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2020-12-14 塵世曉書僮

王勃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他儘管只活了二十六歲,便是在他有限的生命裡,卻是為我們奉獻出了眾多優美的詩作。相信只要一提起王勃,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裡面的句子,寫得非常的唯美,大氣磅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讀來真是令人讚不絕口。

當然他的詩作,也是同樣的與得清新優雅,也是有很多的千古名句,譬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到現在,依舊還是被人引用,經常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口語中。這便是王勃的偉大之處,無論是寫詩,還是寫駢文,那都是堪稱一絕。

那麼說起王勃的詩,雖然一些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同樣的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王勃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山中》,在這首詩中,儘管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在這首詩中沒有了兒女情長,卻是多一份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很是值得一讀。

《山中》唐代: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勃的五言詩,可以說是寫得最好,無論是前面的提到的「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還是他其它的詩作,那大部分都是五言,尤其是這首《山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個字,但是每個字中,卻都表達出了詩人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

唐朝有很多的詩人,但是能夠真正被人們記住,並且反覆吟誦他們詩句的詩人並不是很多,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李賀等等,這些屬於一線的大詩人之外,很多的詩人可能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王勃由於有了《滕王閣序》,卻是又別於這些詩人,他的名氣應當來說,還要更大一些。

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的話,他的成就不可限量,即使是「詩仙」李白,也要遜色一些,可惜王勃的英年早逝,也使得唐朝的文壇,失去了一位天才一般的詩人,真是令人感到嘆息。

再來看一看他這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重點描寫了自己的一個思鄉之情,詩的頭兩句,「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那麼這兩句的意思是,看那滾滾向東流的長江水,向著遠方滾滾而去,對於我來說也已經在這裡滯留的太久了,突然非常的想念自己的故鄉,可是我的故鄉卻遠在千裡之外,這讓我更加的思念。在這兩句中,詩人寫得非常的直白,一上來就描寫了自己的一個思鄉之情。

詩的最後兩句,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更加的讓人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那一份思鄉之情,「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那這兩句的意思是,何況現在已經是秋天了,那秋風把片片黃葉都吹落了,在那山谷之中飄蕩,落了一地的黃葉。這兩句儘管是在寫景,卻是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那一份對於故鄉的思念。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把思鄉之情寫到了極致
    漂泊羈旅的遊子不畏辛勞、不懼艱苦,卻最怕碰見那輪皎皎的明月,因為它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與人撞個滿懷,勾起人無限的思鄉之情。即使瀟灑縱情如李太白,二十餘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遍歷大江南北,廣結天下英豪,也會在某個靜默清冷的客居秋夜被床前的方寸月色擊中,陷入鄉情別緒的綿綿泥淖無法自拔,才有了今天我們分享的這首千古絕唱。全詩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留名千古
    王勃也許王勃說起明起來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詩人更出名。但是王勃的詩歌作品中很多都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說話所必須要會的經典了,單從這一點來說,很多詩人是比不上的。這就是王勃,這個用26年生命寫出來壯麗詩篇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改變了朝代和歷史。關於王勃的文章已經夠多了,但是今天小編還是要給大家分享一下王勃的這首《山中》,這首小詩文字不多,但是字字經典,詩中充斥著的情懷讓人分外難忘。
  • 王勃《山中》:只有20字的絕句,無一「愁」字,卻令人斷腸
    無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成為了他留給後世得驚豔之作。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她的這首詩作,也許在他的詩作中並不算非常出名,但卻依然令小編非常感動。這首詩只有短短20各字,詩名叫做《山中》。全文如下: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 如果說《滕王閣序》抒發了王勃的理想抱負,這首詩則充滿傷感之情
    在《滕王閣序》中,王勃創造了很多成語,而且幾乎通篇用典,卻又毫無雕琢痕跡,如果不熟悉其中的典故,我們很難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提起《滕王閣序》,人們便會想起那句經典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確,短短14個字,便將滕王閣的秋日之美描寫得美輪美奐。
  • 宋之問的一首思鄉詩,滿滿的思鄉之情,引起無數在外遊子的共鳴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初唐時期的詩人,字延清,名少連,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代表作用《度大庚嶺》、《江亭晚望》、《晚泊湘江》等。今天我們介紹的這首詩歌是《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 10首王勃詩作,除了《滕王閣序》,王勃的這些詩也是經典
    關於王勃,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傳世的《滕王閣序》,作為唐代詩人,王勃少年成才,六歲能詩,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閣序》最有名。不過,因為《滕王閣序》太過經典,反而掩藏了他詩作的光芒。今天,隱娘分享10首王勃的詩作,一起來體會他詩作的風採吧!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客居蜀地的王勃本來想著將內心的憤懣寄托在這蜀地的山水之間,可是反倒是這些山水給他平添了很多的愁緒與憂鬱。王勃通過這首詩,抒發了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前兩句的擬人與移情手法開頭兩句即以長江作為自己表達內心憂愁的媒介,並給予了長江以人格感情,當我們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後,對這樣典型的擬人與移情手法也就瞭然了。
  • 王勃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愁」字,卻句句都是愁,讀完令人心碎
    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是唐宋,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王勃便是其中之一。王勃,字子安,為唐代文學家,是古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市)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 談談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作品——山中
    特別是末句,就像木心評價是說的:字很輕,景大。在初唐及至以後,王勃作品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他年少、才華橫溢,作品足夠流傳千古。這是一首旅愁鄉思的小詩。「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兩句十字,看似微不足道的,但是稍加品味,意境可以廣大到自己所能認知的盡頭。審美形態讓人至心靈共鳴。
  • 縈紆纏綿,黯然魂斷:王勃這首五言詩道盡古今思歸之情
    唐代天才詩人王勃在671年旅居巴蜀時,也在秋季,客居他鄉,頓起思歸之情,寫了一首《山中》,這首詩凝練含蓄,纏綿婉轉,耐人尋味。可惜雖然有歸鄉之願,卻無法立即實現,不覺悲從中來。中國古代的詩人往往借江水抒發羈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藝術獨特性在於,他不僅借長江起興,而且還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河之中,使大河感情化、人格化,大河也因這羈旅愁情滯留了,難過得停在那裡。該詩以長江起興寓情於景,視野寬闊,格局很大。
  • 唐朝「天才詩人」,一首悲秋詩短短二十字,卻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通常,詩人以「秋」為景象,大多都是充滿悲涼之意的。王勃的《山中》也是如此,以秋為景,充滿悽涼寒意。此外,此詩中還融入了一個情感,就是「思念」之情。既然是「思念」,多數都是充滿濃愁的,而王勃的這首《山中》沒有一個愁字,但是看罷之後卻自然的生出一股濃愁,讓人也跟著神色暗淡。這就是詩詞的魅力,而王勃更是將這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 王勃思鄉寫下《山中》,述愁卻無一愁字,杜甫寫《登高》都曾借鑑
    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他因一篇《滕王閣序》而千古名揚。其實,王勃除了駢文寫得好,詩歌同樣很出色。接下來要談到的這一首《山中》,就是他客居巴蜀時,因為思鄉愁煩而寫下的五言名篇。這一首詩用語平易,借景抒情,全篇寫愁,卻不落一個「愁」字,卻具有極強的「壓迫感」和感染力。
  • 杜審言這首詩在春天郊遊時思鄉,在這個春天你會因為什麼思鄉?
    在古代詩人與詩人之間的和唱大多都是這樣,就是因為和唱激發了杜審言的思鄉之情,然後就留下了這首《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但是現在這種和唱已經變味了,現在好多人在出書的時候需要找名家和唱或者是作序、題名。在杜審言這首詩一開頭就發出了不一樣的感慨之聲,不管遊子離開家鄉多久,對家鄉的感情還是依然如故。言外之意就是,他自己如果現在在自己家鄉的話也就不會產生這麼濃烈的思鄉之情了,因為他對自己家鄉的初春已經是見慣不怪了。這裡杜審言用「獨有」和「偏驚」二字,主要是為了強調自己此時在江南的矛盾心情。這一首詩的開頭很有自己的特色,也是這首是別致的寫作之一。
  •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這首詩創作的作者是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等等,他的這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這首詩是蘇軾的思鄉之情,創作於元豐四年春天的一個傍晚,詞人在臨皋亭上倚欄觀江,便將這美好的景色記錄了下來。小編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大概的意思,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裡,青山綠樹把一杯玉液都已經染綠了,詩人認得這個杯中的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開的。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他僅僅只活了二十六歲,可是卻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作品,而一些詩句也是成為了經典名言,例如他的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幾首古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思鄉之情
    悠悠遊子心,濃濃思鄉情思鄉之情是千百年詩人們運用最多的題材之一。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馬騎,像陸遊就是騎驢入川的,還有乘船、坐轎,都很慢,由此可見古代遊子回鄉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 王勃最深情的一首詩,兒時覺得很一般,長大後再讀令人肝腸寸斷!
    作為一位天才,王勃更是寫下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詩作,而且這些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裡面的詩句也都成為了經典,例如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成為了至理名言,而且這兩句詩也是被後世的詩人頻頻化用。王勃的作品裡自然而然地有一種感傷之懷,有的還描寫得極為悽美,更是把內心的那種悲痛之情,以一種極為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再譬如他的這首《山中》,同樣是一首了不起的傑作,整首詩看似寫得很普通,初讀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一般,但是裡面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感人的思鄉之情,卻是最能夠打動我們,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
  • 馬戴這首思鄉詩,寫盡思鄉之痛而餘音嫋嫋,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
    馬戴·落日悵望這首詩的題目是《落日悵望》,和之前的《灞上秋居》一樣,這首詩也是一首五律,同樣表達的是思鄉之情。而且頸聯「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富有悠悠的意境之美,「臨水不敢照」更讓人體會到思鄉之痛!這首詩一開始,寫的是秋日的黃昏景色。秋日最容易讓人有思鄉愁,而黃昏尤甚。馬戴選擇了秋日的黃昏,那麼思鄉之情的悲愴是顯而易見的。當是時,詩人在這樣的季節和時辰中,遙望故鄉而不見,只看到「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輞川集》是王維的一組田園詩,這組詩全是五言絕句,每一首詩,都猶如一幅絕美的繪畫小品,記錄了輞川一帶的風物。蘇軾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輞川集》便是最好的詮釋。
  • 最經典的唐代送別詩6首!離別之情,甚是感人!
    最經典的唐代送別詩6首,離別之情,甚是感人。1、《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杜甫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嚴武與杜甫是世交,也是經常詩酒唱和的朋友,一段時間,也是杜甫生活的依靠。如今嚴武要奉旨入朝,杜甫相送,自然有惜別之意,寫詩送行,也自然要歌功頌德一番。其實,嚴武這人,史書上說他「恣行猛政」,也就是飛揚跋扈,與詩人說的「列郡謳歌惜」是有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