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族遭滅族後少數倖存者下落(鮮為人知)

2021-02-07 法喜禪悅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人並非尼泊爾佛教的神秘面紗,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獨家撰文揭開釋迦族逃亡及傳承佛教的歷史進程。


文獻與口傳:釋迦族逃亡及生存細節


在充滿信仰氣息的加德滿都谷地,釋迦族是一個特別帶有宗教性質的族群。據當地的釋迦族學者介紹,釋迦族的人口超過30萬之多,他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後人。


大乘佛教的佛弟子從來不會對佛陀肉身的寂滅抱有絕望的情緒,因為他們有著對於佛陀法報化三身的基本理解,並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成為佛陀「法子」,回歸「如來家族」中——「釋迦」早已成為一個超越血緣關係的姓氏。但是有一天,當親眼見到高山下的加德滿都谷地,依然有那麼多與佛陀有著遙遠血緣聯繫的釋迦族人在日夜生息時,心頭油然而生親切和歡喜,仿佛這是一份佛陀悄然留給後人的、「佛陀故鄉依然存在佛教」之外的驚喜。


在法顯大師的記錄中,古迦毗羅衛城因為琉璃王報怨的屠戮,城內的釋迦人已經消失了。另外《釋迦譜》的記載也只是提及當時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許多想出逃的釋迦族人「從東門出還復從西門入,從南門出還復從北門入」,目犍連尊者欲以一缽救五百優秀族人,但終究化為血水。釋迦滅族的公案和前緣是後人異常關注的,相應的也想當然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釋迦族被滅盡而無後裔,以至於今日鮮有人關注和了知屠城之後的歷史。


有觀點認為,當前尼泊爾佛教只是印度中世紀至晚期佛教的延續,加德滿都谷地是印度佛教遭滅頂之災後逃難佛教徒的庇所。但在尼泊爾當地的佛教傳承看來,尼泊爾佛教可以直接追溯到佛陀時代,佛陀出生在藍毗尼花園,也親自到過加德滿都谷地。而從釋迦族的傳承來看,包括印度琉璃王滅族和巽伽王朝暴力鎮壓佛教後的避難在內,釋迦族在歷史上至少有兩次比較集中地遷居到加德滿都谷地,而這兩次避難都發生在公元前。


尼泊爾的釋迦族人堅信,根據祖輩相傳的歷史,當年迦毗羅衛原住地的先祖並沒有被滅盡,少數倖存者有的逃到了克什米爾,有的逃到了其他地方。今天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人就是當初逃難先人的後裔。


這不僅是口耳相傳的歷史,也有佛教經典的記載為證。已故的明·巴哈杜如·釋迦教授和他的兒子米蘭·釋迦教授指出,梵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中就有對這一情況的記載。我們發現,漢語大藏經中也有相應的文獻。公元7世紀,義淨三藏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就有類似的記載。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惡生太子(即琉璃王)以迷痴故,殺劫比羅城諸釋種。時城中或有走向西者,或有投泥婆羅(《舊唐書·西戎傳·泥婆羅》:「泥婆羅國,在吐蕃西。其俗翦發與眉齊,穿耳,揎以竹筩牛角,綴至肩者以為姣麗。食用手,無匕箸。其器皆銅。多商賈,少田作。」)。入泥婆羅者,皆是具壽阿難陀眷屬。後室羅筏城商人,持諸貨物向泥婆羅,釋種見商人已,問曰:「我今遭斯困苦逼,阿難陀聖者豈不來此看我等耶?」時諸商人一心憶念,交易既了,還至室羅筏城,具報阿難陀聖者,眷屬在泥婆羅,作如是言。聖者阿難陀,於諸商人聞是語已,情懷愴然,即往泥婆羅國。國極寒雪,阿難陀手腳劈裂,回還室羅筏城。諸苾芻見已,問言:「阿難陀!汝先手腳柔軟,猶如於舌,因何如是劈裂?」答言:「泥婆羅國,地近雪山。由風雪故,令我腳手如是。」又問:「汝之眷屬,於彼云何存活?」報言:「彼著富羅(即鞋)。」又問:「汝何故不著?」報言:「佛未許著。」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有寒雪處應著富羅。」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時諸釋種,於過去時不同業者出城而去,或往末羅國,或往泥波羅,或往其餘聚落城邑。若於昔時同惡業者,雖出東門,南門還入;南門出,西門入;西門出,北門入;北門出,東門入。

釋迦族當年逃亡的區域,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亦有記載:誅釋西南,有四小窣堵波,四釋種拒軍處……毘盧釋迦嗣位之後,追復先辱,便興甲兵,至此屯軍。釋種四人躬耕畎畝,便即抗拒,兵寇退散,已而入城。族人以為承輪王之祚胤,為法王之宗子,敢行兇暴,安忍殺害,汙辱宗門,絕親遠放。四人被逐,北趣雪山,一為烏仗那國王,一為梵衍那國王,一為呬摩呾羅國王,一為商彌國王,奕世傳業,苗裔不絕。

這是說當時有四位在田間耕作的釋迦族人最先見到了琉璃王的軍隊,而進行了武力抵抗。因為他們以暴力進行抵抗,造成了傷害生命的事實,有辱法王之宗,而受到了其他族人的呵責,並被「絕親遠放」。以此因緣,他們遠離故土,投奔四國,卻將釋迦族延的苗裔延續下來。

從這些經典記載來看,少部分業力不同的釋迦族人在滅族之難中倖存下來,逃往各地,其中一支就在加德滿都谷地駐紮下來並且延續到今天。依《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阿難尊者也曾因此前往尼波羅國看望族人,佛陀還因此制定了在雪寒地區可以穿鞋的戒律上的開緣。可見釋迦族的逃亡,佛陀當時也是了知的。

經典的隻言片語只是記錄了點滴片段,更多的經歷或許只能在歷史長河以及釋迦族人的代代相傳中保留下來。文獻的依據是一方面,但今天釋迦族的存在和族人的傳統或許就是對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的最好說明。

釋迦族逃亡後的生活:一直在加德滿都谷地修行

「自從釋迦族遷徙到此地開始就一直是這樣,我們依然在修行尼瓦爾佛教,一直修行,一直修行。」

如果問及釋迦族存在的意義,族人今天都在幹什麼,釋迦族人一定會這樣帶著滿滿自豪感並且十分堅定地告訴你。

在加德滿都谷地,佛教是影響僅次於印度教的宗教。尼泊爾佛教經歷了佛陀時代的起源、阿育王時期的發展、梨車王朝最早受到的金剛乘的影響、末羅王朝時受印度教的排斥及僧團體系的變化、18世紀沙阿王朝印度教的衝擊,直到今天得到政府寬容的對待。無論是印度晚期金剛乘、藏傳佛教密宗的深度影響還是歷史上印度教不斷地擠壓,大乘佛教還是在尼泊爾保存下來了,這十分不易。其中,釋迦族的貢獻功不可沒。釋迦族並不是大乘佛法沒落的臺面撐持者,相反,他們就是鮮活的佛法傳人,是一直在修行的佛陀後裔。

釋迦族人遷徙到加德滿都谷地之初,就延續了原住地的佛法傳承,剃度為僧,別親出家,獻身佛教,與世無爭,是尼泊爾佛教的中堅力量。現在,釋迦族與金剛師同屬於當地的僧侶階層,而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

釋迦族與金剛師事實上都是屬於「在家的僧人」。他們都居住在稱為「Bahal」的社區——寺院與寺前庭院為中心的居民區,佛教徒之間有稱為Guthi的組織負責公共事務。釋迦族的男孩通常在7歲左右必須經歷一次出家。出家的時間過去是兩三年時間,後來逐漸改成4天。在這四天裡,出家的孩子全部依照十戒來經歷寺院生活,並非只是儀式。「出家」在釋迦族人並不是意味著依比丘戒進行永久獨身生活的開始,而是標誌著大乘乃至金剛乘修行的開始。比如,接受剃度後的釋迦族男孩會得到類似這樣的教誡:「你已經經歷了聲聞乘的修行,現在將進入大乘佛法的修行。你將參與金剛乘的儀式,在經歷更高的修行後,你將了知什麼是chakrasamvara。」

相對而言,金剛師主要在寺院負責祭祀禮儀事務,而釋迦族人除了在寺院服務,也從事藝術、工巧、商業的工作。他們有自己的根本道場,依寺院生活而又進行在家的修行,穿著世俗的服裝並結婚。這樣的形態被稱為「在家的僧人」或「世俗的出家生活」,佛法在釋迦族人中最終以家族的形式傳承下來。

明·巴哈杜如·釋迦教授的著作中介紹了釋迦族日常的修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皈依三寶;

誦觀音聖號;

誦普賢菩薩行願贊;

向餓鬼施食;繞塔或佛像經行;

誦上師曼陀羅禮讚;

默念守護之神;

誦《般若經》或其他大乘經典;

誦《檀那頌》;

愉悅地行菩薩行;

學習佛教經典(從小先背誦,以後再理解法義);

向三寶和守護神供養食物;

五體投地頂禮十方諸佛;

練習打坐後以獅子臥入睡。

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如金剛乘、密宗的影響、國王的不支持,大乘佛教健全的出家體系和戒律體系在尼泊爾沒有得到全面的傳承。雖然這一度成為一些學者質疑尼泊爾佛教純粹性和可持續性的理由,但是我們依然看到,世代傳承佛陀教誨的釋迦族人對佛法的虔信和護持的無二用心並沒有被世俗的形式改變。他們堅持著久遠年代以來最純正無染的信仰,保有對三寶無上的信心和摯誠的皈命。此心或許不如外在的戒律體系那樣顯而可見,卻足以支撐他們在加德滿都谷地綿延不斷地存在,以及為護持和修行佛法所做的一切努力與貢獻。而釋迦族人身為佛陀後裔的那一份光榮與使命,如同他們的先人在面對滅族之災時依然堅持的關於「法」的原則性一樣,表現得無比堅定和自信。這一份沒有在文獻著作中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虔誠是對佛陀精神的繼承,也是我們在這個幸運國度裡依然可以看到大乘佛法希望的最好證明。

偉大家族贏得世界尊重:釋迦族代代相傳保護梵文寫本佛典

歷史上,梵文佛典曾經隨著往來印度的各國僧侶和向各地傳法的印度僧人,傳播到中亞、中國、尼泊爾等地。佛典在漢地被翻譯成漢文藏經流傳至今,可梵文原本多數已經佚失。但是在西藏地區和尼泊爾,依然按保存著大量梵文寫本的佛典。

在尼泊爾,保護這些古老的佛典正是釋迦族人代代相傳的使命。尼泊爾佛教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盛衰,而當地梵本佛典保存的完好性與豐富性是令人驚嘆和感動的。很久以來,這些佛典不為人知,直到1824年英國外交官何德遜作為外族人在尼泊爾發現並偷運出了大量的梵本,外界才知道釋迦族長久以來為佛教默默所做的偉大貢獻。



公元10世紀,隨著印度佛教的衰落,大批的印度佛教的出家人從印度逃亡至尼泊爾,並帶來了那爛陀寺、超岸寺等重要寺院所藏的經卷佛典和其他文獻。加德滿都谷地接納了這些珍貴的經典,也接納了當時印度佛教的傳統。保護佛典的方法除了珍藏,還有抄寫經卷。從公元920年到1768年,加德滿都谷地的釋迦族僧人和金剛師,一直沒有停止過傳抄經卷的傳統,直到今天也是這樣。據統計在末羅王朝末期,尼泊爾就存有有9000種27300卷經卷。傳抄的梵文寫本主要以天城體、蘭札體和尼泊爾當地的尼瓦體、Bhujimol四種文字寫就。印度傳來的梵文寫本寫於貝葉上,尼泊爾傳抄的經卷則寫於靛藍紙和棕櫚葉紙、Haritalika紙、Thyasaphu紙等當地手工製作的紙張上。

現代對梵文佛典的保護除了傳統的方式,主要採用了整理、轉寫、校刊、微縮文獻、檔案館藏、編目、數位化等方式。尼泊爾檔案館就曾出版過一份完整收錄當前所知尼泊爾梵文寫本佛典的目錄,其中也包括了尼泊爾·德國梵文寫本聯合保護項目的微縮文獻目錄。這份目錄所收錄的梵文佛典寫本共計1829種。從這些資料裡我們可以看到現有梵文寫本的大致分類,屬於佛教的包括:佛經、譬喻、本生經、密續、陀羅尼。此外還有頌與史詩、吠陀、故事、吟誦的長行、繪畫等。

當前修行人群中的「密宗熱」、世界學術界的「梵文原典熱」之下,人們不難了解梵文佛典原典的重要性,並震撼於當年西方人對這些寫本的發現,但是卻少有人關注到作為佛陀後裔的釋迦族人在保護佛典、傳承佛法上長年所做的與世無爭的努力。正因為他們的保護,我們今天才有幸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古老的佛典,而其中就有大量的大乘經典。在今天的世界人口中,釋迦族所佔比重可謂相當之少,但他們為人類的宗教和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卻是傑出並且無二的。

歷史的變遷總是有其複雜的因緣而出乎人們的意料。從當年逃亡的佛陀家族到今天保護佛教作出偉大貢獻的尼泊爾佛教行者,站在世人面前的釋迦族人早已洗盡了惡緣帶來的殘酷氣息,而將佛弟子的虔誠、堅忍與生機保留到當下。

從他們身上我們或者看到了佛陀時代釋迦族零星的高貴遺風,或者看到了在高山國度下經年護持佛法的不易,或者看到了堅守與問題並存的現狀。無論這是一番怎樣的景象,無論世人對此作出了怎樣的評價,作為佛陀的弟子、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有那麼幾分心意無疑首先需要向佛陀可敬的後裔表達,那就是目睹釋迦族人依舊存在並且一直在修行後的驚喜和欣慰、對釋迦族傳承佛法護持經典的無上的敬意與深切的感恩,以及對釋迦族和佛陀偉大教法最誠摯的祈願和希望。


相關焦點

  • 釋迦族滅族慘案的背後
    琉璃王到達之後,問釋尊:「為何在枯樹下靜坐,而不選擇茂密大樹?」釋尊回答說:「宗族就是枝葉,如今枝葉將毀,哪有茂密大樹可乘?」琉璃王因尊重釋尊,率軍折返。就這樣琉璃王三次出兵,每次都是遇佛而返。為了讓釋迦族在遭迫害前受到教化,佛陀帶弟子來到迦毗羅衛國,在自在頂菩薩的祈請下,向釋迦族人宣講了《布施波羅蜜多經》,在佛陀的教化下,大部分釋迦人證得了聖果。
  • 重磅: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正在出家的9歲兒童(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Śākya)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釋迦滅族的公案和前緣是後人異常關注的,相應的也想當然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釋迦族被滅盡而無後裔,以至於今日鮮有人關注和了知屠城之後的歷史。 有觀點認為,當前尼泊爾佛教只是印度中世紀至晚期佛教的延續,加德滿都谷地是印度佛教遭滅頂之災後逃難佛教徒的庇所。但在尼泊爾當地的佛教傳承看來,尼泊爾佛教可以直接追溯到佛陀時代,佛陀出生在藍毗尼花園,也親自到過加德滿都谷地。
  • 尼泊爾佛像中為什麼釋迦族佛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殊勝的佛像?
    每一位想要虔誠供奉或收藏者,都想恭請到一尊釋迦族做的尼泊爾佛像,並以此感到無比法喜。那麼,到底為什麼釋迦族人所做的佛像會成為尼泊爾佛像中的標杆: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卻是兩者兼有。
  • 明賢法師: 琉璃王真把釋迦族趕盡殺絕了嗎?
    琉璃王滅族時釋迦族是否真被趕盡殺絕?至今沒有答案。另外,關於「釋迦族真正血統是否還存在」,學術界雖然也有「是或否」的兩種聲音存在,但不少說法也指向並強化了「被完全滅族現今無人存在」的結論。11月8日,「蓮開一路——海上絲綢之路佛教與文化一行」登陸南亞次大陸,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對神秘的釋迦族進行了實地探訪,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Śākya)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有觀點認為,當前尼泊爾佛教只是印度中世紀至晚期佛教的延續,加德滿都谷地是印度佛教遭滅頂之災後逃難佛教徒的庇所。但在尼泊爾當地的佛教傳承看來,尼泊爾佛教可以直接追溯到佛陀時代,佛陀出生在藍毗尼花園,也親自到過加德滿都谷地。
  • 身為六道仙人的後裔,漩渦一族為何被滅族?其實滅族是必然的結果
    說到漩渦一族,這個家族雖然被滅,但是在動漫之中還是有著很多的倖存者的,作為漩渦一族的代表,漩渦鳴人,漩渦玖辛奈,還有鷹小隊的香燐以及曉組織的首領長門,這些人都是漩渦一族的倖存者
  • 重磅:佛陀家族釋迦族後裔還有出家人嗎?
    今日釋迦族(Shakya)後人中,每位男性成員一生中都會有一次短期出家,以紀念和禮敬這位族中聖者離塵修道的卓越精神。然而釋迦族獨有的佛法傳承為核心的尼泊爾佛教卻並沒有僧團,取而代之的寺院住持者是在家修行人。鳳凰佛教顧問導師明賢法師在「蓮開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巡禮中,通過對尼泊爾佛教的實地考察,深度挖掘釋迦族後裔鮮為人知的歷史和現狀。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群像發布:僅剩108位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慘痛歷史的「活證」。79年歲月流逝,在世者已經越來越少。2016年11月26日,89歲的張福智老人離世後,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108位。   第三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選取30位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用群像的方式集中展現這一特殊群體。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30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 被原子彈轟炸後,為何廣島長崎還有那麼多倖存者呢?這辦法太管用
    二戰後期為了逼迫日本投降,美國先後在廣島長崎兩地投放了原子彈,當即便對兩地民眾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即使在爆炸中心的位置,也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倖存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雖然很大部分日本民眾並沒有當回事,但也有少數人生怕受到危險便提前躲到了當時修建好的地下室裡。
  • 佛教:釋迦族的滅亡和目犍連的神通
    在佛教中,記錄了釋迦族滅亡的因緣:在佛陀時代,古印度是十分重視種族的血統的,所以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佛祖所在的是釋迦族號稱有著最高貴的血統。釋迦族中的長者摩訶男提議,將他與奴婢所生的十分美麗的女兒--茉莉,假裝是公主嫁給波斯匿王;後來就生下了誅殺釋迦族的琉璃王。琉璃王八歲時隨同父親到「迦毗羅衛國」,雖貴為太子,卻被釋迦族的人嘲笑是奴隸的孩子遭受屈辱,琉璃王弄清真相後,發誓要滅掉釋迦族。
  • 佛陀家族被滅之後:尼泊爾學者公開釋迦族秘史
    尼泊爾釋迦族根本道場金廟裡的釋迦族長老(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法顯大師記載,佛陀在開悟後曾經回到故土迦毗羅衛說法。當時拘薩羅國王琉璃王殺害了釋迦族國王,釋種也因琉璃王屠城而減少。這是法顯大師關於迦毗羅衛城的記載。 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裡也有關於佛陀故鄉迦毗羅衛的記載。他的遊記中提到了很多情況,迦毗羅衛城方圓四千裡,有十座被廢棄的城市,這些城市被琉璃王毀滅而荒蕪,不宜人居。釋迦族統治時期,迦毗羅衛國沒有最高統治者,不同的城鎮有各自的領導人。
  • 盤點YY公會四大經典戰役,曾經的王者最終遭滅族!
    1、皇族大戰China,一代王者遭滅族!在2013年來說,歪歪界最有名氣的毫無疑問當屬皇族天賜(皇族天子)了,由天賜一手創立的皇族可以說在YY上是一個神話的存在。天賜收購和冠名了多個人氣頻道,而且還拉了很多人氣主播入駐他的旗下,成為歪歪界議論做多的人物。
  • 韓國兩名「世越號」倖存者獲賠合人民幣40萬元
    原標題:韓國兩名「世越號」倖存者獲賠合人民幣40萬元   原標題:韓國兩名「世越號」倖存者獲賠合人民幣40萬元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海洋水產部下屬「4·16世越號沉船事故賠償及補償審議委員會」24日審議決定,對2名事故倖存者給予總額為76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0.4萬元)的賠償。這是韓國政府首次針對倖存者做出賠償決定。   審議委員會還決定向15名遇難者給予總額為59.8億韓元的賠償。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定製的緣起
    如果要認真復盤迦雅佛像定製的緣起,便需要從迦雅一路走來的歷程說起,從迦雅與釋迦族工藝師的合作模式說起,當然,也要探討國內同行幾乎無法跟進釋迦族佛像定製的原因,而未來,我們又如何看待手工佛像的藝術價值。所以,迦雅從一開始便和國內其他同行有所不同,迦雅的所有佛像均來自釋迦族工藝師Mahesh,迦雅也自始至終都只與Mahesh先生合作。這樣的合作關係,讓Ruby無需擔心進貨環節,所有的佛像都由合伙人製作、把關以及發貨。
  • ...仍有230人下落不明-渡輪 沉船事故 巴裡巴裡 海軍 陸軍 乘客...
    截至目前,至少有三十四人獲救,其中包括渡輪船長,但仍有二百三十人下落不明。   十二日救難小組還打撈上一具屍體。有關官員表示,能找到更多倖存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原因是在渡輪沉船後超過四十八個小時的惡劣海況給搜救工作帶來障礙。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長尤斯曼十二日夜間抵達巴裡巴裡的港口。
  • 金正男妻兒下落曝光:經臺灣逃亡至荷蘭,後遭美國中情局帶走
    (原標題:金正男妻兒下落曝光:經臺灣逃亡至荷蘭,後遭美國中情局帶走)
  • 蜀漢滅亡後,為什麼只有關氏被滅族了?不僅是因為龐會為報私仇!
    由於姜維在劍閣與鍾會對峙,於是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一戰戰勝諸葛瞻後,鄧艾率領的軍隊就兵臨成都城下,劉禪見大勢已去,不得不出城投降。鄧艾建此大功,深感驕傲,並且常常受人誇獎,為此他引以為榮,而這些也成了野心家鍾會置他於死地的藉口。鍾會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說他做的事情悖逆不道,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鄧艾已經有叛亂的苗頭了。
  • 尼泊爾釋迦族佛像,為什麼會成為手工佛像標誌性的存在?
    直到今天,傳承著釋迦族手工佛像製作的家族衣缽仍在追隨著先祖的腳步,將最純正的釋迦族佛像獻於有緣人。
  • 大陸最後一位「中山艦」倖存者邱奕殿去世(圖)
    今天上午,這位大陸最後一位中山艦倖存者將和親愛的戰友們一起,長眠在福州三山陵園。  老人生前曾表示身後事要從簡。遵照老人的遺願,12月23日早火化後,老人將直接被安葬在三山陵園。  這位曾任薩師俊勤務兵的老人,生前一直在為紀念中山艦陣亡將士奔走呼號。2002年初,在中山艦艦長薩師俊故居的掛牌儀式上,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並興奮地說,要將這個消息告訴中山艦的倖存者。
  • 日本阿尼縱火案過半倖存者靠跳樓獲救
    海外網12月23日電今年7月,位於日本京都市的「京阿尼(京都動畫)」工作室遭人縱火,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為此,京都市消防局於23日匯報了對於倖存者的問詢調查,公布了疏散行動的全過程,場面十分慘烈。其中,半數以上倖存者從2樓跳下獲救。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的模擬顯示,起火1分鐘後,室內充滿濃煙難以逃生,瞬間的判斷和偶然的行動決定了生死。當地消防局擬根據調查,在本年度內製定縱火等特殊火災發生時的疏散指南。據報導,調查結果顯示,起火數秒後人員開始疏散,約7分鐘後最後一名員工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