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蓮花鎮的門等村委、九甲流域中段,有一個傳統村落叫高桂村;高桂村因瑤居歷史悠久,人文風情厚重,她如今已被列為恭城瑤族自治縣傳統村落的保護修繕重點村。高桂村現在依然雄姿,保持原始風貌的碉堡樓,她已成為該村最有名的人文古蹟景點了。
從蓮同公路門等村段路口北向拐入村道,在行進1華裡路程,便進入到了高桂村。高桂村現在是分為蒙家和陳家兩個獨立村莊的,兩村的人口在1000人左右。高桂村的碉堡樓,是在蒙家老村西邊高嶺上建立。
從現在的蒙家村道一直往西走,在路延伸至一土嶺上坡前,遊人便可看到在嶺上建設的碉堡樓了。
該碉堡樓是一間獨立的建築,它的外牆是用當年蓮花九甲瑤人普做的大磨土磚堆砌而成;在樓的第一層,有一個不大的磚砌門洞進入,在閣樓的東西兩個方向的牆體上,是各設有一個小窗觀察孔的。在第一層門洞上方的灰刷牆面上,用繁體漢字書寫有「桂嶺碉樓」字樣,在下方兩邊,還配有一付對聯。高桂村的碉堡樓建設,它是有故事的: 在上個世紀的初始年代,在恭城蓮花鎮的九甲流域村屯一帶,鄉鄰之間是不太平的。東有蘭洞瑤山裡的趙老水民團「自治軍」,鄉村間又有眾多遊手好閒的地痞流氓蠻子,這些人不務正業,整天就盯著富裕村富裕戶,都在尋找機會打家劫舍。
高桂村在民國時期,四周都是水田人均佔比畝分較多,村裡的有糧錢大戶就多;因而,遭蠻子土匪打劫的次數就多。為防蠻患匪患,當時的高桂村人,便決定在村西的高嶺上建設碉堡樓,在樓上用村人輪流值守,遇有蠻情匪情,在碉堡樓上的人就向村內發出預警,在村內人早有準備的情況下,蠻匪們下手得逞的機會就少了。高桂村內的碉堡樓,目前它已是蓮花鎮村屯中,碉樓保護最完好的一個。高桂碉堡樓的存在,它也是該村在恭城域內,現在被評定為古村落最有說服力的一張名片。
高桂老村內的碉堡樓建設在特殊年代,它過去對防蠻匪起到過重要作用,而今天它對於蓮花鎮的九甲瑤韻,也是起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實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