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硨磲!

2021-02-17 自在文玩


 據新聞報導,自2017年1月1日起,海南省工商部門將在全省範圍內嚴厲打擊經營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的違法違規行為。全面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硨磲為原材料製作旅遊紀念品、裝飾觀賞品或者其他製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碎體燒制石灰或者作為其他建築材料;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製品提供交易服務。

活體硨磲跟大熊貓、金絲猴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市場上所賣的大部份都是玉化硨磲,屬於硨磲死後經過千萬年時間矽化形成。這和猛獁象牙頗為相似。但是這一紙禁令出臺之後,任何硨磲都將成為不合法銷售的商品,也就是違禁品,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緬懷一下,這顆消逝在文玩天空裡的流星。


如果用快進的方式看中國文玩,昔日英雄落地花、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迴大戲一直在上演。話說硨磲在中國文玩大家族中,曾經是一個標準的高大上,只不過這個老哥與時不俱進,清朝中期以後開始逐漸失寵,變得不怎麼受人待見,到20世紀後半截,更是混得灰頭土臉,徹底栽進了屌絲的隊列,常常集體出現在大小觀光景區的廉價旅遊紀念品櫃檯上。

直到最近這些年,隨著令人驚豔的黃巖島玉化硨磲突然浮出江湖,觸發了文玩圈的記憶,硨磲這才重新抖擻起了精神,大有點平陽虎要回歸的架勢。假如硨磲能夠開口叨叨,一定是這樣的情景:想當初老子,哇啦哇啦——只聽哐當一聲,舌頭已經被一塊飛來的硬物砸出兩粒血泡。掏出一看,竟不認得,原來是一塊由天而降的俄羅斯「和田玉」。


硨磲這兩個字很多人一眼就覺得陌生,說實話,不發揮中國人認字認半邊的神功,不查字典,沒幾個人能讀出來。其實在古漢語中,硨磲就是車渠,沒有這麼複雜。車渠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外形有一根一根隆起的放射狀筋紋,排列整齊,很像古代的車轍。

準確一點描述,車渠是一種海洋貝類生物,主要生長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淺海珊瑚礁中,品種較多。我們用於文玩的車渠是其中的一種,學名叫「庫氏車渠」。我國海南省的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海域,是庫氏車渠的主要產地。庫氏硨磲的顯著特徵是體型特別巨大,其貝殼寬度40-70釐米常見,最大的寬度可達1.5米-2米。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一個發育還算正常的小夥子,假使有人拿一對中等偏大的車渠貝殼和你打賭,許諾你能當場徒手抱走就算白送,你就會恨得牙痒痒,直怪爹媽沒有遺傳給你一副史泰龍那樣的大力士體格。

這裡先釐清一個概念,我們用來製作文玩物件的硨磲,其實並非活體庫氏硨磲,在成為我們手中的把玩物件之前,它們大都已經在海底沉睡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說白了就是化石。既然是玉化的貝殼化石,硨磲的樣子就和普通的貝殼不一樣。普通人看它似玉非玉不知為何物,吃貨則會條件反射,馬上把它和廣東早茶中最受歡迎的水晶蝦餃聯想到一塊。

佛家經典一直有「佛家七寶」的記載,我們看佛家的幾本經典,《金剛經》、《法華經》、《阿彌陀經》、《般若經》,還有孫悟空師傅玄奘譯的《稱讚淨土經》等,在這幾本佛教經典中,儘管關於「七寶」究竟是哪七種東西的記載有不同版本,排序也有所差別,但硨磲作為七寶之一都毫無爭議。


四川汶川這個地方,在「5·12」大地震發生之前,全中國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在考古界,其實汶川早在大地震之前就已經很有名了。原因是考古人員在這裡集中發現了大量高古硨磲管珠,考古界稱「汶川古珠」,歷史斷代是西周—戰國時期,也就是說距今至少有2500年以上歷史。這批汶川硨磲高古飾珠被大規模發掘,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說明至少從西周時期開始,中國人將硨磲製成飾品隨身佩戴的審美文化就已經萌芽了。


那麼,為什麼清中期以後硨磲的地位會陡然淪落?要討論這個話題,就不能不講講清朝的兩位「爺」:一個是乾隆皇帝,民間稱乾隆爺;一個是慈禧太后,民間稱老佛爺。這兩位「爺」在清朝中、後期掌權時間最長,對中國歷史方方面面的影響非常深,今天中國人的很多世俗文化,都深深打上了他們留下的個人痕跡。乾隆皇帝當政60年,是中國歷史上坐龍椅時間最長的皇帝;慈禧太后則發明了「垂簾聽政」的政治制度,實際掌權的時間有47年。


乾隆爺、老佛爺都是中國歷史上生活奢靡的典範,喜歡廣羅天下珍奇寶物玩賞之,但這兩個人在玩方面又表現出不同的個人癖好。乾隆皇帝對玉偏愛有加,人送「玉痴皇帝」的雅號,是和田玉的超級發燒友。故宮藏品中各種玉器製品數量驚人,初步統計有3萬多件,除小部分為歷朝傳下來的古玉外,絕大多數都出自乾隆一朝。慈禧太后則是一個標準的「顏色控」,特別喜愛顏色豔麗之物,所以對翡翠、碧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慈禧眼裡,任何沒有鮮豔顏色的寶物都算不上真正的寶物。和田玉與翡翠攀上了乾隆和慈禧這兩個大莊家,從此牛氣沖天,K線圖一路從潘長江往姚明的方向發展,迎來了跨世紀的超級大牛市,發展到今天,已然成為很多中國人眼中的硬通貨。

某種東西一旦長期流行,就會形成十分固化的價值取向。中國人賞玉的標準,強調的是溫潤細膩,尤其講究玉的油潤度,不能幹,幹則不潤,不潤不細膩,就不是好玉。翡翠呢,講究顏色要綠,要亮,要有水頭。所謂水頭,就是透明度,透明度高代表水頭足,又綠又亮又有足夠的水頭,就是翡翠中的上上品,所謂玻璃種、冰種。顯然,拿這些標準看硨磲,立馬就覺得不對勁,有點彆扭了。因為玉化硨磲是最近幾年才發現的新東西,古時候的硨磲,受開採條件的限制,要麼採自埋葬在地下的硨磲化石,要麼採自南中國海的淺海,質感相對來說比較粗糙,也不夠油潤,內部還有很明顯的冰裂,更沒有什麼水頭可言。所以昔日大咖級的硨磲在與和田玉和翡翠的爭鋒中迅速敗下陣來,地位一落千丈,也是潮流發展使然。

直到玉化硨磲的出現之後才讓人們又重新注意到這位曾經文玩圈裡寵兒。於是在短短兩年之前,硨磲的價格爆漲了十倍,頂級顏色硨磲價格甚至可以跟和田玉叫板。所以當你已經收藏了玉化硨磲,請好好珍惜,那真是凝聚了幾千年中華的文明歷,一路浮沉到今天。

(本文為自在文玩轉載。交流鑑定可加採編個人微信:zizaigeg)

最為專業的文玩雜誌,敢講真話的文玩公號

微信公眾號:自在文玩

相關焦點

  • 硨磲和玉化硨磲的主要種類與保養技巧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硨磲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根據顏色來劃分:1、奶白色硨磲,是最常見顏色的硨磲;2、金絲硨磲,是黃白顏色相間的硨磲。硨磲的種類還有很多,比如番紅硨磲、扇硨磲、庫氏硨磲、長硨磲、瓷口硨磲、羅氏硨磲、鱗硨磲、魔鬼硨磲以及硨蠔等等,在海底生存的環境中也是五顏六色,但是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硨磲可以說只有以上幾種,如果購買收藏的是其他顏色,如粉絲、綠色等,極有可能是一般海螺加工或者是染色硨磲了。
  • 硨磲材質是貝殼還是化石?科普硨磲冷知識
    【每日科技網】   硨磲是貝殼還是化石呢?硨磲佛珠手串到底是什麼材質呢?你了解嗎?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硨磲的冷知識,讓你了解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硨磲,來看看吧!
  • 硨磲保養知識
    硨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8m。硨磲一名始於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佛教七寶之一。硨磲是很珍貴的有機寶石,所以對於天然硨磲的保養很關鍵,下面就為大家講述幾種天然硨磲的保養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硨磲——海洋賦予的珍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硨磲,甚至覺得硨磲這個名字本身都十分拗口。硨磲與珍珠、琥珀、珊瑚並稱世界四大有機寶石之一,足以證明其稀缺性和價值所在。 硨磲主要生長在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海域底部的珊瑚礁中,如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我國南海海域等,成年硨磲個體可達2米左右,重達500公斤。在貝類生物中有貝王之稱,殼體之碩大,甚至可以用作嬰兒澡盆。硨磲的表殼大而厚,表面有數道深溝。形似古代車輪壓過泥路時的痕跡,因此得名車渠。又因古代將它定義為玉石的一種,便在名字前加上石字旁,稱之硨磲。
  • 白硨磲功效與作用
    白硨磲也叫白車渠,是硨磲的一種。白硨磲也叫白車渠,是硨磲的一種。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貝。世界上報導的只有6種,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硨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質(鑽石的硬度是10,硨磲的白度是10),是稀有的有機寶石,亦是佛教聖物。硨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8m。
  • 慧眼識別老硨磲
    七寶的名目,諸經中雖說法各有不同,但硨磲是必不可少的。《般若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和珊瑚為七寶。《法華經》講的七寶為: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赤珠和玫瑰。《阿彌陀經》講的七寶為: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瑪瑙與琥珀。在七寶當中,硨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硨磲製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無染,同時還能時時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轉。
  • 硨磲—— 流傳千年的南海寶石
    「硨磲」的得名由來已久,漢代人將硨磲直接寫作「車渠」,這是因為硨磲比較巨大,表面又有一道道放射形溝槽,形如車輪,故名「車渠」。據考古資料顯示,中國史前先民就曾使用硨磲製作工藝品。自漢代以來,內陸地區與南海地區的交流逐漸頻繁,硨磲文物也從而增多,比較著名的有硨磲漢蟬、硨磲人首鳥身像以及唐代硨磲帶板等。唐代蘇鶚所著《蘇氏演義》卷下中寫道:「魏武帝(曹操)以瑪瑙石為馬勒,硨磲為酒碗。」
  • (視頻)「硨磲」的讀音及來由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在空港旅檢渠道查獲1宗違規攜帶瀕危貝類動物硨磲進境情事,現場查獲硨磲
  • 硨磲,這是下一個象牙!
    一份由硨磲為原材料雕刻的作品,價格可高達60萬元。圖片來源:Science隨著各國紛紛取締象牙貿易,出口到中國的非法象牙大大減少,「海中玉石」硨磲成為了雕刻界的新寵。硨磲貿易領域的專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張宏洲說:「對硨磲的需求很大,而這推高了硨磲的價格。」硨磲已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它們的大小可達一米,對礁巖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硨磲:貝類家族中的巨人
    在2000多年前,人們看硨磲外殼有一道道溝槽,像車軲(gū)轆(lu)在路上碾過去留下的痕跡,因此就把它稱作「車渠」。後來,人們又在「車渠」旁加上石字旁,成為了「硨磲」。
  • 美麗的四大名螺與硨磲的關係
    硨磲有兩屬十種,據2003年出版的《中國海洋貝類圖鑑》,在我國分布的有6種,它們是:大硨磲,無鱗硨磲,鱗硨磲,長硨磲,番紅硨磲和硨硨蠔,其中有五種的殼長可以達到50釐米。大硨磲是最大的一種雙殼貝類,有記錄的最大個體殼長達1.3米,體重500kg年齡在60年以上。在生長上也表現出極大的優越,一隻殼長可達40釐米,體重15kg。
  • 硨磲和珍珠哪個好?
    硨磲其實本身是貝類,我們將玉化之後形成的寶石也成為硨磲。硨磲本身質地是極佳的,脂潤瑩白,是四大有機寶石之一,質地堅硬,尤其是玉化硨磲和血硨磲都是硨磲中極為珍稀的存在。
  • 乾貨 金絲硨磲最全攻略
    硨磲之名最早見於東漢時代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於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裡這地方,散宜生用硨磲敬獻紂王交換回文王的故事。自古在清朝二品官上朝時穿戴的朝珠就是用硨磲所串成的。西藏密教中,高僧喇嘛也把硨磲穿成念珠加以誦念。
  • 硨磲佛珠是怎麼做出來的?
    硨磲的佛珠是怎麼做出來的那必須要先知道硨磲珠子的加工程序才行哦!硨磲珠子的加工程序可以分為十二個步驟,還是很繁瑣的,下面小編上圖給大家講下硨磲珠子加工程序的分解過程。硨磲珠子加工第一步——切大塊這一步是把硨磲原材料切成一塊塊大約是十公分左右的塊料,當然小點的也有,如圖所示。
  • 深海中美麗的貝殼玉石——硨磲
    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硨磲是世界上最聖潔的物質,自古以來被奉為佛教七寶,製作成佛像、佛珠以加持供奉,它具有神奇的功效,不僅能闢邪納祥、還能入藥治病!硨磲殼很厚,內殼為白色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將其尾端最精華者進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裝飾寶石。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可做裝飾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 世界最大的硨磲雕像|湄洲媽祖
    世界最大的硨磲媽祖神像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硨磲媽祖像由323塊硨磲組成,高3.23米,這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硨磲媽祖像,預破世界吉尼斯紀錄。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媽祖中屬於「水」媽祖,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方文桃大師總設計。
  • 史上最全的硨磲真偽鑑別知識!
    時下硨磲大熱,喜愛收藏硨磲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隨著硨磲價格飛漲,市場上也混跡著不少假貨。大家搜索硨磲圖片其中一半不是硨磲,如果搜索血硨磲那幾乎全軍覆沒。一些是其他貝類冒充,一些根本就是粉壓染色。那麼喜愛硨磲的玩家要如何練就火眼金睛避開假貨的誘惑,買到真正的硨磲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關於硨磲真偽辨別的常識,供大家參考,首先給大家看一些常見的硨磲的現代造假工藝。
  • 金絲硨磲的歷史文化,以及真假鑑別!
    硨磲是科名,拉丁文:Tridacnidae。有6個種類,分別是庫氏硨磲、鱗硨磲、長硨磲、番紅硨磲、無鱗硨磲、硨石豪,其中最常見的是硨石豪。硨石豪(它的名字才是Hippopus hippopus)與另幾種硨磲不同屬,屬於硨豪屬(其它為硨磲屬)。   硨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
  • 莆田媽祖 全世界最大的硨磲神像
    引人關注的世界最大硨磲媽祖聖像,在湄洲媽祖祖廟的媽祖文化展覽館舉行開光慶典。海峽兩岸媽祖信眾代表、遊客等參加了慶典儀式,並舉行三獻禮。凌晨5點半,開光儀式正式開始,一尊潔白光潤的硨磲媽祖聖像安座在展覽館內(如圖),一旁的一副對聯寫道:「玳瑁通靈稽首朝坤殿,硨磲鎮寶神光攝月輪。」
  • 來自深海的那一抹白——南海硨磲
    硨磲是一種海洋貝類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且厚,略呈三角形,大者直徑約有二米,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它的外殼上有形如車輪外圈的溝紋,故被命名為硨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