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首詩,代表了唐朝五言詩的最高水平!

2020-12-20 小仙說詩詞

前幾期小仙給大家盤點了唐朝最好的七言律詩、七言絕句和最好的宋詞,今天小仙繼續給大家說詩詞,今天的話題是:

唐朝最好的五言詩有哪些?

五言詩,又分為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五言樂府、五言排律等。其中五言絕句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因為只有短短二十個字,非常適合小學生啟蒙背誦。唐朝很多的五言絕句都被選入了現在的小學課本,比如:

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王之煥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商隱的《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居易的《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些都是婦孺皆知的名篇,經典程度自然不用多說。不過因為這些大家都太熟悉了,小仙不再詳細說明,今天小仙再給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經典的五言詩詞。

啊,對了上面白居易的那首《草》,其實原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在16歲上京時寫的一首七言律詩,後面還有四句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好了,下面進入正題。

No.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對於這四位的具體排位,又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

比如楊炯自己就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他的排位就是:盧楊王駱

唐朝著名文學家張說則很推崇駱賓王,他在《贈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於是他排的是:駱盧王楊

不過詩聖杜甫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詩中寫到: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他把楊炯列為首席。

不過現在說起初唐四傑,一般還是認為王勃的成就最高。別的不說,光是那一篇《滕王閣序》,就足以光耀千載。

詩詞方面,王勃也是才氣極高,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他的代表作。這雖然是一首送別詩,但毫無傷感之意,而是開大唐豪放之先聲。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化用之三國曹子建的《贈白馬王彪》中的「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但比原句對仗工穩,更為概括,更為凝練,所以稱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No.2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是唐朝名相,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張九齡是開元盛世最後的名相,他罷相之後,唐玄宗還對他念念不忘,每次任命一個新宰相,都要問:這個人的風度和張九齡比如何?

張九齡也是最早預測到唐朝衰落的人物。他生前就對楊國忠、李林甫、安祿山之流深惡痛絕。在他去世後,安祿山果然造反,葬送了大唐的大好江山。

後人總結說,盛唐的衰落不是從安祿山謀反開始,而是從張九齡罷相開始的。這位名相從盛唐的政治舞臺上退出,留給後人一個風華絕代的落寞背影,盛唐的大幕也在他身後緩緩落下了。

張九齡的詩也寫得很好,他的《感遇十二首》託物寓意,抒發了對身世的感慨,表現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詩的代表作。「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等都是千古名句。這首《望月懷遠》也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No.3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要問唐朝哪位詩人的五言詩成就最高,王維說第二的話,估計無人敢稱第一。

王維的五言詩名篇名句數不勝數,比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王維詩畫雙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他的顯著風格。小仙之前也專門給大家說過:

>>>為什麼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漢江臨泛》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詩人用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No.4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是唐朝最為風流的詩人,李白就曾說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當然,這裡的風流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亂搞男女關係的那種風流,而是指有才華、有風度、不拘禮法、隨性而為的那種氣質。

關於孟浩然的風流,有兩個著名的小故事:

第一個是他敢放刺史大人的鴿子。這個刺史大人不是別人,而是詩仙李白都想極力巴結的韓朝宗:「生不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韓朝宗當年曾有意提攜孟浩然,但是孟浩然和朋友喝酒喝得正痛快,直接就把和韓大人的約會拋之腦後了!

第二是為了吃,可以連命都不要。五十二歲的孟浩然背後生了一個大瘡,本來都快好了,醫生叮囑他不要喝酒,不要吃魚,不要吃海鮮。但是那天王昌齡來拜訪他,他什麼都不顧了,喝酒吃魚不亦樂乎,最後因毒瘡復發而死。

孟浩然的詩詞也非常有名,和王維並稱,都是山水田園派的領軍人物。孟浩然的五言詩代表作,除了文章開頭說的《春曉》外,還有:

《過故人莊》、《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宿建德江》、《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留別王維》、《與諸子登峴山》等。

這首《歲暮歸南山》自然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有傳聞稱,唐玄宗正是因為讀到他的這首詩,而非常生氣:「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於是讓孟浩然想要做官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No.5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又是我們熟悉的詩人杜甫的名作。

杜甫的五言詩成就雖然稍遜於他的七言律詩,但是也是一流水平。我們熟悉的作品也有很多:

《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絕句二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登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旅夜抒懷》: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這首《贈衛八處士》是杜甫晚年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年輕時讀起來可能沒什麼,但是像小仙這樣的年紀再讀,真是感慨萬千,淚流滿面。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是在做加法,朋友越來越多;而隨著時間增長,世事變遷,我們漸漸開始做減法,有些朋友一別之後,可能就是永別。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都寫在這首詩裡了。

No.6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李白最富盛名的還是他的古體詩,比如《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行路難》等等,其次是樂府、歌行和絕句。五言詩也有不少名作,比如《月下獨酌》、《獨坐敬亭山》、《贈孟浩然》、《子夜吳歌》等。

這首《送友人》是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是李白的名篇之一,也是送別詩的經典之作。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

No.7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是唐朝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詩人之一,被譽為「五言長城」。這首《送靈澈上人》是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全詩純為寫景,恍如圖畫,借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意境閒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圖美妙的景物畫,為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No.8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溫庭筠是唐朝才氣最高的詩人之一,五言詩、七言詩、詞等都有不少名作。溫庭筠才氣敏捷,後世稱之為「溫八叉」,意思就是八叉手就可以寫出八韻詩,直追七步成詩的曹植,甚至在科舉考場提人捉刀。不過正是因為恃才傲物,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而一生潦倒。

不過在詩詞方面,溫庭筠確實無可挑剔,這首《商山早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備受後世好評的行旅詩經典。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裡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全詩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沒用一個動詞,而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緻地描繪出來,備受後世推崇。

No.9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錢起是中唐著名詩人,「大曆十才子」之冠。錢起傳世的詩詞大約有400多首,《唐詩三百首》收錄其詩三首。

這首《省試湘靈鼓瑟》是錢起進京參加省試時的試帖詩。

試貼詩由於有題目、韻腳、句數、內容等重重限制,想要寫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錢起的這首正是能流傳後世的寥寥試貼詩之一。此詩既緊扣題旨,又能馳騁想像,天上人間,幻想現實,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特別是末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於高潮處戛然而止,餘音嫋嫋,備受後世激賞。「曲終人散」也因此成為一個成語。

後世有個小故事甚至說這是鬼神之句。當年錢起參加科舉時,住在客棧,晚上睡不著,聽到有人在低低吟唱此句,錢起起來卻又沒看到人。第二天考試,發現這兩句正好可以用在自己的詩詞結尾。

No.10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賈島並不是唐朝第一流的詩人,但是知名度卻一點也不低,至少知道「推敲」這個典故就是出自賈島。

事情是這樣的。

賈島曾寫了一首五言律詩《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對於詩中的頷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很糾結到底是用「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

有一天他騎著一頭瘦驢出外遊玩,在路上還在不斷想這句詩。正在他想得入神的時候,跛驢衝撞了時任長安最高長官的韓愈的車騎。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也加入了思索,良久之後,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現在「推敲」成了一個著名的典故,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這首《憶江山吳處士》也是賈島的代表作之一。此詩通過對送別時的場景、天氣、環境的回憶,烘託出臨別時的傷感情緒,表達了詩人對吳處士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覆勾勒,語言生動,情感深厚,筆墨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賈島一生落魄,詩詞風格也是簡嗇孤峭,和孟郊並稱「郊寒島瘦」。但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卻寫得大氣豪邁,意境高遠,體現了獨特的盛唐氣象,是後世不少詩詞名家引用、化用的名句。

這十首詩詞,就是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唐朝五言詩精品了。

限於篇幅限制,很多好詩詞也只能忍痛割愛了: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杜荀鶴的《春宮怨》、王績的《野望》、楊炯的《從軍行 》、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等等,都是被各種唐詩選輯青睞的名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明天小仙繼續和大家說詩詞!

更多相關文章:

>>>這十首詞,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中國人的信仰,不在廟堂,而在一首首詩詞中!

相關焦點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稍微能對《登高》產生一點威脅的,就是崔顥的這首《黃鶴樓》,這首詩在普通人中的名氣,可能比《登高》還高一些:可能是因為這首詩比較好懂吧。這首詩能千古流傳,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當然是因為的確寫得很好。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將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推舉為第一名,可能是爭議較少的了。在浩如煙海的唐朝詩人當中,王之渙名氣不算特別大,他流傳後世的作品也僅僅只有六首而已。但是,僅僅這六首詩,就足以奠定他「大詩人」的地位。除了這首《涼州詞》,他還有一首我們小學就學過的:《登鸛雀樓》。
  • 王維的10首五言詩,言簡意賅境界高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蘇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最擅長的就是五言詩,五絕和五律都寫得很好,且多為詠山水田園之作。遣詞造句言簡意駭,通俗易懂,又讓人難以忘懷。寫這首詩時,王維正遊歷江南,他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的五雲溪(也稱若耶溪),是他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的五首組詩中的第一首。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裡,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在這首詩中不僅如此,還通過花落、鳥鳴等「動」景,使詩顯得富有生機,同時也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
  • 「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 來!看這8首水平如何?
    我們常常說「唐詩宋詞」,潛意識裡認為唐代的詩是最好的,宋代的詞是最好的,事實上,唐代也有詞,宋代的詩也不錯。 今天推薦的8首五言詩,皆出自宋人之手,宋人作詩水平如何?看完之後自見分曉。
  • 《古詩十九首》,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古詩十九首》經歷了不知多少時間的淘洗,今天讀之,依然清純,動人,這些詩,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詩,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19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也。《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
  • 來自「五言長城」劉長卿的四首詩,首首情景交融,成孤獨界的名篇
    若論唐朝誰的五言詩寫得最好,那肯定答案各異,畢竟繁榮的大唐所湧現出來的優秀詩人實在是太多了:疏放的李白,向佛的王維,愛國的杜甫等等都是頂級大家,產出的五言詩也盡顯風採,僅李杜二人就幾乎佔去了詩壇一半光芒;但是若要論唐朝誰最擅長五言詩,那絕對是非劉長卿莫屬。
  •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唐代了結束魏晉的戰亂,民族融合也促進了文化整合。因而唐詩蓬勃發展,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初唐有個這樣的怪人。說他是詩人,可他卻只有兩首詩歌被載入史冊。
  • 劉長卿水平高超的一首五言詩,只有短短40字,卻令人心醉
    下面一起欣賞劉長卿水平高超的一首五言詩,只有短短40字,卻令人心醉。秋雲嶺唐代: 劉長卿山色無定姿,如煙復如黛。孤峰夕陽後,翠嶺秋天外。雲起遙蔽虧,江回頻向背。他善寫五言詩,有「五言長城」之稱。他的山水風景詩清雅洗鍊,別有風致。此詩為作者《湘中紀行》十首之六,詩中描寫秋雲嶺在清秋傍晚,變幻多姿的山色和白雲飄飛,水流迴轉的江景。劉長卿精於造境,善於在景物描寫中表達自己失意的心境與避世心態。作者有一次途經湖南,因為各種原因心情不好,就在此停留了一段時間,不僅遊訪了很多風景名勝,還即興創作了一些作品。
  • 無名氏的一首五言詩,淳樸清新,層層深入,令人百讀不厭
    但在詩歌創作上,除東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之外,確實是比較薄弱。但幾乎每一種新題材的出現,都是在民間文學中孕育和成長的。五言的漢樂府民歌採入樂府以後,五言詩的形式才逐漸引起文人的注意,但西漢時文人很少作五言詩,直到東漢才得到發展。《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五言抒情詩藝術的最高峰,不僅隨語成韻、隨韻成趣,而且意致深婉、抑揚不盡。
  • 每日詩話:王安石最美五言詩,首首精品,字字珠璣
    認為他們三人分別代表了魏晉、唐、宋,這三個中國詩歌輝煌時期的最高水平。但是也有他們代表不了的人物,在魏晉是王粲,在唐代是杜甫,在宋代則是王安石。當年,年長王安石14歲,已經是一代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曾贈詩讚賞王安石說「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 詩歌的巔峰為什麼會在唐朝?這首詩就是答案
    有人問,詩歌的巔峰為什麼會在唐朝?這首詩就是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但這首詩確實是一首應試詩,就跟現在的高考作文一樣。考試要考,劃重點,自然詩歌在唐朝就會得到迅猛的發展咯。終南望餘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相思》膾炙人口,這首詩裡的「君」究竟是誰
    他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相思》,詩的內容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五絕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相思之情,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傳之今,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而寫得一首詩,其實不然,這首詩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上逢李龜年》,可見這是眷懷友人之作,所以詩中的「君」應當指的是李龜年,而不是他的妻子。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甚至有人說:「這些構成了唐朝文化的興盛和發展,說起詩詞立足於初唐,盛唐,晚唐,相信每個時期都有形形色色的詩人,不過每類詩派代表的人物卻大有不同。今天我們來說下七律詩詞的代表意義,第一次講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的印象是杜甫,杜甫的詩代表著一種濃重的歲月感,他的七律詩是空前絕後的,讀起來慷慨,特別解心事。七律向來是唐詩長河中最有韻味的,但並不是杜甫的才算是好作品。
  •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判
    唐朝詩壇最巔峰的鬥詩對決,三位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高下立斷 然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次巔峰對決,卻是發生在盛唐時期的群雄鬥詩,三位大詩人鬥出三首千古名作,首首令人驚豔。
  • 一首冠絕古今的晉代五言詩,清麗絕倫,作者是李白崇拜一生的人!
    這不是放蕩不羈的李白所看重的。真正令他為之折服,甘願一生低首的是謝眺飄逸空靈的詩作,是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風格。謝眺,東晉著名詩人,尤善五言詩。在盛唐王維等著名五言詩人出現之前,他的五言詩清麗脫俗,稱得上是詩壇的上上品。
  • 隱逸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詩,用「禪理」淨化人心
    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五言詩,通過對義公參禪環境的描寫,表達了應如蓮花般純淨的心境。既是一首山水詩,同時又是一首禪詩。這首詩是孟浩然在四十歲時到長安考進士失敗後在吳越大地遊歷時的作品,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進京考試,當時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可以想像考試失敗對他的打擊應該是很大的。孟浩然,我國歷史上田園山水派代表詩人之一。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那麼說起王勃的詩,雖然一些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同樣的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王勃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山中》,在這首詩中,儘管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在這首詩中沒有了兒女情長,卻是多一份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很是值得一讀。
  •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文/董賊在我國,兒童從小都會在家長或者是老師的督促下,去背誦古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是最受歡迎的。然而,在我國的唐朝,卻有著這麼一位詩人,他的一生就寫了兩首詩,他的詩的數量和其他詩人相比下來確實是少的可憐,但是他的名氣卻也是超級大,而且也就僅僅是憑藉這兩首詩出名的。他究竟是誰呢?小編告訴你,他就是大詩人張若虛。他的作品極其的少,僅有《春江花月夜》與《代答閨夢還》存世,可以說是一位超級懶得詩人吧。
  • 這首詩用了十個「一」字,充滿著靈性,是三代文人打造出的精品
    中國的詩歌,歷經了幾個巔峰時刻,第一個時代是以《詩經》和楚辭為代表的先秦,第二個時代是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的漢末魏晉時期,第三個時代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唐朝。其實,詩歌的高峰,都是無數文人在總結前人的經驗,不斷探索總結,再反覆吟誦才成就了一篇篇千古絕唱。
  • 晚唐詩歌最高峰,欣賞杜牧這十首詩,終於知道喜歡他的原因了!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講到《阿房宮賦》的時候稱:這是杜牧最為有名的安穩,期末考試必考,所以將課文背得滾瓜爛熟。說的《阿房宮賦》的作者杜牧,在唐朝,尤其是晚唐,絕對是鼎鼎大名,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唐朝詩人杜牧的故事,一起欣賞他最為經典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