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私自把香港割讓給英國,道光皇帝怒斥:你等著遺臭萬年吧!

2020-12-15 騰訊網

  此人私自把香港「割讓給英國 」,道光皇帝怒斥: 「你等著遺臭萬年吧」

  林則徐在南方碰了馬蜂窩,道光皇帝一開始被蒙在鼓裡,當英國遠徵軍一路北上,朝臣們才慫恿皇帝向侵略軍妥協,於是林則徐變成了背鍋俠,而有皇室血統的琦善則趕緊去廣東和英國人談判。

  琦善此人官場閱歷豐富,16歲時便已經步入朝堂,在各地方都有過任職的履歷,接受談判時已成為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他雖然膽小怕事,卻對當時的局面心明眼亮,當初在大沽口就清楚,英國侵略軍完全可以吊打清軍精銳,硬碰硬是不行的,為了拿出誠意讓英國人高興,琦善慫恿眾多和林則徐不對付的官員發起了彈劾,到了廣州之後,此人更是拿出姿態,將手下的兵丁一減再減,企圖以此來營造和平氛圍,並得到英軍的讚賞。

  沒想到西洋來的強盜不吃這一套,反而覺得大清國虛弱,於是提出了很多讓他無法滿足的要求,包括賠款割地,英國人的要求被琦善寫在奏摺裡呈送北京,道光皇帝氣急敗壞立即拒絕,導致談判破裂,到了次年一月,沒有了耐性的英國人首先對虎門發難,當時的提督率軍英勇抗敵,可是琦善僅派了數百名清軍趕往支援,他不想將事態擴大,全面開戰還需要皇帝的親準。

  道光接到消息後早已經時過境遷,於是下令抵抗,而此時虎門的重要防禦設施早已經被英軍佔領,由於在兵器火力上的差距,英軍登陸虎門僅有38人受傷,可卻讓琦善嚇破了膽,面對英國人再次談判的要求,他看了看條件,對方提出割讓香港,並且賠款,貿易等等條款,琦善深知自己要當背鍋俠了,便穩住英國人,想讓道光籤字。

  遠道而來的英軍不打無把握之仗,他們一邊在等待,一邊又派兵直接攻佔香港,琦善看到英軍不好惹,也只好在奏摺上形容侵略軍如何難以對付,希望道光皇帝早早服軟,不要為難他這個奴才,此奏摺又在朝廷引起了軒然大波,皇帝拍案大罵,認為琦善喪土失地,會被千年唾罵,隨即要求各地嚴防英軍的進犯,敢來就讓片帆不能返回。

  琦善猜的沒錯,在自己答應了英國人條款之後,道光皇帝卻沒有服軟,他順利的當了背鍋俠,家產也被抄沒了,鴉片戰爭打碎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大國迷夢,讓腐朽的朝廷看到了世界局勢早已經變化,雖然香港被割讓出去,但是那裡作為一扇窗口,在近代史上卻變成了中西交融之地,直到上個世紀末,英國在中國漸漸崛起的國力下被迫返還了香港,再回頭看那段歷史,除了屈辱之外,後人更加明白強悍的國力有多重要。

相關焦點

  • 他私自把香港割讓給了英國,道光皇帝怒斥:遺臭萬年
    他私自把香港割讓給了英國,道光皇帝怒斥:遺臭萬年。就那個時候來說,道光皇帝由於見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打也打不贏,於是便想著跟英國妥協。因此,便撤掉了林則徐的職務,與此同時,還叫人接替了他到了英國人的住處去與他們談判。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便是琦善。就這個人來說,他的出身是十分不錯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 私自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的琦善,被道光怒斥:遺臭萬年
    私自把香港割讓給英國的琦善,被道光怒斥:遺臭萬年。儘管在傳說中,道光還在做皇子的時候,就有過用鳥銃射下翻牆進入皇宮的匪人的英雄業績,但這個皇帝,其實是個色厲內荏的角色。歷史上,這種生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子,沒有經過多少歷練,大抵都是這副德行。惹事之時,不怕亂子大,一旦亂子出來了,卻又嚇得半死。
  • 為了向英國求和,他私自把香港割讓出去,道光皇帝怒斥:遺臭萬年
    大夥都知道,1840年夏天,清朝和英國開始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最後清朝戰敗求和,林則徐籤訂了《南京條約》割讓香港。世人都罵林則徐「賣國賊」,「窩囊廢」。但其實他只是去籤字的背鍋俠,真正「賣國」另有其人,他就是琦善。讓小編跟大夥緩緩道來。
  • 他私自把香港割讓給英國 道光皇帝怒斥:遺臭萬年
    《穿鼻草約》的主要內容割讓香港、賠償600萬元、恢復廣州貿易等。琦善知道,道光皇帝肯定不會同意這些條款,所以根本就不敢往朝廷奏報,也不敢在條約上簽字。他之所以要這麼做,無非是想敷衍英軍。然而,英軍是那麼好敷衍的嗎?
  • 把香港私下割讓給英國,道光皇帝訓斥他:遺臭萬年
    把香港私下割讓給英國,道光皇帝訓斥他:遺臭萬年說起琦善這個人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是說起第一次鴉片戰爭大家肯定都知道,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割地賠款給了英國,致使中國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琦善是清朝的大臣,是鴉片戰爭時期張主求和的代表人物。
  • 此人背著皇帝割讓香港,事後證明他可能做了當時最好的選項
    1840年6月21日,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義律率領英國艦隊(十六艘戰艦、四艘武裝汽艇、二十八艘運輸船,總兵力約四千人)從廣州海面一路北上,沿途毫不費力地攻佔了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並於8月抵達天津大沽口外。   之前一直把英軍當成是蠻夷流寇的清朝道光皇帝此時徹底慌了。
  • 他是最年輕的兩江總督 因割讓香港成為千古罪人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琦善已經是一等侯爵、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欽差大臣,就如他在與英國人進行公文往來時所自稱「本大臣爵閣部堂」那樣,身兼數職,達到了一個大臣所能抵達的頂峰。然而,一場鴉片戰爭,讓琦善從道光皇帝的寵臣,變成千夫所指的「罪人」。
  • 割讓香港的琦善被道光發配充軍,背負4條罪名,都是子虛烏有?
    中國晚清時期,積貧積弱,各方列強勢力將中國視為一個巨大的蛋糕,可以隨意侵佔,自道光年間進入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屈辱由此開始,鴉片戰爭的失敗,割讓香港給英國,道光皇帝痛哭,康熙在位是,曾經留下一條祖訓:敢失寸土者,不得列入祖宗靈位,道光皇帝也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 清朝把香港割讓給英國,英國向清政府支付租金了嗎,支付多少?
    清朝把香港割讓給英國,英國向清政府支付租金了嗎,支付多少?這時候人民的生活遭到剝削和壓迫,就是這種槍狂下,英國就對中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這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當時中國並不覺得英國的軍隊可以造成什麼威脅,但是但是後來才發現英艦的速度很快,在不得已之下只能和英軍進行談判,琦善是當時的談判官員,後來不得不統一了英軍的條件。
  • 道光皇帝在鴉片戰爭後,因割讓香港島原因,立下遺詔死後不入太廟
    說起道光皇帝,我們一般熟悉一件事,就是他在位的時候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而且這次戰爭清朝打敗了,被迫和英國籤訂了《南京條約》。這個條約的大致內容就是各地、賠款、通商、關稅協商等。從此之後,清朝的大門被迫打開,清朝開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社會。之後的災難更是源源不斷。
  • 得知要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道光一夜睡不好覺,留下遺囑懲罰自己
    原來,清朝每一位皇帝去世後,都要立一個聖德神功碑,上面記載皇帝生前的豐功偉績,供後人觀瞻和尊敬,如果一個皇帝違背祖制,沒有獲得立碑的待遇,說明這個皇帝當得不合格,不配見祖宗,因此很多皇帝對聖德神功碑十分看重,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幹得還不錯,死後獲得了立聖德神功碑的待遇,直到道光皇帝的出現,發生一件大事讓道光皇帝在祖宗面前抬不起頭來。
  • 香港是怎麼被割讓給英國的
    籤訂《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割讓香港島,清廷原稱「萬年和約」,後世又稱「江寧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便利了英國對華的商品輸出,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籤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並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 大清朝是怎樣把香港割讓給英國?還得從乾隆開始說起
    歷史上對香港被割讓給英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解釋,一是英國船堅炮利武器比大清朝的先進而且又通過走私鴉片,賺取了我們大量的金錢,狼子野心非常的貪婪,所以就打開了清朝的國防,攻進來了,第二方面有人認為清政府腐敗無能,紙面上好像也就這兩方面的原因,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呢?
  • 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名垂青史,還是遺臭萬年,歷史評價取決於什麼
    20年前的今天,1997年7月1日零時,香港結束了157年的殖民統治,回歸祖國。20年,彈指一揮間。157年,卻是整整五代人的恥辱記憶。▲1997年,香港回歸。1842年8月29日,清廷被迫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實際上,在此之前7個月,英軍已登陸並佔領香港島。
  • 百年前香港老照片 清政府割讓時一無所知 抗戰勝利錯過收復時機
    我們即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的盛大慶典,這座東方之珠在從1842年鴉片戰爭開始,通過三次割讓與租借最終落入到了英國人手中。1997年香港的回歸,代表著中華民族屈辱一頁的洗刷。但當初香港在英國人已經覬覦之時,閉關鎖國的清政府竟然對他一無所知。
  • 記憶香港:滿清有多敗家?面對英國幾千兵力卻把香港割讓出去
    秦朝時的香港當然「憶古」才能更好地「思今」,香港自古就屬於中國的領土,這個「古」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4年,他派五十萬大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番禺縣管轄。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明確成為中國的領土。
  • 我們都應該記住香港被割讓的歷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南京條約》籤訂情景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籤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 大清朝把香港割讓給英國,英國向清朝支付了多少租金?
    清朝晚期的時候是經歷不少災難的,西方列強在我們國家的領土打開了缺口,而當時的英國像我們國家販賣大量的鴉片,為的是謀取暴力,而當時鴉片對我國的危害是很大的,之後又有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損害了日不落帝國的利益,所以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而清朝不是人家的對手,戰敗。
  • 記憶香港:全程回顧香港割讓及回歸過程,錯失兩次絕佳收復時機
    時至今日,香港回歸已經20周年,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歷經百年終於回家。這中間幾代中國人為之不懈努力,從晚清、民國再到新中國時期,最終香港順利回歸。香港被割讓見證了舊中國一段屈辱的歷史,由於落後而被列強欺壓的一段歷史,今天一起回顧下這段歷程!
  • 鴉片戰爭除割讓香港外,還有一塊四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也被英國佔有
    說到鴉片戰爭,我們都知道清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其實,當時的道光皇帝不僅僅只割讓了香港島,還有一塊四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被英國人拿走了。十七時期中後期開始,西藏的勢力再次崛起,這時候拉達克和西藏聯盟,而且拉達克年年向西藏朝貢,清朝時西藏成大清的範圍,所以拉達克從雍正年間開始,其國王就一直接受大清皇帝的敕封,並受駐藏大臣的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