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平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王衛 濱州報導
在城市管理趨於精細化的今天,濱城區「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著力引領城市建設新風尚。基於此,濱城區統籌整合全區現有數據資源、應用平臺、業務系統,推進政務、民生、經濟等領域特色智慧化應用建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質量。「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體系、「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等多種以大數據為依託打造的服務、治理新模式,正在不斷印證著濱城區「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果。
「雲稅通」打破涉稅信息共享壁壘,構建稅收協同共治新格局
為了打破涉稅信息共享壁壘,解決部門協作事項多為一事一議、臨時協調的困境,實現部門聯動治稅,濱城區稅務局構建起以數據為核心、部門聯合監管賦能、稅收精準服務的「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新格局,有效提高了稅收監管和服務質效。
記者了解到,「雲稅通」稅收協同共治體系由一個支撐(雲數據平臺)、四個共享(主體數據合約式共享、零散數據網格式共享、風險數據開放式共享、結果數據推送式共享)、三個機制(信息交換機制、風險處置機制、聯動保障機制)構成,將分散在稅務部門以外的各部門涉稅信息進行集中整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體,目前已梳理了23個部門、400餘項的涉稅信息目錄。
通過該平臺,可以與稅務信息內部風險數據自動比對分析,通過可視化設備將加工後的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監控和展示,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加準確、直觀的實時監控和預警,使管理人員能夠有效掌握稅源動態,發現徵管中的薄弱環節,進而有效提升稅收監管水平。
「原先我們需要稅收管理員去現場摸底、調查,現在便可以直接獲取數據,不僅減少了中間環節,數據也更準確。」濱城區稅務局徵收管理股股長王立軍說,藉助「雲稅通」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企業經營中的「疑難雜症」,可以為企業量身定做稅收解決方案,做到「對症下藥」,指導幫助了華紡股份、中海瀝青、濱化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健全稅收風險內控機制,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有了真實的數據之後,我們就可以做預測了。」王立軍告訴記者,「雲稅通」並不是簡單的數據化統計,而是利用大數據產生新的數據,做到事前預測、事中監管和事後統計分析,真正能做到大數據應用。
「彭小李」小程序
小網格發揮大能量,彭李街道「全科大網格」開創基層治理新模式
隨著「智慧城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一個惠及民生、服務民生的「智慧城市」也必將讓城市更加有溫度,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濱城區彭李街道為民社區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建立了彭李智慧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全面提升了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讓社區居民切實感受到了智慧社區的力量,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走進濱城區彭李街道為民社區辦事大廳,整潔有序的辦公環境、現代化的服務模式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今年上線了彭李智慧社區綜合大數據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將轄區內包括雲監控、智能門禁、人臉識別、智能消防、環境監測、雲廣播、智能路燈、智能共享櫃、智能垃圾桶、智能井蓋等各項智能設備進行實時監測。」智慧彭李全科網格指揮中心主任竇敏介紹,通過該平臺可以方便社區和物業迅速發現異常,準確掌握小區實時動態,不斷提高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事件處理的準確度和速度。
為讓廣大居民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社區工作、接觸社區工作,為民社區還開發了方便居民使用的「彭小李」小程序。「居民可以通過『彭小李』中的隨手拍功能及時上報社區內存在的危險隱患,網格員會在後臺第一時間收取上報信息進行處理,這樣既節省了時間,還提高了網格員的辦事效率。」竇敏說。
記者了解到,濱城區彭李街道地處濱州市中心城區核心地段,轄區人口眾多、結構複雜、需求多元、商業匯聚、業態多樣,現有部門職能難以有效承接,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致使社會治理難度逐漸加大。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居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該街道積極打造了「聯社聯親、入網入心」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體系,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沉,探索出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彭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