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三個飯桌細節,可能會阻礙未來的發展,餐桌禮儀很重要

2020-12-14 小溪帶娃記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周末的時候,樂樂媽媽帶著樂樂去朋友家做客。臨出門前樂樂媽媽再三強調一定要好好表現,不要像在家裡一樣隨便,孩子著急出門自然是滿口答應。到了朋友家,樂樂媽媽和朋友聊得很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於是樂樂媽媽和樂樂便被留下一起吃午飯,在飯桌上氣氛非常融洽。

可是樂樂吃飯時的舉動卻讓媽媽不禁皺了眉頭。只見樂樂在菜盤子裡來回撥弄,雖然樂樂媽媽的朋友沒有說什麼,但是樂樂媽媽卻覺得很不好意思,看起來孩子很沒有教養的樣子。於是樂樂媽媽便提醒孩子道「吃什麼加什麼,不要來回撥弄菜。」孩子聽後不以為然。

樂樂媽媽有些面子上掛不住,忍不住訓斥了孩子一通。孩子又覺得委屈,當即放下筷子哭鬧著要回家,場面很是尷尬。

一、這三個飯桌行為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易烊千璽打小出道就一直很受網友們喜歡,近來他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的表現更是收穫了很多粉絲的稱讚。在節目中有很多小細節,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孩子。

在節目中他想要拿對面的紙巾,他沒有站起來去拿,也沒有麻煩對面的人,而是不怕麻煩地繞到對方身後去拿,整個過程非常自然。在吃飯的時候小貓跑到了餐桌上,易烊千璽想要把貓咪趕下去,於是下意識地把筷子插在了飯碗裡。轉念一想覺得不妥,於是趕緊又把筷子拿下來,輕輕地放在碗上。

1.吃飯沒有吃相

在飯桌上,餐桌禮儀是一個孩子教養的體現。細嚼慢咽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消化,也讓孩子看起來更加的有素質。狼吞虎咽不僅增加腸道負擔,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只顧著自己吃,卻完全顧不上狼狽的吃相,這顯然會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2.吃飯沒有規矩

通常來說,晚輩和長輩在一個桌子吃飯時,應該是長輩先動筷子,方後晚輩才可以開始吃。如果孩子不懂這些規矩,那麼會讓人感覺是對長輩的不尊重,在之後的社交發展中也會受到影響。不尊重長輩,沒有禮貌的孩子顯然會受到大家的嫌棄。

3.吃飯沒有顧及他人

當孩子只盯著飯桌上味道比較好的菜,吃時會給人一種比較自私的感覺,完全不顧及到他人的感受,確實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即便是再喜歡吃的食物也要考慮到他人,過於自私的護食會讓人感覺孩子沒有見識又很自我。

二、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呢?

1.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比如說用餐前要洗手。這不僅是注重個人衛生,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乾淨的儀表會讓對方覺得很舒服。比如說細嚼慢咽地吃飯,這讓孩子看起來彬彬有禮。

顯然這些用餐習慣都是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培養孩子這些健康的有禮貌的用餐習慣,這不僅對孩子自身有好處,也會讓孩子看起來更加有涵養。

2.父母為孩子做好榜樣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最好是從父母自身入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很懂餐桌禮儀,那麼孩子也會慢慢的有所學習。一個有禮貌的家庭用餐環境,會讓孩子在公共場合用餐時也有規有矩。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榜樣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雖然用餐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行為,但是其中的餐桌禮儀卻是很多父母有所忽視的。所以父母要求孩子懂禮儀的前提是自己對於餐桌禮儀有所掌握,並且一如既往地貫徹實施。

3.培養孩子餐桌上的同理心

這主要是告誡孩子要懂得在餐桌上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比如說,餐桌上的菜很少,那麼孩子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狼吞虎咽。

餐桌上的同理心會讓孩子更加細緻周到的對待他人,這樣也就避免了一些令他人感到尷尬的情況出現。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發出聲音,這些用餐者自己不經意的舉動,卻有可能造成其他用餐人員的困擾。

用餐禮儀是生活中父母很少重視的方面,但是對於孩子的素質展現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當孩子逐漸與社會接觸,出入公共場合用餐時,這些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餐桌禮儀有助於孩子社會性發展,同時也會讓孩子更有規有矩。大家對於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做父母的看過來,飯桌上教養跟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
    飯桌上的禮儀,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教養,而孩子的教養恰好又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和朋友一起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人們總喜歡與有教養的人相處,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如此重要,家長們又該如何下手呢?第一、建立起完善的、適合孩子們的用餐規則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家長們在思想上重視了對於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並做好了相關的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地幫助孩子養成餐桌禮儀。
  • 餐桌禮儀對孩子重要嗎?
    事實上,中國的每個人都知道,生意總是在餐桌上討論。一個人的生活行為和性格都是從一頓飯看出來的。尤其是中國的餐桌文化,不僅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以免注意以下三種情況。1.吃飯時大聲說話。我們可以一家人聚在一起,邊吃邊聊。但是餐桌禮儀的基本原則仍然適用。
  • 孩子的餐桌禮儀你重視了嗎?這3個行為,容易被人說沒「教養」
    在等大家到來時,天天坐在媽媽旁邊安靜地玩著玩具,大家都誇孩子很乖巧,但是飯桌上孩子的表現卻讓我瞠目結舌。因為喜歡吃蝦,所以這道菜一上來天天就往自己的盤子裡狂夾。而小可呵呵一笑說,這孩子在家裡也是這樣。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媽媽沒有制止,反而一句話輕描淡寫就掩蓋了孩子的餐桌行為。
  • 孩子餐桌禮儀很重要
    作者:寶寶知道 初&心孩子的教養好不好在餐桌上就能看出來。如果孩子在就餐時講究禮儀,就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如果是這樣,那麼就需要家長好好教導一下了。周末家人一起聚餐,大伯的孫子很調皮,剛開始大家都坐著說話了。
  • 「餐桌禮儀」距離孩子很遙遠?別傻了,舉手投足皆是教養
    餐桌禮儀,在一些人聽起來,似乎是西方國家才會重視的東西。其實不然,餐桌禮儀早在我國古代,就被孔子推崇成為大國禮貌的象徵。如今,我們仍然很注重吃飯時候的一些細節。所謂餐桌禮儀,是指在用餐時候的各種禮儀常識。
  • 餐桌禮儀,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家長都應該看看
    等到包完餃子去煮的時候,出來一鍋之後,親戚家的幾個小孩子,直接佔了家裡的主桌,然後我們這些去探親的客人就站著或是在沙發上吃飯,回家後我女兒就說,以後這樣的地方不要帶著我,沒有一個人懂禮貌。的確,一個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她未來的發展到什麼高度。
  • 餐桌禮儀對孩子有多重要?家長們都該重視了,別讓孩子未來埋怨你
    孩子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嬰兒,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優秀人才,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教育。在眾多親子教育內容中,餐桌禮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課。殊不知餐桌上的教養,往往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更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而劉先生卻對周圍同學的戲謔眼神視而不見,滿不在乎的說著:「孩子年紀小,大家多擔待一下。」劉先生父子倆的行為在生活中十分常見,許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餐桌禮儀的重要性。放任孩子在餐桌上無禮任性,導致「熊孩子」的惡劣行徑,影響了孩子的個人發展。
  • 餐桌禮儀—孩子不可或缺的一種「教養」
    在五千年的文化積澱中,中國的各方面禮儀都趨於完美。 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餐桌禮儀。 一天三頓飯,缺一不可,所以餐桌禮儀的應用非常普遍,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中國人在餐桌上已經遺忘了祖輩留下的禮節。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01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教養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即便這樣媽媽還不滿意,說打算給孩子報一個外面的培優班。照趨勢發展下去,30年後,這個孩子會不會變成一個高工資、高成就和高社會地位的「三高」人士?即便這樣,我覺得,就憑孩子的表現和媽媽的態度,他將來恐怕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因為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生活。
  • 餐桌禮儀對孩子有多重要?家長們都該重視了,別讓孩子未來埋怨你
    孩子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嬰兒,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優秀人才,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教育。在眾多親子教育內容中,餐桌禮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課。殊不知餐桌上的教養,往往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更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而劉先生卻對周圍同學的戲謔眼神視而不見,滿不在乎的說著:「孩子年紀小,大家多擔待一下。」劉先生父子倆的行為在生活中十分常見,許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餐桌禮儀的重要性。放任孩子在餐桌上無禮任性,導致「熊孩子」的惡劣行徑,影響了孩子的個人發展。
  • 孩子餐桌教育重不重要?應採兒對jasper的餐桌教育,網友大呼認可
    應採兒表示,她很看重孩子的餐桌教育,讓兒子要懂得珍惜食物,不能浪費食物,不讓兒子在飯桌上有特權,也不把兒子最愛的食物都讓給兒子,讓兒子明白:這是家裡,不是在餐廳,不是他想吃什麼就點什麼菜,不能夠挑食。朱丹表示:應採兒這是給兒子定了太多規矩,家裡又不缺那麼點糧食,讓孩子活得隨心所欲一點,會讓孩子更加快樂幸福。但應採兒表示道:這並不是我規矩多,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 4歲兒子飯桌上翻菜,孩子飯桌上的小舉動,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教養
    而陳女士只是單純地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小舉動無傷大雅,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真實想法,認為孩子吃飽最重要,「吃相」不重要。表面上,這是父母對孩子愛的一種體現,殊不知無形當中,家長給孩子做了壞榜樣。在孩子幼年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待人接物的禮儀,也不知道長幼順序,孩子與人之間的一言一行,大多來自於父母的親身實踐。
  • 餐桌禮儀就是「照妖鏡」,餐桌上孩子什麼樣,將來就是什麼樣的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的教育理念逐漸也發生的轉變,大部分的家長已經從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轉變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人品教育兩手抓的模式了。現代教育確實也在規定了孩子的教育要注重這兩個方面,既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注重孩子的教養問題。
  • 4歲兒子飯桌上翻菜,孩子飯桌上的小舉動,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教養
    而陳女士只是單純地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小舉動無傷大雅,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真實想法,認為孩子吃飽最重要,「吃相」不重要。表面上,這是父母對孩子愛的一種體現,殊不知無形當中,家長給孩子做了壞榜樣。在孩子幼年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待人接物的禮儀,也不知道長幼順序,孩子與人之間的一言一行,大多來自於父母的親身實踐。
  • 孩子在飯桌上有這三種舉動,應該及時糾正,教養從用餐開始!
    對於家長來說,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用餐禮儀,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通常來說,餐桌禮儀的核心有以下三點,讓孩子從小掌握以下三點,是作為父母的責任。用餐之時切勿大聲說話有一句俗話說得好:「食不言,寢不語。」這句話很容易理解,當我們身處集體環境時,尤其是在集體用餐,或他人正處於睡眠狀態時,我們不可以大聲嚷嚷。
  • 「餐桌見人品」,想要看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吃頓飯高下立判
    關注親子綜藝的寶媽都知道,應採兒在教育孩子方面,為很多父母樹立了榜樣,而她的兒子jasper在她的教育下,也成了備受追捧的小暖男。在吃飯這件事兒上,應採兒要求兒子:和長輩一桌時,要大人動筷子之後自己才能吃,而不是以坐下就吃飯;不能浪費食物,也不能挑食,飯桌上有什麼就吃什麼等等。
  • 「餐桌見人品」,想要看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吃頓飯高下立判
    關注親子綜藝的寶媽都知道,應採兒在教育孩子方面,為很多父母樹立了榜樣,而她的兒子jasper在她的教育下,也成了備受追捧的小暖男。在吃飯這件事兒上,應採兒要求兒子:和長輩一桌時,要大人動筷子之後自己才能吃,而不是以坐下就吃飯;不能浪費食物,也不能挑食,飯桌上有什麼就吃什麼等等。
  • 春節 飯桌上的禮儀要知道
    春節 飯桌上的禮儀要知道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過年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普通的餐桌禮儀是每個人從小就開始接觸的,飯桌上也有需要遵守的禮儀,這些行為能夠讓家人的相處更加平和,也為和和美美的氣氛錦上添花。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主食不同,前者喜歡吃米飯,而後者則會將餃子或者麵條當成主食端上餐桌,這個時候小輩們就經常會遇到幫長輩盛飯或者添飯的情況。
  • 李玫瑾談育兒:孩子飯桌教育很重要!家長要注意這些細節
    文|小沐芽育兒,歡迎關注與分享孩子良好的品性應該從家教開始,家庭教育的濃縮則更能體現在飯桌上。飯桌教育也是給孩子設立規矩,有了良好的規矩才更利於孩子各種好品質的培養。來源於網絡李玫瑾教授在多次育兒節目上提到,孩子飯桌上的教育細節,家長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