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觀園原址為明清兩代皇家菜園,位於西城園區南菜園街護城河畔。1984年,經多方專家會商,依據偉大作家曹雪芹名著《紅樓夢》,採用中國古典建築和造園藝術設計建造,是87版《紅樓夢》實景拍攝場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去北京之前,剛好看到最近的一部姜文的新電影《邪不壓正》,裡面的臺詞:當年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是在這寫的,再一次刷新了我的紅樓觀。當然老薑是以一種詼諧有趣的方式來表達,一邊說北京城高處的鐘樓是曹公寫書的地方,一邊又說是藍青峰住的地方(東城區的內務部街11號院就是姜文小時候住的部隊大院)是曹公寫書的地方 ,後者還有一定的可信度,這種夾帶私貨的電影,體現了姜文的導演個性,無論觀眾看不看得懂,但有趣是一定的,至於會不會啟發有心人去關注真假,我想也是一定的,因為北京真的和《紅樓夢》有很深的關係。
那麼《紅樓夢》和北京的關係到底有多深呢?於我來說,是這次到北京的大觀園中來感受得出的。
01
—
回味下87版經典
滴翠亭寶釵撲蝶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花漵的蘿港附近
這幾個片段選進來也是有原因的,當我和紅迷小友分享起大觀園實景照片時,他們對幾個點提出了疑問:
奶瓶對李紈的「豪宅」有多豪感興趣,因為她認為李紈是大觀園中的隱形排名首位的富婆;
廖哥對滴翠亭提出了質疑:滴翠亭周邊環境與小說不符合,小紅和四兒說心事被寶釵無意聽見,周邊不應是水,可以是花木,假山之類;
表哥對「留得殘荷聽雨聲」的發生地感興趣;
丁豆豆對瀟湘館期望已久,在電視劇第7集和書中第40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都有集中的展現,很獨特的一個所在;
02
—
覽大觀園
作為紅樓迷,第一次進真實的大觀園,還是很興奮的,這絕對是我最期待的中式園林之地,就像書中說的一樣: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原因之一就是當年看書總是粗看第17回,因為對觀賞路徑總是很難把握,所以有這樣的一次機會,一定要把紅樓記憶還原一遍。
當然我的線路也不是和書中人物一樣的走法,我主要關注的還是各位金釵的所在地,就像歐麗娟老師點評:各位小姐住的都是單棟的,處於山石之間,這種園林設計的功能不僅在於短暫遊憩,還可以有生活居住的功能,就像圓明園是給皇家起居、工作和休憩一樣,它不同於私家園林,而有皇家園林的兼容,這是曹公寫作厲害的地方。
探春——秋爽齋,起海棠詩社的所在。
李紈——稻香村,豪宅不豪,但杏簾在望的酒幌很容易識別。
湘雲醉臥亦發生在此。
後文黛玉房中的詩句: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就是寶玉在沁芳亭提,也是黛玉重建桃花詩社所在地。
花漵:「忽聞水潺潺,出於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留題於此。
大門處引用舜的瀟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起名為瀟湘館。房內的匾額為「有鳳來儀」。
薛寶釵——蘅蕪苑,內房匾額題為「蘅芷清芬」,園內種有草藥,藥香為主。
櫳翠庵——妙玉,也是尼姑庵,書中白雪紅梅最為讓讀者印象深刻,但書中與現實中的地勢高低不符,有一些出入,不深究。
黛玉葬花所在地,最經典的《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是電視劇極盡鋪排的場景。
大觀園中的正殿:顧恩思義殿,也是元妃省親活動的主要場所。
賈寶玉——怡紅院:也是發生情節最多的集中地。各左右拍了兩張,取為「紅」:西府海棠和「綠」:芭蕉,兩樣寶玉最喜歡的植物之意。
滴翠亭,周邊的小瀑布設計很喜歡,有點像水簾洞,假山其中還有噴泉向上湧,極富創意。《紅樓夢》中關於滴翠亭的描寫為:「(寶釵)只聽滴翠亭裡邊嘁嘁喳喳有人說話。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鏤格子糊著紙。」當然看電視劇並不是在此地演。
藕香榭——史湘雲曾在這裡開海棠社,設螃蟹宴。賈母二宴大觀園時,在大觀東面的綴錦閣底下吃酒,讓女戲子們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習樂曲,借著水音欣賞,簫管悠揚笙婉轉,樂聲穿林渡水而來,格外好聽。而今這裡荷香四溢,鴛鴦成群,飛鳥群棲。
省親牌匾,可與書中夢境裡的「太虛幻境」共看。
惜春——暖香塢:門上向外的石匾上鑿著「穿雲」二字,向裡的鑿著「度月」兩字。
當然,還有其他點有漏掉沒拍到,但足以一窺紅樓文化,足以見87版紅樓劇組的用心,就像攝影老師安子點評的:四大名著,尤其是《紅樓夢》87版,詩詞劇演導曲唱,堪稱一代經典之作,至今無人能及,後無來者。於我來說,這樣的體驗與收穫也是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