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近日,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縣委書記朱漢東帶隊到煙臺張裕公司參觀考察,洽談建設張弼士博物館、開展定製酒業務等合作事宜。張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洪江對來自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先生家鄉的客人表示歡迎,並要求公司相關部門近期到大埔縣實地對接落實各項合作事宜。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院內的張弼士雕像
張弼士是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人,鹹豐八年(1858年)辭別故土,闖蕩南洋,先後在荷屬東印度群島和英屬馬來半島涉足洋酒專賣、橡膠墾殖、咖啡種植、錫礦開採、輪船運輸、銀行和中藥材貿易等領域,成為富可敵國的南洋首富。以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煙臺創辦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為開端,張弼士逐漸將商業重心轉向國內,先後創辦廣州通亞紡織公司、佛山裕益砂磚公司、惠州平海玻璃公司、雷州普生農墾公司;出任粵漢鐵路總辦、中國通商銀行總董;並先後被任命為駐檳榔嶼領事、駐新加坡總領事、考察外埠商務大臣、督辦閩廣農工路礦大臣;民國初期被選為參政院參政、全國商會聯合會會長。1915年率中華遊美實業團訪問美國,受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白宮接見,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在張裕公司參觀考察期間,大埔縣考察團一行到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和張裕國際葡萄酒城進行了調研,對張裕公司的發展歷程、生產經營、品牌運營、工業旅遊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據介紹,張裕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14座酒莊(國內8座,海外6座),2.3萬公頃葡萄園,27個主流品牌,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從中國最大的葡萄釀酒企業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葡萄釀酒企業。
據了解,關於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的歷史遺存,目前主要分布在煙臺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大埔縣張弼士故居、馬來西亞檳城張弼士故居、廣東華僑博物館。另外,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芝加哥歷史博物館、煙臺市檔案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均藏有與張弼士有關的珍貴歷史文獻。(陳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