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小時候在農村的我是很期待過年的,因為那時候農村是很有過年的氛圍的,但現在農村裡過年的年味越來越少了,最近幾年,農村過年都靜悄悄的,每家每戶也沒有動作,一點都看不出來是春節。現在真是懷念小時候啊,那時候的過年才是真正的過年啊,現在很多過年的傳統習俗在漸漸流逝,十分遺憾。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來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以前過年,農村每家都會貼對聯,掛高高的紅燈籠,還會貼窗花,貼福字,有些手藝好的長輩會自己剪很多有春節寓意的剪紙,剪出來栩栩如生,像極了。大年三十那天,村裡能響一天的鞭炮聲,望過去,一個村都是紅的,因為地面上有很多鞭炮屑。晚上,肯定要放煙花的,村裡的老人們還會敲鑼打鼓,每個人都出來看,聚在一起,那時候多熱鬧啊。
過年每家的院子裡都曬有腊味,香腸和臘肉的香味,飄好幾個村都聞的到。南方水鄉還有老人會扯白糖的手藝,這是明朝就流傳下來的。過年村裡的長輩除了曬腊味,還會滷鴨肉,羊肉,豬頭肉,用來年三十那天祭祖,祭祖完,自然就成為年夜飯的重頭戲。年夜飯是我最期待的,有很多垂涎欲滴的美食,都是媽媽的味道。吃完年夜飯,是要守歲的,一村裡的人都沒睡,串門來聊天,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四更天的時候,村裡的爆竹聲響起,「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就在我們的憧憬中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