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味蕾戰 |火鍋味的江湖氣
城市味蕾戰欄目繼續和大家見面了!
很多小夥伴私信問我,城市味蕾戰這個欄目怎麼能少了川渝呢!
其實,這個主題很早就想寫,只因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所以,一直在想該怎麼去表達。
那麼今天,捷貓首先來帶領大家走進那個江湖氣十足的重慶!
重慶人民對於吃的執著。
行走江湖必有一技傍身,吃仿佛就是重慶人民的武林秘籍。
比較特別的是,重慶人民並不屑於去那些高樓聳立,精緻優雅的大店鋪,反而更願意去一些街頭巷尾,梯坎下的老店鋪。
重慶人民混江湖的心態就是——
不做叱吒風雲的蓋世英雄,願做無名掃地僧。
功高蓋世名不顯,一生盡渡有緣人。
深藏功與名。
重慶流傳著一句話:
在重慶的街頭,只要一家店能開過三個月,那個店就可以去吃。
意思是在重慶,好吃的店鋪太多了,如果一家店不好吃,是活不過三個月的。
所以,人到重慶,就敞開肚皮隨處吃吧!
火鍋的起源——碼頭
火鍋最早的發源地就在朝天門碼頭。
以前碼頭上下苦力的人收入微薄,也沒有張固定的飯桌,
於是到屠宰場買些有錢人家不吃的牛羊內臟,在岸邊支口鍋,煎好牛油,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等調料,再倒入牛骨熬成的高湯。
鍋底燒開後,便將牛羊下水和蔬菜放入燙熟。
這樣的吃法既經濟實惠,又能飽腹驅寒,深得碼頭工人和船家兒女的喜愛。
後來大家發現這樣的吃法甚是美味,便將這種吃法流傳了下來。
沒有什麼是火鍋不能解決的,
如果有,那就兩頓。
重慶人民的江湖氣,在那一頓火鍋裡顯示的淋漓盡致。
鴛鴦鍋?不存在的!
拒絕椒鹽,你我無緣。
微辣是火鍋店老闆最後的倔強。
重慶的火鍋店大多分量十足,物美價廉。
人生快意瀟灑,就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划拳拼嗓,大聲唱爽。
在這樣的氣氛感染下,
在那嫋嫋升起的火鍋熱氣中,
仿佛不管有什麼糟心事,
都不再是事了。
除了火鍋,還有那料足味美的小吃攤
重慶的街頭有許多流動的小吃攤,尤其像朝天門碼頭這樣的客碼頭,小吃攤極多,
客船一靠岸,肩挑手挎的小商販們沿著階梯兩旁齊齊整整站立開,像是列隊歡迎魚貫而上的遊客,扯著嗓子叫賣著自己兜售的小吃。
「燒臘——炒米糖開水——熨鬥糕——三角粑——」
一些梯坎下還有一些固定的食店,大多是麵館、酒館和茶館,
趕時間的人就在麵館吃碗小面,量多還便宜,早年間的重慶小面仍以麻辣口味為主;
不趕時間的人常常會光顧酒館或茶館,酒碗通常是土碗,表面粗糙,坑窪不平,下酒菜一般有炒胡豆、炒豌豆,或者涼黃瓜、折耳根等。
梯坎下的茶館並不像其他地區的茶樓或茶餐廳那樣環境幽雅,不過是竹篾和油氈搭成的棚子,
「長嘴銅壺竹篾椅,矮腳方凳蓋碗茶」形象地道出了梯坎茶館的樸素模樣。
重慶人民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
抖音達人們讓重慶突然爆紅成了網紅城市。
重慶人民的豪爽也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一時間大家紛紛去重慶旅遊,
讓這座本來就不寬敞的山城在節假日更為擁擠熱鬧。
去年的國慶節,重慶市民人手收到重慶政府的簡訊:
國慶期間希望市民儘量在家休息,把旅遊景點讓給外地人!
對此,重慶市民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洪崖洞你們玩,解放碑你們去耍,觀音橋你們去吃,九街你們去嗨
但是,千萬千萬,別把火鍋給我們吃貴嘍!
在這個物慾橫流,人心叵測的現代社會,
也有這樣的一座城市,
仿佛武俠小說裡的江湖,
有情有義,有酒有肉,
有歌有舞,還有那不可辜負的美味。
從美食看生活
從生活看態度
美食,是生活的態度。
這也是捷貓優選一直想要傳達給大眾的,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