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楷書四境,達到的人真不多!

2020-12-25 騰訊網

四個系統楷書的取法,當代都有學習者,因人素養不同而水平不齊,有佳者,但大多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對楷書的層次認識不足。以筆者拙見,楷書有四境。

1

求器

器,為器物,指有形的物質形象。對書法而言,就是追求紙面上的形。「形」,指古人所創立的紙面上的平面形象,以寫像、寫準某一家為目標要求。這一境要解決的問題是筆法、結字、章法。在這三個方面能夠找準古人特點,較熟練再現。

筆法正確,筆畫有一定質感,表現為較好的控制點畫能力。其熟練者,落筆成形,筆到意到,筆畫搭配協調妥帖;維學重心穩固,布白勻稱,表現為較高的視覺空間布白能力,對大小,斜正、方圓的布白空間敏感。章法方面,對兩字及多字的組合。

能在矛盾中取得協調統一,上下字氣脈貫通,並能控制其斷連關係,對行與行之間的寬窄,斜正關係敏感。橫向上無並頭之病,有大局現念,視野開闊,能很好地控制全局的開合關係,使整篇從小到大,從局部到全篇,都能協調統一。

2

得法

在第一境熟練之時,必然進入第二境,得法。不得法,形不準,就寫不像,或者味道不對。故得法是在求器的過程中,通過分析,比較、思考而逐漸得到的。

法,重點在知其何以為,明白是怎樣的書寫過程,如「永字八法」「結字三十六法」,即如何寫的問題。楷法完備,加以練習,便有寫準、寫像,寫熟的資本。如王羲之雲:「為一字,數體俱入。著作紙之書,須字字意別,勿使相同。」得法之謂也。

3

明理

此境著重於書外之思,作書者之心意,即為什麼這樣寫,是究其所以然,是師古人之心。這個過程要得其筆法揮運之致,結字之思維,章法變化之理。如明馮班所說:「晉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俱在。

」能循理則法必備,用法者須知其理,意才能出。明理,法才能不露做作痕跡,不顯工匠之氣。雖法有不到處,而意足,書理通達之故也。而由求器,得法,科到明理,也是學書遞進過程,如不能明理,則法不知,形不準。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反過來又促進前者的認識深刻,循環往復,就會不斷提高對楷書的認識和書寫水平。

4

有道

入此境,首先要求作者有很好的學術素養和品行修養,於其他方面有極高的修為,表現為人格的清廉和高貴。知天地之理,通宇宙之心。以人為本,萬物為懷。此謂人「有道」,「有道」則書通道,通道則書有神。

唐太宗說:「神氣衝和為妙。'字無神,則徒具其形,故又說:「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因此,要做到「心合於氣,氣和於心」,神已具,則」法、理」俱在,而此時「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著意於「神」,「理、法」居於第二位。

因此,此境楷書,初觀特別,無所宗,即無他人相,無時代相;細觀生動、有趣,乃楷書之新面貌也。如弘一法師晚年之書,恬靜可人,初觀異也,然為其靜氣所服,絕無塵俗氣,是為有道之書。

有道之境,非求之而得,乃自然而然,修為而得也。鼓努求之,反露市儈氣息。刻意求「率意、無為」之態者,皆有所圖,故等而下之,不足論。

楷書之美,在得典雅、正大之象,得恬靜自然之境,正如柳公權所說:「心正則筆正。」然「正」,絕非如排版印刷的宋體字,齊頭齊尾,大小均等,而是充滿了人世間的冷暖相知和人文關懷,喜怒哀樂在其中,是書品「正」。施以文翰,境乃動人。

綜上所述,對寫字與書法藝術的區別和對楷書四個系統的了解,是我們明確楷書四境的前提。只有明確取法的方向和目標,才不至於走錯路。方向明了,再依楷書四境的遞進和修為,才能步步前進,到達理想境地。而方向不明,則終不見天日,何其苦哉?

相關焦點

  • 學楷書達到這「四境」才算合格
    四個系統楷書的取法,當代都有學習者,因人素養不同而水平不齊,有佳者,但大多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對楷書的層次認識不足。以筆者拙見,楷書有四境。01/求器器,為器物,指有形的物質形象。對書法而言,就是追求紙面上的形。「形」,指古人所創立的紙面上的平面形象,以寫像、寫準某一家為目標要求。這一境要解決的問題是筆法、結字、章法。
  • 【天雨流芳】方放書法的「唯美四境」
    其書法風格境界,在此嘗試用四個關鍵字來略述。在這紛亂世事、碎片時空、眾聲喧譁的時代,書法的江湖,心浮氣躁的作品滿目皆是。「靜」的品質早已成了奢侈品。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深識書者惟觀神彩,不見字形」。熊秉明先生認為,「神彩」就是「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在筆者看來,方放書法的突出神彩就是這種難得的「靜氣」。那種氣定神閒的感覺,能讓人瞬間停駐腳步,穩下心緒。而這種靜,並非簡單的沉靜、遲滯之靜、板結之靜,而是動中之靜,靜中有動。
  • 「天雨流芳」方放書法的「唯美四境」
    文/劉麗娜日前獲得《當代名家書法創作經典——方放書法作品選》,展卷研讀,愛不釋手。聯想起近年來多次觀摩方老師書作,以及2019年底與其見面聊論書道之緣,不禁為她的書法再上層樓感到高興。其書法風格境界,在此嘗試用四個關鍵字來略述。
  • 書法中楷書的爆發力
    「做人先正身,書法先楷書」練習書法需從楷書入手,端起姿勢,握筆有力,字體來龍去脈了解清楚。楷書講究心靜執筆,每日練習,熟悉楷書的特點,掌握楷書的要領。達到功夫長久,水到渠成。在練習楷書時,要了解其筆畫之間的內在關係,一撇一捺都不是孤立的。
  • 趙孟頫63歲的楷書大作!達到人書俱老之境,驚豔700多年
    楷書,又被稱為「正書」,因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書的稱謂,這種書體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在書法史上,將楷書寫到出神入化、超凡入聖的人有四位,就是人們常說的「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還有趙孟頫。
  • 趙孟楷書欣賞,《妙嚴寺記》寫出書法藝術美!適合書法初學者!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世書法愛好者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也有的書法愛好者想到了楷書鼻祖鍾繇,他所創的楷書同樣為我國的漢字增添了一種書法藝術美
  • 清代狀元的楷書,筆畫剛勁有力,書法造詣不在書法家之下!
    說到狀元,很多人都知道狀元都是才華橫溢之人,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學修養,在書畫上也有著很深的造詣。其中清代狀元王仁堪就是一位有才華的人,他不僅在詩詞上、文學上有著很深的研究,他的書法也是獨樹一幟。在書法的道路上,它始終以一個文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規規矩矩走在了書法的道路上,雖然他的說法有著融匯創新,但是總體上並沒有偏離傳統書法的審美要求。曾有人說過王仁堪作為一個文人,但是他的書法讓很多人感到汗顏,尤其是寫醜書的人。這樣的評價對於王仁堪的書法來說,並不是誇張,而是實至名歸。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一般來說,了解了楷書的藝術特點,有了楷書的基礎,再學其他字體會相對容易得多。楷書從書法誕生的那一天起,歷經幾千年,不管是「師傳承」還是「師造化」,都是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可謂是萬變不離其宗啊。所以說,我們學習書法,就要認認真真的從筆法、結構和章法學起。
  • 楷書字根14|「土」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如果你是研究書法藝術變遷問題的人,你可能已經發現,印刷體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書法展出術的欣賞觀念。二、實用書法越來越成為大眾書法藝術;田英章的楷書學習者一下子達到了八九千萬人,這也算是書法史話上的一大奇蹟。其實無非因為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技巧有了更多的現代技術性。比如其中的「手寫美術字」的書寫思想!當然這在過去基本是不會被認可以書寫方法。
  • 【天雨流芳】方放書法的「唯美四境」
    聯想起近年來多次觀摩方老師書作,以及2019年底與其見面聊論書道之緣,不禁為她的書法再上層樓感到高興。其書法風格境界,在此嘗試用四個關鍵字來略述。以《作品選》中一幅名為《筆妙喻水》的楷書為例,真可謂「筆筆到位」。八法精緻,乾淨爽利,使得每個字都經得起細味。有人認為,方法書法是以「帖學」為宗,實際上,應該是「碑帖相應」。遵照「小字用帖」「大字用碑」的用筆,方放能熟稔地在碑帖兩種筆法中自由切換,使其書寫變化豐富,層次多樣。
  • 「天雨流芳」方放書法的「唯美四境」
    文/劉麗娜日前獲得《當代名家書法創作經典——方放書法作品選》,展卷研讀,愛不釋手。聯想起近年來多次觀摩方老師書作,以及2019年底與其見面聊論書道之緣,不禁為她的書法再上層樓感到高興。其書法風格境界,在此嘗試用四個關鍵字來略述。
  • 練習楷書書法,有四要變化,你們處在哪個變化中請對號入住坐
    越來越多的興趣愛好者開始慢慢的摸索,在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存在的情況,我們突破被抑制或比肩,除了天賦,其中的艱辛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每個苦練書法的人都知道這個淺顯的道理。就這撥人亂了書法界的方寸,脫離了書法本身的書寫特質,貶低著我國書法文化,一味的包裝自己太高身價。已經本質不為書法而存在了,更別談文化傳承以及後世的發揚。為了讓所有聯繫書法的人堅守自己的本心,今天為大家提到的書法有4要變化,只有逐步的達到這樣的變化後,才能真正的翱翔在浩瀚墨寶之中。
  • 中國漢字和書法的重要代表字體—楷書的發展歷史!
    很多人對於楷書存在一種誤解,尤其有些所謂「現代書法家」更是帶偏一群人。也是因為楷書端正秀麗,橫平豎直,不如隸、草、行那樣變化豐富,所以也居然認可這種觀念,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狀況也說明很多書法愛好者雖然寫一手好字,卻對漢字發展史和漢字的主要作用處於知識空白,這方面的知識也非常的貧乏。
  • 書法技巧:楷書最難寫的6個筆畫口訣教程
    楷書是普及性最大的漢字形式,由此構成的漢字藝術,是相對基礎和規律性較強的書法藝術。論其筆畫,主要可分為橫、豎、撇、捺、點這幾大類,論種數常用有27種,而漢字的筆畫總數可達到40種。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2個相對較難掌握的楷書筆畫,並附示例,幫大家突破難點。
  • 楷書沒藝術性?大使崔天凱身後的書法,字字充滿浩然正氣
    書法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似乎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萎縮疲軟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人意識中認為,書法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無關重要的存在,從而忽視了書法的力量和實際意義。而在當代書壇中傳統楷書的地位也不斷在降低,端莊大氣的楷書被越來越多的書法家批評為「沒有藝術性」的書寫方式,大有要把楷書從書法藝術範疇剔除降格為「寫字」的節奏。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12屆國展上的柳體楷書作品以十二屆國展為例,就有多件歐體作品,尤其是歐陽詢的行書風格的作品比較多。作為楷書,歐體風格的也有好幾件。局部一個出生在官二代又是位及「翰墨之冠」的超級大書家的家庭裡,真是「蝦掉進開水——不紅都不行了」,無可置疑,小歐受到的是最好的書法教育而且用功異常才能出後世稱譽的「大小二歐」,君不見書法史以父子皆善齊名傳世的也不過只有二王二歐二米數對最為顯赫著名
  • 書法經驗:楷書怎樣寫整齊?方法其實有5種!
    有一些楷書練習者留言諮詢說:寫的字總是東倒西歪不好看,怎麼才能寫整齊?初學者要把字寫整齊,除了要姿勢正確、態度端正,平心靜氣之外,其實方法更重要。下面介紹5種簡單那方法,只要用以下任意一種,通過長期的練習,就定能達到字跡美觀、俊秀雋永的效果。
  • 書法愛好者的臨摹貼,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碑》
    書法是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書法藝術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現代人雖然依靠電腦打字為主,但是書法並不光是書寫功能,還可以修身養性。
  • 如何寫好楷書:關於學寫楷書的三十六計
    張懷瓘還說到唐代學習行、草及八分書的人很少,只佔一、二成,普夭下老幼都學楷書,而很少有成就高的,證明楷書是最難寫好的。2「圖真不悟、習草將迷。」「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真不通草殊昨翰札。」
  • 楷書書法基礎結構,辶偏旁和大字部首,五分鐘多學兩種書法結構
    楷書中的走之兒筆畫用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我們舉例:遠字,還字,逮字等等一系列。我們針對這樣的走之偏旁,今天介紹的主要它半包圍住的內容,他們的結構是如何布局的,這裡面有一個相對書法口訣「之辶中字於上略大而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