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去日本旅行,記住這有趣的16個漢字

2021-02-07 境外就業網


境外就業網,專注於各國就業

新加坡/韓國/日本/ 紐西蘭/ 波蘭 /塞班 /杜拜 

全國報名熱線400-800-9361

市場部合作熱線:024-23988933


相信很多到日本旅遊的朋友,就算是不會日語,看到日文的漢字,大概能猜出它的意思。但是,有些漢字雖然會用中文讀,但是意思卻相反。那麼,今天小九就跟大家分享16個非常實用的漢字。以後遇到這個漢字,不但會念,還能知道它的意思。「注文」譯為中文就是」點餐「。點餐時一定會用到這句:「注文いいですか?」(「可以點餐嗎?」) 或者是,服務員會問「ご注文お決まりでしょうか?」(您想點什麼菜?)

日式美食裡,無論是拉麵還是定食,桌上常會出現的「藥味」。藥味是加在美食中的水果、蔬菜、乾燥海產物等的總稱。能讓美食的味道更加的可口。代表藥味的蔬菜有「蔥(ねぎ),生薑(しょうが),蘘荷(びょうが),芥末(マスタード),大蒜(ニンニク),紫蘇(シソ),大根(だいこん),芹菜(セロリー)等種類。

通常是在拉麵館用的單詞。「替玉」的意思是「加一團面」的意思(不包含湯和其它配料服務)。替玉,可以在自動餐券機上事先購買,也可於中途跟服務員要。有些拉麵店,替玉是免費的。而且,要幾次都可以。胃口好的可以挑戰一下。

4.仕度中(したくちゅう/shitakuchuu)這是中文裡沒有的單詞。常用於一般比較正式的日式餐廳。意識是「準備,預備」。表示還沒有開始營業,正在準備中的意思。通常,比較比較傳統的餐廳的話,門上會掛上標有「仕込中(しこみちゅう」的標牌。同樣也是準備的意思。

「德用」的意思是「價格比較便宜,實惠,物美價廉」的意思。舉個例子,用我們的說法就是,每一送一,比較實惠的意識。通常在日常生活用品店(日本最有名的店是マツモトキヨシ),買洗頭液,洗手液等的時候,可以看到增量版,那就是徳用了。

在網購時必須要支付的手續費,日語叫「手數料」。比如,信用卡的手數料是OO%,房屋中介的手數料是OO%等。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の販売手數料は何パーセント(%)でしょうか。「完売」即是賣完的意思。相反的若看到「在庫あり」,就代表還有現貨。

「格安(かくやす)」就是比一般正常價更便宜的意思。類似的單詞還有「激安(げきやす)」,它是「超級便宜」的意思。常用的單詞有「格安航空券、格安ホテル、格安チケット、格安入場券等」「両替」就是「換錢,兌換國幣」。通常,日本的很多商業設施很少有提供換錢的地方。但是隨著外國遊客的增加,可以還錢的地方也逐漸增加了不少。在機場等地方看到這個字眼,就理解為可以兌換貨幣(Exchanged)就OK了。簡單來說就是」菜單的料理與順序「。會出現在日式料理。用日文寫著一排料理的名稱,接著會照著拍好的順序一道道上菜,通常不是那麼常用。記住看到這個單詞,就是「菜單的料理與順序」就可以了。

一般在線上購物等刷卡時會經常用到這個單詞「決済 」。中文直譯的話就是,「支付」的意思。

泛指所有類型的票。例如乘車券,入場券,觀賞券等等都可以通用到「切符」

也就是「輸入」。在取款機裡取款時會提示讓你輸入密碼,這個時候的輸入就是「入力」。

直接翻譯的話就是「精打細算"的意思。最經常看到這個單詞的地方是在買電車票用的機器」のりこし精算機」。具體是幹什麼用的呢?比如你是要從A站到C站,但是只買了A站到B站區域的票。這個時候,到C站後,把票放進這個機器會自動幫你計算不足金額。明白了吧。

16.外人(がいじん/Gaijin)外國人的意思,只是「外人」這個詞有人認為帶歧視意味,有人卻不這麼覺得,所以為了避免誤會,日語裡使用「外國人」這個詞來說明外國人。看懂了以上這十六個日文漢字,相信在日本旅途上會變得更加輕鬆順利喔!

版權說明:尊重智慧財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電話:4008009361

官網:www.job361.com

相關焦點

  • 去日本旅行,記住這有趣的16個漢字
    但是,有些漢字雖然會用中文讀,但是意思卻相反。最後還是得拿出手機搜索一下才可以。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16個非常實用的漢字。以後遇到這個漢字,不但會念,還能知道它的意思。在網購時必須要支付的手續費,日語叫「手數料」。
  • 到日本旅行要認識的常見漢字,一定要記住哦!
    到日本旅行要認識的常見漢字,一定要記住哦!日本是不少人的旅遊勝地,可是我們往往靠漢字來推敲人家的意思,有時會弄出不少笑話。
  • 月、雨、櫻、萌、寂……從16個漢字中解讀日本
    旅日30餘年,姜建強以一個文化觀察者的身份體驗著日本也注視著日本。近日,他的文化隨筆《十六個漢字裡的日本》由新經典文化出版。6月16日,姜建強與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徐靜波在上海鍾書閣舉辦新書分享會。兩位嘉賓從本書選取的16個漢字出發,暢聊日本古今,帶領讀者體驗了一場深度的文化遊歷。
  • 去日本血拼必須要認識的13個漢字
    都說化妝品要買日本產的,那麼除了叫代購、去香港購買之外,自己親手去日本旅行時,必定少不了這樣的血拼。在購物時,最關心的當然是以便宜價格買到心頭好,這樣就要留意店內宣傳單張,可惜全是日文與漢字 ,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今天就給準備剁手的大家科普一些去日本血拼時,必須要認識的漢字。
  • 記住這些「日文漢字」,讓你的日本之旅更加精彩
    日本,已經成為我們旅行的首選地之一。經過短時間的飛行,便能體驗日本的美食美景、地道的日本文化,感受當地最真實的生活氣息。走在日本街頭,你會發現很多「日文漢字」,但實際上它們和所對應的中文,意思有很大不同,所以單純靠猜,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出發之前,首先了解它們的中文意思,會讓你的日本之旅更加精彩!
  • 中國人,你以為認識日文裡的漢字,去日本旅行就很簡單?那可未必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日本大阪旅行,幾乎在全世界近百個國家旅行過的我,這其實算是第一次來到日本。原以為日本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難度的國家,然而誰知道,我的想法原來錯了!
  • 中國人的漢字卻被日本人在京都建成了「漢字博物館」供人學習!丨日本物語
    博物館運營方公益財團法人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以「打造面向世界廣泛宣傳日本漢字文化的設施」為目標,預期每年來館參觀人數達20萬以上。目標人群主要為小學生、中學生及其家人。不過,學習日語的外國人也能樂在其中。
  • 去日本旅行,一定要記住的10大關鍵詞
    近年,選擇在假期去日本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如果能多了解一點日語,一定可以使旅途更順暢。  雖說語言難以速成,但是日語中也有許多漢字,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而只要我們能記住一些關鍵詞,也許就能在旅行中獲取更多信息。  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遊日本前應該記住的10個關鍵詞,希望對有出遊計劃的各位有所幫助。
  • 認得這10個日文漢字!日本點菜不求人!
    ▋日本菜單不怕看不懂!10個必記單字告訴你! 日本旅遊時一定會用餐!日本部分飲食店家很常見漢字,像是拉麵店、和牛燒肉店……菜單上都可以看見漢字的身影!以下告訴大家去用餐時,常見的漢字單詞。只要記住這些漢字的意思,日本自由行就不再怕看不懂啦!
  • 日本京都擬建造「漢字森林」 宣揚漢字文化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4月18日消息,為宣傳漢字文化,吸引休學旅行的學生及外國遊客,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計劃在京都一所中學舊址,修建匯集漢字資料的大型文化場所「漢字森林」。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4月17日,京都市教委批准了日本漢檢協會使用該市彌榮中學,建設「漢字森林」的計劃。
  • 記住十個漢字輕鬆逛吃日本
    現在去日本的廉價航空大搞價格戰,到日本旅遊的旅人越來越多,雖說不一定要會日文才能去日本,但多了解一些,總能讓自己的大和之旅更流暢。
  • 誤解就尷尬了,去日本一定要知道的6個漢字的意思!
    之前ZQ君問了好多好學生,為什麼學日語並且要去日本留學,好多學生回答都是因為在日本旅遊時,被當地乾淨整潔的街道,優質的購物體驗,美味的食物吸引,想要長期的待在日本等等。這些都是常規回答,但是這麼多學生中有個學生回復,我覺得特別有趣,他說因為在日本看到很多漢字,字都認識,但是幾個字放在一起,就不知道在表達什麼了,他覺得很有趣,想要多了解些。是不是別的小夥伴也有這樣的困擾,日語小白時期去旅遊,街道上的,商場裡的,餐館裡的很多似是而非的漢字,給本該愉快的旅行增加了煩惱。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日本文字中夾雜的漢字的意義與在中國語境中的意義相關嗎?我們來看下面這組詞:非常口、激安、老婆、放題、人參、注文。5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北京大學日語系副教授孫建軍在京舉辦講座,講解漢字在日本的發展歷程,探尋中日文化的異同。活動現場從漢字看日本文字是窺探不同文化體系的線索。
  • 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資料圖片  日本文化審議會國語組1月27日審議通過「新常用漢字表」試行方案,新增「虎」、「熊」、「鹿」等191個常用漢字,刪除了不常用的5個漢字。修訂後的新常用漢字表共收錄2131個常用漢字。這是日本時隔28年再次修訂常用漢字表。  日語中的漢字與中國的漢語漢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字體系,它是為表達日語而使用的文字。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新近,日本把年號從「平成」換為「令和」,這個糾結了一年才想出來的年號,依然無法擺脫中國文化對其的深遠影響。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儒家十三經·儀禮》,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乃至張衡的《歸田賦》中,早就有相同的意境表達。而構建出詞義的日本文字,也是由中國傳入,並用於解釋日本語言。
  • 京都漢字博物館,讓孩子和漢字玩兒個夠!
    自由行遊客青睞的前10位短線出境遊城市中,日本佔據了5位,包括了大阪、東京、名古屋、京都以及奈良。許多去過日本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東京可以感受日本的現代氣息,京都則可以感受繁華日本的另外一面。從2016年開始,對海外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來說,在京都有了一個更加親切的去處,這就是日本京都的漢字博物館。比起傳統的學術類博物館,這家漢字博物館更注重了親子的互動、向青少年普及漢字傳統和文化知識。
  • 「最有骨氣」的亞洲小國家,至今拒交日本,建國16年一直使用漢字
    因此很多人在節假日的時候,總想出門旅行來放鬆自己的身心。可是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後,也有很多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遭到了破壞。現在人們出門旅行的時候,往往不喜歡這些人為製造的景點,而是更喜歡一些原生態的大環境。那些原生態的大環境裡人們生活的非常幸福,獨享物華天寶,令人無比羨慕。而我們今天要和大家一塊了解的就是有原生態環境的國家,那就是最有骨氣的亞洲小國家,至今拒交日本,建國16年來一直使用漢字。
  • 去日本旅遊擔心坐車?學會這些實用漢字,旅遊再也不迷路
    日本自由行時,除了景色豐美、購物環境佳之外,覺得最方便的莫過於日本也使用「漢字」了!
  • 【日本漢字】日本為何還堅持使用漢字
    故而應神天皇統治時期絕不可能傳入日本。說它晚了,是因為1784年在福岡縣誌賀島挖出了一枚刻有篆文 「漢委奴國王」 的金印。根據中國史籍記載,這應該就是東漢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向東漢遣使朝貢時,光武帝賜予的印。也就是說,至遲在公元1世紀中葉日本人就已經接觸到了漢字。起初,日本掌握漢語文的人還很少,僅限於掌管大和朝廷記錄事務的史部人員。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