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降,我自己打!」亞美尼亞老兵決定留在家鄉打遊擊

2020-12-10 軍武次位面

你們走吧,我決定留下!

亞阿全面停火協議,這份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籤訂的「投降書」,宣告了持續50天不到的亞阿戰爭,以亞塞拜然獲勝而結束。

按照協議,亞美尼亞應將納卡周邊的克爾巴佳、哈薩克等地區歸還給亞塞拜然。

▲被迫撤離的亞美尼亞人,

乘坐的車輛排起長隊

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亞美尼亞人,因為擔心遭到亞塞拜然的迫害和驅趕而紛紛舉家逃離。

雖然亞塞拜然政府聲稱會平等對待該地區的亞阿兩族人民。但從目前曝光出來的視頻中,亞塞拜然軍隊的紀律極差,已經發生大量槍殺俘虜、割頭、毆打平民、砸毀平民房屋的行為。

如果亞美尼亞人繼續留在這片已經歸屬亞塞拜然的家裡,後果無可想像。

▲亞美尼亞人在逃離時燒毀自己的房屋

這些舉家逃離的亞美尼亞人紛紛搬走生活用品,殺掉無法帶走的牲畜,燒毀永遠無法回來的村莊。

▲有的亞美尼亞人帶走了家鄉的一捧土

在上萬亞美尼亞人被逼得背井離鄉的同時,有一群老兵們卻依然留在納卡地區拒絕離開,等候著他們的敵人。

▲守候在克爾巴佳的老兵塞維揚

49歲的亞美尼亞老兵賽維揚一輩子都生活在查萊克塔村,不過這個村子已經被劃分給亞塞拜然。

他在30年前的納卡戰爭中失去左腿,他拒絕逃離,送走妻兒後,拿起槍和其他亞美尼亞人留在當地,堅持打遊擊。

這是下一場「戰爭」,一場沒有任何勝利可言,卻有關尊嚴的「戰爭」。

就像他們說的,「政府投降了,我們自己打!為了家鄉,也為了榮譽。」

納卡戰爭的失敗,仿佛已經將亞美尼亞人的骨氣一下子抽乾了。亞美尼人民無奈、憤怒、絕望,將怒火發洩到籤訂停戰條約的議會。但不管怎麼鬧,都無法奪回納卡地區了。

這群老兵做出這樣的決定,則是用實際行動來捍衛自己的家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參加了1988年爆發的第一次納卡戰爭。

那場戰爭,對於亞美尼亞年輕人而言,只是教科書的上幾段單薄的文字,而他們卻是那段歷史真正的參與者。

30年前,居住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的亞美尼亞人與當地亞塞拜然人發生衝突,最後演變成兩個民族之間的暴亂,互相毆打屠殺。

這樣的種族暴行持續了整整7天,直到蘇聯內務部的特種部隊進駐,這才平息。

▲進駐巴庫的蘇聯坦克

一國首都尚且如此,更何況亞塞拜然其他城市。全國範圍內的種族衝突席捲了亞塞拜然,這場衝突最終導致亞塞拜然的大部分亞美尼亞人被迫逃回亞美尼亞,大部分亞美尼亞的亞塞拜然人也被迫返回亞塞拜然。

▲莫夫西斯揚,當年巴庫大屠殺的倖存者,後逃亡美國

如今為亞美尼亞的足球之星

在兩國隨後發生的第一次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隊正面交鋒中大獲全勝。因為亞美尼亞軍隊有60%的士兵來自前蘇聯正規軍隊。而亞塞拜然軍隊的很多人,因為在蘇聯被歧視,都是在蘇聯工兵部隊服役的。

所以亞美尼亞士兵的戰鬥力要比亞塞拜然更強。他們不僅擊退了亞塞拜然對納卡的進攻,而且進一步佔領了納卡周圍包括克爾巴佳、哈薩克等7塊地區,約佔亞塞拜然國土面積的9%,直接將亞塞拜然打到籤訂停火協議。

▲納卡戰爭中,穿著蘇式軍服的亞美尼亞士兵

30年後的2020年納卡戰爭中,臥薪嘗膽的亞塞拜然將亞美尼亞打敗,曾經佔領的土地全部被亞塞拜然奪回。

面對軍隊人數、武器裝備都遠強於自己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人不是沒有抗爭過。

在與亞塞拜然的戰爭衝突中陣亡的人,就包括了22歲的達什託揚,而他此前的身份,則是亞美尼亞職業足球聯賽的一名中場球員。

▲達什託揚

就連而亞美尼亞梅格裡地區的市長姆希塔爾·扎哈裡安也都親自上陣,後因在戰場上不幸被炮彈擊中造成重傷而入院治療。

當軍人實在不夠用了,亞美尼亞不得不全民皆兵,就連老人和女人都開始準備奔赴一線。

▲面對殘酷戰爭,依舊樂觀的亞美尼亞老兵

▲但他們的身體素質,

明顯已經不能適應激烈的戰爭了

但與30年前的納卡戰爭不同的是,這次老兵沒能創造奇蹟,亞美尼亞軍隊徹底輸了。

在土耳其這樣中東小霸王的幫助下,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亞美尼亞這樣的小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就像軍武菌之前的文章裡所說那樣。這個世界是殘酷的,無論人類的社會文明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弱國無外交,而落後就要挨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而全面停火協議,這樣一份「割地賠款」的「投降書」,更是撕開了亞美尼亞最後一塊遮羞布。

▲籤訂停火協議,

甚至還要在俄羅斯的見證下

什麼全民皆兵,什麼市長、總理夫人上戰場,當時一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儼然成為一場演給亞美尼亞民眾的笑話。

所有的抗爭,在一紙協議成為了妥協。

可正是如此,已然被亞美尼亞政府視為棄子,卻依舊堅守在納卡地區的老兵們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才顯得尤為可貴。

說這群老兵是亞美尼亞最後的骨氣,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老兵先將妻子兒子送走,

自己留下來繼續守衛家園的老兵

世界是殘酷的,30年前,亞美尼亞能吊打亞塞拜然,將納卡周邊的7個地區據為己有,30年後,更強大的亞塞拜然就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將曾經失去的領土奪回來。

但是,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有勇於抗爭的英雄,一百年前是這樣,一百年後也是這樣。

相關焦點

  • 為了尊嚴,亞美尼亞老兵決定繼續為故土拼盡全力!
    此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曾發生過一場為期數月的戰爭,兩國幾乎耗費所有的心血,只為了贏過對方。最後,亞塞拜然略勝一籌,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籤訂了一份「投降書」,內容是亞美尼亞應將納卡周邊的克爾巴佳、哈薩克等地區歸還給亞塞拜然。面對故土的流失,大多數亞美尼亞居民都選擇背井離鄉,去尋求另一片庇護地。但總會有人背道而行,一些老兵決定留在家鄉,為故土盡最後一份力量,他們只想要葬身故土。
  • 納卡亞美尼亞老兵拒絕撤離,堅守家園,哪怕打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近一段時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停止了40多天的衝突,可以說這段時間的衝突給兩國的軍隊和平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隨後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才停止了衝突。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終於達成和平協議,亞美尼亞必須在11月25日將納卡的部分地區交給亞塞拜然。
  • 亞塞拜然士兵連亞美尼亞人的屍體也不放過,挖墳墓褻瀆
    納卡地區持續一個多月的徵戰給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帶來巨大的戰爭創傷,有超過10多萬人受到影響,被迫離開生活的家園。在現代化武器的摧殘下,亞阿兩國的士兵也出現巨大傷亡,俄羅斯的調停已經看到明顯的效果,亞阿兩國結束徵戰。但在卡拉巴赫接觸線附近,仍有令人氣憤的事件發生。據媒體披露,亞塞拜然士兵毫無人性,連亞美尼亞人的屍體也不放過,直接挖開墳墓褻瀆。
  • 大新聞大歷史: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打來打去爭的啥?
    這個納卡地區,亞塞拜然說自古以來就是亞塞拜然的領土,可是呢,納卡地區8、90%的居民都是亞美尼亞人。 從1988年到現在,30多年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個國家為了爭奪納卡地區,打過來打過去。打累了就歇一歇,歇夠了又打。就這樣停停打打,打打停停,幹了30多年。
  • 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
    導語:抗日老兵隱居深山60年,晚年出山時問路人:日本人打到哪裡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老百姓都度過了一段比較艱苦的日子。那時日軍侵略我們家園,無數抗日戰士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而犧牲性命,他們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在當時,這些抗日士兵肩負重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日安寧的生活。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位抗日老兵的經歷,當時有一名叫做李良田的年輕人,當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李良田在25歲時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抗日的隊伍中,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
  • 亞美尼亞前線告急!老兵們誓言與陣地在一起,運動員正在趕來增援
    戰場形勢 亞美尼亞在戰術層面打得不錯,但是整體實力的不足,依然處於全面後退的狀態,目前在南線已經丟掉了相當大的部分,包括將原本控制的納卡與伊朗的邊境線丟掉,現在中部地區已經成了重要的焦點
  • 93歲遠徵軍抗戰老兵:打密支那炮管子都打紅了
    「攻打密支那日軍指揮部時,我們的81迫擊炮幾乎沒斷過,連炮筒都被打得發燙,不曉得到底打了多少發過去。」  「說來也有意思,1945年8月15日,部隊已經到達廣西。晚上,大家都在睡覺,突然聽到一陣聲響,把我們都嚇了一跳,還以為鬼子打過來了。沒多久,聲響就過去了,我們也沒再管就睡了。等到第二天,我一早出門買東西,聽到有小孩喊號外,日本投降了。
  • 亞美尼亞明明打不過,為什麼開始不直接籤訂條約呢?
    美國大使館在亞美尼亞的工作人員超過了兩千人,以此為基地向四周滲透。這個人數是高加索地區之最,所以雙方是很親近的,亞美尼亞人相信美國會站在他們一邊。亞、阿兩國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所以也是比較了解的,估計在亞美尼亞最初的設想中,兩國打個幾丈美國就會來調停,亞本身的軍力完全可以支撐幾仗。
  • 納卡停火背後:亞美尼亞從「我們贏了」到「再也打不下去了」
    阿族軍官納提克年輕的臉龐上並無喜色,他告訴法國《世界報》,「他們(亞美尼亞人)大動幹戈,將數以萬計的人逐出家鄉,難道僅僅是為了把城鎮從活人手中剝離,然後棄置於荒野而不顧?」納卡地區的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圍繞納卡的爭端肇始於1988年,並於上世紀90年代爆發戰爭。1994年戰爭結束,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邊7個地區。
  • 最後投降的日本兵,躲菲律賓叢林打29年遊擊戰,晚年為何定居巴西
    隨著日本天皇宣布了無條件投降之後,二戰也正式標誌著結束了,之後就是受降的工作事宜了,但是在當時的日本軍隊中,其實還有一支部隊卻拒絕選擇投降,而且還躲在了菲律賓的叢林裡打遊擊戰,而這一遊擊戰就是29年,直到1974年才選擇了投降。
  • 1974年才投降的日本兵,一個人打了近30年遊擊戰,後來怎樣了?
    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後,有一個日本兵打了近30年的遊擊戰才宣布投降,後來他怎麼樣了?美國為了加速戰爭的進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在這之後,日本於1945年宣布投降。但是當時還有這樣一個日本兵並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已經投降,反而繼續在和菲律賓人打遊擊戰,這一打就是近30年的時間,直到他的上級寫了一紙命令,他才終於走出叢林,向菲律賓軍隊投降。
  • 緬甸克倫族老兵棲身難民營 曾與英軍並肩抗日
    據英國《地理》雜誌日前報導,二戰時期,緬甸最大的少數民族克倫族曾協助英軍打擊日軍,英國政府向克倫人承諾,戰後協助他們擺脫佔緬甸人口絕大多數的緬族人的統治,「獨立建國」。二戰後,英國政府沒有兌現承諾,緬甸陷入曠日持久的內戰,包括克倫老兵在內的大量克倫族人流亡至泰緬邊境,在難民營中艱難度日。
  • ...要打疫苗;詹森:英國已脫離歐盟;《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破17億
    回應:經常有遊客被抓傷,要打疫苗據澎湃新聞7日報導,近日,一則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工作人員用彈弓射擊、驅趕野生獼猴的視頻引發關注。10月7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景區內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遊客被野生獼猴傷到的情況,為保障遊客安全,工作人員會對獼猴進行驅趕。該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來,被獼猴傷到的遊客接近4000人。
  • 抗戰老兵楊光講述收復餘姚梁弄鎮——四明山上出奇兵
    浙江在線08月30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阮蓓茜)  老兵檔案  楊光,男,1923年7月出生,浙江餘姚人。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革命工作。原杭州電池廠副廠長。1981年離休。
  • 一磚一瓦也不留下,亞美尼亞人燒掉一切,留著淚離開自己家園
    亞美尼亞戰敗了,大量的亞美尼亞人心裡雖然有太多的不甘,但還是要無奈地接受屈辱的事實了。因為彈盡糧絕,不少前線的士兵被迫撤離了。亞美尼亞和納卡政府向民眾解釋了戰敗的原因,說明了為啥接受停火協議。很顯然,新的停戰協議對於亞美尼亞人是屈辱的,也是無奈的。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亞美尼亞民族到一戰的時候,亞美尼亞人遭遇了一次劫難,奧斯曼土耳其戰爭部長親自率軍進攻俄羅斯高加索地區,被打了一個大敗而歸,戰爭部長回來之後推卸責任,戰爭打輸了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是稱因為有內鬼沒兩個月亞美尼亞人裡面最能打的和最有知識的就死的差不多了,接下來1915年土耳其通過驅逐臨時法,亞美尼亞人被驅逐出家鄉,驅趕過程中伴隨著搶劫、殺人、火刑、販賣奴隸等暴行!甚至把老人和孩子趕入沙漠,讓他們自生自滅!這種種族滅絕造成了接近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倖存者在世界到處哭訴,到今天土耳其政府依舊不承認這次種族滅絕的暴行!現在亞美尼亞大屠殺在土耳其是禁詞。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我是2015年夏天去的外高加索三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以及兩塊事實獨立的國土(阿布哈茲、納戈爾諾-卡納巴赫)。選擇了放棄獨行,而從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加入一個「海外亞美尼亞人旅遊團」,看來是再正確不過的而決定,讓我的這趟獵奇政治旅行收穫頗多。後來寫了一長篇報導發在南方周末,以下是未刪節的全文。
  • 95歲國民黨抗戰老兵得知自己身份被認可,頓時潸然淚下
    大家抗日戰爭是國民黨和共產黨一起打下來的。兩邊都付出很高的代價,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牽制日本鬼子,共產黨在敵後戰場打遊擊讓鬼子很是頭疼。但是無論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是中國人,都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最後趕走了日本鬼子。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前世今生
    到一戰的時候,亞美尼亞人遭遇了一次劫難,奧斯曼土耳其戰爭部長親自率軍進攻俄羅斯高加索地區,被打了個大敗仗,輸部長回來就說了,這仗打輸了不是因為我蔡而有內鬼,誰呢?亞美尼亞人他們信基督教,俄國人信東正教,東正教也屬於基督教,所以這群人肯定是叛國了。於是土耳其開始對亞美尼亞進行了種族滅絕行動,先是清洗軍隊中的亞美尼亞人,然後逮捕了社會中亞美尼亞知識分子跟領袖。
  • 彪悍亞美尼亞!曾打到羅馬,還出過蘇聯元帥,並幫我們解放東三省
    從經濟體量、人口規模、部隊數量到武器裝備,各方各面都是亞塞拜然要強於亞美尼亞,這讓很多人對亞美尼亞的前景擔憂。作為第四代亞美尼亞裔美國人,著名的美國名媛、流量明星金·卡戴珊也發聲為自己的家鄉打氣加油,並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呼籲西方世界支持亞美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