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邀美國94歲二戰戰俘吃晚飯 遭回應稱想作秀

2021-01-09 觀察者網

據環球網引述美國《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4月28日報導,正在美國華盛頓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被曝已邀請卡爾斯巴德市的一名老人於當地時間28日共進晚餐。這名曾在二戰時遭受日軍虐待的美軍戰俘回應稱:「我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請我」,「我想是為了藉此作秀吧」。


現年94歲的美軍二戰戰俘萊斯特·坦尼

《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在報導中稱,這兩人共享一張餐桌的搭配實在有些尷尬。現年60歲的安倍作為日本鷹派政客,長期以來都在極力迴避日本在二戰期間所犯罪行。而受邀請的萊斯特•坦尼現已94歲高齡,是「巴丹死亡行軍」事件的倖存者,也是一位研究日本戰爭罪行的專家。儘管如此,日本駐美大使館還是邀請他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場晚宴。

儘管坦尼接受了邀請,但同時也對此感到迷惑。他說,「安倍想藉此作秀,顯示他多好啊,都邀請了二戰戰俘」,「而至於我赴邀的原因則是,我要證明二戰戰俘還沒有被遺忘。」

據悉,經歷三年的戰俘歲月後,這位前坦克車長開啟了成功的戰後職業生涯。他先後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金融學,並被後者授予榮譽教授職位。儘管他深受戰爭時期記憶的折磨,但這位老人還是完成了記述「東方奧斯維辛」可怖經歷的回憶錄《My Hitch in Hell》。

肯尼教授的書深深震撼世人,影響力波及日本。在2003年赴日本舉行該書日文版的發布會時,肯尼在反覆詢問後發現,日本大多數兒童對那場戰爭一無所知。

報導稱,儘管日本方面沒有安排坦尼與安倍直接對話,但坦尼對此已做好準備。「我會說,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回應,」坦尼說:「他會怎樣對待日本70多年前發動了一場戰爭這一事實?那場戰爭的影響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感受的到。」日本現在需要做的是正視自己的歷史,他補充道。

觀察者網查詢,萊斯特·坦尼,現年94歲,1942年在菲律賓遭日軍俘虜,隨後踏上惡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軍」之旅,前往戰俘營。回憶起那段經歷,坦尼曾告訴採訪他的記者:「你必須站著,必須一直走。如果倒下,就死定了;如果不得不上廁所,就死定了;如果染上瘧疾,就死定了;或者,日本人直接就殺掉你……如果你看日本兵時的眼神不對,他們就會把你打個半死。」這段100多公裡的死亡之路,坦尼跋涉了8天,僥倖活了下來,數以萬計的人則死在半路。後來,坦尼被押往日本充當苦力。歷經23天海上行程,他抵達福岡縣大牟田市三井礦山公司開辦的煤礦挖煤,每天幹活12小時,而且沒有防護用具。他說,戰俘們不得不自傷身體才有機會休養。遭奴役3年,他的體重從80多公斤減少到40多公斤。

相關焦點

  • 美國二戰老兵:若見安倍會勸其「別試圖重寫歷史」
    原標題:美國二戰老兵:若見安倍會勸其「別試圖重寫歷史」 據外媒28日報導,94歲的美國二戰老兵坦尼表示,如果他在華盛頓見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很可能會對安倍說「別試圖重寫歷史」。 坦尼說,二戰時,他與其他倖存的美國戰俘被運到日本,在一家煤礦每天工作12小時,直到戰爭結束。
  • 二戰時,日本士兵竟還會吃戰俘的肉!真的就是畜生
    在二戰時代,有戰役就會有成功和失敗,也會有手無寸鐵的人被當抓去當俘虜,我們都曉得在二戰時代有專門的《日內瓦公約》來束縛戎行不能對俘虜做什麼工作,可是對付日本來說這個公約幾乎毫無存在的價值!那時《日內瓦公約》中劃定,一旦手無寸鐵的兵士被俘虜後,不能上海戰俘要有人權,並且在戰役竣事之後要遣送回他們本身的國家。那時的美英都是按照公約辦事的,我們國家對待戰俘仍是不錯的,義大利呢只能當別人的戰俘,蘇聯會將戰俘押到西伯利亞做苦力,德國有專門的集中營,可是日本呢?
  • 安倍在美國國會演講 逾500人在國會大廈外抗議
    28日也有200人聚集在這裡要求安倍對戰時日本所犯下的罪行道歉。  29日在國會前的示威人群中有超過100名華人,包括美國福建同鄉會、「榮光會」、「二戰浩劫紀念會」成員等。抗議團體代表在現場宣讀聲明,敦促安倍政府抓住機會,正視歷史、尊重歷史、真誠反省,向日本軍國主義受害者正式道歉。
  • 日本戰俘在西伯利亞:還能吃上美國罐頭 稱比當日本兵舒服多了
    我們知道二戰結束以後,有60萬日本關東軍戰俘去了西伯利亞,實際上是日本對蘇聯的賠款,也就是通過這些戰俘的勞動創造出的那部分價值,就是日本對蘇聯的戰爭賠償。那麼,這些日軍俘虜在蘇聯吃的怎麼樣呢?我們通過日本俘虜的回憶錄,發現,日軍戰俘早期在蘇聯,主要吃黑麵包,還有自己攜帶的各種穀物。也就是穀物煮粥,然後吃黑麵包,但是數量很不足,在坐火車的十多天時間裡,蘇聯只發給每個俘虜2公斤黑麵包,然後每天就是喝粥。到了西伯利亞以後,主要就是少量黑麵包,每人每天只有1-2片。然後就是從東北運去的大豆,大米,玉米,野菜和高粱做成的粥。
  • 日本是如何對待美國戰俘的?二戰「巴丹死亡行軍」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日本在亞太地區進行了慘烈的爭奪戰,戰爭初期日軍靠偷襲珍珠港取得戰爭主動權,氣勢如虹,大肆向太平洋進軍,美軍節節敗退,並有大量美軍被日軍俘虜。面對強大的美國,日軍有沒有優待俘虜以爭取人心呢?
  • 二戰後,日本戰俘可以和蘇聯女人結婚,為何歐洲戰俘卻無此待遇
    二、戰俘和看守間的愛情  西伯利亞戰俘營條件極其惡劣,不斷有戰俘凍死或餓死,但這並沒有影響戰俘們向為數不多的蘇聯女看守們發起情感攻勢,他們或是為了獲得好一點的工作環境或食物,或是想在情感或生理上獲得滿足。
  • 央視:民調稱84.1%日本人認可安倍"拜鬼"
    事實上在安倍參拜之前,美方已通過多種渠道呼籲日本應考慮首相參拜的得失,不要因為參拜問題惡化和鄰國的關係。此前在今年10月美國國務卿克裡和國防部長哈格爾在訪問東京時曾經到訪過千鳥淵二戰陣亡士兵墓地並獻花,此舉就是想向日本傳遞一個信息,可以悼念普通陣亡士兵,但不應該去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安倍將用兩年訪問南太平洋島國 為二戰日本侵略軍「慰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確定了從2014年開始的2年內,遍訪二戰末期日本侵略軍曾激戰過的南太平洋地區島國《產經新聞》分析稱,此舉系出於安倍個人追悼戰死者及收集遺骸的強烈願望目前,安倍也正在考慮親自出席2014年9月在帛琉召開的太平洋諸島論壇(PIF)的首腦會議。此前日本一直派遣副大臣級別官員參加。報導稱,在海外戰死的日本侵略者約240萬。這其中有近50萬人死在當時由美國掌控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關島、所羅門諸島等南太平洋地區。這些地方都是當時日軍和美軍的交戰地。當地還留有很多紀念日本侵略者的「慰靈碑」。
  •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4日消息,安倍稱,自己已知...
    【安倍回應涉嫌挪用公款辦宴會】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涉嫌挪用公款一事,在日本持續引發輿論關注。東京地檢署特搜部認為,安倍及其後援會或挪用約800萬日元(約合50.4萬人民幣)的政治資金,用於「賞櫻會」前夜舉辦宴會。24日中午,安倍接受記者團採訪,對相關問題回應稱會配合調查,其他「無可奉告」。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全部被處死
    但是當時美國軍隊已經登陸到日本,此時日本天皇提出一億玉碎的計劃,就此美國就向該國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這才結束戰爭,但是還有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甚至將其17萬戰俘全部被處死。隨著二戰的結束,日本也已成為大家一致痛恨的對象,等待他們的也只有戰敗。但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接近瘋魔的日本甚至提出「一億玉碎」計劃。
  • 美媒:日本紀念二戰投降75周年 天皇深深反省 安倍卻沒有道歉
    美媒:日本紀念二戰投降75周年 天皇深深反省 安倍卻沒有道歉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投降紀念日,日本德仁天皇在紀念儀式上對日本的侵略行為表示「深深的悔恨」,承諾將反思戰爭,希望悲劇永遠不會重演。
  • 揭秘日本大公司二戰時對白人戰俘犯下的罪行(四)
    日本在二戰期間曾經大規模使用盟軍戰俘充當奴隸勞工,不僅僅有其佔領區域內的亞洲國家的青壯年,也有大量的美、英、荷等西方國家的白人戰俘。戰俘們的平均體重下降了70到100磅。美軍戰俘傑克布森對三池煤礦的回憶傑尼·薩繆爾·傑克布森是美國二戰初期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美國遠東空軍第二十中隊的後勤軍官。他和斯拉維一同在三池煤礦中充當奴隸勞工,以下是傑克布森在自己的回憶錄《We Refuse To Die》(《我們拒絕去死》,尚無中文版)中的回憶:很多戰俘都有營養不良。
  • 安倍正式宣布辭職,華盛頓炸鍋後,美國防部長連夜抵達關島
    然而,舊疾復發的安倍卻不得不在高壓的身體狀態下,宣布正式辭職。日本政府計劃於9月17日選出下一任首相針對此事,安倍於8月28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他表示,於8月初確認潰瘍性大腸炎復發,自己一直以來處在病痛和治療當中。很擔憂因身體狀況不能勝任首相一職,耽擱了政府的正常日程,隨後正式宣布將辭去日本首相一職。事實上,這不是安倍第一次因為身體原因退位了。
  • 安倍老家縣為其「歌功頌德」花公款200萬 民眾怒了
    今年秋天,為紀念安倍卸任,山口縣特別辦了一場介紹山口出身的首相展覽,引發民眾一片聲討,稱縣政府為現任國會議員歌功頌德花了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公款。2日,縣政府回應稱,辦展覽「是妥當的」。2日,山口縣政府在縣議會的一般質詢環節稱,涉事展覽以安倍首相卸任為契機而舉辦,「並未偏離日本憲法第94條規定的『地方行政事務的範圍』。」
  • 日政客妄言遭猛批 安倍內外交困衝繩鬧「獨立」
    日本政客系列言行引發的負面效應繼續發酵,安倍政權也面臨「內外交困」局面。  過激言論遭內外譴責 目的指向修憲  日本維新會黨首、大阪市長橋下徹發表關於慰安婦的過激言論已經過去數日,但因此而引發的風波卻遠未平息。日本國內對橋下的聲討沒有停止,國際社會的抗議譴責也在持續。
  • 安倍老家縣為其"歌功頌德"花公款200萬 民眾怒了
    今年秋天,為紀念安倍卸任,山口縣特別辦了一場介紹山口出身的首相展覽,引發民眾一片聲討,稱縣政府為現任國會議員歌功頌德花了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公款。2日,縣政府回應稱,辦展覽「是妥當的」。  2日,山口縣政府在縣議會的一般質詢環節稱,涉事展覽以安倍首相卸任為契機而舉辦,「並未偏離日本憲法第94條規定的『地方行政事務的範圍』。」
  • 安倍攜妻再拜明治神宮 回應保守派支持者的訴求
    日媒稱安倍此舉意在回應保守派支持者的訴求  新華社專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上午再度參拜明治神宮,稱意在紀念明治天皇的皇后逝世100周年。日本媒體稱,安倍此舉意在回應保守派支持者的訴求。  攜妻參拜  安倍身著西裝領帶,與妻子安倍昭惠按照神道儀式參拜,並且自掏腰包支付名為「玉串料」的祭祀費。時事通訊社報導,安倍隨後告訴媒體記者,參拜明治神宮是為紀念昭憲皇太后逝世100周年,「祈禱日本和日本國民繁榮、和平與安寧」。  安倍的助理稱,安倍並非以公職身份、而是以「私人身份」參拜。  安倍上次參拜明治神宮是去年1月13日。
  • 英國98歲二戰老兵批日:日本軍國主義罪行罄竹難書
    圖:英國98歲二戰老兵塞克向本報記者展示他畫的泰緬鐵路。右上圖:二戰老兵塞克年輕時的照片。本報記者 黃培昭攝由倫敦驅車向西北方向行駛,兩個半小時後抵達沃斯特郡。英國98歲二戰老兵弗萊德·塞克就住在這裡。看到中國駐英大使發表批駁安倍文章,塞克深受感動,致信作者並附《永遠不能忘記》一文客廳中央,一位老者正儘可能地挺直身軀站在那裡,他就是塞克。塞克特意穿上西裝,佩戴上所獲的各種勳章,黑底紅花領帶打得一絲不苟。看得出他行走並不方便,沙發上還擺著他的雙拐。
  • 外交部三問安倍:《波茨坦公告》算不算數?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以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還要不要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還要不要遵守?」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就釣魚島問題對日連發三問。  在昨天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在訪問柬埔寨後表示,應該以和平手段解決海洋爭端,確立以國際法解決海洋安全問題的原則。有分析稱,此舉是針對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