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告別了一個冷冷清清的春節,肯定會迎來一個熱鬧團圓的春節,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人說越來越沒有小時候過新年的感覺了,不覺得熱鬧,也不覺得好玩,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在我們河南農村往年只要是進入到農曆臘月20以後,便會非常的有年味,年味一點都沒有變淡,那麼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看看我們農村過新年的幾大習俗吧,你們都看過哪幾個?
在我們河南好多地方都有這樣一個關於過年的歌謠: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吃餃子;大年初一兒,扭一扭。」這首歌謠,不知道我們河南的老鄉覺得熟悉不?
在這首短短的過年歌謠中,唱出了春節前的準備工作,也唱出了對過年的期盼之情,現在城市裡的年味確實是淡了很多,因為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的,尤其是年輕人一般在臘月28才放假,所以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春節過年所需要的,但是在村裡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因為在外忙碌了一年的務工人員,一般在臘月二十左右就會返鄉,所以就會有一片熱鬧的景象,在外打工一年了,手裡也有一點積蓄,不僅會準備豐盛的年貨,還會給自己的孩子和媳婦購買過年的服裝等,所以在我們河南農村就非常的有年味,這種覺不像城市那樣,只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在飯店訂上一桌飯菜,大家聚會,聚會完了年基本上也就過完了。
因此河南農村的年味是沒有變淡的,也不會變淡的,辛苦了一年的大家都希望過年熱熱鬧鬧,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春節就是團圓,就是幸福的象徵。
農村的春節年前和年後都非常的熱鬧,年後,大年初一就準備好自己的膝蓋吧,因為要給長輩們磕頭拜年,準備上吉祥話,不管有沒有紅包,這種磕頭的傳統還是一直保留下來的,當然一些少數民族是沒有這樣的習俗的。
村裡還有鑼鼓隊、秧歌隊、廣場舞隊,輪番上陣,好不熱鬧?依稀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看舞獅,在村裡的廣場上放著高高的凳子,舞獅者踩著麻神繩去摘凳子頂端的那個繡球,看上去既驚險又有趣,這是小時候最喜歡看的節目了,可能好多人都沒看過,就像是李連杰演的《獅王爭霸》上的舞獅節目,在民間是真的有這樣的舞獅高手的,正所謂「高手在民間」,但是可能這項節目充滿危險性,現在慢慢的退出了舞臺,很難看到這樣精彩的節目了,偶爾看到的也只是簡單的舞獅節目。
越說越期待過年了,趕緊翻翻日曆看看還有幾天到春節啦!屏幕前的你看過我們河南農村的春節節目嗎?覺得年味是淡了還是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