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經典電影,是經典中的經典,每一部經典電影我都看了不下三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理解。聽說這部電影口碑不錯,於是上映的第一個周末我就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還算對得起我的電影票,比較精彩。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強的可看性,我看電影的時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節裡面去了,鄰座的女的還哭了。電影裡的悲歡離合最讓人動容,因為電影要在很短的時間裡出很好的效果,同時愛情的力量也是偉大的。電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別是它的特寫鏡頭,把所有人的內心世界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電影聽起來很俗套,被人嘲笑的小人物,一路上堅持不懈,最終成功的燃起你一片熱血的勵志片。艾迪·愛德華,一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轟動英國的滑雪體育明星,引發了無數爭議和目光。最近以他為原型的勵志電影《飛鷹艾迪》又一次澎湃了人們的內心。看後覺得好像和想像中並不一樣啊。這個英雄和我們印象中身披國旗,驕傲揚眉的運動員形象太不同了。談實力,應該孤獨求敗如大魔王張怡寧,可這個艾迪卻幾乎是全場被虐。就算談外表,應該健美矯健,肌肉閃閃發光,而塔倫·埃格頓為了飾演角色,卻在努力的增肥。吃成了圓滾滾的小臉。談到待遇,很多運動員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事情,比如託馬斯的「託馬斯全旋」,李小鵬的「李小鵬跳」。而國際雪聯也有以艾迪命名的「飛鷹規則」,但這個規則卻是用來專門阻擋像艾迪這樣的人進入冬奧會的。想參加跳臺滑雪的英國人艾迪,簡直就像沙特人揚言獲得衝浪冠軍一樣。
甚至連英國奧委會都不停的阻攔他,嫌他給英國人丟臉(其實卻也是丟臉地去墊底)但是EDDIE不這麼認為,奧林匹克精神重在參與,即使是當炮灰也在所不惜。(恩,你開心就好)芬蘭天才選手麥提,他對艾迪說了一句話,這個賽場只有你和我不一樣。在中國,也許大家更崇拜的是那些自帶閃光的英雄們,要麼天賦異稟,要麼成績傲人,奧運金牌動輒就是五十塊,即使取得銀牌,也不會有人多看一眼。甚至更無情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昔年舉重冠軍,今日淪為搓背工維持生計。」一旦當往日英雄,稍減鋒芒,就立刻被洪流衝刷到谷底。那我們當初所尖叫激動的,到底是什麼呢?只是他們取得的片刻光芒麼?卻不是他們為了站到巔峰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到底什麼才是值得我們歌頌的呢?艾迪身上最讓人澎湃的一點,就是明知自己的「無望」,但依然充滿希望的去挑戰。看似矛盾的事情,偏偏就靠著希望和堅持,知道這是一塊不能開花的石頭,但在懷揣信念去改造的艱難一路中,依然收穫自己的滿足,快樂無比。為此,他用比別人慢十倍的速度,一步步地登上了看似比奧林匹斯山頂更高的地方。雖然也會有媒體質疑,他只是炒作,不相信真的有人會去做這樣做不到的事情。甚至還有人說艾迪的故事就是「鑲著花邊的謊言」。可艾迪只會當做一個簡單到不行的小挫折,依舊沒有阻攔他繼續下去的腳步。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1987年世錦賽排名第55位倒數第二,倒數第一被取消了參賽資格。然後,這哥們真的參加了 奧 運 會 。我想對你說這些話,去做吧,那些你真的想做的事。去堅持一點吧,那條艱辛酸澀的道路。去多一點愛吧,就像艾迪媽媽給了艾迪唯一的最純粹的支持吧!
當艾迪離開家的時候,媽媽拿出餅乾盒,讓他用這個去裝自己的獎盃。這是一個多純樸,但是打動人心的相信和暖意啊!而艾迪在88年冬奧會一戰成名之後,委員會立馬為他修改了規則,提高了門檻,也使艾迪奮鬥了十年也再沒能入選世界級賽事,不可否認他確實不是奧運這塊料。不過那又怎樣,這拼搏的一路,也是艾迪人生最快樂激情的時光和讓他的人生真正煥發光彩的原因吧!正因為他平凡如你我,才更讓我們相信,從追求自我實現,到正視自我後依舊堅持初心,即使失敗也不放棄拼搏,才是你真正起飛的時刻。最後,影片中一直重複的一句雞湯,配上艾迪的故事,讓人此刻回味悠長。人生不僅在於輸贏,而更在於拼搏。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嚮往遠方。
運動題材類的IP近兩年精品較多,如畫風極美極限運動題材的《極盜者》,自行車題材的《破風》,雖然這類題材還不是票房貢獻和院線的主流,但是也滿足我這種厭倦了科幻、基因、太空、黑洞、盜墓、惡俗、文藝、女巫、間諜、飆車、黑幫主題的審美疲勞者,仍然孜孜不倦的輸出現金流給院線,在經濟環境如此不好的2016,我只能說我這種高ARPU對影院是真愛 。 勵志片的橋段,比較適合目前環境下的國內環境,信仰缺失,內需不足,實體經濟萎靡,但還在被多頭做空。片中的英國佬"固執"的堅持自己的Olympic dream,在男性社會都不看好他的時候,戲謔的是他剛開始的"資方"竟是兩位偉大的女性,男主的媽咪和風騷"老闆娘",so,女性的眼光裡面除了有感情因素,其實頗具風投對天使期的判斷策略,只看這個團隊的自增長性如何,男主一人就代表英國ski jumping國家隊,然後以情感砝碼攻破被美國國家隊炒掉的"狼叔"coach,真是絕妙的組合,在團隊組建能力上槓槓滴。 其實這部片的點睛在於,coach和coach's coach的言和,十幾年的恩怨,在Olympic GAME後更衣室裡面的一句"i am wrong"化解,權威"師爺"的肯定,鳥叔的心都快化了喂。不羈的浪子以一種非正統的方式回歸他的舞臺。
好萊塢勵志片從來不缺體育名將的身影。但能將精彩的故事、緊湊的節奏和幽默的表演融於一體的也不多見,《飛鷹艾迪》的確是一部融合上述所有優點的片子。 曾出演《王牌特工》的塔倫·埃格頓與「金剛狼」休·傑克曼一起上演一個英國版「許三多」逆襲奧運會的故事。整部電影有笑有淚,在讓人身臨其境地享受冬奧會跳臺滑雪魅力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個為了夢想不懈拼搏的感動人生。 《飛鷹艾迪》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跳臺滑雪運動員,有「飛鷹艾迪」之稱的艾迪·愛德華茲是一個天資平平的人物,他與「許三多」一樣,固執笨拙但是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善良內心。這位患有高度近視、從未接受過90米高臺跳雪訓練的英國運動員,在1988年冬奧會上,抱著必死的勇敢之心挑戰90米高臺跳雪,雖然成績名列倒數,卻備受觀眾喜愛和尊敬,艾迪站上高臺的那一刻,讓人熱血沸騰。 影片中的艾迪沒有主角光環,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在不斷失敗中成長,但他卻永不言棄。天真無畏的艾迪從小就有個參加奧運會的夢想,而他的先天條件並不好,少年時代腿部有損傷,長大之後視力也相當糟糕,「你根本不是這塊料」,面對外界常年的質疑和打擊,艾迪卻樂觀、堅毅、永不言棄,以幾乎偏執的堅持將夢想化為了現實。這樣的真實故事,怎能不讓人動容。 「振奮」、「鼓舞人心」,是許多參加完看片會後觀眾的第一反應。 「希望有更多像《飛鷹艾迪》這樣的電影。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你在接下來的生活與工作中都會勁頭十足,感覺你也可以實現你的夢想。」一位觀眾評價說,「我覺得它是最好看的體育勵志電影,比《冰上輕馳》還好,而且最棒的是,它是喜劇,沒那麼沉重。」
拋開意義不談,《飛鷹艾迪》的電影語言也讓人叫好。在這個普遍「用力過猛」和「重口味」泛濫的時代,《飛鷹艾迪》有一種難得的清新之風。主演塔倫飾演的傻氣執著的運動員,搭配休·傑克曼帥到無敵的浪蕩風情,二人歡喜冤家式的角色關係,亦師亦友的相處模式,再加上體育競技精神和對夢想追逐的詮釋,始終戳著觀眾笑點和淚點,最後的感動水到渠成不做作。艾迪就像是一個「民科」闖入了奧運舞臺,帶著不為人理解的狂熱,將一個賽場傳奇演繹的驚心動魄。
不得不說,《飛鷹艾迪》在一眾的大片中,作為冷門的勵志運動類題材影片,有那麼點「清新脫俗」的味道。「金剛狼」休·傑克曼一如既往的如同人型荷爾蒙機器,大長腿一落地便引來陣陣低聲驚嘆。「王牌特工新鮮人」 塔倫·埃哲頓,一反王牌特工中的精英形象,身著略顯臃腫的連體服,變身奧運挑戰者。大多數人也許會覺得這是部枯燥乏味的勵志影片。而作為故事主角的真實人物,「飛鷹艾迪」艾迪·愛德華茲在如今的新生代中,大約也是沒什麼認知度的。帶著「看下帥哥,舔下鮮肉」的心態,這部電影卻給人帶來了特別的感觸。誰沒有夢想?你還記得兒時的夢想麼?你是否正走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艾迪為了夢想而不斷的挑戰,不斷的前行,深深觸動了我。只有不怕死/失敗的人,才有資格站在成功的高臺上。這麼簡單的道理,往往被忘卻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
影片並沒有刻意的表現艾迪挑戰過程中的艱苦,而是帶著幽默,帶著自嘲,帶著淚水,帶著歡呼,帶著觀影者投入到其中。整個觀影過程中能聽到笑聲,能看到抹眼角的妹子,能握緊拳頭一同期待。而這些,正式對一部好片最佳的褒獎。有幸看了艾迪本人來華宣傳影片時的採訪片段,那是一段艱辛的回憶,但那同樣是達成夢想的美妙回憶。在麻木的生活中,這部影片仿佛一記「強心針」,牽起了我們對「夢想」的回憶。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由真人事件改編而成,是一部傳記電影,所以對於核心思想上的表現上是非常的明確的,從頭到尾都在表達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但是像這種傳記類的電影敘述手法上很難別出心裁。這部電影很多感情渲染的橋段完全靠慢鏡頭和主人公的面部猙獰來表現(看完電影滿腦子都是艾迪的弓型嘴)對於一部藝術片來說技術含量太低,很多時候高潮拿捏的不是很得心應手,有點乏力感。最後奧運會那一場的氣氛渲染還是非常棒的,隨著情節的推動,主人公戰勝了對失敗的擔憂,狼叔對曾經的頹廢告別,奧委會對艾迪的認可,隊友從瞧不起到刮目相看,所有情節轉變把影片氣氛推至高潮,最後一躍的慢鏡頭用的也相當好(如果是日本片子估計主人公要開始回憶,內心OS大半天),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很不錯的,遺憾的是文藝片總是在中國叫好不叫座,希望國人多多支持此類影片,更希望國人也能過拍出這樣純粹走心的勵志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