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居家養老有「醫靠」

2020-12-24 瀟湘名醫

原標題:田園居家養老有「醫靠」

□通訊員 張婷 本報記者 程守勤

外有田園,田埂上種著青菜、花生等農作物;內有庭院,居室內環保家具、洗浴設施、空調電視等一應俱全……這是江蘇省老年病醫院與南京市江寧區谷裡街道開辦的田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目前,一期「田園康養小院」已有34位老人入住。

武奶奶是今年年初入住的。「我的老伴已經半癱瘓了,日常需要護工保姆照顧。今年疫情期間小區封閉,護工保姆都進不來,我和女兒看了很多養老院,都不滿意。我們發現這裡很好,就在這裡住下了。」武奶奶說,「另外最看重的是這裡有醫生,每天查房,我們住這裡,女兒也放心。」

江蘇省老年醫院黨委書記許家仁教授介紹,為了實踐探索「城鄉聯動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在「田園康養小院」基礎上新推出了「田園頤康之家」,可提供床位30張,主要為失智老人提供家庭式護理單元照護。

記者在現場看到,「田園頤康之家」房屋布局分內外兩院,白牆褐柵,綠樹藤蔓,與養老服務中心、餐廳、活動室連廊相通,日常生活方便。

「照顧失智老人,對家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而專業照護對患者本身的病情又至關重要。」江蘇省老年病醫院信息與事業發展部主任楊民說,谷裡田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起中心護士——社區醫生——醫院專家三級巡診的模式,護士每天上門測血壓、血糖,指導用藥,開展康養活動;社區醫生每周巡診指導,建檔管理;醫療專家定期巡診、義診,同時提供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和遠程醫療服務。

「不僅田園風光好,醫療有依靠,價格也能接受。」許家仁介紹,與城市養老相比,谷裡田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價格很親民。長期入住自理老人2600元/月~2900元/月,半失能失智老人3600元/月~4800元/月,住宿、夥食、護理費包括在內,當地村民還能減免1/3費用。(張婷 程守勤)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瀋陽:鐵西區試點社區居家養老「OTO」
    「12349」這個被老張笑稱「比兒女還管用」的熱線,不僅能上門修電腦,還能提供送醫送藥、送貨送餐、洗衣理髮、家政服務、零活縫補、代繳費等服務,甚至還能提供法律救助、精神慰藉等特殊項目的服務。據悉,這種將老人、社區和商家三方緊密連接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OTO」,正在鐵西區試點並推廣應用。
  • 孫大軍在長治市潞州區調研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
    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建設,著力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深度融合」的新型養老服務體系,全市養老服務業有序發展,並獲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社區居家養老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 怎樣在「家門口」幸福養老 杭州發布居家養老指南
    其中,90%都會選擇在家養老。怎樣讓百萬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11月12日上午,杭州市政府召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打造『家門口』幸福養老」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杭州市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為《實施意見》)。這是一份乾貨滿滿的「居家養老指南」。重點是什麼?
  • 晉安區日溪鄉打造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
    據悉,這是日溪鄉打造的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的具體舉措之一。  日溪鄉將居家養老服務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通過完善網絡、整合資源、提升服務,全面打造「老人開心、子女放心、社會稱心」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  目前,日溪鄉的鄉、村兩級均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同時採取以獎代補形式,對農村幸福院每年給予2萬元~3萬元的運行補助,實現服務全覆蓋。
  • 黃華堡居家養老中心改造升級
    社區發言人 王春蘭(黃華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指導員): 我們村新班子上任「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升級居家養老中心,這幾天正在建餐廳和廚房,解決空巢老人的午餐問題。通過青菜、番薯、紫薯熬汁染色,志願者製作的湯圓有黃色、紫色、綠色,更具風味。志願者們還煮了一大鍋玉米和芋頭,這些食材都來自於他們自己開荒的「黃華堡自香亭美麗田園」。  「這些湯圓是放著賣的嗎?我想買一碗。」71歲的陳阿婆經過攤子時詢問。「阿婆,這些湯圓是專們為你們老人準備的,請你吃,不用錢。」一名志願者說。當天做好的湯圓供應給路過的老人、務工人員。
  • 【每周碰詞】Aging-in-Place 居家養老 原居養老
    預計到2050年,每3個中國人中就將有1個老人。2013年9月,媒體曾爆出北京第一社會福利院一張床位要等166年的消息,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養老服務已經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我國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還不夠發達、物質條件尚不充裕的情況下到來的,因此,單靠政府的力量來發展養老福利事業是不現實的。
  • 北京第二個產權居家養老社區落戶通州半壁店
    早在2017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國內首個產權式居家養老試點項目——恭和家園。歷經三年運營實踐,雙橋恭和家園以社區共建、共治、共創、共享為機制,構建了「住、食、醫、養、樂」一站式居家康養社區。2020年,雙橋恭和家園被評為五星級養老服務機構。
  • 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瀋陽啟動社區試點
    今年9月,為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瀋陽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瀋陽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在全市選定100個社區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免費居家養老服務,上門服務包含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等16個服務項目。
  • 浦江居家養老走出可複製模式 吸引外縣來「取經」
    2018-07-10 16: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浦江報導組 張曉鋒 通訊員 傅捷今天(7月10日),松陽縣人大常委副主任、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張宏雁帶隊組成調研組來浦江考察調研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經驗做法。
  • 居家養老16項上門服務政府埋單
    年12月24日  在全市9個區100個社區開展試點,為城鄉低保、低保邊緣戶等家庭中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45小時的免費服務,為持有試點社區所在區戶籍並居住在試點社區的80周歲(含)以上的老年人等,每人每月給予3小時的免費服務,可提供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等16個服務項目……  日前,瀋陽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瀋陽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北京首家產權居家養老社區恭和家園
    歷經三年運營實踐,恭和家園以專業、有溫度的服務為承載,以社區共建、共治、共創、共享為機制,在「住、食、醫、養、樂」一站式居家養老服務基礎上,構建品質康養社區。「產權歸自己,養老有專家」,全國首創居家養老新模式「房子歸自己,養老有專家」,雙橋恭和家園的購房者擁有不動產權證書,可轉讓、出租、繼承,並由樂成養老成立專業的養老運營公司,為園區住戶提供永續的適老服務。
  • 四川自貢自流井首個社會組織入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1月27日,自貢市自流井區榮邊鎮舉行居家養老服務暨五社聯動機制創新啟動儀式。據悉,榮邊居家養老服務的正式啟動,標誌著榮邊鎮探索社會化養老服務,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也將為在全區進一步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供寶貴經驗和有益借鑑。據了解,榮邊居家養老服務以關注社會養老事業,改善困境老人生活為出發點,以服務孤寡、空巢、困難、殘疾、高齡老人為突破口,以居家養老為主體,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體貼的專業化服務。
  • 白銀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夕陽」添彩 ‖ 宜養篇⑭
    馬勇才說,他們的合唱團成立已經有十餘個年頭了,以前隊員們排練都要去離家較遠的二十一冶退休辦。自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後,縮短了老人出門休閒娛樂的距離,縮小了「養老服務圈」半徑,讓幸福養老離家更近。同時,專業的多媒體教室、娛樂服務廳、棋牌活動室、老人休息室、健身房等讓老人們感到特別實在和貼心。
  • 九江社區養老"新模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空殼"?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人口老齡化,正逐步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服務好老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市探索出多種形式的養老模式。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最為推崇,相比其它養老機構,這裡可以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裡享受專業服務。然而,最近有市民反映,開發區新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運營以來,其實只是一個空殼,這是真的嗎?
  • 今日視點 居家養老擴面:23000多名城鄉老人享受上門助老服務
    【天意物業公司居家養老服務員閔寬群:擦玻璃掃塵,我們這裡有一個風俗,過年了要掃一個塵。】閔寬群是天意物業公司聘請的一名居家養老服務員,來了幾次後她跟老蔣夫婦已經像好朋友一樣熟悉了。蔣惟敏和老伴今年都80多歲,老伴耳朵嚴重失聰,又有智力障礙,平時老倆口和孫女三人居住在一起。
  • ...的小康生活|蘇州首創居家養老閉環模式 關愛就是「一碗湯的距離」
    午後兩點,記者在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居家養老愛心廚房見到宋素妹時,她正與志願者們商量著新一輪的「排班表」。「我是去年底加入志願者團隊的,一開始就是給有困難的老人送餐。春節期間,一場疫情讓居家老人們更難出門了,當時我就想發動身邊的人再多做一些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蘇句容:農村居家養老服務 託起幸福...
    、機構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打通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最後一公裡」,讓夕陽紅真正「紅」起來。去年下蜀鎮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養老服務模式,完善農村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在集中居住的自然村中建設6家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年人能真正用得上,滿足農村老人「離家不離村」的養老需求。
  • 浦江三年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26家 讓老人更有獲得感
    浦江正鼓勵有條件的居家養老中心先行先試,從「2」變「3」。  每人每天交2~8元,甚至免費,老人就可以美美地吃上兩頓或三頓飯,同時還能享受家政、醫療、志願者護理等服務。從2014年到2016年底,浦江用三年時間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26家,除3個村因舊村改造暫停開辦外,實現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解決了失智、失能、高齡、空巢獨居等養老困難老年人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在家門口享受到政府及社會志願服務組織提供的各類居家養老服務。
  • ...運營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憑什麼讓周邊老人感到「很溫暖很幸福」?
    點讚的不僅僅是於大伯和井大媽,不少體驗過的老人都表示:家門口開了這樣一家養老中心,「很溫暖、很幸福」。昨天上午,文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對外營業,前來體驗的、諮詢的老人絡繹不絕。這家運營還不滿一個月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靠什麼收穫這麼多好評?
  • 即墨2020年再添4處微養老中心 養老服務站已建成36處
    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將國內外先進養老理念和成熟模式落地靈山,結合靈山花鄉藥谷特色,實現「自在靈山,頤養田園」的養老藍圖。投入使用後,將面向全社會開放,針對願意走出家門,融入社區的本鄉鎮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打造集物理治療、康復訓練、MR記憶訓練、緬懷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睡眠治療、認知障礙檢測、家屬及老人心理疏導等為一體的醫養結合健康諮詢管理養老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