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藥銷售雙軌制1月1日取消後藥店處方藥銷量大減零售藥店遭生死...

2021-01-20 搜狐網

  從2006年1月1日起,零售藥房處方藥雙軌制購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市民必須憑醫藥處方在藥店登記購買處方藥。記者調查發現,實行四天來,大多數藥店處方藥銷售量急劇下降。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銷量下降應為短期現象,部分藥店需轉變經營結構,加大藥店經營的多元化。

  本報記者鍾建偉

  藥店銷售量急劇下滑

  雖然上海市藥監局推出了藥品分類管理試行辦法,但零售藥房處方藥雙軌制購買的取消,對於多數藥房衝擊很大。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實行四天來,大多數藥店處方藥銷售量急劇下降。

  益豐大藥房總經理劉湘嶽向記者表示,在轉軌的處方藥中老百姓常用藥受的影響尤為明顯。比如北京降壓0號日常的銷售量為一天40多盒,今年1到4日總共才賣出了12盒;倍他樂克去年一天的銷售量在50盒左右,可今年1到4日總共才賣出23盒;珍菊降壓片去年一給的銷售量接近200瓶,可今天前4天只賣出了65瓶;心腦康膠囊去年31日的銷量為50盒,今年1到4號只賣出了10盒。照此下去,藥店的經營很難想像。

  滬上另一家知名經濟大藥房———開心人大藥房總經理喻夢青透露,他們的情況也基本相同。

  藥店紛紛自救

  劉湘嶽表示,此次被取消雙軌制購買的處方藥,包括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常用藥。比如心腦血管類藥、糖尿病類藥、肝膽類藥等等,佔據了藥店營收的很大一塊份額。應該說,上海市藥監局的試行辦法規定上海市民可憑病歷卡購藥,有利於市民到藥店進行購藥和藥店營業收入的增加,緩解了取消雙軌制給藥店帶來的一部分衝擊。但是,從目前來看,藥店受到的影響依然很大。

  因此,益豐大藥房打算從兩方面進行自救,一是增加OTC類藥品的進貨量和進貨品規,以期在OTC藥物的銷售上進行突破;二是自行加大對市民關於安全用藥的宣傳。

  我們很希望有關部門也能加大對市民用藥安全的宣傳,以增加市民持處方來藥店購藥的數量,使藥店能夠渡過這段艱難時期。」劉湘嶽說。

  專家評析

  過度競爭逼藥店調整結構

  上海藥品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表示,此次零售藥房處方藥雙軌制購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的施行,標誌著國家已經開始向「以藥養醫」的醫療體制動刀。國家雖然強制了公民要憑處方在藥店買藥,但同時放開了醫院對處方的管制,而上海市藥監局對於市民可憑病歷卡購藥的規定更擴大了這一權限。這意味著從源頭上制止了醫生開高價藥、多開藥的弊端,市民可以自行根據處方自行選擇購藥的地方和數量。這不僅可以節省醫保資源,也可為藥店帶來更多銷售收入。因此,從長遠來說,藥店銷量下降應該是短期現象。

  其次,這反映出了滬上藥店的過度競爭。汪亮說,為什麼藥店總是表示經營困難,為什麼國家一有個大的舉措藥店就會受到衝擊?這都說明了滬上的藥房處在過於集中的局面。大家都湊在一起軋鬧忙,出現的結局就必然是過度競爭,大家都吃不飽飯。還說明一點就是滬上目前的藥店太多了,正處在新一輪的洗牌期。今後,國家關於醫改的新政會不斷出臺,這必然會導致零售藥房的優勝劣汰,出現最後的獲勝者。

  最後,汪亮認為零售藥店目前應繼續調整結構布局,加大藥店的多元化經營。汪亮向記者表示,國外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始憑處方在藥店購藥的進程,目前還不是一樣存活著數目龐大的零售藥店?因此,國內藥店目前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結構布局,比如重新選擇藥店的布點和布局,在藥店中引入多元化經營。比如可以在藥店中引入化妝品、日化用品、小家電、健身器械、生活用品等等,這在國外的藥店都是可以找到範例的。

  提醒

  上海市民可憑病歷卡購藥

  據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流通處處長王燕表示,上海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推出藥品分類管理試行辦法,市民除處方外,還可憑藉個人《就醫記錄冊》(病歷卡),在零售藥店登記購買處方藥。該辦法為期1年,市民憑處方或病歷卡登記銷售處方藥時,駐店藥師或執業藥師必須在崗,否則藥店不得銷售。

  新的試行辦法規定,市民憑處方或《就醫記錄冊》到零售藥店購買處方藥時,駐店的當班執業藥師或藥師將對處方或病歷卡上的醫囑進行審核,嚴格按醫囑正確調配、銷售藥品,不得擅自更改。如果執業藥師或藥師發現處方或病歷卡的醫囑中字跡不清、有所塗改將拒配藥品。

  記者了解到,由於《就醫記錄冊》的醫囑有效期為3天,因此市民在零售藥店只能購買3天用量。售藥後,執業藥師將會在醫囑的下方加蓋「已售」章。同時,對每個購買處方藥的情況都會予以登記。而突發性哮喘、癲癇、心臟病人的應急用藥,可由駐店當班執業藥師仔細詢問病情,了解病人用藥史後實行登記銷售,藥品銷售量一般控制在1天用量或藥品的最小包裝。

相關焦點

  • 處方藥銷售雙軌製取消 南京藥店面臨生死劫
    處方藥銷售雙軌製取消 南京藥店面臨生死劫  日前,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從2005年元月到年底,將取消現有處方藥銷售雙軌制,處方藥在藥店銷售將全憑處方,否則將取消藥店經營處方藥的資格。  如果說從2004年7月1日起,處方藥中較小份額的抗菌藥憑處方銷售的政策,還讓藥品零售市場處於觀望狀態的話,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總局新政則使藥店老闆如坐針氈。
  • 處方藥雙軌制將取消 廣州藥店面臨新挑戰
    新快報記者 黃海昀在上周五舉行的「廣東共建藥品零售營商新環境論壇」,處方藥雙軌制消取成為各藥店關注的焦點。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消息稱,今年將取消處方藥銷售雙軌制,所有的處方藥藥店均要憑處方銷售。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零售藥店在抗生素限售令後面臨更嚴酷的寒冬。
  • 藥品雙軌制告別在即 處方藥銷售必須全憑處方
    今年7月1日起抗菌藥物須嚴格憑醫師處方銷售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日前再次通報,到2005年12月31日前,其他處方藥在零售藥店也將憑醫師處方購買,告別以往處方藥銷售的雙軌制。
  • 處方藥雙軌制將取消 處方藥都要憑處方
    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人,每周上藥店購買「北京降壓零號」和「糖適平」,已是生活中的一個慣例,然而,再過幾個月,這些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人買藥必須憑處方了。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規定,到明年年底,處方藥的「雙軌制」將被取消,所有處方藥都必須憑醫生處方購買了。  昨天,記者採訪了杭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
  • "雙軌制"年初宣告結束處方藥必須憑處方銷售
    深圳部分藥店處方藥無單也賣專家指出自我藥療習慣給用藥埋下很大隱患提醒市民注意用藥安全本報記者饒潔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通知,從2006年1月1日起,處方藥雙軌制宣告結束,包括注射劑、抗病毒藥、腫瘤治療藥等11類藥品,必須憑處方銷售,否則就會取消藥店經營處方藥的資格。
  • 上海:國產"達菲"進入零售藥店銷售 屬於處方藥
    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記者俞麗虹)針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從即日起,由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國產抗甲型H1N1流感藥品——磷酸奧司他韋(奧爾菲)首次進入零售藥店銷售。    記者6日在上海華氏大藥房華山店看到,在藥店零售的國產「達菲」的價格為每盒40元,規格為75毫克×2粒。
  • 網購處方藥的危害了解一下 杭州有藥店違規被罰了!
    這裡面,特別是外送的抗生素、高血壓之類處方藥,可能有很多是違規操作,也存在很多潛在危險。最近,下城區市場監管局就查到轄區內的杭州同協藥店存在這種違規操作。原來,杭州同協藥店從「叮噹快藥」手機APP、「美團」、「餓了麼」等網際網路交易平臺接單後,當班工作人員根據接單上的藥品要貨信息配藥,交給騎手送貨。
  • 郵寄處方藥被喊停 藥店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簡單來說就是不管是藥品生產廠商還是醫藥經營企業(包括醫藥電商公司,無實體經營店的網上藥店),均不得給個人郵寄處方藥,更不能向個人銷售處方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項目被標示了★符號,根據說明,加★的項目意味著其是設立依據效力層級不足且確需暫時列入清單的管理措施,應儘快完善立法程序。
  • 一張紙條招來大麻煩——處方藥,藥店很無奈!
    10天後,患者再次來到衛生院就診,因服用藥物後出現不適症狀。同日前往市醫院急診,留院觀察1天,後因病情嚴重於3天後轉至省醫院,被診斷為史蒂文斯-詹森症候群。患者認為,衛生院未出具符合規定的處方,藥店在未有處方的情況下出售處方藥,且衛生院及藥店均未告知其服用卡馬西平的注意事項,應當對其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
  • 網售處方藥或節後解禁 實體藥店網上佔山頭
    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信息顯示,京東已於2014年12月23日獲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資格證A證。至此,阿里、京東和1號店三家傳統電商均已取得網上藥品銷售第三方平臺資質。  隨著網購興起,醫藥行業也紛紛與各大電商合作。阿里、京東和1號店三家傳統電商均已取得網上藥品銷售第三方平臺資質。武漢的不少實體連鎖藥店也紛紛在網上開店,如馬應龍大藥房、好藥師大藥房、中聯大藥房等。
  • 網上藥店亂象大起底 金象大藥房處方藥隨便買(全文)
    復星醫藥旗下金象大藥房等合規藥店,部分處方藥隨便買;國家藥監局5月公布的30家黑藥店,至今仍有近半數「正常」營業「在網上買什麼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買藥」,一位資深網際網路人士這樣表達她對網上賣藥的
  • 國內已日趨成熟的網上藥店,為何亞馬遜才在美國推出?可提供處方藥...
    亞馬遜醞釀已久的網上藥店終於面世。北京時間11月17日晚,亞馬遜在美國推出了一家提供處方藥在線配送的線上藥店,正式向藥房連鎖企業宣戰。籌備三年,一朝問世,與此同時,傳統醫藥零售巨頭股價應聲而跌,在疫情這個特殊節點,亞馬遜線上藥店有備而來。然而,巨頭們盤踞多年,亞馬遜能否衝出層層圍堵,前路依舊未知。
  • 不用處方也可以買到處方藥了
    是指為方便群眾用藥,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後,不需要醫師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品,這類藥品,僅憑自我判斷,按照藥品標籤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而處方藥則要有有處方權的醫生開具處方,患者到醫院藥房或藥店憑方購買的藥物。2005年,是我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一個分水嶺。
  • 市民服用藥店開出的處方藥後猝死
    市民服用藥店開出的處方藥後猝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9日 23:21 來源:四川新聞網     (陳太富5月29日,成都金牛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藥店買藥治感冒服藥後猝死    去年8月23日晚,晚餐後覺得有點感冒的市民劉長勇獨自到家附近的百信藥業茶店子健康店買藥。據劉長勇家人回憶,當時店員吳堯給死者劉長勇配了西藥並說明要分三次服用。    回家後劉長勇吃了第一次藥後全家人睡下了。
  • 濟南一藥店非法郵寄、網際網路交易處方藥61筆被處罰
    日前,濟南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示的一則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顯示,山東先大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濟南工業南路店藥店通過藥房網商城共違規銷售處方藥61筆,貨值金額4813.62元。經查處,濟南市市場監管局處以該藥店警告處罰,並處違法銷售處方藥貨值金額一倍的罰款4813.62元。
  • 兩部委叫停郵寄處方藥,電商平臺再遭挑戰
    業內分析這或預示著網售處方藥放開仍有變數。就網售處方藥是否放開的問題,此前相關方已經進行了多輪博弈。12月1日即將正式實施的新修訂《藥品管理法》中並未直接禁止第三方平臺網售處方藥,被認為是鬆綁的開端。2011年,淘寶商城進入健康領域,推出「醫藥館」,屆時僅有上海復美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杭州九洲大藥房、江西開心人大藥房、雲南白藥大藥房5家醫藥公司集體進駐。但後因未獲網售藥品資質,被監管部門叫停。8個月後,重新更名的天貓醫藥館上線。這種B2C模式似乎也得到了政府的認可。
  • 網上藥店亂象大起底 金象大藥房處方藥隨便買(五)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對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劃分管理是相當嚴格的。而為了與國家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管理規定相一致,國家藥監局的規定,即便是這27家合規的網站,所獲得的授權也只能在網上銷售非處方藥,禁止銷售處方藥。
  • 網上買處方藥容易 10家醫藥電商僅一家要醫生處方
    在線諮詢一位陳藥師時,對方表示,這類處方藥需要憑處方到線下購買,顯示無藥可能是位置所在附近藥店沒有庫存。而記者選擇北京一地址,下單購買施保利通片和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時,系統提示「頤壽百姓大藥房德內店」藥方審核成功,可以馬上送貨。記者與快遞員溝通時提出,家中找不到處方,暫緩訂單。隨後藥店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解釋,處方藥分單軌制和雙軌制,記者訂的上述兩種藥屬於「雙軌制處方藥」「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購買」。
  • 記者實測多家醫藥電商平臺:沒處方能大量網購處方藥?
    中國網財經12月18日訊 (記者 凌薇)今年12月1日,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開始實施,儘管新版《藥品管理法》劃定了藥品網絡禁售範圍,而沒有直接禁止網售處方藥,但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論網售處方藥政策是否放開,處方藥應憑方購買是不變的底線,這是毫無疑問的。」
  • 兩少女吞120片處方藥中毒 官方:涉事藥店停業整頓
    據華商報5月10日報導,近日,西安兩名13歲少女吞服120片處方藥導致中毒搶救,這一事件令人驚心。針對違規賣給孩子處方藥的3家藥店,灞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停業整頓,並立案處理。西安市藥監局發函要求各區縣加強處方藥銷售監管,同時提醒家長注意未成年人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