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鮮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鮮花都是能表達心意的禮物之一,是居家最好的裝飾,也是人生最佳的點綴。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是佛教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中最為普遍的一種。
佛教與花
作為佛門一種重要的元素,花可謂無處不在。
花還多用於佛教的各種譬喻,既能描述佛國淨土的殊勝與佛像的莊嚴,也有助於使佛法變得簡單易懂。
佛經中更是記載了各種關於佛門中人與花的故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花開見佛」、「拈花一笑」、「天女散花」等等,這些都表明了佛教與花的深厚淵源。
此外,佛陀從出生、成道到涅槃,也都與花有著關聯。佛陀示現白象入胎,白象口含蓮花;佛陀誕生後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佛陀講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讚嘆,或化成天花供養;佛陀涅槃時,天人更是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
佛前供花的意義
佛為天人師,佛前供花是佛教重要的日常儀式之一。
所謂「花開結子」,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佛前供花則代表修好因、修善因。如是因得如是果,多播種成佛的因,待因緣成熟時必然會結下好的果。
當花的清香迎面而來時,不僅能讓我們的思緒沉靜溫和下來,也是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發廣大的菩提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多種成佛的正因。
另外,鮮花固然美麗,但其香味終會飄散,花瓣也終會凋零,花與人生一樣充滿了無常的流轉和變化。因此,當我們以花供佛時,也要藉此明白「花開花落,世事無常」的道理,提醒自己好好修行。
佛前供花的功德
花能清心養目,不管是佛前供一把花還是一朵花,乃至見到鮮花一念發心要以此供養諸佛菩薩,都有非常殊勝的功德。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即使以散亂心供花一朵於佛像前,此人已積累了無邊資糧,逐漸能見到無數如來的身相。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
佛前供花,於家中也可,於寺院也行,要有正確的發心,最好選擇無毒、無刺、新鮮的花,尤其蓮花是供佛的佳品之一。同時應將花插得莊嚴並時常加以修剪,把枯萎凋謝的部分去除,隨時清洗、更換,保持花的鮮潔。
佛前供花,供養的是諸佛菩薩,也是我們恭敬心、虔誠心的表現。心懷清淨,常與美好事物為伴,我們皆能處世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