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首顆科技試驗衛星「澳科一號衛星」亮相

2020-12-14 大眾日報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澳門星 航天情 中國夢」——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航天科普展15日在澳門科技大學開幕。開幕式上,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命名揭曉,名為「澳科一號衛星」。

當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與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籤署合作協定,推動該衛星研製工作,以航天科技助力澳門發展。

據介紹,該衛星計劃於2021年擇機發射,旨在觀測南大西洋上空地球磁場異常區磁場變化的精細特徵,實現地磁場中近期變化預報,獲取的輻射帶高能電子寬能帶能譜分布等信息,對研究相關地球科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張克儉在開幕式上表示,國家航天局高度重視澳門地區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發展,鼓勵並支持港澳地區科技界參與國家航天工程項目。值此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首顆澳門科學衛星合作協定的籤署,為澳門與內地航天項目合作揭開了新的序幕,是內地與澳門開展航天合作的又一個成功案例,是祖國各界社會人士通過利用空間技術開展科學合作、進行科學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祖國「兩岸三地」的大學、科研機構、科學家以及學者們通過科研創新合作、打造科學工程項目、實現科學探索目標的一次積極嘗試。

本次航天科普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和國家航天局共同指導。展覽中,嫦娥四號著陸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等模型精彩亮相;50餘幅航天珍貴歷史圖片以中國航天三大裡程碑串聯起航天發展重大成就,展現了「兩彈一星」元勳和「航天四老」等航天人物的風採,以及澳門愛國商人捐資成立中國航天基金會、澳門各界支持中國航天發展等重要歷史瞬間。為增加科普性、互動性和趣味性,展覽還專門設置了「夢回神舟太空返回艙」「火星救援太空座椅」等科普互動體驗展區。

據悉,本次展覽面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2020年1月12日。

相關焦點

  • 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丨西工大參研「澳科一號衛星」
    12月15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與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澳門特區政府總部籤署了《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地磁觀測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聯合研製項目的合作協定》。西北工業大學作為該顆衛星內地聯合論證與研製單位之一,何國強副校長受邀見證了籤約時刻。
  • 福建首顆衛星「海絲一號」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我省首顆衛星「海絲一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後,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成功發射  有望降低對國外的數據依賴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訊(見習記者 林煥新)9月12日,我國首顆極地觀測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代號:BNU-1)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內蒙古攜手銀河航天:明年發射玉泉一號AI試驗衛星
    網易科技訊11月24日消息,由內蒙古發改委、北京市投促局、呼和浩特市政府、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17年內蒙古現代服務業推介會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現代服務業項目(北京)洽談會」在北京召開。
  • 科學網—我國首顆軟體定義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11月20日上午7點40分,「天智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顆脈衝星試驗衛星深圳造
    深圳晚報訊(記者 曾賢平)10日7時42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是全國首顆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由位於南山區的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公司獨立研製生產。它標誌著深圳微小衛星設計建造水平進入新階段,實現了我國在脈衝星導航領域與國際比肩前行。
  • 9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衛星出徵
    9顆!   今天(8月20日),「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9顆衛星發車出徵儀式在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航天信息產業園內舉行。
  • 中國將發射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
    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記者 許青青)由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建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3日在中山大學舉行。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中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逐夢太空丨商業航天新突破首顆「WiFi」衛星今年發射
    逐夢太空丨商業航天新突破首顆「WiFi」衛星今年發射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27日 14:34 A-A+   (武漢)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商業航天行政總負責人鄒洪說,我們近期完成的「騰飛一號」飛行試驗,實現組合動力模態轉換國內首次飛行驗證,這一步是對未來空天組合動力發展起到特別關鍵的作用。
  • 中國首顆6G衛星上天啦!一箭13星
    近日,在我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一箭多星「技術再次以令人驚嘆的姿態再次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科技板塊,其中兩大元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這次發射的是中國首顆、全世界第一顆用於6G網絡通信的實現衛星,另一個是這一次我們總共一次性發射了13顆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四號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四號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19年10月18日 10時44分   17日23時2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發射2顆行雲工程首發衛星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北京時間5月12日9時16分,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和「行雲二號」02星2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釋放中國航天哪些信息?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胡喆  7月9日11時56分,我國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巴遙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送入預定軌道。  「巴遙一號」是遙感衛星,也是巴基斯坦自我國採購的第二顆衛星。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是巴基斯坦自主研製的一顆科學實驗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建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我國海洋衛星的發射時間2002年5月15日9時50分,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A」發射升空。2007年4月11時27分,裝備更精良的「海洋一號B」衛星成功發射升空。2018年9月7日11時15分,「海洋一號C」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的新時代。
  • 海洋日報|我國首顆極地遙感專用衛星擬下月升空
    在當天舉辦的第一場論壇上,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徐芑南等5位院士,講述了我國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4.我國首顆極地遙感專用衛星擬下月升空8月14日,「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的第一顆試驗衛星——「京師一號」在深圳包裝入箱,預計今年9月發射升空。
  • 「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原標題:「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記者張航)今天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我國首顆AIS商用業務衛星計劃明年發射
    我國首顆AIS商用業務衛星計劃明年發射
  • 科技日曆| 20年前,「資源一號」01星發射成功,細數太原衛星發射...
    科技日曆| 20年前,「資源一號」01星發射成功,細數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資源」情結  Evelyn Zhang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