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 丨 東西南北中,最濃中國年!

2020-12-15 時光貓

說起年味,一般都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年味淡了,主要是心情變了。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或者讓年味再成為記憶

東西南北中,這幾個地方你不能不知道!——

一、紫氣東來——山東曲阜

你只要到曲阜走一走,便會沾上儒雅的氣息。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福地之一,山東充滿了濃鬱的民俗風味,無論是泰山風光,還是孔子故裡曲阜,儒雅與大氣兼具,呼喚國人重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二、西部風情——陝西榆林

在熱播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主取景地綏德縣郭家溝舉辦啟動儀式。

以榆林老街和榆陽小街為核心區,陸續舉行古城迎新年、「夢回榆林老城」系列活動(特色叫賣、特色美食、民俗表演、民俗小劇場、特色展演、古城送大禮)以及南門甕城亮化、鐘鼓齊鳴·焰火迎春儀式、《詩話榆林》大型文化旅遊情感公益節目、榆林印象等主題活動。

三、純正中國城——山西平遙

中部的山西省,除了山西平遙古城的中國年活動外,還有大同古城、太原古城的年俗活動,尤其太原打造的盛世燈光秀,絕對震撼!

平遙古城
大同古城
太原古城
太原燈光秀

四、南國情正濃——臺灣平溪

放飛寫滿祝福的天燈,春節裡的天燈節被列入全球14大「此生必遊」的經典節慶。

電影《那些年》裡面,柯景騰和沈佳宜就是在春節放飛寫滿美好心願的天燈,祈求新的一年裡能好運連連。

五、中國最具年味兒的地方——河北蔚縣

在北京邊上的這個小縣城,蔚縣,被稱為是「中國最具年味兒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原因大概是它們傳承了300多年的「打樹花」吧。 打樹花 每到正月十五,金花四濺猶如天降星雨,年味兒也隨著觀眾的一聲聲讚嘆升到頂點。

你的家鄉是不是年味也最濃呢?歡迎留言推薦—

相關焦點

  • 年味去哪找?三個年味最濃的地方,有關於童年春節的記憶
    春節假期即將開始,但是現在的春節人們都說越過越沒有味道,春節假期去哪裡玩才最有年味,今天過府君給大家說一說至今為止,中國依舊保留著最濃鬱年味的三個地方,看看哪個是你童年記憶中過年的模樣。大家心目中公認的最具年味的鎮過年民俗保留最完整的地方,過府君去過的還要數河北的暖泉古鎮,雖然說現在過年越來越平淡,但是童年時候過年的味道在這個小鎮都能夠找的到,這個小鎮也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最有年味的小鎮。
  • 記憶中年味是年前年中的團聚,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
    記憶中的年味是從放寒假開始的,每每放假的時候,老師就會跟學生們強調假期的任務和在假期中的種種注意事項。在這段時間裡,濃厚的過年氣氛漸漸開始,大街小巷的店鋪陸續的準備起年貨,掛在店門前的衣服服飾等也開始偏向喜慶風,大紅色的,很有特殊的韻味。
  • 人間團圓,中國年味最濃的城市,不如帶上家人體驗一次特殊的年味
    如今,人們都在吐槽年味變淡了,其實,年味不是變淡了,而是變「深」了。仍有著最鮮明最濃鬱的年味兒。過年一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部分。只屬於除夕的那一頓年夜飯,縱然有數不清的方式,喚醒著我們對年味的記憶。
  •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在新崗小區巷子裡的一家炒糖店,名叫:無為小姜特色炒糖。每逢年關將近,「炒糖」就成了必備的「年貨」。它的香味,瀰漫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熟悉又親切。我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從「炒糖」開始的。
  •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2019-01-18 18胡耀榮 攝   中新網銀川1月18日電 (於翔 胡耀榮)老照片、老物件、老場景,勾起了不少市民兒時過年的記憶……1月18日,新年來臨之際,一場以「年味」為主題的光影圖集特展在銀川市文化館拉開帷幕。
  • 散文|小米趙趙: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年味
    今天工作繁忙中聽一客戶感嘆:都二十七了還忙不完工作,越來越沒年味了!我笑問:你覺得什麼才是年味呢?她答:回老家啊!一大家子人趕年集買年貨、打掃衛生蒸餑餑,炸丸子、做年糕……她說得興致勃勃,我卻思緒萬千——我們記憶中的「年」竟如此的相似。
  • 中國年味最濃的15個地方 何不帶上家人一起旅行
    從小到大,過年一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部分。那麼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是大掃除,是貼春聯?是放鞭炮,是收壓歲錢?是穿新衣服,是團圓飯?但如今,我們許多人都感嘆,年味好像淡了很多……其實,年味沒有淡,人情味在,年味就在。而且中國還有許多地方,仍有著最鮮明最濃鬱的年味兒。它們由光影、色彩、氣息、味道……組成。
  • 用童年的方式,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年年過年,年味越來越淡,記憶中的年味只在童年,留在童年的夢中,留在童年的鄉村,留在童年的歡笑,留在童年的煙花炮竹中。尤其是在看著拜年的大人、小孩都拱著雙手互道祝福的時候,祝福的話語隨著熱氣從嘴中說出,才能感覺出祝福的溫暖與發自內心,總是感覺帶著熱氣的祝福才是真實的,才是熱烘烘的,才是新年最溫熱的。
  • 小學生作文,記憶中的年味
    不過,現在感覺這年味是淡了,因為同學們都是一副很平常的樣子,絕沒有為年的臨近而激動。哦,激動顯然這詞是有點過的,那麼就有點高興有算,仿佛也不至於。哎,年味終究是淡了。所以老師想寫寫我們那會兒過年。那味兒算是刻在記憶中了,深深的烙印,不會忘。
  • 廣德市楊灘鎮的「百家宴」: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飄香的土豬肉、鮮香無比的桐花河蝦、暖融融的燉鍋……1月17日,廣德市楊灘鎮燎琳村「百家人一家親、和諧鄰裡情」百家宴在鑼鼓聲中熱鬧開席。來自廣德市區的陳諾為百家宴點讚,他說:「今年是我第二年來了,相比去年,今年的百家宴活動更加豐富了,我們不僅吃得好,感受記憶裡的年味,而且還能選購葛粉、菊花茶等楊灘農特產品,真是來值了!」
  • 新春福器好物,守護記憶中的年味
    正所謂食無定味,適口者珍。雖然每個人的經歷不盡相同,對味道的理解和感受不同,但一個人味覺的形成,往往離不開兒時和故鄉。人在異地打拼多年,除了懷念家鄉的親朋故友,再就是懷念家鄉那最熟悉、樸實的味道了!最有記憶點的味道,永遠都來自家鄉。然而家鄉的味道,越來越難嘗到,兒時的年味,也只是偶爾讓人提起。
  • 2020年春節去哪找「年味」?看看中國最有年味的8個地方!
    北方有這麼一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最盼望過年,壓歲錢、新衣服、年夜飯、放煙花...... 後來我們越長越大,童年裡的年味卻所剩無幾; 「年味」真的消失了嗎?在中國的有些地方,年味依舊濃鬱鮮明。
  • 農村過年年味淡?來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還有十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小時候在農村的我是很期待過年的,因為那時候農村是很有過年的氛圍的,但現在農村裡過年的年味越來越少了,最近幾年,農村過年都靜悄悄的,每家每戶也沒有動作,一點都看不出來是春節。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來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以前過年,農村每家都會貼對聯,掛高高的紅燈籠,還會貼窗花,貼福字,有些手藝好的長輩會自己剪很多有春節寓意的剪紙,剪出來栩栩如生,像極了。大年三十那天,村裡能響一天的鞭炮聲,望過去,一個村都是紅的,因為地面上有很多鞭炮屑。晚上,肯定要放煙花的,村裡的老人們還會敲鑼打鼓,每個人都出來看,聚在一起,那時候多熱鬧啊。
  • 這些關於年味的記憶,戳中你幾條?
    看看網友的回答大家心中的年味和你一樣嗎?「趁熱吃,吃飽了才不想家。」但無論如何關於「年」的記憶依然絢麗多彩畢竟,有煙火氣、人情味才是滿滿的中國年味!以上這些節日症候群你中槍了幾招?這個年你過得怎樣?歡迎留言分享~來源:人民日報微博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編輯丨唐咪咪投稿郵箱丨hndxwx@hainu.edu.cn
  • 【東西南北中—城市記憶】悠悠吳文化 濃濃泰伯情
    70年不改初心,70年逐夢前行。
  • 不瞞你說,這裡可能是南寧年味最濃的地方了……
    但隨著電商平臺和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許多年輕人選擇網購購買年貨方便、快捷的同時隨之而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濃!而在南寧這個地方依舊保持著濃濃的年味它就是廣西展覽館……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廣西展覽館最熱鬧的日子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央視科教頻道濃情上映
    紅網新化站2月23日訊(記者 黎明明)在大年初五晚八點多,CCTV-10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濃情上映。新化: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央視濃情上映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共50分鐘,全片以「什麼產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為主線,貫穿著「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肉、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米
  • 2018的「衢味年」,不僅「年味」濃了,文化「味兒」更濃
    古城門前「衢味年」、新春文化走基層、衢味廟會……這個春節,衢州市以「放歌新時代,文化進萬家」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慶文化活動。全市城鄉共開展千餘場文化活動,大多是百姓「唱主角」,受益群眾百萬人次,以濃厚的文化氛圍展現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風民俗和人文精神。
  • 團圓,是最濃的年味
    毫無疑問,對於國人而言,春節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通常離過年還有十來天的時候,「過年」二字已被人反覆提及,甚至連每一日的日程都被固定了下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到除夕,這種氛圍達到極致。
  • 小年,最冷小鎮的年味越來越濃……
    最近的天氣有些回暖了,冒白煙兒的天兒少了,街道上的人也略多了,儘管不是多年前的人流湧動,商販滿街,但確確實實的年味也瀰漫在小鎮中,尤其是看到了褔字,春聯,這時在外的人們也都開始收拾行裝啟程回家過年了!小鎮的年味是思念的味道。 鋪滿路旁的紅對聯,大褔字兒,預示著離大年三十兒真是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