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

2020-12-13 塵埃聊文化
圖/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

蘇州一景

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蘇州發現了許多遠古文化遺址,尤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為豐富,著名的有趙陵山遺址、少卿山遺址、綽墩遺址、草鞋山遺址、羅墩遺址等,其中趙陵山遺址在1992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遺址重大發現之一。

蘇州一景

蘇州為什麼叫「人間天堂」呢,且聽塵埃細細說來,蘇杭之所以被人並稱「天堂」,一個重要原因是名勝古蹟、風景園林多而且美。杭州主要以湖山勝,蘇州則主要以園林勝。從歷史上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似乎是「蘇杭比較論」的始作俑者。他既當過杭州刺史,又當過蘇州刺史,熟悉蘇杭,歌詠蘇杭,並為蘇杭百姓辦過不少好事,因此極富有比較蘇杭的發言權。其《詠懷》開篇第一句就是:「蘇杭自昔稱名郡」。他已把自昔以來的這兩個名郡相提並論、等量齊觀了。再看宋代,詩人範成大在《吳郡志》中寫道:「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湖固不逮蘇,杭為會府,諺猶先蘇後杭……」接著,他又援引白居易詩句進行論證,指出:「在唐時,蘇之繁雄,固為浙右第一矣。」一系列描述具體、形象生動的詩文,可看作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歷史註腳!

吳文華的聚寶盆

蘇州還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什麼是吳文華呢?請跟隨塵埃來了解一下,,「吳文化」是由泰伯帶來的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相結合而生成的,它就象一個混血兒,其本身就是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的結晶,這種文化的融合性就決定了其開放性和包容性特徵,吳文化從物質層次上講有水文化、玉文化、茶文化、食文化、蠶桑文化、絲綢文化、服飾文化、刺繡文化、陶瓷文化、園林文化、建築文化等;從精神層次上講有吳語、吳歌、吳文學等。2500年的歷史形成了輝煌燦爛的吳文化,很多吳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領域獨領風騷,然而也有很多優秀文化成果隨著現代化而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蘇州市政府2008年發出「傳承吳文化,共建吳地和諧家園」的號召,為繼承發揚吳文化指明了方向。

趙陵山遺址

趙陵山遺址,遺址面積近3000平方米、厚約4米的土築高臺,在其外圍南部和西北部發現一批殉人墓葬,殉人半數被砍掉下肢或雙腳。如此大規模的殺殉現象在良渚文化中尚屬首次發現。1990、1991、1995年3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9米,上層為春秋時代遺存,中層為良渚文化,下層為崧澤文化。共發現以良渚文化為主的墓葬94座。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良渚時期的社會現象有重要意義,199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一景

蘇州作為地域文化的中心.歷史產之豐厚、文化底蘊之深邃、文化內涵之博大,為國內同等城市所少見。塵埃雖然沒有去過蘇州,但是「人間天堂」必將不凡!!!

相關焦點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
    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蘇州給人的感覺是清秀的、水樣的,自有一番靈動鮮活之美。歷史悠久的園林和中國古建築,透露著歷史的氣息。蘇繡、桃花塢雕刻等工藝,更是把這種清雅靈秀之美躍然於絲綢、木刻之上。這個擁有著2500年歷史的名城,同樣孕育了它獨特而瑰麗的「吳文化」。自古就有「三生花草夢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
  • 中國第一經濟地級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最美夜市
    蘇州是中國抗疫模範市,千萬人口、高度發達經濟、GDP高達19000多億,疫情後蘇州大力發展夜經濟振興蘇州文旅經濟蘇州美麗迷人的夜景,有種回到千年前感覺蘇州三月初所有患者清零,四月下旬蘇州開始大力發展夜經濟
  • 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蘇州之旅打卡地古城區平江路周邊,是蘇州之旅必打卡之地,在這片區域,有「園林之母」拙政園、「中國最美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平江路歷史街區,還有一座中國獨一無二的清代王府——太平天國忠王府。
  •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鼓勵方言教育 古城禁止露天燒烤
    蘇州為保護古城出大招了,明起影響每個蘇州人!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範區,歷經2500多年滄桑變幻,古城城址、規模都沒有重大變動改易,「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保持完好,傳統建築形制、風格與紋理,保持了「黑、白、灰」,「素、淡、雅」色彩基調,大量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相輝映,古城風貌猶存,文脈肌理延續不斷。
  •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鼓勵方言教育,古城禁止露天燒烤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範區,歷經2500多年滄桑變幻,古城城址、規模都沒有重大變動改易,「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保持完好,傳統建築形制、風格與紋理,保持了「黑、白、灰」,「素、淡、雅」色彩基調,大量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相輝映,古城風貌猶存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01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一批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建總局聯合所做的《關於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並公布了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24個城市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9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來說,留住這些記憶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興市
    、洞天」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1年批覆)。解放後,宜興曾隸屬蘇州、鎮江、常州,1983年起隸屬無錫市,1988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宜興撤縣建市,城區範圍包括宜城、丁蜀兩個城區。擁有善卷洞風景區、竹海風景區、龍背山森林公園、宜園、陶祖聖境風景區等5個國家4A級風景區,構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山水城市格局。宜興有「陶的古都」、「茶的綠洲」、「竹的海洋」和「洞的世界」之稱。宜興盛產陶瓷,紫砂文化享譽世界,七千年的制陶歷史形成了完整獨特的陶文化遺產體系,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綜合性產地之一。
  • 堪稱「地下博物館」,是省內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卻鮮為人知
    在歷史的滄桑變化當中,這些城市,在當時的成為首屈一指的城市,有的曾是某個王朝的都城,所以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例如西安、洛陽、南京;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在歷史上就已經享譽盛名,例如杭州、蘇州;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比如延安、遵義;有的因為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而享有盛名,例如成都、大同;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例如景德鎮、揚州。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漢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是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等稱號,被譽為「中國乳都」。1、境內文化遺產。
  • 廈門正式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昨日,市資源規劃局副局長陳勇接聽市長專線,向市民介紹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進展情況。據悉,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現已進入迎檢考核階段。陳勇介紹,申報工作分兩步開展——先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再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
    北部瀕臨長江,隔江與南通相望;南與蘇州、崑山相接;東倚上海,與太倉相接;西北部毗無錫,並與張家港接壤。境域南北距37千米,東西寬49千米,國土總面積1276.32平方千米。 常熟為江南水鄉,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兼有太湖水網平原和長江衝積平原。境內山丘主要有虞山、顧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為最,海拔263米,山脊長6400米,東端蜿蜒入古城,以「十裡青山半入城」稱著江南。
  • 廈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下一步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8日下午,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廈門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片首映式。據悉,下一步,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江蘇未來勢不可擋的城市,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並不是南京和蘇州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地發展經濟,我們中國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我們中國有許多比較發達的城市,雖然還有一小部分發展得不好,但在我國的不斷發展中,它們必將迎來崛起,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未來江蘇不可阻擋的城市,這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不是南京、蘇州。
  •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
    蘇州博物館是地方歷史藝術性博物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建議遊玩:1-2小時。平江路,是蘇州一條歷史攸久的經典水巷。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商丘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二、歷史文化特色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1986年,福州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給福州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物古蹟,薈萃了文化遺產的精華。
  • 這裡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了遼寧省政府關於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這也是我省繼瀋陽市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外,我省還有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大連市、撫順市、遼陽市、朝陽市、興城市、北鎮市、桓仁縣。公告指出,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別爭論南京和蘇州誰更發達了,江蘇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已悄然崛起
    我相信姜素拉有很多特別喜歡姓的朋友,提起江蘇,首先想到的就是「火花3月下揚州」,這裡的景色很美,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最關鍵的是江蘇美女,江蘇省和浙江省都是著名的「母向」,也是中國第二大經濟強盛,全省GDP僅次於廣東。
  • 山東蓬萊市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5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將山東省蓬萊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蓬萊市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我國古代北方海上交通與對外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清時期是東部重要的海防戰略要塞和水軍基地。至今仍保留古代水城、蓬萊閣、戚繼光牌坊等重要文物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