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尋幽:探訪終南明舍

2020-09-10 牧野先生的美食遊記

長安城外,南山腳下,

一處獨特小院隱藏在抱石村裡。

從後院的外表看跟村子裡的眾多小院一樣的普通,

只有繞到前門進入院子才會發現別有洞天,

若無熟悉的人指引,

自己按照導航就是到了地方也不好找見。

按照地圖導航,

出西安城上關中環線,

走子午北街,

進入231村道後一直朝南前行,

目的地在前行方向的左側拐入,

同村水泥路到一個小坡處時,

導航會顯示已抵達目的地,

環顧四周卻無特別發現。

你會懷疑導航是不是不準,

但當你走上小坡道右轉後,

就會有桃花源記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沿土牆是種植的月季花,

類茅草院門,

門首掛有「明舍」木質標識,

顯示著這個小院與周邊院落的不同,

透過半遮掩的院門

一抹新綠映入眼帘

推門邁步進入是前院

院內石磨盤鋪就的小道,

如小徑蜿蜒至院內露臺,

及入戶門口。

推開屋門,

一眼可以看到後院,

前往後院門頭上的,

終南明舍」牌匾,

燈光色彩運用非常棒

給人一種古舊穩重安靜之感

前院進入屋內的門頭上,

也有一塊牌匾,

「明心講舍」,

這經營者不願意將明舍,

定位打造為簡單的民宿,

希望這裡不僅僅是一處休閒之所,

更能成為一處文化人的精神棲息地。

所有平時也舉辦講座、沙龍等

據說主講人不乏名人大咖。

室內同時可以容納三桌客人,

每桌也就三四好友,

地方挺小,

但是非常的安靜,

適合三五喜靜好友,

喝茶100每位待茶點,

屋內是無吊頂的傳統屋梁結構,

框架的柱梁應該是刷了特定油漆,

使得油亮放光,

給人一種歲月打磨後的痕跡

就像是木質珠子把握後包漿玉化的色澤,

這個小屋建成沒有多久,

這應該是人為呈現,

抬頭可以看到屋頂的椽子和望板,

木質排列搭建相當漂亮,

這種結構是現在的都市人很難見到的,

我小時候在農村,

就經常見新房建房及撒瓦的過程,

現在農村也是清一色的類盒子小樓,

這種手藝人越來越少,

這種傳統的建築的手藝有失傳的危險啊。

屋頂的燈具選擇也是花了心思的

掛在傳統的手藝屋頂下,

一點也不覺得突兀,

形狀、光線與屋頂,

彼此相襯渾然一體。

後院是居住區,

攏共也就三間房,

價格600多不等,

整個院落地方不小,

可能屋主人追求靜心,

所有同時接待量設計的就少,

想要前往喝茶、住宿,

都需要提前預約。

出了小院,

沿著剛才進來的小路繼續朝南走,

是抱龍峪,

峪谷裡面農家樂也多,

關鍵是空氣清新,

溪水潺潺,空谷鳥鳴

特別愜意,

喝茶、看書、發呆,

借山而居,放緩時間,

偷得浮生半日閒,

終南明舍,

一處絕佳的靜心小院。

「鍋中乾坤大,

碗裡日月長,

珍饈佳釀美,

牧野為吃狂」,

關注俺這個吃貨、驢友的日記,

探店尋味不會踩雷哦……

相關焦點

  • 終南尋幽:探訪丹青仙子
    「崑崙東入海,名山有終南秦嶺障南北,太乙生紫煙」終南山自古以來就帶著神秘色彩,也是隱士修道最佳之處而對於普通的西安市民來說南山是離市區最近的休閒放鬆之處關鍵是就算想要修道凡夫俗子也是修道無門啊舉止優雅、談吐不凡愣是把普通的生活過的如詩如畫春天,進山踏青尋幽
  • 探索秦嶺特色民宿:養心之所——終南明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終南明舍是真的做到這點明舍內古樸而現代的小院,雖小卻不簡單,靜謐的環境,是絕佳的靜心、清心、養性之所。
  • 終南尋幽:棲心小院探訪
    引子:「崑崙東入海,名山有終南秦嶺障南北,太乙生紫煙 」終南山自古以來就帶著神秘色彩,也是隱士修道最佳之處。這期我們走進子午街道天子峪一起去探訪棲心小院棲心小院,心之所棲復返自然
  • 書品|終南望餘雪
    昨天,秦嶺主峰太白山飄迎來了一場大雪,本人在工作室只能望雪興嘆由感而發,揮毫寫下了唐代詩人祖詠《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終南望餘雪圖「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
  • 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一祖詠據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題意是望終南餘雪。於是,祖詠為我們留下來這樣一首詩。「積雪浮雲端」, 就是描寫「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十分生動。我們知道,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而詩人在這裡的描寫是說:終南山的陰嶺要比雲端更高,因此積雪未化。高出雲端的積雪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終南餘雪的情景。
  • 《終南意象》毓秀終南 | 曲:高音波;簫:田龍
    《終南意象》 曲:高音波 簫:田 龍 MIDI製作:黃維;錄音:劉永鵬 QQ音樂APP佩戴收聽無損版效果更佳 《
  • 《終南意象》毓秀終南|曲:高音波;簫:田龍
    《終南意象》曲:高音波簫:田 龍MIDI製作:黃維;錄音:劉永鵬錄製用簫:南山聽雨、灼卿QQ音樂APP佩戴收聽無損版效果更佳《終南意象》是高音波《終南意象》在樸實曲風中帶有時尚的元素,整體自然流暢,尤其是在樂曲展開部,曲作者創作手法頗為精妙,一支簫宛若演繹兩個聲部,上下交替,使用了短連線循環換氣、雙吐循環換氣、連續大音程跳音演奏難度非常之高,耐人尋味。
  • 書品|終南望餘雪
    昨天,秦嶺主峰太白山飄迎來了一場大雪,本人在工作室只能望雪興嘆由感而發,揮毫寫下了唐代詩人祖詠《終南望餘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終南望餘雪圖「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
  • 終南山寨
       終南山寨位於陝西商洛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西溝峽,距柞水縣城約18公裡,緊鄰陝西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山寨結合良好的山水生態,把鄉土民俗融入到石頭建築藝術中,風格獨特,是觀光旅遊、休閒遊憩、避暑清涼的良好去處。
  • 詩詞話秦嶺:終南望餘雪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詩詞話秦嶺:終南望餘雪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唐代詩人祖詠創作的五言絕句《終南望餘雪》,領略終南山之美,大秦嶺之美。  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終南望餘雪古詩翻譯 終南望餘雪解釋譯文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網紅的終南山寨 ,名不虛傳美得太
    終南山寨,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西溝峽的秦嶺腹地,距離西安市42公裡,距離柞水縣18公裡,是集居住、觀光、體驗、養生、養老、度假、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景區,全年開放,門票免費。終南山寨,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西溝峽的秦嶺腹地,距離西安市42公裡,距離柞水縣18公裡,是集居住、觀光、體驗、養生、養老、度假、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景區,全年開放,門票免費。
  • 知恩報恩的終南隱士
    高鶴年居士,在他的名山遊訪記中寫道,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三千年間引得無數學人於此修行治學,這種文化現象一直持續至今。知恩報恩的終南隱士 背負行囊入深林背負著知恩報恩的行囊,一位出家師父。入深林處修習禪定。住山自己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沒留住富士山的櫻花,就來看終南山寨的雪山吧!
    富士山終究留不住欲落的櫻花欲落的櫻花也沒能等到富士山的日落而我也只期待你邁向終南山寨溫柔的步伐一場初雪的洗禮將終南山寨變成了真實的童話世界灑在雪花瓣上的陽光讓終南山寨在雪花發出的光芒下熠熠生輝如果你沒有見過富士山的櫻花那就來終南山寨看看大雪覆蓋的「終南山寨雪山」吧
  • 2017新作 | 終南陰嶺秀
    (註:詩文內容源自網絡)終南望餘雪年代: 唐 作者: 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裡,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濛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終南)山》詩裡是這樣寫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 詩經·國風·秦風·終南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南何有?有紀(qǐ)有堂。君子至止,黻(fú)衣繡裳。佩(bài)玉將(qiāng)將,壽考不亡(wáng)。註解: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興也。鍾南:山名,在今陝西西安。
  • 探秘終南隱士:坐忘山林 修行於心
    正如高鶴年先生在《名山遊訪記》所寫: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終南山的春雪中,我遇到劉師傅在山中掃雪,80高齡的劉師傅紅光滿面,恍若世外高人。其實從2004年開始拍攝終南山隱士以來,這般平常而又有趣的場景,常常出現在山中的某個轉角處。而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修道勝地。
  • 銀裝素裹 仙境終南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終南文學獎」徵文啟事
  • 「終南文學獎」徵稿啟事
    為了使大家更多關注和思考稅收這一關乎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重大問題,西安晚報聯合西安市地稅局特舉辦「終南文學獎」徵文。終南山為我國的文化聖山,它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終南既是長安的文化符號,又是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見證,在它的腳下,治世思想、稅制遺蹤、修身之道、詩詞書文,都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