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導,自2017年1月1日起,海南省工商部門將在全省範圍內嚴厲打擊經營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的違法違規行為。全面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硨磲為原材料製作旅遊紀念品、裝飾觀賞品或者其他製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碎體燒制石灰或者作為其他建築材料;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提供交易服務。
活體硨磲跟大熊貓、金絲猴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市場上所賣的大部份都是玉化硨磲,屬於硨磲死後經過千萬年時間矽化形成。這和猛獁象牙頗為相似。但是這一紙禁令出臺之後,任何硨磲都將成為不合法銷售的商品,也就是違禁品,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緬懷一下,這顆消逝在文玩天空裡的流星。
如果用快進的方式看中國文玩,昔日英雄落地花、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迴大戲一直在上演。話說硨磲在中國文玩大家族中,曾經是一個標準的高大上,只不過這個老哥與時不俱進,清朝中期以後開始逐漸失寵,變得不怎麼受人待見,到20世紀後半截,更是混得灰頭土臉,徹底栽進了屌絲的隊列,常常集體出現在大小觀光景區的廉價旅遊紀念品櫃檯上。
直到最近這些年,隨著令人驚豔的黃巖島玉化硨磲突然浮出江湖,觸發了文玩圈的記憶,硨磲這才重新抖擻起了精神,大有點平陽虎要回歸的架勢。假如硨磲能夠開口叨叨,一定是這樣的情景:想當初老子,哇啦哇啦——只聽哐當一聲,舌頭已經被一塊飛來的硬物砸出兩粒血泡。掏出一看,竟不認得,原來是一塊由天而降的俄羅斯「和田玉」。
硨磲這兩個字很多人一眼就覺得陌生,說實話,不發揮中國人認字認半邊的神功,不查字典,沒幾個人能讀出來。其實在古漢語中,硨磲就是車渠,沒有這麼複雜。車渠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外形有一根一根隆起的放射狀筋紋,排列整齊,很像古代的車轍。
準確一點描述,車渠是一種海洋貝類生物,主要生長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淺海珊瑚礁中,品種較多。我們用於文玩的車渠是其中的一種,學名叫「庫氏車渠」。我國海南省的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海域,是庫氏車渠的主要產地。庫氏硨磲的顯著特徵是體型特別巨大,其貝殼寬度40-70釐米常見,最大的寬度可達1.5米-2米。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一個發育還算正常的小夥子,假使有人拿一對中等偏大的車渠貝殼和你打賭,許諾你能當場徒手抱走就算白送,你就會恨得牙痒痒,直怪爹媽沒有遺傳給你一副史泰龍那樣的大力士體格。
這裡先釐清一個概念,我們用來製作文玩物件的硨磲,其實並非活體庫氏硨磲,在成為我們手中的把玩物件之前,它們大都已經在海底沉睡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說白了就是化石。既然是玉化的貝殼化石,硨磲的樣子就和普通的貝殼不一樣。普通人看它似玉非玉不知為何物,吃貨則會條件反射,馬上把它和廣東早茶中最受歡迎的水晶蝦餃聯想到一塊。
佛家經典一直有「佛家七寶」的記載,我們看佛家的幾本經典,《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般若經》,還有孫悟空師傅玄奘譯的《稱讚淨土經》等,在這幾本佛教經典中,儘管關於「七寶」究竟是哪七種東西的記載有不同版本,排序也有所差別,但硨磲作為七寶之一都毫無爭議。
四川汶川這個地方,在「5·12」大地震發生之前,全中國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在考古界,其實汶川早在大地震之前就已經很有名了。原因是考古人員在這裡集中發現了大量高古硨磲管珠,考古界稱「汶川古珠」,歷史斷代是西周—戰國時期,也就是說距今至少有2500年以上歷史。這批汶川硨磲高古飾珠被大規模發掘,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說明至少從西周時期開始,中國人將硨磲製成飾品隨身佩戴的審美文化就已經萌芽了。
那麼,為什麼清中期以後硨磲的地位會陡然淪落?要討論這個話題,就不能不講講清朝的兩位「爺」:一個是乾隆皇帝,民間稱乾隆爺;一個是慈禧太后,民間稱老佛爺。這兩位「爺」在清朝中、後期掌權時間最長,對中國歷史方方面面的影響非常深,今天中國人的很多世俗文化,都深深打上了他們留下的個人痕跡。乾隆皇帝當政60年,是中國歷史上坐龍椅時間最長的皇帝;慈禧太后則發明了「垂簾聽政」的政治制度,實際掌權的時間有47年。
乾隆爺、老佛爺都是中國歷史上生活奢靡的典範,喜歡廣羅天下珍奇寶物玩賞之,但這兩個人在玩方面又表現出不同的個人癖好。乾隆皇帝對玉偏愛有加,人送「玉痴皇帝」的雅號,是和田玉的超級發燒友。故宮藏品中各種玉器製品數量驚人,初步統計有3萬多件,除小部分為歷朝傳下來的古玉外,絕大多數都出自乾隆一朝。慈禧太后則是一個標準的「顏色控」,特別喜愛顏色豔麗之物,所以對翡翠、碧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慈禧眼裡,任何沒有鮮豔顏色的寶物都算不上真正的寶物。和田玉與翡翠攀上了乾隆和慈禧這兩個大莊家,從此牛氣沖天,K線圖一路從潘長江往姚明的方向發展,迎來了跨世紀的超級大牛市,發展到今天,已然成為很多中國人眼中的硬通貨。
某種東西一旦長期流行,就會形成十分固化的價值取向。中國人賞玉的標準,強調的是溫潤細膩,尤其講究玉的油潤度,不能幹,幹則不潤,不潤不細膩,就不是好玉。翡翠呢,講究顏色要綠,要亮,要有水頭。所謂水頭,就是透明度,透明度高代表水頭足,又綠又亮又有足夠的水頭,就是翡翠中的上上品,所謂玻璃種、冰種。顯然,拿這些標準看硨磲,立馬就覺得不對勁,有點彆扭了。因為玉化硨磲是最近幾年才發現的新東西,古時候的硨磲,受開採條件的限制,要麼採自埋葬在地下的硨磲化石,要麼採自南中國海的淺海,質感相對來說比較粗糙,也不夠油潤,內部還有很明顯的冰裂,更沒有什麼水頭可言。所以昔日大咖級的硨磲在與和田玉和翡翠的爭鋒中迅速敗下陣來,地位一落千丈,也是潮流發展使然。
直到玉化硨磲的出現之後才讓人們又重新注意到這位曾經文玩圈裡寵兒。於是在短短兩年之前,硨磲的價格爆漲了十倍,頂級顏色硨磲價格甚至可以跟和田玉叫板。所以當你已經收藏了玉化硨磲,請好好珍惜,那真是凝聚了幾千年中華的文明歷,一路浮沉到今天。
(本文為自在文玩轉載。交流鑑定可加採編個人微信:zizaigeg)
最為專業的文玩雜誌,敢講真話的文玩公號
微信公眾號:自在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