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破紀錄!人均負債12.79萬,新一代年輕人已被「精緻窮」拖垮

2020-12-14 不凡智庫

文:長安

縱觀現在的企業家,大多數都是70後和80後,而最近這幾年,一些90後也已經得到成長,開始站在創業的舞臺上,大多數90後都已經離開校園,進入社會。有些會選擇考研,有些會選擇創業,而更多的90後當起了上班族。不過擺在90後面前的是,如何才能掙下錢?如何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時代不同

以往的70後80後所處的時代不同,他們大多數人都能吃得了苦。但現在許多90後在父母的庇護下,並沒有吃過苦,所以說他們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吃苦,但如果想過要發大財,實現財務自由,還是洗洗睡吧,這並不是那麼容易得,所以很多90後一出校園,就會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依舊處於一個迷茫狀態。

不過不要著急,凡事都得慢慢來。我們看看現在形勢,剛出來工作的90後得到老一輩的囑託,現在好好掙錢,爭取攢點錢回來買房娶媳婦;不要亂花錢,把錢花在正經地方;要經常鍛鍊,別年紀輕輕就腰酸背痛;沒錢就問我們要,別去什麼亂七八糟的地方貸款;飯要吃好才有力氣工作掙錢,好好休息。當然,老一輩的囑託是很有道理的,往往也都站在我們的角度想,但90後能聽得進去?

年輕人的「信仰」

我們可以看看周圍的90後小年輕,是不是稍微有點苦就受不了,不少80後開始懷疑,這些小孩子腦子裡想的都是什麼玩意?比如現在許多年輕人想的是「活在當下,不負今朝」;買東西要買好的,想要買就趕緊買,完了就被別人買了;還有些女孩,成天看那些亂七八糟的咪蒙,情感段子,成天就想像著虛無縹緲的霸道總裁,有些女的想著男捨得為自己花錢不一定愛你,但不捨得為自己花錢那就是不愛你;沒有什麼是一支口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支。

可想而知,如果光顧著自以為的自我消費,而不想著自己的經濟實力,那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月光族和啃老族,而且許多年輕人還沒老,就過著老年生活,毫無朝氣。而且更嚴重的是,年紀輕輕的就已經背負很多債務,根據有關數據顯示,90後的人均負債高達12.79萬,完全超了他們的月收入。從這些可以看到,這些年輕人不是存不到錢,而是消費觀念出現了問題。

超前消費

人人都有虛榮心,人人都喜歡被人稱讚被人羨慕,但能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實力?而現在隨著社交軟體的興起,網紅也應運而生,許多人覺得我就光直播,一天也能賺好幾萬,但你有這個顏值實力團隊嗎?而且現在的朋友圈時刻上演著「大戰」,一會炫耀包,一會炫耀美食,一會又炫耀旅遊,看樣子是很光鮮吧,但背後的現實慘不忍睹。

當然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有些人確實通過自己努力買名牌包,穿名牌鞋,四處遊玩,有些人家底殷實,有這個實力去炫耀。但更多的人只是為了炫耀,穿著名牌鞋,背著名牌包走在大街上,私底下卻背負著很多債務,住在狹窄的空間力,吃著泡麵榨菜。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超前消費為什麼會出現,他們的錢到哪裡來的?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有許多小額貸款APP,正規點就是信用卡,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這些軟體出現確實方便了不少人,但卻讓超前消費更為嚴重。

依靠著花唄白條過日子的年輕人早已經麻木,早已經不知道收支平衡,對他們而言,這只是個數字罷了。所以很容易看到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是這個月工資補上個月欠款,更有些缺口大,會通過小額貸款來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利滾利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年輕人被精緻窮拖垮

在年輕人消費觀念,虛榮心的影響下,許多商家也看到了「商機」,推出各種精緻小商品來滿足廣大年輕人的虛榮心。就拿網上有個像眼鏡框一樣的架架,沒了鏡片,只有一根直直的架子,就這一個玩意都得好幾千。為什麼還會有人買?別說什麼好看,無非就是虛榮而已。買下之後發到朋友圈,多少人稱讚,但這其實並不實用。

所以現在隨著精緻商品的不斷推出,年輕人的虛榮心越來越嚴重,胃口也越大,很多時候都是花錢不眨眼,只為自己打扮,但後果還是交給自己承擔,重點的話把「爛攤子」交給父母處理。可想而知,年輕一代正在被精緻窮所拖垮。

財務自由≠買買買

想要實現財務自由,並不是靠著買買買來撐場面,現在的主流就是什麼好看,什麼撐得起場面才受歡迎,已經出現了非常病態的問題。而且就像一些博主說著什麼都很貴,但還是會教你投資自己,把你那點可憐的工資都奉獻給了精緻。我們不妨想想,他們教給你買東西,教給你怎麼掙錢了嗎?並沒有,你只是像「韭菜」一樣被來會割,割完了還在感謝他們,確實很可笑。

如果你想通過買買買來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那簡直就是可笑,最後的結果就是你活得更加苟延殘喘。真正的財務自由是對於自己口袋裡的錢有著足夠的支配力和信心,知道自己經濟是什麼水平,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被欲望支配。

所以說,現在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多的90後年輕人被精緻窮所拖垮,還想著要實現財務自由。很多人都把精緻搞混了,真正的精緻並不是外表多麼光鮮豔麗,而是知道自己的幸福規劃,知道自己物質精神上的需求,用物質來彌補精神並不可行,最後還是會感覺不幸福。當然我們應該學會捨去,給生活做減法,脫離對物質的控制欲望,讓自己處於遊刃有餘的舒適空間,讓自己對口袋裡的錢有了支配力,這樣自己才會有底氣,才不會被精緻窮拖垮。對此,您怎麼看?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90後人均負債12萬起,背後是被「假精緻」拖垮的年輕人
    據調查,目前90後的負債額度是收入的18.5倍。已經工作的90後,人均負債12萬起。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房貸車貸確實是一種很大的壓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買了房買了車,那些沒房沒車的人,每月依舊在思考如何清還各種帳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錢包滿足不了想要消費的欲望。衣服非名牌不穿,車子必須是進口車。
  • 日本年輕人已無消費欲,中國年輕人卻負債881億……
    在花唄的消費貸款中,年齡在35歲以內貸款餘額佔比79.38%。據悉,90後人均負債已達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90後人均負債已高達12.79萬元,佔據了借貸市場的半壁江山。脾氣越來越差,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消極,忍不住做了下心理測試,發現已經中度抑鬱……這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的故事。負債,就像一座大山,不僅讓年輕人舉步維艱,還嚴重影響年輕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 月薪5000,負債10萬,被「精緻窮」綁架的年輕人,崩潰僅自己可見
    細看她的消費清單,讓諸多人無法理解:美甲900、韓語1萬3、美術油畫1000、藝術照25900……最讓人震驚的是,剛剛畢業的她月薪不足5000,在第一個月工資尚未拿到手的情況下,就已經負債近10萬。為何初入職場,她就負債纍纍?
  • 797億負債反思:「偽精緻」,害了多少年輕人?
    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797.43億元;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為6.98萬億元,環比增長1.79%。據稱,90後平均負債高達六位數!很多年輕人也是這樣的心理,為了追求別人的認同,明明月薪五千,卻要活出五萬的模樣;儘管囊中羞澀,每周也必去人均消費幾百元的網紅店打卡
  • 當代年輕人現狀:沒存款卻有負債,多少人正在被「假精緻」拖垮?
    一組報告顯示,在18-34歲之前的年輕一代中,他們每月的平均存款是994元,這個數字要比2018年的數值還要低,也就是說,雖然大家的工資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提高了,但是大家的存款數卻降低了。他幾乎每天只吃一兩頓飯,常吃的一種食物就是饅頭……可能有人認為我在說謊,然而我可以保證,這件事真實發生在我的身邊……其實在現實中有很多人都跟我這個同事一樣,表面上很有錢,生活很精緻,但實際上他們這都屬於假精緻,精緻的生活是自己享受的,給人做表面假象毫無意義!可以說,中國大部分年輕人都在被這種假精緻的生活所拖垮,他們不光是月光族,更多的是月欠族!
  • 大學生剛畢業,月薪5000負債10萬,被「窮精緻」綁架太可怕
    還花了一萬多塊錢報了一個韓語班,拍了一個藝術照花了兩三萬…… 這一項項的消費支出,令眾人感到訝異,而女孩的表現,恰好符合當代某些年輕人的一個毛病,叫做「窮精緻」。
  • 大多年輕人主動關停!別讓「精緻窮」害了你
    之前是美國年輕一代「超前消費」嚴重,現在中國年輕人一馬當先。據麥肯錫發布的數據顯示,光是2018年這一年,來自中國的消費者就在奢侈品上花了7700億元,相當於全球奢侈品總消費額的三分之一。可以說,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 被「精緻窮」毀掉的年輕人,精緻的消費並不是精緻的生活
    奇葩說第六季請來了楊超越,"精緻窮"再次成為了網絡的熱門話題。在我的身邊,也出現過這樣的討論,年輕人追求「精緻的生活」的對還是錯?毫無疑問,我覺得完全正確,無論的什麼時候,人都應該去追求精緻,追求美好,甚至追求完美。
  • 臺媒:陳菊任內負債3000億臺幣 高雄人均欠8.84萬
    原標題:臺媒:陳菊任內負債3000億臺幣 高雄人均欠8.84萬   中新網12月17日電 綜合報導,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後,高雄由綠轉藍,議會調查小組接連查「慶富案」、氣爆善款運用案,發現諸多疑點移送檢調,讓市民得窺過去「綠色執政」神秘面紗下的陳年汙垢,派系把持、官商勾結,讓高雄負債
  • 被「精緻窮」拖垮的年輕人速看!心理加油站為你解讀
    月薪三四千卻要背一線大牌包 月底只能對著信用卡帳單流淚 明明家和單位只有兩站路 非要買輛華而不實的好車代步…… 年輕人該不該「精緻窮」?
  • 90後平均月薪6900,超前消費負債13萬,偽精緻正在掏空年輕人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說「這一代年輕人真有錢,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能力明顯增長,精緻,講究。」但根據央視發布的數據報告,即《2019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卻將這群年輕人光鮮精緻的偽裝掀開,露出了糟糕的財務狀況。
  • 被負債掏空的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這屆泡著枸杞、養著髮際線的90後,已經從幾年前的消費主力成了如今的負債主力。 支付寶今年發布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中國1.7億90後中,使用螞蟻金服的消費信貸產品——花唄的用戶數量高達6500萬,意味著每10個90後中就有近4人靠貸款消費。
  • 由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均負債13萬,中國人的錢去哪兒了?
    根據2018年央行公布的數據,我國的個人存款總額是72萬億,倘若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大概是5萬左右。另外,拿儲蓄率來說,目前中國的儲蓄率約為44.7%,號稱「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儲蓄率在17%左右)也被比了下去,在世界上已經屬於領先水平。
  • 90後人均12萬的負債是怎麼算出來的?欠款都買了啥?
    再往前推幾年,人均負債已達12萬元以上。看來拆了東牆補西牆這一招,年輕人已經非常純熟了。鑑於老一輩人們保守的消費觀念,被消費主義「浸潤「已久,越來越敢花錢的年輕一代們,則成為了這場」趕超美國「的主力軍。「你的錢從未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你。」「早買早享受。」
  • 少生不生,高負債!上億人被「拖垮」一生
    除此之外,因為那時「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開始湧向了中國,各國的交流也開始日益廣泛,90後接觸的新事物要多得多。總之,無論是從審美觀、價值觀還是人生觀上,90後被當作是一個「特殊的群體」。90後突破了很多傳統,他們主張獨立和開放,追求成功的事業和高質量的生活。
  • 這屆年輕人真敢窮!人均負債超12萬,這群90後快被貸款「榨乾」了
    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職場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據華爾街早餐報導,滙豐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經工作的90後,人均負債12萬+。以2018年應屆生平均薪資5429元計算,第一批95後一出校門就平攤了人均10萬元的債務。而已經打拼了幾年的90後更慘,人均負債12萬以上。今年雙11之前,曉文的信用卡銀行又給她打電話,說她已經成為本行VIP用戶,可以一次性申請一筆12萬元的無抵押貸款。她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 「精緻窮女孩」和「差不多先生」
    調查顯示目前負債人群最大的是80後,其次是70後,最後是90後,平均負債超過了15萬,其中90後平均負債12萬左右,80後負債超過20萬。這些80後多數追求著有車有房,而90後則追求著精緻有品質的生活。
  • 「偽精緻」正讓年輕人深陷其中,別盲目跟風!
    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偽精緻主義」的消費觀念深深地影響著他們,以至於有時為了一張發在朋友圈裡的唯美擺拍,不惜借錢去買新推出的網紅單品。眼下,疫情導致延期開學,很多大學生一時間斷了主要經濟來源——父母提供的生活費。
  • 被假精緻拖垮的中國女人,偽精緻生活正在掏空年輕人的錢包和內心
    有太多年輕人,吃穿用度追求名牌,背後卻是巨大的負債。根據最新一組數據顯示:90後人均負債高達12.79萬元。他們是隱形的窮人,表面光鮮亮麗,實際上襪子已經滑到了腳底。這就是當代「假精緻」年輕人的縮影:拿著精緻的冰調杯或貓爪杯,在朋友圈裡扮演歲月靜好,即使自己前一秒才為了搶這個杯子而大打出手;左手一杯喜茶,右手一份網紅爆漿蛋糕,該跟的潮流都沒落下,即使自己浪費了一整個下午排隊;妝容精緻、身穿名牌,踩著12cm的高跟鞋穿梭於寫字樓間,白天各種自拍美食點心相伴,晚上舞廳酒吧野格乾杯
  • 人均負債13萬,是誰「掏空」了錢袋?竟然是與這「四大現象」有關
    並且我國居民的總負債已經高達200萬億,平均下來,中國民眾人均負債近13萬元。那究竟是誰掏空了老百姓們的錢袋子呢?錢又究竟去哪裡了?其實與這4個現象脫不開關係。 01 一、買房。 要說中國民眾負債的錢都花去哪裡了,那房貸絕對是「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