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地大物博在飲食習慣上各地都不相同,比如主食南方人愛吃米飯,而麵食卻是北方人生活中常見的主食,像饅頭,水餃,麵條。在山東人的日常裡煎餅,烙餅是常見的麵食,尤其是口感又香又筋道的烙餅最為受歡迎。說到烙餅,在山東各地又有很多的吃法。在老家濰坊,有一種家喻戶曉的烙餅,俗稱三層餅,每次回去都會到面鋪裡買一些。
一張薄餅揭開後成三層,常見的吃法是配朝天鍋吃,滷好的豬頭肉,肥腸等切碎用餅捲起來,吃起來是又香又筋道,吃完再喝一碗老湯溜溜縫,愜意又熨帖。在濰坊家家都會烙餅,麵團和得軟硬適中,檊成薄薄的餅胚,用鏊子烙至兩面起花。
烙餅,看起來做法也很簡單,可是因為對麵食理解的不同,每個人烙出的餅也有很大差異。比如說,和面時候用冷水還是熱水,烙出的餅為什麼不好分層,不香不筋道?面鋪裡的大廚說,烙餅好吃有竅門,掌握2個訣竅,一次烙3張餅又香又軟。
【三層餅】麵粉,花生油,鹽
第一步。和面:做烙餅和面與做其它麵食不同,一半麵粉倒進面盆裡,用冷水和成柔韌的麵團。另一半麵粉用開水焯燙,放涼後和成麵團,做成燙麵。然後將兩種麵團糅合在一起,揉成麵團。冷水和面做成的烙餅發硬,而純燙麵做成的餅吃起來發粘,沒嚼勁。
第二步:麵團揉好以後,倒入一小勺花生油,少量的鹽,然後反覆揉面直至麵團光滑柔潤。最後將麵團蓋上溼毛巾或保鮮紙餳半小時,使麵團裡面沒有麵疙瘩。這樣的麵團做烙餅,香軟又筋道。是三頁餅好吃的第一個訣竅。
第三步:將餳好的麵團取出放在面板上,再次揉勻。切成均等的小面劑子,分別將面劑子揉勻,按扁後用擀麵杖擀成厚面片。
第四步:在每片麵皮上刷上一層花生油,然後將三張麵皮疊起來。在麵皮上刷一層花生油,烙熟後的烙餅很容易揭開分層,這是做三頁餅的第二個訣竅。
第五步:用擀麵杖在麵皮上按壓幾下,然後檊成薄餅,擀的時候邊旋轉邊往前推動擀麵杖。
將餅胚卷在擀麵杖上,從預熱好的鏊子一邊開始,將餅胚均勻放在鏊子上。自己在家烙餅,沒有鏊子可以用餅鐺或平底鍋,同樣可以烙出好吃的薄餅。
將餅烙至兩面出現金黃色均勻的小糊斑,俗稱「起花」,這時候餅就烙熟了。烙熟的餅要趁熱蓋上乾淨的毛巾或放在有蓋的簸籮裡保持溼潤,要不一會兒餅就變脆。做好的烙餅揭開,每一層都軟如綿薄如紙,卷上酸辣土豆絲或者是辣椒炒小乾魚,是又香又筋道,好吃到停不下嘴。喜歡吃烙餅嗎?掌握2個訣竅,一次烙3張餅,又香又軟還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