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俞菱逛馬路 | 出品
上海百年老店課題組 | 策劃
每周六 | 原創
每天早晨,盈利睜開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快的成本更快.否則,我就會被成本吃掉。而成本也從睡夢中醒來,第一個念頭是:我必須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盈利,要不然我就會被餓死。
原文是非洲草原動物世界的經典開局。
可惜,這些美好的小店。2020年,新樂路20年+上海小店夢曼特休業,福州路40年+上海小店汕頭書屋休業,福州路16年+上海小店 Suzhou Cobblers摩登繡鞋的實體店休業,長樂路20年+瀚藝旗袍創始店關門,退守工廠店.
小店並非通過努力就一定能夠生存得下來。我們進入全新時代,我們遇上了時間的嫖客。我們遇上了速度相對論,不論是剛剛學步的新店,還是10年+小店,不論是單店,還是資金雄厚,具有規模效應的實體店,都在同一個早晨醒來。成本與盈利一同醒來了。我們醒來,我們在物競天擇裡奔跑。不論是誰,我們都得拼命奔跑。16年前,為逃離貧困,四川女孩何敏離開家鄉闖蕩上海灘,加入臺灣人魏子淵的青瓏工坊。東平路,成就了青瓏工坊等一批傳奇小店。2018年年底,是青瓏工坊的高光時刻。所有聲音與流量都善待這個因政策即將關張馬路和小店。何敏——在我眼裡上海灘最會做生意的店長,在顧客眼裡熱情,質樸,口才好的店長!仔細聽,這個好店長卻是一個口吃患者。這件事讓我想了二年零五個月,2018年10月,我們在東平路認識了。毛姆說,身體的偶有屬性會影響靈魂的構成。好吧,說這句話的也是有嚴重口吃的人。在我看來,世界上起碼有三個著名的口吃:毛姆、坂本龍一、何敏。他們都找到了自我表達,其表達強烈到噴薄而出。毛姆找到文字,成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坂本龍一找到音樂,成為全日本音樂大師。小何最傻,傻傻地找到自己的弱項,必須張嘴說話才能生存的工作,推銷商品,但卻可能成為全上海最會做生意的店長。她一直謙稱自己就一個賣碗的。或許潛意識裡,賣出去的每一隻碗,都是治癒系的嘴巴,或嘴巴的治癒,替這個好姑娘開口說好話吧。即便是今天,說話利索很多的何敏還承認,開口說話,接聽電話,還是一件讓自己緊張的事情。她的夢想是,回到東平路,回到這家小店的誕生地,那只有12平方路邊小屋,渡過上海時光,成就百年傳奇。紹興路猶如紹興城,除了不能隨時來一杯助興的黃酒,也定是一條文化浩蕩的資深馬路。漢源書店曾經是這條馬路的地標,是夜晚回家的光。因張國榮而榮,也可能因張國榮而衰。我實在找不出漢源書店告別紹興路並終止上海營業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張國榮犯忌諱,還是爾冬強犯了忌諱,還是書店的名氣犯了忌諱。上海能拿出手跟巴黎莎士比亞書店等世界著名書店比一比的書店,或跟巴黎花神咖啡館等世界著名咖啡館比一比的咖啡館,上海坊間我們的腰杆子,幾乎就是漢源書店——創辦於1995年,最終消失在2017年冬日。陽光打在那年梧桐樹枝上,馬路倒影凌亂、怪異、完全看不懂。瓦爾登湖店原名不叫瓦爾登湖,因店裡自己收藏的《瓦爾登湖》如此之多,賺得顧客加入其中,從世界各地贈送,今天竟有滿滿一書櫃無雜色200多版本的《瓦爾登湖》,作者只有一個人——梭羅。不知梭羅是否有知,但知粉絲有知,這個傳奇的寫詩的時裝鋪店主,湘西妹子,沈從文老鄉,向芬芬。後來這家店索性改名為瓦爾登湖。向芬芬名字也被瓦爾登湖替代。漢源書店已經從紹興路上消失了3年了,空留下慕名而來的瓦爾登湖店。文學青年創辦小店,有15年之久,不是容易的事情。遇到重大疫情,熬過2020這一年,已屬不易。去年交完房租,據說,瓦爾登湖全身口袋和手機、銀行卡裡,只剩下300多塊錢,可見慘烈。今年呢?春暖花開的紹興路,像一個孤單的孩子。瓦爾登湖說昨天一天沒有一個人進店。每年都有一些冬款大衣積壓,去年許多顧客幫襯,只花了一個月就清貨了。今年線上線下都動不了,發出去的微信,像夜晚的航船。朋友圈也沒有動靜。15年歷史,慕名而來的瓦爾登湖,活成紹興路孤獨的守望者。漢源書店之後,差不多就是孤本了。梭羅先生,瓦爾登湖——這夜航船能在市井中撐多遠呢?求助:下面這張照片,誰能拍得更好一點呢?(手機全景模式)DF Boutique店主符宸瑗,畢業於義大利馬蘭戈尼時尚學院,碩士。按照去年年初相關規定,她租的國企門面房,可以減免房租,但卻被卡著。沒有辦法的時候,面對權力面孔,她承認也哭了,但她告訴我,我沒有鬧。她不是鬧的人。最終,糾纏拖延幾月之後,權力面孔面對梨花帶雨如此這般方開恩減免。我想起另一個上海女人,名媛鄭念,被文革雙手反銬於背後,造反派特製的手銬深嵌身體,鄭念被勒得血肉模糊。被毒打時,她從不討饒,甚至不許自己發出呻吟聲。因為在她所受的教養中,那樣是不體面的,有辱文化的。鄭念,生於天津貴胄家庭,丈夫是外交家,自己也曾留學英國。新中國建立後,愛國回國。1973年,鄭念被釋放出獄。她拒絕釋放,她要求關押者必須要道歉,在上海、北京的報紙上公開道歉。我們,或一個時代,或至今都當成一個笑話來看,看一個女性要歷史一個道歉。我只聽見一聲嘆息。鄭念至死不忘的一個上海惡人,胡永年,活活打死她獨女梅萍的造反派頭目。阿姨,我幫你記下!她叫符宸瑗,我稱符小姐,設計師,上海小店店主。我最欣賞她對時尚的理解。也喜歡到她店裡坐一坐。要她堅守實體店,為上海開出一家百年老店,我不好意思說出口。一年前,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發出去的店主採訪,她回答:從來就明白都要自己去撐。小時候,她被從江蘇過繼給了遠在新疆的親戚。說到小小的年紀再次回到江蘇,狠命吃著綠色蔬菜,我也聽得熱淚盈眶。作為設計師,她顯然不低於正常水平!歐洲某總理夫人穿她設計的綠色衣服接待某國領導,成為某店高光時刻。她不貪戀,卻貪戀於中國花布的布匹之美。呈現江南,呈現布衣之美,取之風土人情,又走得上國際舞臺。作為管理者,她說壓縮。做減法,這也不是第一次。短短幾年,幾家店只剩下這莫幹山路M50最後一家店。她要怎麼退,怎麼縮?別說百年老店,誰告訴她,如何熬得過眼前2021年?見過日本1000年的小店一文字屋和助,也不過一家店,還在原址,吃過這千年小店的商品——烤麻薯,這也沒有到我吃不起的地步。旁邊的今宮神社,全然沒有制服保安看守。一群群學生,穿梭,將這家千年小店當作學堂,講義,捧著無形的書,翻閱,仰止,總也翻不到頭的一部煌煌大作。我們的孩子何時有一本如此教材?如何將一家小店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京都,有些人是因為信仰千年歷史的今宮神社,而找到這家老店。而有些人純粹為了吃千年烤麻薯,而找到這家店。我找尋這家千年老店,也是來吃這一頓千年手藝的烤麻薯。不論是從千年神社出來的人,還是像我直奔千年老店的人,這家老店都只賣一樣的東西:烤麻薯。雖然是第一次來,我也就吃10串烤麻薯。茶水是免費的。一共500文,相當於30元人民幣。想像裡千年老店我掏不出千元決對不起中國商業的邏輯。一文字屋和助,創業於長保2年(公元1000年),長達1021年的堅持,其耐心超過中國宋、元、明、清,朝代長度的總和。這家1000年的老店一文字屋和助對面開著另一家老店かざり屋(Kazariya),創業於1637年,也是三百多年的老鋪!世間最好的定位是,1000年的老店對面,開著一家300年的老店。兩家門對面的店,直線距離不過7、8米。我在一間小店吃一頓烤麻薯(10串),又跑到對門小店吃一頓烤麻薯(10串)。兩間老鋪,來回一趟,700年。1000年的店還常拿300年的店開刷——「300年前,他們轉手了!」這兩家店都是傳女不傳男。今天看來,這樣的傳遞,是具有文化開創性的成功案例。多少男性王朝被打敗了,這裡卻留下兩家母系特徵的古老小店,值得我們研究!兩家的門牌號也十分有趣,千年店是京都市北區紫野今宮町69,百年店是京都市北區紫野今宮町96。好的陪伴竟然就是一輩子的糾纏,明爭暗鬥,再繼續廝守。如果我們有三十年的陪伴,來得及照見對方的靈魂並感恩彼此。如果我們有三百年的陪伴,產品、作息、笑臉,會像潮汐一樣準時,像彼此一樣相似。吃一串烤麻薯,僅僅是吃了一串烤麻薯,卻坐對唐、宋、元、明、清。這樣的時空變換,讓人眼花繚亂,心驚不已。此刻,我在京都,千裡迢迢,站在門前怯怯叩門。而京都卻在1227年之外。圖:面向今宮神社,右側是千年店一文字屋和助,左側是百年店かざり屋(Kazariya)圖:方盤子是千年店烤麻薯,圓盤子是百年店烤麻薯。——彼此陪伴與擂臺均在天地方圓之間。鰹魚脯是一種日本味道的重要來源。日本飲食文化也被稱為高湯文化。鰹魚脯經常與海帶、香菇在一起,成為日本高湯的原料,而高湯則成為日本料理的原料。我們常喝的味噌湯當中,應該有這種文化。我見到的鰹魚,堅硬、沉重,像是一塊紋理緊緻的金絲楠木。這是傳說中的鰹魚脯。這種食材的形成,需在暖爐裡通過熱氣和煙燻,使其乾燥,並經過長黴發酵後,鰹魚只剩下生鰹魚的五分之一。這樣的鰹魚脯蛋白質含量比生鰹魚高三、四倍。為測試鰹魚脯硬度,日本電視節目,曾用一種無論什麼東西都可以攪碎的攪拌機與鰹魚脯對決,最終,鰹魚大獲全勝。食用鰹魚脯,需用一種類似木匠刨子的利器,才能一層一層盤剝到鰹魚美味的核心,其實每一層都是鰹魚脯美味的舌尖。將生鰹魚變成鰹魚脯,再將鰹魚脯刨出一層層美味之花,是需要時間的慢工細活。八木長店員工,為我們現場演示如何將鰹魚脯刨出日本美味。態度不溫不火,允許拍照,對我們購買不特別期待,展示、玩耍好像成了唯一的目的。誕生於1737年八木長店,有284年歷史。1737年是乾隆二年,這一年大哲學家康德剛剛出生。後來康德也活出了鰹魚脯的效果。看這些百年老店,不以賺錢為目的。在東京,店家對你好,對你微笑,給你說一通你聽不懂的禮節語,並不是想賺你的錢。甚至,整個城市不以賺錢為目的。那麼,什麼是這座城市的目的?在東京,思考賺錢之外的目的,看起來像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上海,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上海小店賺錢目的性太明確,這有錯嗎?賺錢,快賺錢,賺快錢。為什麼會這樣?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成了一個性子急的種族?一個急於用錢的城市?八木長店
店址:東京中央區日本橋103-0022
爬上80年香港歷史最後一階臺階,我看見80年陸羽茶室招牌。最先想起的還是舒淇小姐的《LV城市指南》那段甜美的聲音:「請到陸羽茶室等我……我會在那裡等你!」一會要拆遷,一會又鋪面租金上漲,租客與房東的戰爭,全世界都不會少,也差不多。雖然香港遍地都有好吃的店,而這家80多歲的老茶室,卻是我每次抵達香港的念想。感受這裡人的生活日常,白衫老者為你引座沏茶,隨便點單都不會踩坑,經歷時光沉澱的美味就是這樣敞亮,充滿自信。我常常會在這裡尋找上海的影子,因為當時是仿效民初時代上海法租界的西餐館裝潢,帶有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可別小看了一家小小的餐廳,陸羽茶室的熟客是真的厲害,陸羽的一眾熟客,霍英東、李嘉誠……後面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為了救一家小小的餐廳,大佬們,乾脆買下陸羽茶室所在的整棟大廈!對的,是將整棟大樓買下來了!陸羽茶室得以續命~他們不放棄的何止是一家80年+陸羽茶室?何止是一種80年的香港味道,一碗杏仁白肺湯、蟹黃棉花雞、釀豬潤燒賣、叉燒酥、雞蛋撻…?出手相救的是香港市井鮮活的樣子!你說,在他們眼裡,一棟大樓要緊,還是一家80年歷史的餐館重要?3、16年+福州路Suzhou Cobblers摩登繡鞋止於2020年10、14年+泰康路Alley RESTAURANT & COFFEE BAR止於2020年12、10年+泰康路XMJ攝影工作室止於2020年13、10年+泰康路王子殿下卷耳貓咖啡店止於2020年16、12年+陝西南路朱姐福記港式茶粥面止於2020年世界的市集群的姐妹兄弟,2020年——參與搶救上海小店的所有讀者朋友,你們盡力了!關於相遇,最美好的故事,是江湖人稱老爺子的孫冕講給我的。我問你,如果400多年前,兩把古琴出自同一個斫琴師,經過漫長的時光與流離,今天它們如何相遇?首先,得有一個得道之人,不僅具有影響力,還要有號召力,他發出的聲音,能穿越400年時空,巫師一般,招啊,牽啊,引領它們,穿越冥冥時空。其次,它們均出現了狀況,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年齡,病了。或因此聽見了,除了登臺發出聲音,現在我要有一件要緊的事情去辦。這確實很難,歷經滄桑,400年之後,再次相遇,除卻天意,人力沒法做到。約3、4年前,裴師傅收到一把長沙送來的古琴。打開古琴,不僅是日月風霜的痕跡,不僅是磨破了的時光,還有第一代斫琴師的名字、時間等事件記載歷歷在目。1564年,琴師塗桂製作的古琴,為大明朝益王朱厚炫製作。就在這把琴修復完工時,奇事發生了,從北邊又來了一把琴。打開琴面那一刻,裴金寶師傅驚呆了,竟然是1564年,塗桂同年同月製作的同款的另一把琴。南邊的琴就要送還主人的一個夜晚,裴金寶師傅將兩把琴請到一起,點一柱香,念念有詞:你們分別了447年,在我這裡相遇了一個禮拜,下一次相遇,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潸然淚下。這是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之後,這是高山與流水之後,我聽過最美妙的琴聲。400多年前的古琴,那塊木材,該來自同一棵樹,共同的風霜雨雪,陽光普照,一起出山,再經同一個斫琴師,今生才成為一把好琴。當中又是經歷447年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我相信了,人間一些事物具備了中國傳說中的道行。那是琴與琴400年的一場相遇。人的重要在於看見,琴驅動人像驅動自己行走,琴驅動人像驅動自己彈奏,人記錄,並深深感動。但是,人又是何等的重要呢。這是琴與琴的相遇,更是人與人的相遇。是琴師塗桂與裴金寶師傅的相遇。裴金寶師傅會說,我何功何德呢!人跟一家小店相遇,也要走幾條馬路,拐幾個街角,遠遠打量,是什麼驅動你跨進這家小店的門?而一家優秀的小店跟你的一次相遇,她已在此等待了10年+,甚至更長漫漫時光,乃至數百上千年。石破天驚,你們跨過市井,跨過燈紅酒綠,跨朝跨代,你終於來了!你跨進門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婀娜起舞,整個小店都發出一聲感嘆!——上一輩子,我們是一南一北的兩把琴啊!經過日月盈昃,辰宿列張,2021年在此相遇!你好啊!2020年,搶救上海小店行動,跟俞菱逛馬路組織了10季26場世界的市集。2021年,搶救上海小店行動,跟俞菱逛馬路為上海小店做什麼?世界的市集
與跟俞菱逛馬路微店正式接通
世界的市集2021年第一個爆款單元來了
以海明威的名著《流動的盛宴》命名
——六色彩雲碗
下單!成為第一批消費者,每套僅99元,僅限1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