黃河岸邊有德國人建的碉堡
    由於疫情還在,不能遠行,就把這次的目的地選在了洛陽北部的黃河岸邊的抗日碉堡群。 洛陽西有函谷關,東有虎牢關,南有伊闕、大谷關,北有邙山,黃河天險,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境內精心策劃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拉開了對華戰爭的序幕。
  • 碉堡群、響馬寨、雲海、奇峰四大撩人景觀,堪稱冀中「四絕」
    】 碉堡群遺址,位於北頂之巔,海拔1000米以上,佔地面積超5000萬平方米,是河北省現存規模較大的侵華日軍碉堡群遺蹟。碉堡群外形似碉樓,裡面卻別有洞天,作戰室、營房、指揮部、彈藥房、戰壕、審訊室等一應俱全;碉堡的牆體上設有機關槍的射擊孔,大的是機槍口,小的是步槍口,光射擊的機槍口,就分站立式的、半跪式的...如今,像這樣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的碉堡,在全國各地實屬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