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周末的時候,樂樂媽媽帶著樂樂去朋友家做客。臨出門前樂樂媽媽再三強調一定要好好表現,不要像在家裡一樣隨便,孩子著急出門自然是滿口答應。到了朋友家,樂樂媽媽和朋友聊得很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於是樂樂媽媽和樂樂便被留下一起吃午飯,在飯桌上氣氛非常融洽。
可是樂樂吃飯時的舉動卻讓媽媽不禁皺了眉頭。只見樂樂在菜盤子裡來回撥弄,雖然樂樂媽媽的朋友沒有說什麼,但是樂樂媽媽卻覺得很不好意思,看起來孩子很沒有教養的樣子。於是樂樂媽媽便提醒孩子道「吃什麼加什麼,不要來回撥弄菜。」孩子聽後不以為然。
樂樂媽媽有些面子上掛不住,忍不住訓斥了孩子一通。孩子又覺得委屈,當即放下筷子哭鬧著要回家,場面很是尷尬。
一、這三個飯桌行為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易烊千璽打小出道就一直很受網友們喜歡,近來他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的表現更是收穫了很多粉絲的稱讚。在節目中有很多小細節,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孩子。
在節目中他想要拿對面的紙巾,他沒有站起來去拿,也沒有麻煩對面的人,而是不怕麻煩地繞到對方身後去拿,整個過程非常自然。在吃飯的時候小貓跑到了餐桌上,易烊千璽想要把貓咪趕下去,於是下意識地把筷子插在了飯碗裡。轉念一想覺得不妥,於是趕緊又把筷子拿下來,輕輕地放在碗上。
1.吃飯沒有吃相
在飯桌上,餐桌禮儀是一個孩子教養的體現。細嚼慢咽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消化,也讓孩子看起來更加的有素質。狼吞虎咽不僅增加腸道負擔,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只顧著自己吃,卻完全顧不上狼狽的吃相,這顯然會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2.吃飯沒有規矩
通常來說,晚輩和長輩在一個桌子吃飯時,應該是長輩先動筷子,方後晚輩才可以開始吃。如果孩子不懂這些規矩,那麼會讓人感覺是對長輩的不尊重,在之後的社交發展中也會受到影響。不尊重長輩,沒有禮貌的孩子顯然會受到大家的嫌棄。
3.吃飯沒有顧及他人
當孩子只盯著飯桌上味道比較好的菜,吃時會給人一種比較自私的感覺,完全不顧及到他人的感受,確實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即便是再喜歡吃的食物也要考慮到他人,過於自私的護食會讓人感覺孩子沒有見識又很自我。
二、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呢?
1.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比如說用餐前要洗手。這不僅是注重個人衛生,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乾淨的儀表會讓對方覺得很舒服。比如說細嚼慢咽地吃飯,這讓孩子看起來彬彬有禮。
顯然這些用餐習慣都是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培養孩子這些健康的有禮貌的用餐習慣,這不僅對孩子自身有好處,也會讓孩子看起來更加有涵養。
2.父母為孩子做好榜樣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最好是從父母自身入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很懂餐桌禮儀,那麼孩子也會慢慢的有所學習。一個有禮貌的家庭用餐環境,會讓孩子在公共場合用餐時也有規有矩。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榜樣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雖然用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行為,但是其中的餐桌禮儀卻是很多父母有所忽視的。所以父母要求孩子懂禮儀的前提是自己對於餐桌禮儀有所掌握,並且一如既往地貫徹實施。
3.培養孩子餐桌上的同理心
這主要是告誡孩子要懂得在餐桌上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比如說,餐桌上的菜很少,那麼孩子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狼吞虎咽。
餐桌上的同理心會讓孩子更加細緻周到的對待他人,這樣也就避免了一些令他人感到尷尬的情況出現。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發出聲音,這些用餐者自己不經意的舉動,卻有可能造成其他用餐人員的困擾。
用餐禮儀是生活中父母很少重視的方面,但是對於孩子的素質展現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當孩子逐漸與社會接觸,出入公共場合用餐時,這些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餐桌禮儀有助於孩子社會性發展,同時也會讓孩子更有規有矩。大家對於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