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賢法師: 琉璃王真把釋迦族趕盡殺絕了嗎?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一則關於佛陀弘法過程中親歷的俗世家族慘遭殺戮——琉璃王滅釋迦族(Shakya)的慘案,常被作為教化因果常識的教案,至今仍廣泛講述。比如,《參禪要旨》一書中,便被虛雲老和尚列為關於深信因果的「辦道的先決條件」。相關的論述中,出於對因果及業力的強調,公案被演繹到琉璃王對展開誅殺為止即被打住,不再詳談「後來」——類似「是否真被殺絕而無人出逃」的問題,因其與弘法過程中強調因果的「需要」非但無關,甚至相悖,所以被選擇性地作了忽略。

這個家族如今是否存在?琉璃王滅族時釋迦族是否真被趕盡殺絕?至今沒有答案。另外,關於「釋迦族真正血統是否還存在」,學術界雖然也有「是或否」的兩種聲音存在,但不少說法也指向並強化了「被完全滅族現今無人存在」的結論。11月8日,「蓮開一路——海上絲綢之路佛教與文化一行」登陸南亞次大陸,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對神秘的釋迦族進行了實地探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深度探究釋迦族(Shakya)血統的歷史疑團。

釋迦族根本道場所在地——加德滿都「金廟」。(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釋迦族世代守護金廟,守護著最古老的梵文佛教原典。(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據文獻記載,佛陀時代釋迦族因宿世不可抗拒的殺業等重大因緣,遭受琉璃王發動的滅族之災。因此,金廟建築門窗均有防禦功能。(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金廟每天都有一個9歲的釋迦族兒童在此護持金廟,修行佛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佛經中這樣描述琉璃王滅釋迦族種

佛世時,琉璃王誅殺釋迦族的慘案是佛教中一則重要公案,並常用於闡釋佛法中緣起因果的道理。《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彌沙塞部五分律》卷二十一、《四分律》卷四十一、《佛說琉璃王經》及《義足經》等數部佛教經律記載了這一公案:早年波斯匿王想向釋迦族聯姻修好,釋迦族自覺是優等的種族,便將當時王族的大將摩訶那摩的一個婢女充作公主,嫁給波斯匿王,成為王后。日後生得琉璃王子。琉璃王子八歲時回迦毗羅衛國,途中到一個講堂中休憩納涼,被看守辱罵為「婢女之子」。琉璃王子受辱後,便發惡願將來當國王后要消滅釋迦族。

琉璃王長大後,通過篡權當上了國王,果然糾集軍隊向迦毗羅衛國殺去。佛知其意,於是提前來到琉璃王行軍要道,琉璃王出於對佛陀的敬意不得已而退回。由竺法護大師翻譯的《佛說琉璃王經》云:

王心念言:「先古所載,藏室秘讖,用兵徵旅遇沙門者,轉回軍還,況今值佛,焉得進乎?」稽首佛足,即便反旅。

如此琉璃王三次出兵,每次都是遇佛在道中而返。第四次起兵時,佛知迦毗羅衛國人宿世業緣成熟,共業的果報不可避免,回到了僧團。

琉璃王殺入迦毗羅衛國後,釋迦族人由於佛陀的教化,雖然極為驍勇善射,但在抵擋敵人時誓不傷敵,於是慘遭殺戮。《佛說琉璃王經》云:

得開門入,入挌殺門衛五百人,斬害不訾,生縛貴姓三萬人,埋著於地,但令頭現,驅迫群象,比足蹈殺,然後駕犁而耕其首……

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將五百釋迦族人攝入缽內,帶出迦毗羅衛國,然而開缽時五百人卻已全部化為血水。

眼看釋迦族人慘遭殺害,在淨飯王去世後繼承政權的摩訶那摩王跳入河水中,請求琉璃王在其浮上水面之前不殺人。琉璃王答應後,摩訶那摩王為了拯救家族,用頭髮將自己綁到了河底的樹根上溺水而亡,為更多釋迦族人的逃出爭取了時間。

琉璃王發現摩訶那摩為族人而死,亦生後悔。《佛說琉璃王經》云:

王甚憐之,有慈哀心:「用門族故,自沈而死,其義若茲。吾為國主,不忍小忿,豈當急戰,使所害彌熾乎?」……琉璃王厚葬摩男,存寵其後,王平舍夷更立長,安慰畢訖,還舍衛國。

然而此時的迦毗羅衛城已是血流成河,慘遭焚毀。因此一滔天惡業,琉璃王及其軍隊在屠城後的七天便被大水所漂,全軍覆沒,琉璃王死後墮入阿鼻地獄。

釋迦族被滅後,佛陀講述了釋迦族今世受此苦難的過去因緣:往昔迦毗羅衛城有一魚村,人們以捕魚而食。當時大湖內有兩條大魚被捕,村中有小兒,雖然沒有親自捕魚,但見到人們捕魚時,他也心生歡喜。他也沒有吃過魚肉,只是覺得好玩,在大魚頭部敲打了三下。當時捕魚的那些人就是今日的釋迦族,當時兩條大魚,一條是琉璃王,另一條是好苦梵志(協助琉璃王討伐釋迦族之人),漁村中人就是現在被殺的釋迦族,而小孩就是釋迦佛。因為殺魚罪業深重,釋迦族在過去劫中受地獄苦。而佛陀當時敲打魚頭三下,現在就由於這個因緣而頭痛三天。

滅族時是否真已趕盡殺絕?

對於釋迦族所遭受的滅族,是否真的被趕盡殺絕?在漢傳佛教中,本公案很多時候是用於說明「因果不虛」的道理,並且強調目犍連尊者救釋種失敗、「神通抵不過業力」,在滅族程度方面受到的關注似乎並不多。甚至一些人默認「滅族真的是被趕盡殺絕了」。然而,以上佛典幾乎一致明確記載了尚有生還者,其原因關鍵,在於摩訶那摩用生命為釋迦族爭取到了出逃的機會。如《四分律》有云:

時琉璃王見即生慈心言: 「摩訶男(即摩訶那摩)乃為親裡,故不惜身命。」 即敕人放諸釋種,彼即受教放之。

《五分律》云:

王便嘆言:「乃能為親不惜身命。」即宣令三軍,若復有殺釋種者,軍法罪之。

甚至,在《佛說琉璃王經》中,除了相關的敘述,還更說明了具體出逃的人數比例:

「 前三億人畢對並命,次三億人蒙自次之,救得皆視息,奔突走脫,得全濟命。又三億人,修家供養,歡宴熙怡,伎樂自娛,不知外有並命之厄。……佛與弟子至迦維羅衛,見諸人民傷殘者多……」。

由此可見,釋迦族當時雖然慘遭屠殺,但並非被趕盡殺絕,仍有相當數量的釋迦族人得以大難得活。

釋迦族的遷徙和逃亡

《阿含經》中,還記載了當時釋迦族人因為業力成熟而導致逃亡的種種不順利:

(摩訶那摩沉水期間)迦毘羅越城中諸釋,從東門出,復從南門入;或從南門出,還從北門入;或從西門出,而從北門入。

在上述涉及釋迦滅族慘案的經典中,只有《義足經》的記載稍有不同,是琉璃王得知摩訶那摩死訊後繼續屠城:

以其時令諸釋得出城走……(大臣)見釋摩男在水底死,便還白王: 「天子,寧知釋摩男持發繞樹根而死。」王即絞城中餘釋。

然而從中中可以看出,當時琉璃王並沒有繼續下令追殺已經逃出城的釋迦族人。經中還說:

(佛)即與眾比丘俱,到逝心講堂。道經過諸釋死處,釋中尚有能語者。……佛及比丘悉坐。佛為諸釋廣說經法竟……

這一點,可與《佛說琉璃王經》的記載相互參證,即當時屠城時很多受傷的釋迦族人也存活了下來。

(事實上,根據佛教歷史記載,一些對佛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就是釋迦族人。比如後秦時來到中國的佛陀跋陀羅(漢譯為「覺賢」)尊者,為中國譯出了六十卷《華嚴經》等重要經綸,成為著名的翻譯家,他正是來自迦毗羅衛的釋迦族人,系釋迦牟尼佛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元代著名的佛教造像家——前往中國北京主造白塔寺大白塔的阿尼哥,也是釋迦族裔。)以暴制暴的抵抗遭到釋迦族(Shakya)驅逐

另外一些文獻,則記錄了釋迦族更為感人的慈悲不殺的家風,如《增一阿含經》云:

有釋童子,年向十五,名曰奢(或作「舍」)摩。聞流離王今在門外……獨與流離王共鬥。是時,奢摩童子多殺害兵眾。……奢摩童子即出國去,更不入迦毗羅越。

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也記載了類似的因為對殘殺進行抵抗,而「敢行兇暴,汙辱宗門」,違背「安忍殺害」遭到釋迦宗族流放的情況:

(琉璃王進攻迦毗羅衛國時)釋種四人,躬耕畎畝,便即抗拒,兵寇退散。已而入城,族人以為承輪王之祚胤、為法王之宗子,敢行兇暴,安忍殺害,汙辱宗門,絕親遠放。四人被逐,北趣雪山。一為烏仗那國王,一為梵衍那(阿富汗巴米揚一帶)國王,一為呬摩呾羅國王,一為商彌國王。奕世傳業,苗裔不絕。

當時四位釋迦族人日後成為印度北方的四個國王。這四個國家在《大唐西域記》的描述中,烏仗那國筆墨最多。如云:

烏仗那……有窣堵波,高六十餘尺,上軍王之所建也。昔如來之將寂滅,告諸大眾:我涅盤後,烏仗那國上軍王,宜與舍利之分。……

昔毗盧釋迦王(琉璃王)前伐諸釋,四人拒軍者,宗親擯逐,各事分飛。其一釋種……(與龍女結婚)……受龍指誨,便往行獻烏仗那王,躬舉其疊,釋種執其袂而刺之。……鹹懼神武,推尊大位。……釋種既沒,其子嗣位,是為嗢呾羅犀那王(唐言上軍)。

歷史上的烏仗那國位於今印度河上遊及瓦特邦一帶,是佛法傳承中的重要國度。在密教中,烏仗那國是四大聖地之一,無量無邊的顯、密成就者在這裡,宛如遍地開花結果一般圓滿成就。

釋迦族的歷史與今天

以上這些資料,使我們更為曾遭滅族之災的釋迦族的道德影響感到欣慰,同時也使我們確信:不僅佛陀智慧與慈悲的精神在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延續不斷,孕育了佛陀色身、與佛陀有著血脈之緣的釋迦族亦延綿不絕,用他們的方式傳承與守護著佛法。

相關資料顯示,如今尼泊爾仍有釋迦族的後人,其所傳承的佛教,被稱為「尼瓦佛教(Newar Buddhism)」。當代尼泊爾佛教學者Min Bahadur Shakya (本人即為釋迦族)等,在這方面有相當的學術研究成果。根據這些材料可以知道,釋迦族在佛教史上有的重要地位,尤其在傳承大乘佛法與梵文典籍方面的重大貢獻。

相關焦點

  • 重磅:佛陀家族釋迦族後裔還有出家人嗎?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的釋迦族長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今日釋迦族(Shakya)後人中,每位男性成員一生中都會有一次短期出家,以紀念和禮敬這位族中聖者離塵修道的卓越精神。然而釋迦族獨有的佛法傳承為核心的尼泊爾佛教卻並沒有僧團,取而代之的寺院住持者是在家修行人。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在「蓮開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巡禮中,通過對尼泊爾佛教的實地考察,深度挖掘釋迦族後裔鮮為人知的歷史和現狀。
  • 明賢法師:「馬祖就是馬祖 不需要考證!」
    馬祖道一禪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2002年,臺灣聖嚴法師以「500菩薩走江湖」的巡禮活動名義,率法鼓山僧俗500弟子巡禮大陸江西湖南沿線諸大禪宗祖庭,聲勢浩大,被譽為「開創了兩岸佛教交流新篇章大雄寶殿前歡迎會上公共迎接活動結束後,我們扶一老、一老攙著聖嚴法師各處參禮。 來到祖師殿外,一老行走的兩腳拖地蹭蹭響,聖嚴法師語調輕雅地說:「老法師啊!看到你這腳拖地這麼響,我心裡就難過。」兩人相視,一笑進堂。 進祖堂到馬祖道一禪師像前,大眾向祖師問訊作禮。聖嚴法師抬眼瞻仰馬祖,質疑道: 「老法師啊!
  • 明賢法師蒞臨閩南佛學院講授《佛教輿情監測與公共美譽度》
    閩南佛學院講座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7年4月8日,閩南佛學院邀請明賢法師為在讀學僧作《佛教輿情監測與公共美譽度》專題講座,系統講授當代佛教傳播學與佛教護教學領域中的前沿議題講座由閩南佛學院副教務長照願法師主持。此次講座的聽眾共有僧尼8個班,均是即將完成四年本科或兩年預科學習、即將畢業走上佛教修行與弘傳第一線的學僧們。照願法師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期待大眾能夠通過明賢法師對於當代佛教弘傳最新態勢的研判與講授,為未來將要展開的弘法利生事業奠定基礎。
  • 明賢法師:富商墜機非佛陀降罪 毀佛者當畏因果
    核心提示:12月24日,鳳凰網華人佛教頻道發表了明賢法師撰寫的《中國富商法國墜機警示:挾佛斂財要慎重》一文,引發網友熱議。大多數網友認為明賢法師此文有大慈悲,是給所有造惡者的棒喝和警示,如此用心,當善思念之。
  • 釋迦族滅族慘案的背後
    >
  • 佛陀家族被滅之後:尼泊爾學者公開釋迦族秘史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的釋迦族長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尼泊爾著名學者、藍毗尼佛教大學學術部主任塔帕教授(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編者按:11月7日下午,蓮開一路海巡團在尼泊爾皇冠廣場酒店會議廳召開中尼座談會,廣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光明法師
  • 釋迦族遭滅族後少數倖存者下落(鮮為人知)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人並非尼泊爾佛教的神秘面紗,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揭開釋迦族逃亡及傳承佛教的歷史進程。
  • 明賢法師:達摩祖師創立的禪宗影響了誰?
    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特別撰文,梳理達摩祖師東渡、創立禪宗、傳法二祖的緣起,深入分析禪宗「教外別傳, 不立文字」的修行關要及其作為中華文明最高境界的文化與歷史意義,並回顧漢傳佛教禪宗在以日韓為主的東亞其他地區的傳播歷程與影響,明賢法師提出禪宗在對漢傳佛教、東亞文化做出巨大貢獻之下,大乘佛教禪宗應回傳印度,達摩祖師回歸故鄉的願景。謹以此文紀念達摩祖師誕辰。
  • 重磅: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的釋迦族長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正在出家的9歲兒童(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Śākya)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
  • 再見演道法師—中閏團隊攜尼泊爾釋迦族後裔,覲見靈光寺高僧實錄
    當時,演道法師正守衛於供奉佛牙舍利的供桌一側,看情況不對,立刻撲身保護佛牙舍利直到襲擊平息。此次劫難造成十數人傷亡,而演道法師和佛牙舍利卻毫髮無損,他因此被盛讚為「鐵羅漢」!,幾經周折,我們終於聯繫到了演道法師,說明來意後,法師欣然應允。
  • 明賢法師論居士披袈裟事件:尊崇佛制外行別攪局
    核心提示:六祖寺大願法師為居士搭披祖師事件,引爆空前爭議。明賢法師作為禪宗門下一員,從維護宗門秩序的僧團內部角度出發,嘗試就此事件做專業闡述,辨析其邊緣水準與核心失誤。適逢佛誕,讓我們禮敬佛陀、尊崇佛制、正本清源、以報佛恩!
  • 明賢法師:武漢石觀音寺2016新年賀辭——觀音慈懷,暖意盎然,佑護眾生,祝福中國!
    2016新年伊始,筆者在此願攜武漢石觀音寺全體常住法師和居士,感恩江城人民擁戴,祈願十方信眾安康,祝禱國運昌隆興旺!盤點2015:大悲觀音,大乘之基,重啟法化,締造和諧圖:2015武漢石觀音寺羊年正月法會時間表(部分)。
  • 佛教:釋迦族的滅亡和目犍連的神通
    在佛教中,記錄了釋迦族滅亡的因緣:在佛陀時代,古印度是十分重視種族的血統的,所以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佛祖所在的是釋迦族號稱有著最高貴的血統。釋迦族所在的國家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祖國「迦毗羅衛國」,後來他的鄰國「拘薩羅國」崛起,國王「波斯匿王」要迦毗羅衛國公主嫁給他。迦毗羅衛國十分不願意,認為波斯匿王血統不夠高貴,但拒絕又怕遭到拘薩羅國的侵略。
  • 明賢法師:永在雞山奉迦葉,長令佛國起妙香
    明賢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編者按:11月29日,為紀念雞足山佛教團成立一百周年而舉行的「首屆雞足山迦葉宗風與山林佛教學術研討會明賢法師在研討會上發表題為《永在雞山奉迦葉,長令佛國起妙香》的文章,內容如下: 大理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然而地偏法不偏,這裡自古有「佛國」之譽,三乘教法都在此延續著歷久彌新的傳承。 關於大理的佛法因緣,民間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挖心觀音」的故事。觀音菩薩最初來到大理度化,經歷磨難而不得大眾信任。菩薩悲憫眾生而化現成一位婆婆,在河邊撐船擺渡。
  • 尼泊爾佛像中為什麼釋迦族佛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殊勝的佛像?
    每一位想要虔誠供奉或收藏者,都想恭請到一尊釋迦族做的尼泊爾佛像,並以此感到無比法喜。那麼,到底為什麼釋迦族人所做的佛像會成為尼泊爾佛像中的標杆: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卻是兩者兼有。
  • 《明賢七言》「言多語失皆因酒,義斷親疏只為錢」含義你知道嗎?
    文/三庚「言多語失多因酒,義斷親疏只為錢」此話出於明賢集七言段的一句,意義深藏,引人深思。《明賢》出自南宋以後儒家之筆,至今有千年之久,具體出為何人之手深探不清,廣閱不明,但在現實生活中,此句名言廣泛流傳,老少皆提,上自豪門官宦,下到貧困庶民,人人皆知,朗朗順口,易懂易記,流傳千古,在民間流傳甚遠,特別是在村鄉僻壤,已經成為長輩訓斥教育晚輩的一句口頭禪言,值得我們靜思含義,沿用永續。所以,老少皆知,隨口就來,教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臣民百姓,官宦君臣,有著十分廣泛的教育意義。
  • 妙一法師:「江洋大盜」歸隱入佛門 現實中是否存在?
    妙一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十方善信) 「一個回答,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師父來了》 有人問妙一法師,佛門真的會向影視作品中那樣接納「江洋大盜」嗎? 妙一法師:江洋大盜連著四個字是殺人越貨。這是一類人,作惡多端,十惡不赦。他們有沒有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但是很少!他們的問題在於,什麼樣的機緣才能夠讓他們回心向善。 馬祖道一有一個徒弟叫石鞏慧藏,石鞏慧藏本是一個獵人。有一天他經過道一禪師的門口,禪師問他,你一箭能射多少?石鞏慧藏答,一箭射兩個。禪師說你不如我。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
    直到今天,傳承著釋迦族手工佛像製作的家族衣缽仍在追隨著先祖的腳步,將最純正的釋迦族佛像獻於有緣人。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定製的緣起
    如果要認真復盤迦雅佛像定製的緣起,便需要從迦雅一路走來的歷程說起,從迦雅與釋迦族工藝師的合作模式說起,當然,也要探討國內同行幾乎無法跟進釋迦族佛像定製的原因,而未來,我們又如何看待手工佛像的藝術價值。所以,迦雅從一開始便和國內其他同行有所不同,迦雅的所有佛像均來自釋迦族工藝師Mahesh,迦雅也自始至終都只與Mahesh先生合作。這樣的合作關係,讓Ruby無需擔心進貨環節,所有的佛像都由合伙人製作、把關以及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