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廣靈剪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山西"廣靈剪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04月12日 0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太原四月十一日電 (張雷傑)從中國文化部傳來的一則消息讓山西廣靈民眾感到分外欣喜,一些剪紙藝人更是喜極而泣:傳承了上千年的廣靈彩色點染剪紙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是國家、社會、專家對廣靈剪紙藝術的一種認可,更是對廣靈人生生不息頑強延續民間傳統文化精神的一種認可。

  據介紹,山西廣靈剪紙源遠流長,尋根溯源,周成王剪桐封虞,把桐葉剪成「圭」形贈與弟弟叔虞,並封他為唐王。這個桐葉「圭」即是最早出現在三晉大地上的剪紙的雛形。廣靈剪紙的形成大約在明代,成熟於清道光年間,流傳至今,日趨形成了以染色為特徵的彩色點染剪紙藝術流派。

  廣靈剪紙從剪法與刻法上分為陰刻、陽刻、陰陽合刻三種,從色彩上分為單色剪紙和染色剪紙兩種,作品線條清晰明快、纖細秀美,具有粗獷淳樸、渾厚勁健的風格。其生動的構圖、傳神的表現力、細膩的刀法、考究的用料與染色、精細的包裝製作工藝,獨樹一幟、自成一派,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

  目前,廣靈剪紙作為一種新型文化產業正異軍突起,品種多、產品精、包裝全、規模大,逐步向市場化、產業化、多樣化邁進。(完)

編輯:聞育旻】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廣靈剪紙傳承「後繼有人」
    與很多同齡的農家子弟不同,山西大同市廣靈縣蕉山鄉西蕉山村17歲的王清泳並不打算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身為剪紙世家最年輕的傳人,他早已選擇好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王清泳說,和村裡許多人家一樣,他們全家男女老少十幾口人都會剪紙,近些年因當地政府加大對剪紙藝術的發掘,廣靈剪紙逐漸受到中外友人的喜愛,2009年廣靈剪紙與河北、陝西等地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聯合申報項目,一起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也逐年增加,去年全家收入有一萬多元。
  • 世界非遺山西廣靈剪紙 演繹「指尖上」的藝術
    世界非遺山西廣靈剪紙 演繹「指尖上」的藝術 2017-09-24圖為廣靈剪紙的「點染」工序。 楊靜 攝   中新網大同9月24日電 (楊靜)「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靈剪紙在農家藝人的精心剪裁下,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剪紙圖畫正熱銷海外。24日,「第十二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網媒記者們齊聚山西大同,探訪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西廣靈剪紙技藝,感受「刻」出來的剪紙藝術。
  • 非遺傳人製作廣靈剪紙百米長卷
    新華網太原9月14日電(記者王學濤)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屆山西文博會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靈剪紙創始家族第五代傳人張棟告訴記者,他與父親潛心創作出廣靈剪紙百米長卷《晉善晉美》。張棟告訴記者,《晉善晉美》百米長卷採用寫實手法設計製作,用高級綾布裝裱,從全省200個旅遊文物景點中精心選擇,設計創作,利用傳統的廣靈剪紙技藝,使北至雲岡大佛,中到晉商文化大院,南到洪洞大槐樹等168個代表性文物旅遊景點,躍然紙上。「收集資料、設計、製作、裝裱,四個階段都面臨很多難題。有些景點不能光看資料如應縣木塔、晉中大院我們都親自去看,去拍片子。」
  • 民間絕活廣靈剪紙巧奪天工
    各種刻刀是剪紙必不可少的工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火種。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燦若星河,卻由於種種原因,少為公眾所知。加之一些非遺的傳承人漸老漸衰,很多非遺項目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走近非遺,也為了讓非遺得到更好的保護,在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前夕,我們針對省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大型新聞尋訪拍攝活動,今起推出系列報導,以期勾勒山西文化遺存的地理坐標,展示、定格文化山西的獨特魅力,挖掘這些遺產的文化品格和內涵,走近這些遺產的傳承人,傾聽並講述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 長白山滿族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白山滿族剪紙是生存於長白山區的滿族民間藝術,主要分布在我省的通化、白山、吉林、四平等地。2008年1月,「長白山滿族剪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作名錄》。  長白山滿族剪紙題材獨特、造型獨特、剪技獨特,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是中國剪紙藝術中的瑰寶。
  • 山西這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了我的童年,它們是我兒時的記憶
    在我的家鄉山西,民間文化活動廣泛,有威風鑼鼓、地方戲、剪紙、炕畫、社火表演、花饃等。它們豐富了我的童年,成為我兒時忘不掉的記憶。2008年,聞喜花饃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2010上海世博會展出。在2012年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創造了「最高龍王」、「最長飛龍」、最大花饃「」、「最大麵塑群」四項世界紀錄。
  • 山西這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了我的童年,它們是我兒時的記憶
    在我的家鄉山西,民間文化活動廣泛,有威風鑼鼓、地方戲、剪紙、炕畫、社火表演、花饃等。它們豐富了我的童年,成為我兒時忘不掉的記憶。2008年,聞喜花饃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在2010上海世博會展出。在2012年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創造了「最高龍王」、「最長飛龍」、最大花饃「」、「最大麵塑群」四項世界紀錄。
  •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報武鳴訊 (記者/曾永聯 通訊員/梁茂昌)12月8日,《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文件正式下發,武鳴縣申報的「壯族三月三」節榜上有名。這是該縣榮獲的第一個國家級非遺名錄。   「壯族三月三」是壯鄉武鳴的傳統節日,唱歌為其活動的主要內容。
  • 河南又有56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網鄭州6月17日電(記者桂娟)記者日前從河南省文化廳獲悉,洛陽牡丹花會、木蘭傳說、黃河號子等56個項目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據了解,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木蘭傳說、盤古神話等民間文學,信陽民歌、黃河號子等傳統音樂,麒麟舞等傳統舞蹈,二夾弦等傳統戲劇,月山八極拳、心意六合拳等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滑縣木版年畫、鎮平玉雕等傳統美術,鈞瓷燒制技藝、唐三彩燒制技藝等傳統技藝,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等民俗。
  • 遇見廣靈|剪紙,大號,木頭人偶,還有更多趣味民俗等你來體驗
    晉善晉美,遇見廣靈。這裡是恆山東麓,太行以北,獨特的地形山水造就了廣靈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今天,小編就帶你體驗一把廣靈花樣繁多的趣味民俗!廣靈剪紙「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山西剪紙,早在唐朝便被詩人李商隱吟詠稱頌。
  • 當廣靈非遺和旅遊搭夥兒,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廣靈縣以山水人文勝境吸引著遊客,還以剪紙、手編等手工技藝而為外界熟知,特別是剪紙,更是成為了當地重要文化產業品牌隨著文旅融合不斷深入,該縣將非遺項目與全域旅遊發展結合起來,讓廣靈的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煥發出生機,還帶動多業態聯合發展。
  • 文化遺產守護:剪紙的獨特魅力
    民間剪紙的獨特魅力由於和民俗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民間剪紙被稱為「民俗剪紙藝術」。它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群眾基礎最深厚、地域性最廣泛、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文化形態。每當逢年過節人們都會用剪紙來表達祈福迎祥的美好願望。
  • 少林功夫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4日下午,河南省第一批國家級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儀式在鄭州舉行,少林功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手捧獎牌,少林寺高僧釋延達成了全場最受矚目的領獎人。去年6月5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南省有包括少林功夫在內的22個項目入選。
  • 詠春拳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遭受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同時公布的還有15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關注丨芒市德昂酸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雲南此前申報了30項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次共有23項入選!祝賀雲南一起來看雲南項目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中國剪紙
    剪紙,是遍布於我國傳統民間社會的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剪紙是中華名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者和功能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價值之大,都是其他藝術種類無法相比的。剪紙是一門極簡藝術,紙張在剪刀的每一次接觸中改變自身的形態。
  • 紫陽縣文化館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2019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
  • 湘潭「巫家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在公示的337個項目中,湖南共有19項入選,其中湘潭巫家拳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文化遺產守護:剪紙的獨特魅力
    民間剪紙的獨特魅力由於和民俗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民間剪紙被稱為「民俗剪紙藝術」。它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群眾基礎最深厚、地域性最廣泛、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文化形態。每當逢年過節人們都會用剪紙來表達祈福迎祥的美好願望。
  • 少林功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
    少林功夫「掛牌」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報鄭州訊 「少林寺領走這個獎牌,我們感到很高興。」昨天下午,河南省第一批國家級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儀式在鄭州舉行,少林功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