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是偽科學還是超科學?為什麼至今還有人爭論不休?

2020-12-24 解強說歷史

提起周易,恐怕很多人難以將它和科學聯繫起來,甚至覺得這些宣揚八卦的理論簡直就是偽科學。

當西方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開展,而中國仿佛把眼睛蒙住,沒有現代科學的萌芽產生,這和我們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下,人們思想觀念的束縛有關。周易還曾幾次被批為中國文化造假的源頭。

令人沒想到的是,幾千年後的今天,《周易》的科學價值開始為人所重視,現今的很多科學家證明周易的科學性,並且將之視為中國科學的起源,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那麼,周易真的有這麼大的價值嗎?

發明二進位的人被公認為是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而著名的法國傳教士白晉對此提出相反的看法,認為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二進位已經出現了。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不僅是一位數學家,而且他可以說是位全才,在法學、歷史、地質等等領域也有一定建樹。而且,萊布尼茲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方面也很有研究。

1697年10月,傳教士白晉與萊布尼茲開始來往,在後來與萊布尼茲的通信中,萊布尼茲向白晉介紹了二進位觀點與他的設想,而且希望白晉把它推薦給當時中國的皇帝康熙。

沒想到白晉的回信給了他當頭一棒,告訴他,二進位不能算作一個新的發現,幾千年前中國的伏羲已經有相關的研究。白晉向他介紹中國的六爻,提出讓萊布尼茲用伏羲六爻來說明二進位。

萊布尼茲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有研究,他給白晉的回信肯定了伏羲對中國科學的貢獻,認為其為中國科學的創始人,而其所發明的卦爻圖是科學史上最古老的裡程碑之一。

《易經》反映了古人的智慧,是人類知識寶庫的重要成果,其內容對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價值。比如太極八卦圖,有人經過研究驚奇的發現八卦圖就是

宇宙統一模式圖、宇宙統一式圖、宇宙統一方程式!

中國的科學家,研究伏羲八卦圖,並在《易經》的基礎上,得出了拉普拉斯一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

楊振寧、李政道根據《易經》陰陽消長原理,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並不是不會發生變化,它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

伏羲八卦圖流傳至今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也有很多人研究。易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源,最早關於它的認識是佔卜之用。

八卦符號和爻辭最早發現於甲骨文上,而且這時已經很完善。在陝西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彩陶上,就繪有雙魚追逐圖,這被認為是陰陽魚太極圖的原形。

周易古往今來很多人都從中受益,諸葛亮的八陣圖、京房師的"六十四卦納甲法"和八宮卦系統、鄭玄注"五行生成說"與"爻辰說"、孔穎達與象數易學等都從中汲取營銷,並不斷發展。

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也肯定了易經在中華中的重要地位,甚至當代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一直鑽研易經,認為易經可以給人決策得到方向。

從以上的例子中,足以見得《易經》內涵之深。

因為古時科技水平有限,人們有限的認知卻可以有這樣一部包羅萬象的經典不可不謂之罕見,《易經》內涵豐富,值得人們一遍遍去閱讀它,從中可以找到與生活相聯繫的問題的解決之道。

《易經》的64卦分別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闡釋了人生中關於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礎規則。

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大易民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我們的所思所為,大多本自《易經》,依循易理。我們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解決之道;

當我們面對一些選擇時,而又不能確定自己選擇,不妨看一下《易經》這本書,雖然這本書已歷經幾千年,但其內涵對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依舊適用。

很多人都說,《易經》文言文,晦澀難懂,看不下去,而且不知道怎麼將裡面的道理應用到生活中。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我一直在讀的《圖解易經》,通過圖片和故事的形式使這本書更好理解,且應用到生活中。

這本書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到《易經》中的象、數、理,最後引入到《周易》,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周易的知識,其內涵之豐富,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通過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更有助於人們的理解,解決生活中所遇到一些問題,令自己茅塞頓開。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能購買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痛批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被質疑6500年,終被證實超科學
    一說到《易經》,我們就能想到裡面所記載的玄學,易經按照古人的記載所說,這裡面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不是偽科學嗎?科學家甚至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易經》進行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
  • 楊振寧談易經,周易藏了多少秘密?被質疑6500年,終被證實超科學
    楊振寧談易經,周易藏了多少秘密?被質疑6500年,終被證實超科學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東方文明曾經有過極具輝煌的成就。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 特別是中國所創造的文明永遠是光輝燦爛的。在眾多的文化和民族中,中華民族具有高超的智慧,而這種智慧集中體現在中國傳統易經文化之內。
  • 《易經》入圍博士生招生為何引發熱議?重識百經之首《易經》
    社科院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計劃反對派的主要看法,易經是偽科學,路邊的很多人拿著易經或者麻衣相進行所謂的佔卜術,看相看面,這是明顯的封建迷信,這都是二十一世紀,居然還有人相信,周易往往被誤以為佔卜術其實爭論的焦點是《易經》到底是不是偽科學,是不是佔卜之術。只有搞清楚這個才能讓易經重新走入大眾視野,引起人們的重視,對古老經書的研究利用。
  • 5分鐘看懂至今都被追捧的偽科學-佔星術
    資訊時代的我們終究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還是變得更疏遠了了呢?諸多此類的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一個更快節奏卻可以帶來有趣體驗的信仰體系—佔星術。它悄然無聲地走入了我們生活點點滴滴。聽過這樣一個段子:看到很多人都用星座去指導自己的愛情,說的好像這世界有愛情一樣。
  • 周易被誤解了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周易被誤解了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一提起《周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易經》被稱作「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但是到如今,依然有很多不了解它的人,覺得是佔卜和迷信。在二零一九年《易經》被納入國考的時候,曾引發網友的熱烈爭議,一些網友還調侃道:「當公務員也要學算卦」。
  • 2020年了,為什麼還有人相信地平說?
    Discovery頻道幫他拍攝了紀錄片,即便他相信的是偽科學,這勇氣還是值得欽佩的,畢竟這是真的玩命。 △他們的LOGO,實話說還蠻好看的 大多數人眼中,地平說是偽科學,然而地平說學會聲稱,自己在美國有數百萬會員。
  • 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
    對《易經》的評論需要嚴謹陶世龍先生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既然易經如此高超,有人說它就是科學甚至超過科學,可是近幾百年,掌握易經的中國人卻在得到科學武裝的西方人面前一敗塗地。」這頗有信口開河味道了。請問問:哪個「掌握易經的中國人」在西方人面前「一敗塗地」了?
  • 《易經》成功破譯生命密碼:生命到底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當我們將《易經》與DNA相比較時,會驀然回首,察覺到一定有一片我們尚未知曉的天地!為什麼DNA恰恰是六十四組而不是別的數?為什麼就連生命最隱秘之處也與《易經》相通?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此消彼長的原理中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能量是不變的,也是不滅的,盛衰消長,循環往復,這一重大發現讓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還有學者研究發現,中國幾千年前的太極八卦圖,就是人們苦苦追尋的宇宙統一模式。
  • 大秦賦: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崩逝,死因卻至今爭論不休!
    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中六世秦王之一的秦孝文王,一定給了你很深的印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有多好,而是關於這段真實的歷史,那就是他以儲君身份超長待機之後,坐上秦王寶座僅僅三天就崩逝了,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 易經是「迷信」為什麼傳承5000年,經久不衰?中國會因它大放光彩
    說中國的奇書,有一本上古時期的《易經》很多人都說這本書是迷信,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科學手段,只能憑藉著幾個卦象來預測未知。在1990年,清華教授,中國的哲學開拓者馮友蘭老先生在北京醫院奄奄一息的時候,身邊學生問他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留下的?
  •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
    說到《易經》,很容易就聯想到八卦、算命一類,很多人認為用這種方法來推導問題非常不靠譜,甚至是封建迷信。但是,為何有那麼多學者如此推崇《易經》呢?比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就盛讚《周易》為「萬有概念寶庫」。
  • 春節假期多次延長,今年「五一、清明」放不放假,網友們爭論不休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春節假期多次延長,今年「五一、清明」放不放假,網友們爭論不休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相信大家今年也過了一個比較特殊的春節,而且還是一個假期時間非常漫長的春節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在很多人看來,《易經》都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詞,這種刻板印象著實是一種悲哀。《易經》當真是科學的對立面嗎?這只不過是對易經的一種曲解,倘若你曾真正深入拜讀過《易經》,你就會理解,它並非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超科學產物。
  • 偽科學:90%都在用的網絡起名法,真的靠譜嗎?
    今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網際網路的盛行,除了大街小巷的起名館外,還有網絡起名和姓名打分網站和app,更加深受年輕人的追捧,不惜花費成百甚至上千、萬,藉此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當然,貴有貴的好處,便宜的未必一般,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所有的網絡起名軟體,都是運用「三才五格」來起名,這種都算是偽科學。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丨神學背後的真相
    年代久遠,文字痕跡模糊,真正能看懂的人其實很少。  認知科學中提到,人對從未接觸過的內容,如果無法理解它就會從主觀出發,先入為主地以過往經驗對其進行判斷。  一直以來,國內外對於《易經》的定位都存在爭議。  部分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糟粕,但也有人認為它恰好解釋了自然規律。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過去很多不能理解的知識理論都已經證明其價值和意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那些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學,其實就是超科學。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誤以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懂的人說易經博大精深,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不懂的人則是根據對《易經》的粗淺理解來歪曲易經。1990年,中國院士、清華教授馮友蘭先生與世長辭,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 易經有多深奧?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
    說起南懷瑾,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個慈眉善目,仙風道骨的老人形象,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儒釋道兼修,是一位著名的國學大師,許多人都以他為偶像。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為什麼呢?因為一讀就上頭,天很快就亮了真正含義是在說,如果晚上讀《易經》,一夜便捨不得睡覺了。
  • 為什麼很多研究易經的人不建議佔卜?
    當代人為什麼看不懂《周易》?為什麼有人說《周易》是神秘之書?為什麼大都認為是佔卜之書?其最大原因,其主要原因,其關鍵原因就在於《周易》所受幹擾太大。如不大刀闊斧除去這諸多幹擾,我看聖潔的《周易》很難大白於天下。四十不惑。四十歲就不迷惑的人,他會有什麼疑惑?
  • 《易經》有多深奧?南懷瑾:晚上不要讀易經,一不小心天就亮了!
    《易經》之中;最近的研究還表明,《易經》中的每一卦都是一首詩,其文學和美學的價值不亞於《詩經》所以有人就說如果您了解了《易經》,您就了解了中國人的根源!南懷瑾先生:「晚上不要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南懷瑾為什麼告訴我們,不要晚上讀易經呢?在世人的認知內,《易經》是可以抵禦邪靈的,但凡心術不正的怪物和惡魔都害怕《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