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協同共治+全科大網格 大數據賦能濱城區「智慧城市」建設

2020-12-25 海報新聞

「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平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王衛 濱州報導

在城市管理趨於精細化的今天,濱城區「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著力引領城市建設新風尚。基於此,濱城區統籌整合全區現有數據資源、應用平臺、業務系統,推進政務、民生、經濟等領域特色智慧化應用建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質量。「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體系、「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等多種以大數據為依託打造的服務、治理新模式,正在不斷印證著濱城區「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果。

「雲稅通」打破涉稅信息共享壁壘,構建稅收協同共治新格局

為了打破涉稅信息共享壁壘,解決部門協作事項多為一事一議、臨時協調的困境,實現部門聯動治稅,濱城區稅務局構建起以數據為核心、部門聯合監管賦能、稅收精準服務的「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新格局,有效提高了稅收監管和服務質效。

記者了解到,「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體系由一個支撐(雲數據平臺)、四個共享(主體數據合約式共享、零散數據網格式共享、風險數據開放式共享、結果數據推送式共享)、三個機制(信息交換機制、風險處置機制、聯動保障機制)構成,將分散在稅務部門以外的各部門涉稅信息進行集中整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體,目前已梳理了23個部門、400餘項的涉稅信息目錄。

通過該平臺,可以與稅務信息內部風險數據自動比對分析,通過可視化設備將加工後的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監控和展示,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加準確、直觀的實時監控和預警,使管理人員能夠有效掌握稅源動態,發現徵管中的薄弱環節,進而有效提升稅收監管水平。

「原先我們需要稅收管理員去現場摸底、調查,現在便可以直接獲取數據,不僅減少了中間環節,數據也更準確。」濱城區稅務局徵收管理股股長王立軍說,藉助「雲稅通」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企業經營中的「疑難雜症」,可以為企業量身定做稅收解決方案,做到「對症下藥」,指導幫助了華紡股份、中海瀝青、濱化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健全稅收風險內控機制,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有了真實的數據之後,我們就可以做預測了。」王立軍告訴記者,「雲稅通」並不是簡單的數據化統計,而是利用大數據產生新的數據,做到事前預測、事中監管和事後統計分析,真正能做到大數據應用。

「彭小李」小程序

小網格發揮大能量,彭李街道「全科大網格」開創基層治理新模式

隨著「智慧城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個惠及民生、服務民生的「智慧城市」也必將讓城市更加有溫度,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濱城區彭李街道為民社區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建立了彭李智慧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全面提升了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讓社區居民切實感受到了智慧社區的力量,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走進濱城區彭李街道為民社區辦事大廳,整潔有序的辦公環境、現代化的服務模式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今年上線了彭李智慧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將轄區內包括雲監控、智能門禁、人臉識別、智能消防、環境監測、雲廣播、智能路燈、智能共享櫃、智能垃圾桶、智能井蓋等各項智能設備進行實時監測。」智慧彭李全科網格指揮中心主任竇敏介紹,通過該平臺可以方便社區和物業迅速發現異常,準確掌握小區實時動態,不斷提高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事件處理的準確度和速度。

為讓廣大居民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社區工作、接觸社區工作,為民社區還開發了方便居民使用的「彭小李」小程序。「居民可以通過『彭小李』中的隨手拍功能及時上報社區內存在的危險隱患,網格員會在後臺第一時間收取上報信息進行處理,這樣既節省了時間,還提高了網格員的辦事效率。」竇敏說。

記者了解到,濱城區彭李街道地處濱州市中心城區核心地段,轄區人口眾多、結構複雜、需求多元、商業匯聚、業態多樣,現有部門職能難以有效承接,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致使社會治理難度逐漸加大。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居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該街道積極打造了「聯社聯親、入網入心」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沉,探索出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彭李模式」。

相關焦點

  • 日照市嵐山區黨建「微網格」賦能城市基層治理
    今年以來,日照市嵐山區緊緊圍繞打造「當好先鋒 服務群眾」黨建品牌,堅持把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作為精緻城市建設先導工程,著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賦能網格「微服務」建立「全科網格」服務機制制定網格服務事項清單,將黨建服務、民生保障、社會事務等9大類111項服務事項全部下沉網格,設置「一窗受理、全科服務」窗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 治堵、輔助診療、打流調電話……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智慧城市
    治堵、輔助診療、打流調電話……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智慧城市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2020-12-10 14:38 來源:澎湃新聞
  • 浙江省杭州市豐北村:網格治村社 服務大民生
    圍繞盈豐街道「美麗盈豐、幸福盈豐、品質盈豐、文明盈豐、平安盈豐」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堡壘作用,積極探索網格治村社新路徑。認真請教、虛心學習全國各地優秀經驗,在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村社轉型管理中當好小學生。同時不斷引導居民群眾、社會組織和群團組織等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服務大民生。
  • 寶安石巖創新基層治理體系,賦能社區探索「共治家園委員會」,走...
    兩年來,由此引發一場由內而外的精彩「蝶變」,社區共治家園委員在城市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矛盾糾紛化解等重點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更加顯著。特別是經過戰疫的洗禮,石巖社區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在其中展現出澎湃動力,社區在治理體系、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石巖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展現出澎湃動力,民生福祉等取得長足進步。
  • 「孿生.智慧.賦能」 東華醫為建設醫療大健康產業新格局
    韓士斌表示,真實世界的需求表達、對應需求的縝密業務邏輯設計以及匹配這些業務邏輯的生產資料的持續治理,只有這三者交織往來,彼此反哺,不斷螺旋上升,一條條業務線才能被真實地用IT系統再現、優化,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才能根本解決。他強調,沒有哪個詞能比「數字孿生」更形象的表達出需求、邏輯設計和數據治理這三者之間循環往復、協同共生的過程。
  • 江蘇抗疫「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賦能高效能治理
    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加快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特別要推廣「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等做法。「江蘇微網格」、「平安前哨」工程、智慧社區……從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誕生的「大數據 網格化 鐵腳板」工作機制,正在構建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 「一網統管」賦能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管理智慧平臺為載體,一體推進平臺數據池、傳感層、應用端建設,推動線上管理、線下管理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網統管」城市智慧管理新模式,創新城市管理理念措施,賦能城市管理運行。一、高起點搭建「數據池」,夯實智慧管理基礎將數據信息匯集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整合市、區縣、街道三級城市管理網格數據資源,建成了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一張圖」;運用智慧平臺的「雲、網、數、端」技術架構優勢,完善更新城市管理基礎數據,明確部件的精確位置、主管部門、權屬單位、規格型號、現狀照片等屬性,建設城市管理行業資料庫。
  • 「五步」工作法構建平安協同共治機制
    近年來,深圳市龍華區聚焦平安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需求,深化拓展平安建設途徑,充分發揮體制內外力量,形成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難題共解、平安共促的平安建設協同共治格局,大大提高了平安建設的社會參與和社會成效。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明顯上升。  搭建治理框架,走穩「精心謀劃」。
  • 全域治理現代化丨餘杭五常:堅持創新賦能 探索整體智治
    近年來,五常街道堅持制度和技術兩翼創新,以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為核心載體,通過激活「三源」治理細胞、延伸治理末梢、連結數字賦能,形成「五常十八招式」治理閉環,不斷提升整體智治能力。住宅小區是城市「微治理」的關鍵。2019年底,在街道、村社兩級綜治服務中心全覆蓋的同時,五常在街道和社區層面分別成立小區共同治理辦公室和社區分中心,作為綜治服務中心的延伸,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開發商、業主五方協同治理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突破點,實現源頭治理,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局面。
  •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惠州怎樣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高地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減輕基層特別是村級組織負擔,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 近年來,惠州各縣(區)在網格治理的探索實踐中,因地制宜、大膽創新,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堪稱百花爭豔、碩果纍纍。同時,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和困難。
  • 匯投北鬥深耕北鬥產業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跑出「加速度」
    作為重點合作項目,山東匯投北鬥與長清區政府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凝聚共識、協同配合,打造富有泉城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推進北鬥產業科技創新在長清區落地開花,助力長清區產業優化升級。截至目前,匯投北鬥智慧城市相關產業項目已相繼在煙臺、青州、濟南落地,「北鬥+智慧城市」產業格局已在山東省初具規模,為走向全國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用好大數據,積極探索智慧住建,濟南市住建局召開專題講座賦能
    通過構建大數據驅動的政務新機制、新平臺、新渠道,實現由分散向整體轉變、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由單向被動向雙向互動轉變、單部門辦理向多部門協同轉變、由採購工程向採購服務轉變、由封閉向開放陽光轉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深度開發——數字賦能探路...
    助力智慧治理打造「城市大腦」是南海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一招。2018年,南海啟動「城市大腦」建設,以城鄉共治共享為思路,全面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技術,建成總體態勢、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政務服務、社會治理和廣東金融高新區六大板塊20個專題,匯聚了全區82個單位、4000多張數據表、超34.65億條數據,打造全區統一的數字治理中樞和賦能平臺。
  • 濱城區讓城市綻放光芒
    建設「紅色家園」 讓黨旗飄揚在創城一線在決戰決勝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的衝刺階段,濱城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雙報到」單位黨組織、城市社區網格黨支部廣大黨員中開展「黨徽閃耀·創城有我」志願服務活動,得到廣泛響應。
  • 高德地圖交出智慧交通捷報:超百城戰略合作,大數據有效「治堵」
    論壇上高德地圖宣布已經與國內超過100個城市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建設智慧交通。並且,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平臺已經能夠支持全國362個城市,進行交通研判和分析,幫助實現交通智能化管理。  同時,業界首創的《中國「網際網路+交通」城市指數研究報告》(下稱「指數報告」)亦顯示,百城中利用網際網路賦能智慧交通管理水平頗有差異,北京、深圳、廣州表現整體最優。
  • 鐵腳板+網格化+大數據 金沙街道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鐵腳板+網格化+大數據 金沙街道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發布時間: 2020-12-13 19:40:56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 智慧建設為嶽陽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繪製未來藍圖
    當前,嶽陽正在全面推進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建設。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時代突飛猛進的大背景下,隨著華為嶽陽高端製造基地項目的落地,嶽陽「智慧城市」建設進程進一步提速。會議從基礎資源和智慧應用兩大方面提出初步構想。基礎資源方面:一是夯實互聯共享的智慧嶽陽數據基礎。
  • 安全為先 中國系統城市大腦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中國系統出席第十一屆中國物聯網產業與智慧城市發展年會疫情的來臨,意外助推了數字中國的建設,而核心之一就是利用信息化提升治理能力,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中國系統提出以「協同思維」打造城市大腦,,將可信的數字底座作為基石,以應用場景為引導,在業務、數據、產業三大領域實現協同,促進城市發展模式重塑和優化。李鈞輝認為,城市大腦建設體系可以概括為「4+4+N」。
  • 金華開發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探索「黨建+數位化+網格化+ (具體工作)」新模式| 金華開發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探索「黨建+數位化+網格化+ (具體工作)」新模式|
  • 以科技賦能城市,平安智慧城市「銀河艦隊」駛入徵程
    在大會「金融+生態」板塊,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CTO胡瑋將做主旨演講,暢談在科技賦能的語境下,平安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與成效。城市發展至今,矛盾日益凸顯。運用創新科技,將有助於化解城市建設中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