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年味淡?來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2020-12-15 新三農肆少

還有十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小時候在農村的我是很期待過年的,因為那時候農村是很有過年的氛圍的,但現在農村裡過年的年味越來越少了,最近幾年,農村過年都靜悄悄的,每家每戶也沒有動作,一點都看不出來是春節。現在真是懷念小時候啊,那時候的過年才是真正的過年啊,現在很多過年的傳統習俗在漸漸流逝,十分遺憾。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來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以前過年,農村每家都會貼對聯,掛高高的紅燈籠,還會貼窗花,貼福字,有些手藝好的長輩會自己剪很多有春節寓意的剪紙,剪出來栩栩如生,像極了。大年三十那天,村裡能響一天的鞭炮聲,望過去,一個村都是紅的,因為地面上有很多鞭炮屑。晚上,肯定要放煙花的,村裡的老人們還會敲鑼打鼓,每個人都出來看,聚在一起,那時候多熱鬧啊。

過年每家的院子裡都曬有腊味,香腸和臘肉的香味,飄好幾個村都聞的到。南方水鄉還有老人會扯白糖的手藝,這是明朝就流傳下來的。過年村裡的長輩除了曬腊味,還會滷鴨肉,羊肉,豬頭肉,用來年三十那天祭祖,祭祖完,自然就成為年夜飯的重頭戲。年夜飯是我最期待的,有很多垂涎欲滴的美食,都是媽媽的味道。吃完年夜飯,是要守歲的,一村裡的人都沒睡,串門來聊天,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四更天的時候,村裡的爆竹聲響起,「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就在我們的憧憬中如約而至。

相關焦點

  • 用童年的方式,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年年過年,年味越來越淡,記憶中的年味只在童年,留在童年的夢中,留在童年的鄉村,留在童年的歡笑,留在童年的煙花炮竹中。童年的記憶中,顯示出自己的優勢,還在於和小夥伴們比誰的爆竹多,於是早起的我們總能在鄰居家的門口相遇,雖然聽從大人的話,正月初一不能爭搶,但是總會有個眼疾手快,同時間發現有未點的爆竹,總是會平分,在平分完之後又迅速去尋找自己的目標,因為新年第一天,誰也不想輸給自己的同伴,總是積極的搜尋著,直到吃飯的時間。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央視科教頻道濃情上映
    紅網新化站2月23日訊(記者 黎明明)在大年初五晚八點多,CCTV-10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濃情上映。新化: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央視濃情上映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共50分鐘,全片以「什麼產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為主線,貫穿著「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肉、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米
  • 春節的年味真的越來越淡了嗎?來看看河南農村的春節是怎樣的?
    在我們河南農村往年只要是進入到農曆臘月20以後,便會非常的有年味,年味一點都沒有變淡,那麼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看看我們農村過新年的幾大習俗吧,你們都看過哪幾個?在我們河南好多地方都有這樣一個關於過年的歌謠: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吃餃子;大年初一兒,扭一扭。」
  •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2019-01-18 18胡耀榮 攝   中新網銀川1月18日電 (於翔 胡耀榮)老照片、老物件、老場景,勾起了不少市民兒時過年的記憶……1月18日,新年來臨之際,一場以「年味」為主題的光影圖集特展在銀川市文化館拉開帷幕。
  • 小學生作文,記憶中的年味
    要過年了,就剩三五天了吧。不過,現在感覺這年味是淡了,因為同學們都是一副很平常的樣子,絕沒有為年的臨近而激動。哦,激動顯然這詞是有點過的,那麼就有點高興有算,仿佛也不至於。哎,年味終究是淡了。所以老師想寫寫我們那會兒過年。那味兒算是刻在記憶中了,深深的烙印,不會忘。
  • 別再說春節的年味淡了,這些照片幫你找回年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玩轉手機攝影,ID:wzsjs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你的年味記憶是什麼?"「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尋找梅州客家年味①】媽媽的腊味香喊你回家過年
    什麼是年味?
  • 舌尖上的年味|尋味八閩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舌尖上的年味則是凝結在舌尖上的回憶是寄託牽掛、凝聚鄉愁的溫暖味它是老舍心心念念的雜拌兒是王蒙過年才能吃得上的一頓肉是莫言記憶中帶錢的餃子是冰心筆下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勾著你去回味、去尋找、去想念跟著藥學學子們尋味八閩不僅僅是短暫地一飽口福
  • 年味為啥越來越淡了?這個答案最扎心……
    又要過年了,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許多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年不興奮了,挨家挨戶拜年逐漸被手機信息拜年取代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近日,話題#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是什麼#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又一輪討論。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漢中人的不一樣的味道!
    曾經有人問我,什麼是年味,在我看來,年味就像人的大腦中的一個程序,每到臨近年關時就會自動運行,它不僅會調到人們回家的衝動,更會讓味蕾,充完對美好味道的期待,秦巴大山間,小小的一塊饃,也能成為最受歡迎的年味,很酥、很脆。溫暖的陽光下,看似普通的掛麵,卻讓一家人廢寢忘食,用智慧打造的刨湯宴,好山好水中尋找鄉土佳餚,什麼才是漢中的經典年味呢?
  • 過年我選臺兒莊,只為尋找那份童年記憶中的年味
    我常常在想,年味究竟是什麼?曾幾何時,年味是孩子口中咿咿呀呀的那樣一首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四川農村的春節,最能看出「年味」,過年他們都做這些事
    這裡是窮鬼旅行,帶你尋找人間煙火氣,看遍世間絕美風景。庚子鼠年,窮鬼回到老家四川農村過年了,一到家就被家裡濃鬱的春節氣氛所感染,感慨良多。這些年窮鬼走南闖北,曾留在各大城市過年,但說到最有「年味」的地方,非老家農村不可。接下來,大家就跟窮鬼一起來看看四川人過年都幹些什麼吧。首先,他們會把家裡裝點一番。對聯、燈籠、福字一個也不能缺,呈現一派喜氣洋洋的場面。此外他們會在家裡準備許多年貨,有臘肉、香腸、瓜子、糖、花生、胡豆、橘子等等。
  • 我的記憶裡的年味
    往年的春節都是到了除夕那天匆匆從外地坐整整一晚上火車趕回家來,然後在家草草兩日,便又重新踏上了返回工作崗位的旅程。離開這個生活了很多年,可是感覺也沒實實在在待過多少天的地方。我已經很多年沒看到過正月十五的故鄉了,年味兒也不再是記憶裡的炮竹、花燈和冰糖葫蘆,而是慢慢變成了街頭巷口堆成小山模樣的牛奶箱和餅乾盒,我們提著行李來了又走,從此變得像故鄉的短客,而不是歸人。
  • 年味在哪裡,年味在這裡!
    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小時候覺得,過年是記憶裡最美好的一天穿新衣,戴新帽、包餃子蒸年糕、打燈籠、放鞭炮而如今的年味像是淡了很多搶紅包、看春晚、打麻將有些家裡乾脆春聯也不貼了by 螞蜂窩@CHEN沿街的美食,更是能讓你回想兒時的灶臺鍋碗,這裡,太容易找回曾經關於過年的記憶。
  • 其實你不用費心尋找年味
    近年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實施,許多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4—你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嗎?,那時候悄悄拆開的紅包……這些深埋在記憶裡的瑣碎細節,構成了我們心心念念的「年味」。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懷念的這些年味,背後都是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
  • 尋找童年的記憶,過年沒有年味?來這裡一定會讓你滿意的
    坐蘇州、高鐵只要25分鐘,就到了這個吳機軟語的蘇州城,寒冷的冬天,躲進蘇州香格裡拉,尋找久違的年味, 蘇香內已經年味十足,大廳方面的香宮特別顯眼,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中,掛著紅火燈籠,紅桌布配有高腳杯,傳統上不失洋氣。
  • 觀山湖燈會廟市|來燈會廟市尋找真正「年味」
    觀山湖燈會廟市|來燈會廟市尋找真正「年味」 2020-01-17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憶中年味是年前年中的團聚,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
    記憶中的年味是從放寒假開始的,每每放假的時候,老師就會跟學生們強調假期的任務和在假期中的種種注意事項。在這段時間裡,濃厚的過年氣氛漸漸開始,大街小巷的店鋪陸續的準備起年貨,掛在店門前的衣服服飾等也開始偏向喜慶風,大紅色的,很有特殊的韻味。
  • 尋找年味:若只是放假,過年還有什麼意思?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到過年,就能聽到許多人講「年味越來越淡了」。到底什麼是「年味」?在相關的議論中,它似乎總是與懷舊的情緒纏繞在一起,指向那些被歸為「傳統」的年俗,諸如祭灶、掃房、穿新衣、放鞭炮、拜財神……當這些儀式不再那麼隆重和認真地進行,「年味」就顯得淡了。但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過年的重要性並沒有分毫降低。
  • 記憶中的年味 丨 東西南北中,最濃中國年!
    說起年味,一般都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年味淡了,主要是心情變了。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或者讓年味再成為記憶東西南北中,這幾個地方你不能不知道!三、純正中國城——山西平遙中部的山西省,除了山西平遙古城的中國年活動外,還有大同古城、太原古城的年俗活動,尤其太原打造的盛世燈光秀,絕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