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老人」郭夕祥:用5年時間還完兒子去世後欠下的64萬元債

2020-12-12 瀟湘晨報

授予郭夕祥「最美誠信之星」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知道什麼大道理,只知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兒子的債,我來還!」2007年,郭夕祥的大兒子突發車禍去世,雪上加霜的是,兒子在外面欠下了近64萬元的債務。此後的5年,郭夕祥和他的家人省吃儉用,把債務全部還清。11月19日,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授予郭夕祥「最美誠信之星」。

一位72歲的老人,身體裡能蘊藏多大的能量?他為了還債吃了哪些苦頭?還債結束後他的生活如何?11月20日,記者走進鹽城市阜寧縣新溝鎮新東村,近距離了解郭夕祥還債的艱難歲月和內心心聲。

郭夕祥在打掃自家院子

郭夕祥近照

兒子去世後留下26筆外債,總計637117元

花白的頭髮、清瘦的面龐、有些佝僂的身影 …… 這是記者對郭夕祥的第一印象。11月20日上午,他再度回想起曾經的還債歲月,幾度哽咽。

郭夕祥的大兒子叫郭為民,生前跑船收購糧食,家中還有一兒一女,原本一家四口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7年10月底,時年37歲的郭為民在阜寧縣城的勝利路過馬路時,被汽車撞到,搶救10天後不幸身亡。

郭為民在醫院搶救的第2天,有一個人過來看望,並送上了500元慰問金。「當時,我們以為是大哥生意上的夥伴,直到他從包中拿出15萬元的貸款收據複印件,我們才知道他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原來大哥在外面做生意欠了債。」郭夕祥的二兒子郭為軍說。

接下來的日子裡,債主接二連三地出現在郭夕祥家,其中有親戚朋友,也有郭為民生前的好友。有的債主拿出欠條作為憑證,有的甚至沒有欠條。郭夕祥將這些欠帳歸整相加了一下:26筆,637117元。這對他們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

郭夕祥在自家菜地裡摘菜

郭夕祥在幹農活

郭夕祥在幹農活

為了給兒子還債最多打4份工,5年還清全部債務

當時不少親朋好友勸說郭夕祥,按照慣例只有父債子還,沒有子債父還的道理。他的老伴也嘀咕過:「人都死了,能還的就還,還不了的也沒辦法。」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時候孫子3歲還不到,我不能讓他沒走上社會就背一身債。所以兒子的債,我來還。」思索良久,郭夕祥下定了決心,「不論多少錢,不管有沒有欠條,只要他們說清楚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我兒子跟他們借的錢,我就全部承認。不過我一兩年之內拿不出來,要讓我打工慢慢存錢還。」

郭夕祥開家庭會議,決定將亡子後事處理完的28萬元的賠償金全部拿出來還債。同時,郭夕祥和二兒子、大兒媳都外出打工,賺錢還債。「幸好當時家裡還有 7畝田,我們吃的糧食和菜幾乎都是自己種的,一個月也就給孫子孫女買一兩回肉吃。」 郭夕祥告訴記者,還債的那幾年家裡人一件新衣服沒買過,所有的收入都集中在還債上了。

打工期間,讓郭夕祥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大年初二,他獨自去看工地。「那天特別冷,下午兩點左右,我多裹了好幾件衣服,開電瓶車到離家30幾公裡的工地,到那凍得手腳發麻,渾身直打顫。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裡,有時候外面下著雨雪,都飄到了工棚裡,夜裡冷得根本無法入睡。」郭夕祥回憶道。

在工地上,郭夕祥一幹就是3年。後來他還做過鋼筋工、在糕點廠打過工,最多的時候,他同時幹了三四份工。攢到一點錢,看哪家急需就先還掉一部分。就這樣,分批將欠款還清。

郭夕祥說:「我印象特別深,最後一筆錢是2萬元,還完的時候,懸了5年的心終於放下了,別提多舒服。」他也感謝那些債主的寬容,讓他有時間來掙錢還錢。

最美人物發布會現場

郭夕祥在農田裡收稻子

美名遠揚,贏得眾人信賴

隨著郭夕祥一筆一筆地將錢還完,他守信如玉、替子還債的事跡感動了許多阜寧人,並傳播到全國。郭夕祥先後被評為2016年7月份誠實守信 " 中國好人 "、第六屆江蘇省誠實守信 " 道德模範 " 稱號,郭夕祥的家庭還被評為 " 江蘇省文明家庭 "。今年11月份被授予江蘇 " 最美誠信之星 " 稱號。

獲得多項榮譽後,年事漸高的郭夕祥仍發揮餘熱在村裡作貢獻。記者了解到,郭夕祥現在是新東村黨員中心戶、紅白理事會會員,他不僅帶領建檔立卡戶致富,還幫忙調解鄰裡糾紛。

2017年,為了助力鄉村振興,阜寧縣大力推廣稻蝦養殖。新東村黨總支書記史洪勝認準郭夕祥的誠信精神,主動邀請他入股新東村村集體,承包120畝土地進行稻蝦種養。

新東村黨總支書記史洪勝說:「郭老把64萬元的債務都還掉了,說明他把錢看得很輕,我相信他、信賴他。龍蝦養殖場交到他手上,我放心。」 史洪勝用8個字評價郭夕祥:「愛信誠善,勤儉持家。」

2018年,郭夕祥邀請了村裡的建檔立卡戶秦德亮等近10人,到龍蝦養殖場幫工,帶動他們增收。同時,由於他認真負責,敬業盡責,龍蝦養殖場當年取得了大豐收。

阜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剛說,郭夕祥是位平凡的農民,卻有著一顆寶貴的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誠信」二字。希望郭夕祥播下的誠信種子,能在阜寧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施廣權 攝影 丁亞平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通港閘:八旬老黨員夫婦用信義撐起道德脊梁
    「債還掉了,我和老伴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說話的是一位來自江蘇南通名叫邵學仁的耄耋老人,他坐在守了近二十年的自家雜貨鋪門前,用激動的心情向記者講述他與妻子「替子還債」的故事。18年前,邵學仁的兒子、兒媳相繼患病去世,留下了16萬餘元的債務,夫妻倆在寒來暑往中,通過苦守著一家簡陋的小賣部,在今年終於還清了所有債務。
  • 七旬老人一天內痛失三子,還背負60萬債務,他:人死債不滅,我還
    但是在浙江溫州卻有這麼一位老人,一天內痛失三子,還留下了60萬的債務,就連債主都張不開口討債,他卻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人雖死,債不滅。」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吳乃宜靠海生活,一家人都以打漁為業,他的四個孩子長大後,都和他一樣成為了漁民。2006年,在當地政策的補助下,一家人從外面借了60萬,加上積蓄一共100萬元,買下了一艘鋼製漁船,想要藉此過上美好富裕的生活。 誰曾想在2006年,正好是著名颱風「桑美」上岸的年份。
  • 人死債消?父債子還?都不準確!
    人不在了,欠的錢沒還完,這樣的錢能要回來嗎?若能要,又該向誰討?針對這種情況,民間一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人死債消」,另一種是「父債子還」。這樣的欠款到底應該怎樣處理?清江浦區法院近期審理的一起案件,告訴我們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 張掖市肅南縣「信義奶奶」竇蘭英:欠人的錢我一定要還清
    曹勇)張掖市肅南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的老人竇蘭英,當保姆為亡女還債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引起廣泛關注,相關部門對竇蘭英老人的誠信之舉予以表彰獎勵,普通市民都親切地稱她為「信義奶奶」。記者4月10日採訪獲悉,在過去的日子裡,竇蘭英已經償還了8萬餘元的債務,但同時又遭遇不幸,去年骨折傷愈後,今年春節前又因為眼底出血住院治療。目前,竇蘭英不再從事保姆工作,在家休養。「信義奶奶」說,等傷好之後,一定要償還剩下的欠款。
  • 兒子去世16年終下葬,6旬母親成失獨老人:後事料理不完不放心走
    11月15日,上海63歲的胡月琴火化了兒子的遺體,在這之前,她兒子的遺體已經在殯儀館保存了17年,防腐保管費高達20萬。事情還要回溯到2003年4月3日,她唯一的兒子在醫院被確診為急性重症胰腺炎,多次手術後去世,年僅20歲。花了40多萬後,她還是欠醫院12.4萬元醫療費,正是因為如此,醫院沒有給她的兒子開具死亡證明。
  • 父親去世欠80萬外債,三個兒子都不肯還,窮女婿賣房還債,傻了
    父親去世欠80萬外債,三個兒子都不肯還,窮女婿賣房還債,傻了我的名字叫做劉玉,我還有三個哥哥。別人家的哥哥從小都是保護妹妹,可是我的三個哥哥從小到大卻只知道欺負我。因為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三個哥哥總是以為我好欺負,就連零食都要跟我搶一搶。
  • 深圳「活雷鋒」來看「信義老太」
    為治療兒子的肝硬化,老人費盡心血,在長達10多年的治病過程中欠下39萬元的巨款。 但這一切並沒有挽回兒子的生命。兒子走後,欠下的巨款成了老人的心病。從此,在老人住處附近的菜市場裡,人們總能看見一個佝僂著腰的身影。除了自己的退休金,老人選擇了用撿垃圾的方式償還這筆巨款。 為不給家裡帶來負擔,兩年多來,她每個月只給自己留下幾百元的生活費,生活無比節儉。
  • 弟弟代亡兄還債續:今生不欠來生債
    新華網武漢2月23日電 題:湖北「包工頭兄弟」不欠薪的生死接力:「今生不欠來生債」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沈翀、李鵬翔23日,孫東林在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的陪同下,驅車500餘公裡,返回哥哥孫水林的車禍事故現場河南開封處理後事,淚水再度噴湧而出:「哥,工錢一分不少,年前全付清了,你可以安心地走了。
  • 「信義老爹」侯小生:家貧不欺誠信 替子還清欠債
    2012年,侯小生的大兒子侯蘇科與妻子不幸遭遇車禍,雙雙身亡。在整理大兒子的遺物時,侯小生發現一個帳本,上面記錄著侯蘇科在結婚、蓋房時借的10多萬元欠款帳目。在隨後的3年多時間裡,並不富裕的侯小生一筆一筆地替兒子償還欠款,即便沒有欠條的,只要帳本上有記錄,侯小生都會把錢送到債權人的家裡。
  • 信義是金 ‖ 我願用一生來償還丈夫生前所欠債務
    10年前一對名叫孫水林、孫東林的兄弟「感動中國」,哥哥孫東林為趕在新年前給農民工兄弟發工資不幸遇難,弟弟孫水林繼續籌措資金,完成哥哥的遺願後才給哥哥辦喪事。近日,未央法院齊明明法官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時,也遇到這樣一位令人感動的「信義妻子」。原告張某、劉某、王某與被告吳某夫婦系20多年的好友。
  • 兒子患癌去世後,老人突然多出26個「子女」,堅持每月給他送錢
    如果說作為家裡頂梁柱的兒子患癌去世讓蔣雲祥一家進入嚴冬,那麼,兒子蔣忠26個同學的愛心接力就是這個家庭寒冬裡的陽光。在這一家眼看就要面臨風雪的時候,這些同學帶來的陽光溫暖及時地為這個家庭遮了風,避了寒。他們齊心協力築起的這道山丘,雖然不大,卻是這個家庭寒冬裡唯一溫暖的港灣。
  • 四川綿陽,20年前你不修路,20年後你別想過路,欠的債終歸要還
    11月17日,一輛拉材料的大貨車行經綿陽一座村莊時被村民攔下,並在必經之路上挖了一個大坑,索要過路費。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是不是認為這個村莊的村民有些無理取鬧了?所以,這起攔路索要過路費事件也與此有關,村裡有一位老人要修繕房屋,而車上拉的材料就是這位老人修繕房屋所需的材料;但是,在20年前修路的時候,這位老人因為獨居,既沒有對人也沒有出修路費,也沒有出讓部分利益,於是在老人準備修繕房屋的時候,村民便把拉材料的貨車給攔著了,並挖斷主路,索要20年前的修路錢。
  • 【暖新聞·江西2019】信豐"守信嫂"替夫還債,用行動詮釋"信義千金"
    年近50的曾六蓮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丈夫葉四崽在廣東汕頭一家企業務工,是一名技術過硬的電焊工。她在家中帶著一雙兒女,一邊下地務農勞作,一邊操持家務,孝敬老人。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丈夫葉四崽因患鼻咽癌醫治無效,於2007年底不幸病故。按照丈夫生前遺囑,將其眼角膜捐獻他人,葉四崽也成了贛州市義捐眼角膜第一人。  自丈夫患病後,不但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還向親朋好友和鄉鄰借了十多萬元。
  • 兒子炒股欠債76萬後離家出走,7旬老人替兒還債10餘年終還清
    兒子炒股失敗欠下76萬巨款後離家出走,面對上門討債的債主,60歲的李雪英替兒子扛下巨債,她對債主說:「只要留我一條老命,肯定還上。」李雪英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自己活著,決不食言。為了這個承諾,13年來她吃盡苦頭。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兒子要扛幡?有哪些講究
    扛幡多用在農村葬禮中,按照傳統習俗,村裡老人去世後,子女們要為死者準備招魂幡。這樣可以讓亡魂順利走向黃泉路。那麼招魂幡為什麼要有兒子來扛,又有哪些講究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上的招魂幡。招魂幡通常用竹竿或柳杆撐起,出殯時由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扛起,走在喪葬隊伍的最前面,據說這樣可以指引死者的亡魂順利通過黃泉路上的關卡。招魂幡上的幡旗,可以在市場上選購,上書「西天大路引魂幡」等文字。而撐幡用的杆多為家屬自備。
  • 趣看|聖誕節將至,萬聖節欠的債該還了
    趣看|聖誕節將至,萬聖節欠的債該還了 B2B 2016-12-08 18:18 來源:澎湃新聞
  • 百歲老人活了101,三個兒子卻都相繼早逝,老人去世後才揭開真相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百歲老人活了101,三個兒子卻都相繼早逝,老人去世後才揭開真相陳老太婆是陳坪村的長壽老人,活到101歲才離開。按理來說,能活到這個歲數真的不容易,即使死也是喜喪。老太婆雖在世多年,卻終其一生苦命,這是為什麼?陳老太年輕時,和他同村的丈夫結婚,兩人共生了三個兒子,旁人都羨慕不已。原以為這一生可以與丈夫白頭偕老,生兒育女。
  • 兒子死亡,兒媳帶著孫子改嫁,老人去世後其遺產能給他們嗎?
    最近,一個網友就給我發來這麼一個事,故事說的是:丈夫是家裡的獨子,張小姐和丈夫結婚五年並生養了一個孩子,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兩年前丈夫因為車禍不幸去世,丈夫去世不久後張小姐就帶著孩子改嫁他人了,而家裡的兩位老人因為承受不了喪子之痛,也紛紛病倒,當張小姐得知兩位老人即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就帶著兒子回來希望老人可以將財產傳給他們。
  • 7旬老人1天痛失3子,欠下60多萬債務,承諾人走帳不滅
    中國的一位7旬老人完美詮釋了這個道理,這位老人一天當中痛失三子,欠下60多萬的巨額債務,但是老人承諾人走帳不滅,又是怎樣一個心酸的故事呢? 四個兒子也很能吃苦,因為那年靠捕撈還能夠賺點兒錢,所以四個兒子決定用上自己所有的資產加上在外面借的六十多萬買了一搜鋼質漁船,勇敢的邁開了第一步想幹一番大事業。剛開始都還是順風順水的,直到2006年發生了一場意外讓這個家庭陷入了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