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政府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為了忠實履行二戰同盟國義務,向世界正式宣布:從明天開始,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他們鋼鐵洪流——坦克集群的帶領下,如潮水般地越過蘇聯與中國以及外蒙古的邊界線,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精銳——關東軍發動了全線進攻。當日,鑑於蘇聯紅軍已經開始在東亞對日作戰,作為同盟國成員國的美國為了在朝鮮半島利益最大化,於是向也是同盟國成員國的蘇聯方面提出建議:以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為界限,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北地區內的日軍由蘇聯紅軍負責作戰及受降,而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地區內的日軍由美國大兵負責作戰及受降。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蘇聯方面的認可,而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正是我們所熟悉的「朝鮮三八線」。
圖-朝鮮地圖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蘇聯和美國按照之前協定分別控制了三邊線以北和三八線以南的朝鮮地區,並對控制地區實行託管。當時三八線以北和以南地區所佔面積比例為57:43,而人口比例恰好相反,比例是2:3。另外,三八線以北地區為朝鮮半島重要的工業區,而三八線以南地區為朝鮮重要的產糧區,綜合來看,朝鮮三八線南北地區各有優勢和所長。在朝鮮半島被蘇聯和美國分開託管期間,兩邊都爆發了激烈的民族主義運動,當然也都遭到了各自區域托管國的無情鎮壓和清理。鑑於當時國際社會的形勢,蘇聯和美國敏銳地發現朝鮮半島民族獨立已成大勢所趨,獨立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他們開始培植親己勢力,最後蘇聯方面選擇了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級軍官金日成,美國方面選擇了有美國留學經歷的南朝鮮右翼勢力領袖李承晚。
圖-美軍坦克
在蘇聯和美國的幹預下,朝鮮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別於1948年8月和1948年9月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以下簡稱「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北朝鮮」)。期中李承晚順理成章當選為韓國總統,而金日成自然成為北朝鮮的國家領導人。1948年12月,蘇聯方面將三八線以北地區的行政權移交給北朝鮮政府,蘇聯紅軍也全部撤離朝鮮,半年後,美國方面將三八線以南地區的行政權移交給韓國政府,除了留下部分軍事顧問外,美國大兵也從朝鮮南部撤離。三八線,這條由第三方的美國和蘇聯約定的一條線,人為造成了朝鮮半島的分裂,此後韓國和北朝鮮在三八線附近衝突不斷,最後演變為1950年北朝鮮對韓國的軍事入侵。
圖-蘇聯坦克
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了,北朝鮮人民軍在蘇聯援助的T-34坦克的帶領下,僅用了三天時間便擊潰韓國國防軍,佔領韓國首都韓城。很多讀者朋友在這裡應該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北朝鮮進攻韓國之前,到底是哪一方先開火挑起軍事衝突,進而引發朝鮮南北內戰的?說得更簡練一點就是: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小編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朝鮮南北雙方都說是對方先開的火,但雙方有關的檔案卻至今都沒有解密和公開。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是,韓戰以後,朝鮮南北雙方各自的盟友又都有人說是自己一方先挑起的戰爭,這使得問題思路更加混亂。
圖-朝鮮戰下的朝鮮婦女和兒童
在韓戰期間,有一個美國著名記者對這場戰爭做了報導,稱是韓國李承晚方面先進行挑釁,才引發朝鮮南北戰爭的,因為李承晚想借韓戰將美國人拖下水,重新奪回自己在國內政壇上已經失去的威望和權力。另外,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也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說:「北朝鮮人想用刺刀尖捅一下南朝鮮,金日成說這一捅會在南朝鮮內部引發一場爆炸!」。此外,赫魯雪夫還肯定地爆料說,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也提前知道朝鮮的開戰意圖並支持金日成發動戰爭。赫魯雪夫前面一句話有一定可信度,但後面這句完全是天方夜譚,估計連美國人都不會相信,認為這是假話,按照美國人的話說,當時毛澤東最害怕朝鮮南北打起來,那樣會影響中國大陸收復臺灣的計劃。
圖-金日成
關於「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這個問題,事到如今依然是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是一場在美蘇「冷戰」背景下,朝鮮南北方都想要的戰爭,至於是誰打響的第一槍,已經不重要了!
圖-李承晚
原創文章撰寫不易,請勿抄襲、複製,違者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