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最後一種竟入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1-01-20 美食大鍋菜

【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最後一種竟入選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過橋米線,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系,起源於蒙自地區,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製作而成。

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麻辣燙,麻辣燙是起源於四川樂山牛華鎮的傳統特色小吃,麻辣火鍋也是吸收了麻辣燙的優點改良而來。是川渝地區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

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雞公煲,雞公煲是重慶燒雞公和重慶乾鍋雞在外地的雜交變種菜品。以濃香滑嫩,入味徹底,形式新穎見長,口味可根據各地需要可調,分微辣、中辣、重辣各味型。

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肉夾饃,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傳統特色食物之一。2016年1月,肉夾饃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最有名的5大街邊小吃,你最喜歡吃哪種?

相關焦點

  •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報武鳴訊 (記者/曾永聯 通訊員/梁茂昌)12月8日,《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文件正式下發,武鳴縣申報的「壯族三月三」節榜上有名。這是該縣榮獲的第一個國家級非遺名錄。   「壯族三月三」是壯鄉武鳴的傳統節日,唱歌為其活動的主要內容。
  • 法餐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網巴黎11月16日電(記者李學梅)正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16日經過審議,將法國大餐等3個法國申報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法國媒體說,這是教科文組織首次將一國的餐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十大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的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中國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經過長期傳承的。今天我們將列出中國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好好看看。10號。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
  • 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就在今晚8點35分,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太極拳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也是河南省第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正在形成
    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廖翊)記者從31日文化部召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古籍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璦琿上元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我市李氏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市武清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李氏太極拳作為聯合申報項目,成功入選。這是我市第2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中國非遺都有哪些 最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全名錄-閩南網
    昨天,中國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至此,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達39個!中國書法、中國篆刻、崑曲、長城、莫高窟…中國39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50項世界遺產全名錄(附英文翻譯)。
  • 石花酒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文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石花酒傳統釀造技藝正式入選,這也是襄陽市首家白酒企業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花酒業前身是公元1870年創立的石花街「黃公順酒館」,是中國白酒行業少有的不斷代傳承的百年老店。150年來,石花酒業始終堅守 「地缸固態發酵,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傳統古法工藝,在原料選配上以高粱為主料、集五穀之精華而成,以獨有的配方與工藝,使酒體更清香、味覺更豐富。
  • 研究 淺談媽祖信俗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其現實意義
    隨著漁民、船工和華僑的傳播和歷代朝廷的推崇,媽祖信仰不斷擴大,媽祖逐漸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海上保護神。2009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湄洲島管委會申報的「媽祖信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俗能獲此殊榮,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第一例。媽祖在閩南方言中,「媽」示對女性長者或德高望重的女性的尊稱。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熱貢藝術
    熱貢藝術發祥於青海省同仁縣地區,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藝術完美結合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藏傳佛教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主要內容包括繪畫(唐卡、間唐)、堆繡、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築、圖案等,已正式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單位。2006年,熱貢藝術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商州大燴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精神,經各縣區(鎮)申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
  •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名錄:中國40項(截止2018年底)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留存著華夏大地先人智慧,記錄著中華民族文明史,也凝結著中國人共有的情感。截至2018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含「急需保護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的項目已達40個,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聯合國非遺名錄,主要由以下地區申報:亞太、非洲、阿拉伯地區、歐美、拉美。
  • 山西"廣靈剪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廣靈剪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04月12日 0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太原四月十一日電 (張雷傑)從中國文化部傳來的一則消息讓山西廣靈民眾感到分外欣喜
  • 「泰國孔劇」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首次到國外演出
    曼谷易三倉中學學生現場表演「泰國孔劇」12月5日,泰國駐昆明總領事館在昆明舉辦泰國國慶、泰國先皇蒲美蓬阿杜德陛下誕辰日暨泰國父親節招待酒會,曼谷易三倉中學學生現場表演「泰國孔劇」《羅摩衍那》裡的一個戰爭場面
  • 義大利人最喜歡濃縮咖啡 將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僑網12月6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根據義大利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進程顯示,到2020年11月,義大利「意式濃縮咖啡」將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這是繼義大利「那不勒斯的披薩」成功申遺後,「意式濃縮咖啡」再次載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巴基斯坦傳統觀日法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1月30日電(記者劉天)據當地媒體29日報導,巴基斯坦少數民族卡拉什人的傳統觀日法「蘇裡加吉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急需保護名錄。  據報導,此入選決定是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做出的。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中國剪紙
    剪紙,是遍布於我國傳統民間社會的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剪紙是中華名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者和功能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價值之大,都是其他藝術種類無法相比的。剪紙是一門極簡藝術,紙張在剪刀的每一次接觸中改變自身的形態。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截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第一位為義大利,擁有54項。其中我國較為知名的有長城,莫高窟,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等等,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文化遺產例如日本古京都歷史古蹟、柬埔寨吳哥窟、希臘雅典衛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