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向「新」·向「網」:一個內陸省份的經濟「新走向」

2021-01-21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洪磊

「向南、向海、向灣區!」

拿著一份新出爐的《關於建設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品牌運動鞋服產業基地的實施方案(試行)》,江西省石城縣委書記鮑峰庭憧憬著未來:「從『園區經濟』轉身『灣區經濟』,是石城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投石問路』之舉。」

▲石城鞋紡城產業園

品牌運動鞋服產業是石城縣的首位產業。在這裡,不僅有江西省首個鞋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還吸引了一大批國際知名品牌落戶。為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石城縣加快升級步伐,將從產業對接、要素對接、產業協作、協同創新等方面發力,加速推動鞋服產業集群建設,「以開放求發展」,打開縣域經濟升級新空間。

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江西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開放、開放、再開放。」不少江西地方幹部表示,我們既要在開放中挖掘發展新動能,也要在開放中增強經濟韌性。

▲工人正在智能生產線上作業。

向「海」、向「新」、向「網」……雖是內陸省份,但江西調整經濟邏輯的思維卻不閉塞:在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的同時,通過內循環來「修煉內功」,推動內外雙循環實現良性互動。

向改革要發展。在江西省率先推行旅遊綜合體制改革,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石城縣聚合改革之力,在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上取得突破;撫州市東鄉區推進經開區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和工創投集團市場化改革等,全面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向創新要市場。工業陶瓷重鎮——萍鄉市湘東區以科技為「媒」,探索「政府+科學家+企業家」合作模式,引進清華大學、佛山陶瓷研究所等設立流動專家工作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程度及市場佔有率;南昌市紅谷灘區全力弄潮VR(虛擬實境)產業,重點建設了國內唯一的VR產業創新中心、國內首個VR雲中心和國家級標準檢測平臺,並引進高通、微軟、阿里巴巴、華為、HTC、聯想等行業龍頭,初步形成了虛擬實境產業發展支撐體系和生態鏈。

向網絡要增量。南昌市青山湖區搶抓流量經濟風口,打造江西省首個流量經濟產業基地,建設贛播廣場直播產業園、新型網紅經濟產業園等多個園區,「織播節」等創意活動正將流量經濟變成增量經濟;萬安縣則整合各大電商平臺及當地有資質的電商資源,共同搭建「京東萬安自營館」,同時依託蘇寧萬安特色館、E郵樂購等線上平臺,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縣域經濟造成了較大衝擊。如果應對得當,反應快、轉型早,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也能尋到新契機。

上半年,進賢縣就在「抗疫」中化危為機,全縣醫療器械產業迎來新機遇。醫療器械產業是進賢縣支柱產業、首位產業,年產值佔江西省醫療器械產業年產值70%以上。疫情發生以來,進賢縣累計向國家、省、市供應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防疫物資約8180餘萬隻(件),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疫情加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背景下,進賢縣化危為機、搶抓機遇,推動構建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鏈」「產業鏈」,「鏈」成「創新生態圈」。目前,進賢縣已申報進賢縣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醫療防護物資生產基地、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等項目,正在申請上級專項支持資金約30億元。

扛過疫情,加快轉型,人口僅22萬的贛東北小縣橫峯縣,今年5月還育出了一家A股上市企業。

在統籌做好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橫峯縣的經濟「逆勢起舞」:傳統工業(有色金屬)加速轉型,3個百億級企業呼之欲出;特色農業加快崛起,智慧種植園、家庭農場、採摘基地等星羅棋布;第三產業欣欣向榮,江西省重要物流樞紐轉運中心逐漸建成……「經濟結構優化、生態環境優美、民生發展優先」的幸福新橫峰藍圖,正一筆一畫地寫入現實。

相關焦點

  • 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轉變
    我們要搶抓融入國家大局、引領區域發展、推動大城崛起的重大機遇, 努力開創全域開放、全程開放、全面開放新格局,全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現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轉變,以大開放促進南充大發展。當今世界,開放大潮奔騰不息。歷史經驗一再表明,開放是發展進步的大前提。大開放大發展,小開放小發展,不開放不發展。
  • 古老中原的亮麗「轉身」 ——河南實現由一個經濟落後省份向全國...
    徐光春在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河南全省上下圍繞崛起謀發展、圍繞跨越做文章,不斷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當代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一是實現了由一個經濟落後省份向全國重要經濟大省的轉變;二是實現了由一個溫飽不足的省份向全國第一糧食生產大省的轉變;三是實現了由傳統農業省份向新興工業大省的轉變;四是實現了由文化資源大省向全國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轉變。
  • 【「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內陸腹地連接全球經濟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濟合作加快推進,我國很多的內陸省份與世界的距離正在拉近,原來那些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腹地,正成長為新的開放高地。
  • 經濟新觀察|東北經濟 向「新」而生
    如今一汽解放已是家喻戶曉的民族汽車品牌儘管受到疫情衝擊 但今年前11個月一汽解放整車產銷量實現逆「市」上揚一條新型智能化生產線功不可沒被創新「加持」的還有中車長客一項項新技術、新工藝讓企業產品出口至2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北不乏新投資、新產品華晨寶馬首款世界型車型——純電動BMW iX3在今年11月 就從遼寧出口全球市場「直播帶貨」這一新興業態
  • 貴州:為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探索發展新路徑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吳承坤、王樂如報導 近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彭顯華在會上表示,2016年8月,貴州省獲國務院批准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來,經過五年的積極探索,為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發展、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生態地區實現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探索了新路徑,積累了新經驗。彭顯華全面介紹了貴州開放型經濟建設取得的突出成果。
  • 經濟新觀察|東北經濟 向「新」而生
    如今一汽解放已是家喻戶曉的民族汽車品牌儘管受到疫情衝擊 但今年前11個月一汽解放整車產銷量實現逆「市」上揚一條新型智能化生產線功不可沒被創新「加持」的還有中車長客一項項新技術、新工藝讓企業產品出口至2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北不乏新投資、新產品華晨寶馬首款世界型車型——純電動BMW iX3在今年11月 就從遼寧出口全球市場「直播帶貨」這一新興業態
  • 路海新通道栽下「梧桐樹」 為西部引來「金鳳凰」_中國經濟網...
    「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出發的貨物,沿著鐵路向南到廣西欽州港等沿海沿邊口岸,換船出海,通達全球。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新網)  交通物流,曾是重慶對外開放的一大瓶頸。
  • 絲綢之路經濟帶 亞歐崛起大腹地、中國向西大通道
    日期:2013/09/11 10:33:03  來源:華龍網 編輯:宋嘉問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尓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指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可通過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 齊東向:抓住新機遇,向「人才紅利」轉化
    跨國公司的這一新動向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新判斷非常準確,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中國面臨的機遇與以往的傳統機遇不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對此,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  阿迪達斯最近關閉了其在華的唯一工廠,轉遷到東南亞國家。
  • 路海新通道栽下「梧桐樹」 為西部引來「金鳳凰」
    原標題:路海新通道栽下「梧桐樹」 為西部引來「金鳳凰」   「十三五」期間,一條新的大通道連接起中國西部和世界各地,從重慶、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省份出發的
  • 內陸後發省份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簡析 ——以貴州省為例
    貴州位於我國西南地區東部,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分銀」,是一個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的內陸省份,同時經濟發展又相對落後。但是,2011年底開始貴州經濟逐步發力,當年貴州生產總值增速由全國第29位升至全國第2位,而到2017年上半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達5732.35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居全國第三位。這是貴州經濟增速連續26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的位次,也是自2002年起,貴州經濟已持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良好的發展勢頭仍在持續。今天,我們就以貴州省為例來講一講作為「三不沿」的內陸後發省份的經濟發展思路。
  • 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
    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  當前,騰訊、美團、阿里、京東、小米等新經濟股在港股中地位舉足輕重,恆指結構已經在改變。展望未來,新經濟股能否帶領恆指走出獨立行情?  資金南下加速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保持高位,特別是7月份以來資金南下加速。
  • 新時代 新口岸 新機遇 江西由內陸腹地轉變為開放前沿
    「南下」「東進」「北上」「西出」,我省將口岸發展納入構建全面開放的重要內容,形成了全域統籌、內外並舉的口岸開放新格局。通過推進與長三角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口岸互聯互通、通關一體化建設,江西由內陸腹地轉變為開放前沿。  12月10日,江西口岸經濟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這也是江西在全國率先舉辦口岸專題招商會。
  • 一個詞,深入理解新一輪西部大開發
    開放的現實路徑也比較明確,各個省份均有布局:重慶、四川、陝西: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新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形成西向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文化科教、醫療服務中心;西部地區走向開放前沿,這是對開放的進一步擴大。以往,我國的對外開放以沿海為主,近年來,西部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外向經濟拉動增強、產業承受能力增強、內生增長動力增強等新特點,逐漸具備從內陸省份轉化為對外開放前沿地帶的內在能力。數據顯示,全球經濟下行,東部經濟增長乏力,西部經濟增速開始「領跑」全國。
  • 人人同心萬物相戀 瀏陽經濟「潮」向看關口
    日前,在位於瀏陽市關口街道的瀏陽市網間經濟孵化器三樓路演大廳 「新階層·新經濟·新業態」沙龍活動現場,長沙長鼎安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燦介紹一體式安全智能花炮零售項目時說。截至今年5月,該項目已在全國14個省份60多個縣市落地1000多套安全零售設備,全年預計實現產值2000萬元。
  • 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經濟新常態下 中國內陸發展如何走出新路徑?
    這一年,貴州先後獲批成為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縱觀以上試驗區的落地貴州,其中的內在邏輯關鍵詞就是「開放」和「創新」。藉助國家政策形成合力,貴州有望走出內陸發展的新路徑。  貴州既不沿邊也不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儘管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深、力度不夠,但也讓貴州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保留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真山真水。
  • 青島港加快內陸港建設,與臨沂市合築國際貿易東西向通道
    半島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王婷婷山東省「兩會」剛剛結束,2月21日正月十七,青島港海鐵聯運及內陸港建設推介會首站走進臨沂,以客戶為中心,推介了青島港全程物流服務,針對臨沂推出「八項商務政策」和「八項服務承諾」,並與臨沂市政府、濟南鐵路局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碼頭物流、臨港產業、國際化等方面實現多方優勢互補,合力構築國際貿易東西向通道
  • 【南北向資金逆轉,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Wind數據顯示,截至...
    【南北向資金逆轉,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收盤,今年前11個月,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6119.25億港元(約合5459.36億元人民幣)。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前11個月,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516.93億元。最近三個月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的趨勢更加明顯。
  • 琿春: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