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小仙給大家盤點了唐朝最好的七言律詩、七言絕句和最好的宋詞,今天小仙繼續給大家說詩詞,今天的話題是:
唐朝最好的五言詩有哪些?
五言詩,又分為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五言樂府、五言排律等。其中五言絕句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因為只有短短二十個字,非常適合小學生啟蒙背誦。唐朝很多的五言絕句都被選入了現在的小學課本,比如:
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之煥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商隱的《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居易的《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些都是婦孺皆知的名篇,經典程度自然不用多說。不過因為這些大家都太熟悉了,小仙不再詳細說明,今天小仙再給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經典的五言詩詞。
啊,對了上面白居易的那首《草》,其實原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在16歲上京時寫的一首七言律詩,後面還有四句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好了,下面進入正題。
No.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對於這四位的具體排位,又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
比如楊炯自己就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他的排位就是:盧楊王駱。
唐朝著名文學家張說則很推崇駱賓王,他在《贈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於是他排的是:駱盧王楊。
不過詩聖杜甫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詩中寫到: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他把楊炯列為首席。
不過現在說起初唐四傑,一般還是認為王勃的成就最高。別的不說,光是那一篇《滕王閣序》,就足以光耀千載。
詩詞方面,王勃也是才氣極高,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他的代表作。這雖然是一首送別詩,但毫無傷感之意,而是開大唐豪放之先聲。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化用之三國曹子建的《贈白馬王彪》中的「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但比原句對仗工穩,更為概括,更為凝練,所以稱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No.2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是唐朝名相,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張九齡是開元盛世最後的名相,他罷相之後,唐玄宗還對他念念不忘,每次任命一個新宰相,都要問:這個人的風度和張九齡比如何?
張九齡也是最早預測到唐朝衰落的人物。他生前就對楊國忠、李林甫、安祿山之流深惡痛絕。在他去世後,安祿山果然造反,葬送了大唐的大好江山。
後人總結說,盛唐的衰落不是從安祿山謀反開始,而是從張九齡罷相開始的。這位名相從盛唐的政治舞臺上退出,留給後人一個風華絕代的落寞背影,盛唐的大幕也在他身後緩緩落下了。
張九齡的詩也寫得很好,他的《感遇十二首》託物寓意,抒發了對身世的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等都是千古名句。這首《望月懷遠》也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No.3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要問唐朝哪位詩人的五言詩成就最高,王維說第二的話,估計無人敢稱第一。
王維的五言詩名篇名句數不勝數,比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王維詩畫雙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他的顯著風格。小仙之前也專門給大家說過:
>>>為什麼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漢江臨泛》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詩人用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No.4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是唐朝最為風流的詩人,李白就曾說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當然,這裡的風流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亂搞男女關係的那種風流,而是指有才華、有風度、不拘禮法、隨性而為的那種氣質。
關於孟浩然的風流,有兩個著名的小故事:
第一個是他敢放刺史大人的鴿子。這個刺史大人不是別人,而是詩仙李白都想極力巴結的韓朝宗:「生不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韓朝宗當年曾有意提攜孟浩然,但是孟浩然和朋友喝酒喝得正痛快,直接就把和韓大人的約會拋之腦後了!
第二是為了吃,可以連命都不要。五十二歲的孟浩然背後生了一個大瘡,本來都快好了,醫生叮囑他不要喝酒,不要吃魚,不要吃海鮮。但是那天王昌齡來拜訪他,他什麼都不顧了,喝酒吃魚不亦樂乎,最後因毒瘡復發而死。
孟浩然的詩詞也非常有名,和王維並稱,都是山水田園派的領軍人物。孟浩然的五言詩代表作,除了文章開頭說的《春曉》外,還有:
《過故人莊》、《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留別王維》、《與諸子登峴山》等。
這首《歲暮歸南山》自然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有傳聞稱,唐玄宗正是因為讀到他的這首詩,而非常生氣:「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於是讓孟浩然想要做官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No.5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又是我們熟悉的詩人杜甫的名作。
杜甫的五言詩成就雖然稍遜於他的七言律詩,但是也是一流水平。我們熟悉的作品也有很多:
《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絕句二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登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旅夜抒懷》: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這首《贈衛八處士》是杜甫晚年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年輕時讀起來可能沒什麼,但是像小仙這樣的年紀再讀,真是感慨萬千,淚流滿面。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是在做加法,朋友越來越多;而隨著時間增長,世事變遷,我們漸漸開始做減法,有些朋友一別之後,可能就是永別。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都寫在這首詩裡了。
No.6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最富盛名的還是他的古體詩,比如《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行路難》等等,其次是樂府、歌行和絕句。五言詩也有不少名作,比如《月下獨酌》、《獨坐敬亭山》、《贈孟浩然》、《子夜吳歌》等。
這首《送友人》是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是李白的名篇之一,也是送別詩的經典之作。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
No.7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是唐朝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詩人之一,被譽為「五言長城」。這首《送靈澈上人》是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全詩純為寫景,恍如圖畫,借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意境閒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圖美妙的景物畫,為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No.8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溫庭筠是唐朝才氣最高的詩人之一,五言詩、七言詩、詞等都有不少名作。溫庭筠才氣敏捷,後世稱之為「溫八叉」,意思就是八叉手就可以寫出八韻詩,直追七步成詩的曹植,甚至在科舉考場提人捉刀。不過正是因為恃才傲物,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而一生潦倒。
不過在詩詞方面,溫庭筠確實無可挑剔,這首《商山早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備受後世好評的行旅詩經典。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裡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全詩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沒用一個動詞,而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緻地描繪出來,備受後世推崇。
No.9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錢起是中唐著名詩人,「大曆十才子」之冠。錢起傳世的詩詞大約有400多首,《唐詩三百首》收錄其詩三首。
這首《省試湘靈鼓瑟》是錢起進京參加省試時的試帖詩。
試貼詩由於有題目、韻腳、句數、內容等重重限制,想要寫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錢起的這首正是能流傳後世的寥寥試貼詩之一。此詩既緊扣題旨,又能馳騁想像,天上人間,幻想現實,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特別是末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於高潮處戛然而止,餘音嫋嫋,備受後世激賞。「曲終人散」也因此成為一個成語。
後世有個小故事甚至說這是鬼神之句。當年錢起參加科舉時,住在客棧,晚上睡不著,聽到有人在低低吟唱此句,錢起起來卻又沒看到人。第二天考試,發現這兩句正好可以用在自己的詩詞結尾。
No.10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賈島並不是唐朝第一流的詩人,但是知名度卻一點也不低,至少知道「推敲」這個典故就是出自賈島。
事情是這樣的。
賈島曾寫了一首五言律詩《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對於詩中的頷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很糾結到底是用「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
有一天他騎著一頭瘦驢出外遊玩,在路上還在不斷想這句詩。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時候,跛驢衝撞了時任長安最高長官的韓愈的車騎。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也加入了思索,良久之後,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現在「推敲」成了一個著名的典故,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這首《憶江山吳處士》也是賈島的代表作之一。此詩通過對送別時的場景、天氣、環境的回憶,烘託出臨別時的傷感情緒,表達了詩人對吳處士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覆勾勒,語言生動,情感深厚,筆墨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賈島一生落魄,詩詞風格也是簡嗇孤峭,和孟郊並稱「郊寒島瘦」。但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卻寫得大氣豪邁,意境高遠,體現了獨特的盛唐氣象,是後世不少詩詞名家引用、化用的名句。
這十首詩詞,就是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唐朝五言詩精品了。
限於篇幅限制,很多好詩詞也只能忍痛割愛了: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杜荀鶴的《春宮怨》、王績的《野望》、楊炯的《從軍行 》、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等等,都是被各種唐詩選輯青睞的名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明天小仙繼續和大家說詩詞!
更多相關文章:
>>>這十首詞,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中國人的信仰,不在廟堂,而在一首首詩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