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雙軌制告別在即 處方藥銷售必須全憑處方

2021-01-20 尋醫問藥網

    今年7月1日起抗菌藥物須嚴格憑醫師處方銷售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日前再次通報,到2005年12月31日前,其他處方藥在零售藥店也將憑醫師處方購買,告別以往處方藥銷售的雙軌制。對此,有關業內人士預測,在藥品分類管理工作與醫藥分家改革遠遠不同步的現有狀態下,如果對藥品零售取消雙軌制,藥店若無高招對應,將面臨更為艱難的處境,甚至會在明年掀起一場更為激烈的淘汰賽。

  明年底處方藥銷售須全憑處方

    記者日前獲悉,SFDA已經列出解除「雙軌制」的時間表:2005年1月1日起,抗腫瘤藥、激素類、避孕藥除外,處方藥等必須憑醫生處方才能銷售;2005年7月1日起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內分泌疾病的處方藥必須憑醫生處方才能銷售;2005年12月31日以後,實現全部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銷售,在藥師指導下使用。

  「處方藥必須憑處方購買,是為了保證人們安全用藥。」據廣州藥品監督員管理局流通處有關負責人李伍茂介紹,這種方式是國際上的先進做法,能有助於杜絕人們自我藥療時出現的藥物濫用情況。

  據悉,我國於1999年6月開始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但由於藥品分類管理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對處方藥監管採取的是「雙軌制」的管理辦法,即分期、分批公布必須憑處方購買的處方藥類別品種。已經實現嚴格憑處方購買的品種包括有精神類藥物、大輸液、粉針劑類藥品,以及今年7月1日開始,必須憑醫生處方銷售部分抗菌類藥物。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藥品銷售實行雙軌制的情況下,絕大部分藥店掛著的「憑處方單購藥」的警示牌形同虛設,明年底一旦國家強制執行處方藥須憑處方銷售,無疑能改變這種局面。

  「目前尚未明確的必須憑醫師處方銷售的『雙軌制』處方藥,按國家有關規定都要求顧客憑醫師處方購買,同時,藥店的藥師也需問明顧客既往用藥情況,並做好詳細記錄後銷售。」從事藥品流通業的執業藥師陳仁對此透露,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由於利益驅使,藥店往往對「雙軌制」處方藥輕易放行,而這部分處方藥也極易造成用藥的安全隱患。陳仁告訴記者,近年大中城市居民已逐漸認可「小病進藥店」的治療方式,如果將來全部處方嚴格按憑處方銷售,能減少人們憑經驗用藥的危險性。

  醫療改革不同步處方藥難憑處方賣?

  據悉,我國現有各類藥物約1.5萬種,其中三分之二為處方藥。明年處方藥的「雙軌制」取消後,肯定會在廣州4000多家藥店中掀起一股不小的波瀾。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了有助於此項規定落到實處,藥店經營者都渴望國家醫療改革措施儘快同步進行,減少在過渡期所承受的競爭壓力。

  廣東金康連鎖藥店總經理鄭浩濤說,與藥品分類管理進程相比,醫院的醫藥分家進程至今幾乎仍沒有任何進展——全國至今還無一家醫院真正將藥房從醫院中剝離出來,醫院就可以壟斷處方,不讓醫生開的處方流到社會藥店。而在藥店的收入中,約有一半的銷售來自於處方藥。鄭浩濤認為,在醫藥未分家的情況下,處方藥都憑處方購買,藥店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許多藥店可能因此關門。例如,今年7月份實行抗菌素按處方銷售後,很多藥店都因為無法得到醫院的處方而損失了近20%的銷售額。鄭浩濤心情頗沉重地說,一旦雙軌製取消,國家政策不配套,那麼藥店的日子更難過了。

  對此,同健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靳良政也說,取消雙軌制是一件好事,可是醫療機制改革政策無法同步,抬高藥店門檻的措施卻先行一步,將使明年藥店競爭空前激烈!靳良政指出,按照藥品分類管理的要求,至少需要15萬名執業藥師,而我國藥店的執業藥師非常短缺。目前全國共有藥品零售企業10萬多個,執業藥師卻不到1萬人,且70%~80%都分布在藥品生產企業,這些都會影響藥品分類管理深入開展。

  但也有專家認為,在國家配套政策漸完善的過程中,有部分藥店支撐不住是很正常的事件,優勝劣汰也是必然。

  記者觀察藥店經營面臨尖峰時刻

  在我國進一步放寬零售藥店經營後,隨著藥店經營者的增多,藥店競爭更趨白熱化。不斷升級的價格戰,使零售藥店原有的豐厚利潤,被「市場之手」一刀一刀地削薄。而為了保證人們安全用藥,國家藥品分類管理先行一步,在2005年底取消處方藥雙軌制,藥店對「限售令」表示理解。可是當面臨實實在在的經營困難時,藥店經營者又陷入無盡困惑中。

  據了解,多年來我國流通領域的處方藥銷售,均按照「雙軌制」運行,即部分處方藥,可憑處方銷售,也可不憑處方銷售。在市場發展之初,藥店經營者目前沒有處方照樣賣處方藥已成為行業公開的一個「秘密」。而隨著藥品分類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藥店應遵守的「遊戲規則」更規範化了。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有關部門就對作為處方藥的抗菌藥銷售,率先進行「限售」,須憑醫生處方才能銷售抗菌藥。規定執行後,藥店的銷售也跟著下滑。不過,這對藥店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還只是開始,經營者已初步感受到市場逐漸成熟過程中所帶來的陣痛,一旦規定認真執行起來,藥品銷售下滑成為不爭的事實。

  此外,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也考驗著零售藥店,對具備24小時營業能力等服務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藥店經營成本為此一再提高。並且,今年底開始我國將取消對外資的一些限制,包括參與佣金、批發服務及零售服務的地域、股權和數量限制,參與特許經營的所有限制。這意味著今後將有「洋」藥店加入到零售藥店的競爭行列。

  毫無疑問,藥店經營正面臨尖峰時刻,在市場走向成熟的過程中,誰有資本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相關焦點

  • "雙軌制"年初宣告結束處方藥必須憑處方銷售
    深圳部分藥店處方藥無單也賣專家指出自我藥療習慣給用藥埋下很大隱患提醒市民注意用藥安全本報記者饒潔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通知,從2006年1月1日起,處方藥雙軌制宣告結束,包括注射劑、抗病毒藥、腫瘤治療藥等11類藥品,必須憑處方銷售,否則就會取消藥店經營處方藥的資格。
  • 處方藥雙軌制將取消 處方藥都要憑處方
    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人,每周上藥店購買「北京降壓零號」和「糖適平」,已是生活中的一個慣例,然而,再過幾個月,這些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人買藥必須憑處方了。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規定,到明年年底,處方藥的「雙軌制」將被取消,所有處方藥都必須憑醫生處方購買了。  昨天,記者採訪了杭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
  • 處方藥銷售雙軌製取消 南京藥店面臨生死劫
    處方藥銷售雙軌製取消 南京藥店面臨生死劫  日前,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從2005年元月到年底,將取消現有處方藥銷售雙軌制,處方藥在藥店銷售將全憑處方,否則將取消藥店經營處方藥的資格。  如果說從2004年7月1日起,處方藥中較小份額的抗菌藥憑處方銷售的政策,還讓藥品零售市場處於觀望狀態的話,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總局新政則使藥店老闆如坐針氈。
  • 處方藥銷售雙軌制1月1日取消後藥店處方藥銷量大減零售藥店遭生死...
    從2006年1月1日起,零售藥房處方藥雙軌制購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市民必須憑醫藥處方在藥店登記購買處方藥。記者調查發現,實行四天來,大多數藥店處方藥銷售量急劇下降。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銷量下降應為短期現象,部分藥店需轉變經營結構,加大藥店經營的多元化。
  • 處方藥雙軌制將取消 廣州藥店面臨新挑戰
    新快報記者 黃海昀在上周五舉行的「廣東共建藥品零售營商新環境論壇」,處方藥雙軌制消取成為各藥店關注的焦點。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消息稱,今年將取消處方藥銷售雙軌制,所有的處方藥藥店均要憑處方銷售。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零售藥店在抗生素限售令後面臨更嚴酷的寒冬。
  • 不用處方也可以買到處方藥了
    圖源:國家藥監局官網通知明確規定,有11類處方藥以及國家藥監局公布的其他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藥品,在全國範圍內必須憑醫師處方銷售。根據國家藥監局規劃,2005年底之前,符合藥品分類管理要求的零售藥店,可以繼續銷售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發給處方藥定點銷售標誌;2006年1月1日後,達不到藥品分類管理要求的零售藥店,只能銷售甲類非處方藥和乙類非處方藥,或只能銷售乙類非處方藥。」
  • 網上買處方藥容易 10家醫藥電商僅一家要醫生處方
    據悉,藥品分類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我國自2000年1月1日起實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為了糾正抗生素濫用傾向,2004年7月1日,國家規定抗菌藥物等藥品在藥品零售企業必須憑醫師處方銷售只有根據醫師明確診斷和使用品種、劑量及療程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抗菌藥物。
  • 浙江省青田縣市場監管局重拳出擊整治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違規行為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全面落實藥品監管「四個最嚴」要求,切實加強轄區內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監管,規範藥店處方藥銷售行為,從6月初起,浙江省青田縣市場監管局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對轄區內87家藥品經營企業開展全覆蓋檢查。
  • 天貓、京東不要處方卻也能買到處方藥,公然無視藥品管理制度?
    天貓提示舉報網售處方藥,同時也可「提交需求」。手機截圖京東展示藥品信息且不支持「退貨」。手機截圖網售處方藥未放開,通過部分電商平臺已可在線購買;專家認為需解決用藥安全及信息透明問題雖然對於網售處方藥是否放開,近期傳言不斷,但根據我國現行藥品管理制度規定,處方藥必須在出具醫師開具的處方單後方可購買,且網際網路平臺禁止出售處方藥。
  • 記者實測多家醫藥電商平臺:沒處方能大量網購處方藥?
    「藥房網商城」的處方藥「阿託伐他汀鈣片(立普妥)」購買數量無限制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致函「藥房網商城」,該商城回復稱,根據「關於貫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做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實施工作的通知》的試行意見(滬食藥監流通〔2005〕783 號)」第四條: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藥品零售企業不得經營和憑處方銷售藥品的名單
  • 新版藥品管理法有條件允許網售處方藥:線下要有許可證,線上才能夠...
    而此前爭論較多的處方藥,並未納入禁售範圍。這也意味著,新版藥品管理法為網售處方藥開了一道口子,有條件允許網售處方藥。網售處方藥開閘在即在此前多輪審議中,有委員、專家、公眾擔心允許網售處方藥可能導致藥品濫用,放大藥品安全風險。但也有聲音認為,在做好事後監管的情況下,可以滿足公眾的用藥需求,優化公共服務。
  • 沒有處方居然也能線上買處方藥
    近期,一則「寵物照片充當處方竟能網購處方藥」的報導引發了輿論關注。這到底是不是個例?    長沙的劉女士出差時蕁麻疹復發,便在網上藥店購買治療過敏的藥物。「一開始還擔心這種在醫院開的處方藥會比較難買,沒想幾分鐘對方就開好了電子處方,然後就發貨了。」她說。
  • 不要處方仍賣抗生素處方藥
    本報泰安8月1日訊(記者 楊璐) 8月1日起,氯黴素等10餘種含有抗生素的眼藥水需要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記者走訪泰安多家藥店發現,這些眼藥水依然可以隨意購買。  「我前段時間化妝時眼影粉進眼睛了,這段時間眼睛疼,還流淚,想拿個氯黴素滴眼液,需不需要醫生開處方?」1日上午,市民王女士來到泰安弘康藥店諮詢。
  • 購買處方藥不需要處方?線上線下無病購藥無阻力
    在電子處方籤中,記者看到,系統自動生成了醫療證/醫保卡卡號,並且有詳細的處方編號,同時還有醫師籤名,在過敏史、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等欄中均自動生成:否認。事實上,從購買藥物到最終處方籤開出、完成全流程交易,沒有任何醫師、醫生對記者進行問診和聯繫,甚至包括記者的基本信息也無人核驗,全程只需2分鐘,如一般網購一樣簡單。
  • 如何在藥店買處方藥?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藥品管理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藥品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藥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藥品零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藥品分類管理規定,憑處方銷售處方藥。
  • 沒有處方還是買到了消炎藥「頭孢」
    店員告訴記者,這是一種處方藥,而且是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藥品。由於是抗生素類的藥品,對人體傷害較大,可以購買中藥類、副作用較小的藥品,比如蒲地藍等。記者一連跑了5家藥店,都因為無法出示處方,被店員拒絕出售頭孢克肟。帶著一絲「希望」,記者又來到中山東路上的一家單體藥店。「這裡有頭孢克肟嗎?」一進藥店大門,記者就提出了想要購買的藥名。「是要買片劑還是膠囊?」「就拿片劑吧。」
  • 擅買處方藥致病情惡化險喪命 部分藥店違規賣處方藥
    記者走訪廣佛兩地發現多家藥店未按規定執行,一些藥店沒處方也能買到處方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規定,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藥店不能將處方藥賣給市民。近日本報接到報料稱,廣州有街坊自行去藥房購買了處方藥,服用後病情惡化,險些出現生命危險。
  • 什麼是處方藥
    處方藥就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而非處方藥則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藥物作為維護人類健康的特殊物品,在研製、生產、銷售、使用的各個環節都受到相應法規的嚴格控制,參與這些環節的組織機構或者個人都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授予相應的權限。
  • 處方上不少留白 網售處方藥靠譜嗎?
    電子處方多處空白處方藥可以輕鬆下單「外賣平臺網購處方藥,處方卻問題不少!」6日,揚州市民馮先生在外賣平臺購買感冒藥,沒想到簡單諮詢就可開一張處方並可成功購藥,不過處方上多處空白令人生疑。網售處方藥提供便利的同時,還存在哪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 網際網路平臺可買處方藥?無處方單不能下單
    網際網路平臺可以買到處方藥了?  記者多個平臺測試——無處方單不能下單  長沙晚報記者 周輝霞  根據我國的藥品管理制度規定,處方藥必須憑醫生處方購買,網際網路平臺是禁止銷售處方藥的。近期,有消息以在網絡上成功購買到處方藥而推測網售處方藥的政策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