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小城浸沒在蒙蒙的霞光裡,看不分明。迷離又斑駁的細碎陽光,灑在青綠色的苔蘚上,舊色的磚瓦、雕飾,舊色的牆壁、窗扉像是一個停擺了的時鐘,而那舊色的繁花已經乾枯、黯淡成為一種別致的印記。如今,瑞典畫家比約恩·伯恩斯特羅姆(Bjorn Bernstrom)在不知年月的現在試圖重新發現那一抹殘存的浮豔。
在小城呆久了,很多時候會忽略身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色匆匆的路人,窄窄的、長長的過道兩邊,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煙,剛剛下完了小雨的季節,行人又慢慢走過的老街……
01小城故事
當你踏入小城,才能切實體會到它深刻的文化內涵,像是一種活躍在市井街巷的韻律。它雖然小家碧玉卻不失疏朗明快,雖平和慵懶卻滿含風趣幽默。小城的幻境不僅停留在過往行人的眼中,也落在了比約恩的水彩小畫裡,那裡雕琢著小城的點滴往事和一幕幕熟悉的街景。
我們看慣了小城的燈火迷離,看慣了小城的風土人情,看慣了小城的舊樓老街。幽微、靜謐、從容是小城潛藏於屋簷下的秘密,在一堵牆與另一堵牆之間,仄仄的老街像藤蔓一樣慢慢地衍生著。兩旁密集的房屋是它的花朵葉片,許多塵封的往事得以在花叢深處默默醞釀。一群麻雀聒噪地飛過,它們是小城裡最後的隱士,在陳舊的屋頂上徘徊,從電線的一邊飛到另一邊,停在屋頂竊竊私語。塵埃、碎屑緩緩浮動著,沉重而緩慢的心跳聲隱隱傳來,卻不知其方位,它虛幻得像是一冊泛黃的書卷。
歷史,慢慢沉澱著小城的故事,無數人試圖解讀那滄海桑田的生命歷程,一夢醒來,不知不覺間迷失在陣陣車流聲中。小城的人們依舊踏著雨聲徐徐走過,只有那斑駁、潮溼的路面上多了一個個隨機而短暫的印記。
小城真的老了,老在沉重的往事裡,老在時光的風雨中,老在漸漸荒蕪的車站裡,老在無法開向遠方的車廂裡……
02暮色郊外
這些年,比約恩一直變化著創作主題,從四季的風景變化,到小城故事和郊外風景,他一直在用清透的色澤記錄著當下最美的風景。於他而言,無論怎樣的景色都要在行走中品味,只有身臨其境地體驗過,才能體味並暈染出絕佳的畫作。
郊外,遠離小城,季節的變化仿佛也更慢些。在這裡,沒有奪目的高樓大廈,也沒有沸騰的喧囂鬧市,只有一排排不太整齊的矮小村屋,以及不遠處的廢舊倉庫。在這裡,一個村落就是一部歷史、一部歌謠,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們就這樣看山看水、看雲看天……
郊外的站臺,很寂寞,時而有車疾馳而過,只留下陣陣紛飛的塵埃。那婆娑的樹影在傍晚時刻,顯得更加纖長,影影綽綽地映射在潮溼的空氣裡。田野裡,不時飄來小草的清香以及泥土的芳香,一眼望去,是滿眼的嫩綠。
晚間的夕陽別有一番韻味,我們不禁懷念起那透著微涼記憶的小城故事。小城的餘溫飄散如煙,妖嬈了一樹的暮色。微雨過後,半數的枝丫洗盡鉛華。走在泥濘的小道裡,殘碎的夕陽投進波光粼粼的湖泊裡,碧色粉嫩,清香幽深。郊外漸入蒼茫的夜色,回首小城,思緒泛濫。
03比約恩的水彩小畫
沉睡在小城與郊外的回憶裡,那黛瓦白牆的老屋、幽深狹長的老街,那水光瀲灩的湖泊、夜色的幻影燈光,都仿佛無聲地傾訴著回憶裡的經年往事。就這樣不經意間,靜默一旁的畫者為你怦然心動。
喜歡旅行的比約恩將沿途小城、郊外的風景逐一暈染在水彩小畫裡。無論他的創作主題是什麼,都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光明以及想要記錄的情緒。比約恩非常善於刻畫淡天如水霧如塵的畫面,對於色彩的駕馭使得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繪畫風格。
比約恩像他的哥哥一樣沉迷於戶外寫生,幾乎每一星期都會帶著熱巧克力和雙筒型望遠鏡走進郊外,為將來的創作收集著素材。他擅長溼畫法,作品中布滿水痕,暈染著縹緲的畫面氛圍。飄飄欲仙的畫面優雅恬靜,虛實有秩,委婉含蓄又率性天然。
現在的他在斯堪的那維亞和其他許多地區擔任水彩老師,已教授過上千名學生。同時,他也是北歐水彩畫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在比約恩看來:「水彩寫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培養、訓練我們取捨、概括的構圖能力和敏感的色彩觀察能力、記憶能力,以及把握整體氛圍的能力,還可以提升審美學品位和專業素養。」
在比約恩的水彩小畫裡,演繹著獨特的夏蟬冬雪,春華秋實。日復一日絢爛著唯美的氣息,深邃中透著孤獨之美,那是屬於他的特殊記憶。
眼緣藝志 第595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