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2021-01-09 騰訊網

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政府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為了忠實履行二戰同盟國義務,向世界正式宣布:從明天開始,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他們鋼鐵洪流——坦克集群的帶領下,如潮水般地越過蘇聯與中國以及外蒙古的邊界線,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精銳——關東軍發動了全線進攻。當日,鑑於蘇聯紅軍已經開始在東亞對日作戰,作為同盟國成員國的美國為了在朝鮮半島利益最大化,於是向也是同盟國成員國的蘇聯方面提出建議:以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為界限,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北地區內的日軍由蘇聯紅軍負責作戰及受降,而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地區內的日軍由美國大兵負責作戰及受降。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蘇聯方面的認可,而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正是我們所熟悉的「朝鮮三八線」。

圖-朝鮮地圖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蘇聯和美國按照之前協定分別控制了三邊線以北和三八線以南的朝鮮地區,並對控制地區實行託管。當時三八線以北和以南地區所佔面積比例為57:43,而人口比例恰好相反,比例是2:3。另外,三八線以北地區為朝鮮半島重要的工業區,而三八線以南地區為朝鮮重要的產糧區,綜合來看,朝鮮三八線南北地區各有優勢和所長。在朝鮮半島被蘇聯和美國分開託管期間,兩邊都爆發了激烈的民族主義運動,當然也都遭到了各自區域托管國的無情鎮壓和清理。鑑於當時國際社會的形勢,蘇聯和美國敏銳地發現朝鮮半島民族獨立已成大勢所趨,獨立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他們開始培植親己勢力,最後蘇聯方面選擇了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級軍官金日成,美國方面選擇了有美國留學經歷的南朝鮮右翼勢力領袖李承晚。

圖-美軍坦克

在蘇聯和美國的幹預下,朝鮮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別於1948年8月和1948年9月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以下簡稱「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北朝鮮」)。期中李承晚順理成章當選為韓國總統,而金日成自然成為北朝鮮的國家領導人。1948年12月,蘇聯方面將三八線以北地區的行政權移交給北朝鮮政府,蘇聯紅軍也全部撤離朝鮮,半年後,美國方面將三八線以南地區的行政權移交給韓國政府,除了留下部分軍事顧問外,美國大兵也從朝鮮南部撤離。三八線,這條由第三方的美國和蘇聯約定的一條線,人為造成了朝鮮半島的分裂,此後韓國和北朝鮮在三八線附近衝突不斷,最後演變為1950年北朝鮮對韓國的軍事入侵。

圖-蘇聯坦克

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了,北朝鮮人民軍在蘇聯援助的T-34坦克的帶領下,僅用了三天時間便擊潰韓國國防軍,佔領韓國首都韓城。很多讀者朋友在這裡應該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北朝鮮進攻韓國之前,到底是哪一方先開火挑起軍事衝突,進而引發朝鮮南北內戰的?說得更簡練一點就是: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小編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朝鮮南北雙方都說是對方先開的火,但雙方有關的檔案卻至今都沒有解密和公開。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是,韓戰以後,朝鮮南北雙方各自的盟友又都有人說是自己一方先挑起的戰爭,這使得問題思路更加混亂。

圖-朝鮮戰下的朝鮮婦女和兒童

在韓戰期間,有一個美國著名記者對這場戰爭做了報導,稱是韓國李承晚方面先進行挑釁,才引發朝鮮南北戰爭的,因為李承晚想借韓戰將美國人拖下水,重新奪回自己在國內政壇上已經失去的威望和權力。另外,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也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說:「北朝鮮人想用刺刀尖捅一下南朝鮮,金日成說這一捅會在南朝鮮內部引發一場爆炸!」。此外,赫魯雪夫還肯定地爆料說,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也提前知道朝鮮的開戰意圖並支持金日成發動戰爭。赫魯雪夫前面一句話有一定可信度,但後面這句完全是天方夜譚,估計連美國人都不會相信,認為這是假話,按照美國人的話說,當時毛澤東最害怕朝鮮南北打起來,那樣會影響中國大陸收復臺灣的計劃。

圖-金日成

關於「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這個問題,事到如今依然是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是一場在美蘇「冷戰」背景下,朝鮮南北方都想要的戰爭,至於是誰打響的第一槍,已經不重要了!

圖-李承晚

原創文章撰寫不易,請勿抄襲、複製,違者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到底是誰挑起了韓戰?朝鮮?韓國?還是它們背後的蘇聯與美國
    美國駐韓大使穆喬表示,「戰爭是早晚的事,說不定就會在哪天早上發生。」穆喬的看法一點也不假,在蘇聯紅軍於1948底撤離朝鮮半島、美軍在1949年6月底撤出朝鮮半島後,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美蘇一撤軍,朝鮮和韓國就衝突不斷,僅僅是在1950年3月3至10日這一周的時間裡,雙方就在「三八線」附近發生了18次武裝衝突。
  • [預告] 韓戰(一)爆發:1950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
    [預告] 韓戰(一)爆發:1950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 鳳凰大視野 冰與火——韓戰實錄 系列:總序:韓戰爆發於1950年6月,最後的停戰協定籤署於1953年7月。二次世界大戰後本土沒有遭受戰火的美國在戰爭結束後擁有領先世界的經濟能力。當時美國的工業總產值佔整個西方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還是當時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當仁不讓地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擁有原子彈,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性能先進的作戰飛機。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艦隊。
  • 細看韓戰,沒有所謂的侵略與被侵略,有的只是國家統一
    之前有個問題一直搞不懂,那就是韓戰的爆發,到底是北朝鮮的過錯還是南朝鮮的過錯?在以往的歷史認知中,總感覺是南朝鮮發動進攻,並且導致了後來的戰爭。但是後來看歷史的時候又發現,事實上不是如此,應該是北朝鮮先發動進攻,然後才導致了大戰。
  • 這塊中國領土屬於中國幾千年,分給朝鮮一半,朝鮮反倒反咬一口
    這塊中國領土屬於中國幾千年,分給朝鮮一半,朝鮮反倒反咬一口1962年中朝邊界談判之後,白頭峰和一大半天池劃給朝鮮,白頭峰後被朝鮮改名為將軍峰,整個長白山在解放之前幾千年一直屬於中國韓國認為,中朝現有邊界是北朝鮮在1950年到1953年韓戰時期有求於中國而做出有讓步的結果,1909年中國和日朝籤訂的《間島協約》是一項不平等條約,還稱為長白山「天池的一半劃讓給中國」,是中國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出兵參加韓戰的代價,間島是以白頭山為起點向西北等地
  • 1950年韓戰爆發前的漢城一片祥和,幾度易手後,這裡滿目瘡痍
    【戰爭爆發之前】這是1950年韓戰爆發之前的漢城,在朝鮮歷史上漢城和平壤一樣,都是半島上非常重要的城市。不過在1945年因為日本的戰敗,這裡隨著日本人的離去反而成為了美國人進駐的地方。同時半島北方也進入了蘇聯人,於是朝鮮成為了兩大強國對立的前沿,時刻面臨著分裂的危險。
  • 朝鮮:與韓國關係進入戰爭狀態
    這張朝鮮中央通訊社3月29日發布的照片顯示,在朝鮮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廣場 ,人們參加集會。新華社發  朝鮮中央通訊社30日播發政府聲明,宣布「從現在開始,朝韓關係進入戰爭狀態,雙方所有事務將以戰時原則處理。」任何挑釁將觸發一場「全面衝突與核戰爭」。
  •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為什麼要參加韓戰?
    那時候的中國面臨的局勢還是比較嚴峻的,無論是工業、經濟,甚至是百姓的溫飽穿衣問題都亟待解決。加之中國那時候面臨美國經濟封鎖的局面,使得中國在國際上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援助。可以說,一切都是靠自己!但是,更加不利的是朝鮮內戰爆發。而是當時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在美國和蘇聯的斡旋下按照北緯38度為界劃分為北朝和南韓。兩個國家在韓戰爆發前最初的5年時間內相安無事。
  • 韓戰,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1950年爆發的韓戰,是一場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爭。這場血戰整整歷時三年,傷亡數百萬軍民百姓,損耗數百億軍費物資,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後,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如此宣傳。那麼,朝韓兩方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呢?
  • 戰爭的導火索,為什麼是朝鮮?
    戰爭的導火索,為什麼是朝鮮?1894年的這場戰爭,通常被稱為「中日甲午戰爭」,其實這種說法不經意地忽略掉了當年事件的另一個主角——朝鮮。
  • 韓戰背後:史達林想借三八線佔領日本
    原標題:韓戰背後:史達林想借三八線佔領日本   金日成的試探   分裂的種子必然結出戰爭的苦果。蘇軍已經撤出,而美軍尚未撤離的形勢使北朝鮮政府所受到的壓力大增。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兩度向蘇聯尋求幫助。
  • 韓戰漢城9個月內4次易主 屠殺場面慘不忍睹
    【提要】近日,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日表示,韓國確信朝鮮「已經做好發射飛彈的準備」。此時,我們有必要反思一下戰爭帶來的殘酷影響,戰爭對城市的破壞是驚人的,在朝鮮戰場上,飽經戰火蹂躪的漢城是一個尤為典型的例子。
  • 韓戰爆發前夕,金日成尋求蘇聯軍事援助,史達林是什麼態度?
    1949年以前,北朝鮮方面手上能夠用於作戰的正規部隊只有3個師的力量,和南邊的李承晚擁有6個師的力量相比還是非常弱的。1949年三月份,北朝鮮的領導人金日成就來到了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直接向史達林提出了要保護北朝鮮安全的問題。
  • 韓戰解密,史達林的別有用心
    金日成曾經數次給史達林寫信,表明心意,可是史達林都不理會,直到1950年,史達林因失去中國殖民地感到不滿,想有所作為,便痛快地答應了金日成,同意支持朝鮮的作戰計劃,並且給朝鮮大批武器裝備援助。韓戰爆發在得到中國和蘇聯的許諾,金日成回到朝鮮後就開始整頓軍隊,1950年6月25日,打著李承晚的旗號,越界挑釁,命令軍隊向韓國進攻。史達林為什麼改主意了?
  • 1950年,若中國沒派志願軍入朝參戰,韓戰結局會怎麼樣?
    1950年10月,首批志願軍進入朝鮮境內作戰,並在第二個月增兵至38萬人,通過一、二次戰役痛擊聯合國軍,將戰線反推至北緯三十八度線。近3年的作戰過程中,中國官兵共有38萬餘人的巨大傷亡,如果不是中國出兵,韓戰百分之百將是另一種結局。
  • 北朝鮮使用T-34坦克一路碾壓,為何南朝鮮沒有應對措施?
    這南朝鮮的軍隊可謂是一敗塗地,在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就是北朝鮮的T-34坦克。因此,美國人趕緊在日本湊集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在6月30號這一天,也就是北朝鮮發動進攻的第六天才從日本空運到了朝鮮。而這會兒,南朝鮮部隊的狀況已經是混亂不堪了。
  • 朝鮮教科書上描述的抗美援朝戰爭
    1945年9月,美軍強佔南朝鮮。自1947年1月1日至戰爭前夕的三年半期間,南朝鮮方面對北朝鮮進行了5150多次有組織的武裝挑釁。這是韓戰的序幕,是「試驗戰爭」。美國為了擺脫席捲本國的嚴重經濟危機,於1950年6月25日對共和國北半部發動了武裝侵略。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韓戰爆發的原因:蘇聯僅想要一出海口?
    》,何楚舞著,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1950年10月19,也就是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國志願軍出兵朝鮮。  韓戰為什麼爆發?蘇聯是始作俑者。蘇聯支持朝鮮發動戰爭,目的僅僅是控制朝鮮半島嗎?  1945年,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形成對峙,開始了長達45年的冷戰。韓戰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局部戰爭,是冷戰中的熱戰,韓戰中的交戰各方都在冒著硝煙的槍口前放了一塊遮羞布,唯恐戰爭擴大,形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但是美國歷史記載了韓戰的詳細原因。那就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派遣軍隊入侵南方(也就是韓國),而美國政府顯然不能置之不理,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同時美國還說服聯合國,以朝鮮入侵韓國的名義,讓聯合國成立世界聯軍一起參與共同對抗朝鮮的入侵。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1948年8月15日美國的扶植下的李承晚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同年9月9日朝鮮半島北部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國土和民族的分裂使三八線兩側的交通、電訊和人員物資的交流被切斷。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韓雙方在「三八線」附近一共發生了2000多起糾紛。這種武裝衝突的不斷升級終於誘發了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