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在行動——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

2020-12-25 烏蘭察布新聞網

適量取餐,杜絕浪費。記者 周衛兵 攝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 首席記者 常曉萍 攝


勤儉節約理念滲透教育全過程 王偉 攝


「儉以養德」永遠銘記 記者 張曉鵬 攝


核心閱讀


敬天惜糧、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多年來,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聲音和行動自上而下從未停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出臺八項規定,集中整治「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等突出問題,全面倡導勤儉節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期間發起的「光碟行動」得到全社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率先垂範,從接待外賓時的陝西家常菜、21元「主席套餐」,到考察調研中的自助餐、大盆菜,處處以身作則,帶頭杜絕餐飲浪費。
  各地區各部門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力實施包括「光碟行動」在內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一時間,從酒樓食肆到學生食堂再到家庭餐桌,「光碟」已不僅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逐漸成為人們一種儉以養德的生活態度。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由於各種積弊,少數地方、個別人群的「舌尖上浪費」陋習依然存在,甚至現象驚人、令人痛心。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豐收決不能成為浪費的理由。我們必須時刻謹記,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糧食安全容不得掉以輕心,我們沒有浪費糧食的絲毫權利和丁點兒資本。我們同時需謹記,我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還有若干地區沒有脫貧摘帽,具體到我們烏蘭察布,「貧困地區中的貧困地區」是必須直面的現實,努力擺脫貧困更是當前的首要重任,對烏蘭察布人而言,吃光碟中餐不僅是美德,更是責任。「豐年不忘飢苦,富歲當思節約」的訓誡我們當永遠銘記。
  毋庸置疑,反對餐桌浪費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一項永不過時的系統工程。如何進一步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同時要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具體講,就是在剛性約束和柔性治理方面多管齊下,立法部門要儘快完善懲治浪費的法律體系,餐飲企業、職工食堂、學校餐廳,要快速行動起來,努力盡到引導責任;社區、學校、家庭,則要從「心」出發,設法把勤儉節約理念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滲透到孩子成長教育的點滴。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杜絕「舌尖上浪費」,讓我們一起加油!(首席記者 李秀珍)


烏蘭察布在行動—— 讓「舌尖上的節約」成為習慣


  一段優美的用餐音樂過後,餐廳廣播裡傳出了「尊敬的各位嘉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請您在用餐時,適量取餐,生熟食分開取用,勤拿少取……請您積極倡導勤儉節約美德。」的溫馨提示。這是8月20日,記者在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一樓自助餐廳的親身體驗。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如此指示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各地餐飲協會紛紛倡議,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積極響應,一時間掀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熱潮。
  記者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糧食儲備科了解到,近三年,我市的糧食總產穩中有增:2017年103.78萬噸、2018年112.19萬噸、2019年124.2萬噸,完全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此外,我市足額落實地方糧食儲備總量,且儲備糧庫存質量良好。然而,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浪費一粒糧食。
  同時,記者從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了解到,截至上半年,我市共有餐飲企業7132家、食堂675家。厲行糧食節約,餐飲行業無疑是主要陣地。正因如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協會發出倡議,要求餐飲行業加強自律,履行社會責任,創新服務模式,調整菜品數量、份量,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服務。消費者要按需適量點餐,並杜絕攀比消費,從我做起,形成節糧意識。
  為了探尋節糧實情,記者深入我市餐飲門店、機關食堂,記錄了不同規模、不同類型餐飲企業,在不同時間段用餐人群日常餐飲的點滴變化。  
  
  早餐:幾乎「光碟」
  
  「兩肉一混一壺茶,好了!」8月20日8時許,新區滿達西街的鳳來閣早點門店,服務員張建軍正在忙碌地叫客人取餐,這樣的工作,他早已熟練,甚至都記住了常來食客的喜好。
  記者現場看到,多數食客會點一個包子、小半壺茶或再配一顆雞蛋,十多分鐘吃完離店。
  張建軍介紹,作為早餐店,門店的餐飲浪費並不大,來用餐的客人基本上都會「光碟」,剩下的多半是沒有食用完的蘸料,有時極少數顧客會剩少許包子皮兒。獨自一人就餐,一般會在點餐的時候就提前減量。
  「根據自己的量來點餐,吃多少點多少,不夠再點,偶爾點多了,也會主動打包帶走」,記者見到了正在店內就餐的高炎銘夫婦,兩人點了兩個包子和正好夠兩人飲用的一小壺奶茶。高炎銘告訴記者,對最近國家提倡糧食節約、杜絕餐飲浪費的做法非常贊同,這樣做會進一步增強市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避免鋪張浪費。

  正餐:吃不了「兜」著走

  8月20日中午12時許,記者來到市政府機關食堂。走進寬敞明亮的取餐區,透過明亮的玻璃,可以看到香噴噴的飯菜已經在後廚操作臺上擺好,前來用餐的市委、政府公職人員正在有序排隊取餐。
  來到用餐區,記者看到「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吃光碟中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提倡節約的海報被貼在最醒目的地方。
  「在保障食品衛生的同時,還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食堂根據前一日用餐情況,準備第二日的食材。為了更好地利用好食材,採取一料多菜、一菜多味,物盡其用,避免浪費。」市政府機關食堂經理王俊林告訴記者,熱菜少炒勤炒,定時適量供應,用完再上。同時,做好食材儲存保管,防止腐爛變質造成浪費。
  記者從市政府機關食堂了解到,食堂採取自助形式,對前來用餐的人員,食堂服務員會善意提醒其勤拿少取,根據口味挑選菜品,基本沒有剩飯剩菜。如遇部門加班,部門會提前通知食堂,食堂按需備餐。「每次來食堂吃飯勤拿少取,如果不夠吃,再去拿,都習慣『光碟』了。」正在用餐的政府工作人員肖先生說,通過新聞了解到全國都在宣傳節約糧食,實行光碟行動,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更應以身作則,帶頭勤儉節約。「不管是從國家層面、家庭層面,還是個人層面,勤儉節約都非常重要。」正在用餐的政府工作人員張女生說,我們每一位公民都要強化節約意識,農民辛勤耕作,糧食來之不易。我國的耕地資源相對短缺,我們更要倡導節約,確保糧食安全。
  8月20日中午13時許,記者又來到和光宴(三陽開泰店),正遇到賀強與女友在此就餐。
  「一份吊鍋魚頭、一份招牌茄子、一個海鮮粥,我先幫您下單,不夠再加,您看可以嗎?」服務員薛慧美提醒道。
  賀強說:「經常來這裡吃飯,環境好,味道也不錯,點餐時服務員也會提醒適量點餐,覺得挺人性化,非常好。」
  店長沙日娜介紹,由於我們的菜品受顧客青睞,加之人們的節約意識普遍增強,所以很少出現浪費情況。廚師長會提前一周根據預定情況準備食材,服務員也會依照顧客的需求建議其選不同的宴請套餐,避免造成浪費。採訪中據收餐員反饋,不論是單點還是婚宴「光碟率」都很高,食客的打包意識也越來越強。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張還未收拾的餐桌上,餐盤幾乎「光碟」。

  自助餐:實現「光碟」還需加油

  8月20日下午18時許,記者來到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自助餐廳,餐廳入口處立著一個「光碟行動」海報的宣傳易拉寶,餐廳內的海鮮、料理、甜點、燒烤等食物已準備就緒,顧客陸續進店就餐。
  「自助餐廳廣播會定時播放節約用餐提醒語音,服務員也會在客人用餐完畢時提醒不要浪費。」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餐廳總監劉飛飛說,自助餐廳採取「押金」的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浪費;二樓單點廳推出小份菜品,對有剩菜剩飯的顧客提供打包服務;桌面標牌提醒消費者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大堂副理李改英介紹,飯店相關部門會和宴會、會議組織者進行持續不斷的細緻溝通,儘量保證按照最準確的到場人數準備相應的菜量,同時建議客人採用分餐上菜的方式,準確把控每份菜的分量。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服務員的培訓,讓服務員在客人點菜時主動提醒適量點餐,並在菜量、口味等方面為客人提供專業意見。
  記者在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二樓的單點廳見到了餐後正在打包食品的王冰,她告訴記者,現在人們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而且注重健康飲食結構,在外就餐時會更多根據自己飲食習慣合理點餐,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舌尖上的浪費」。
  民以食為天,食以儉養德。記者在大小餐飲企業深入探訪中發現,目前,全市各餐飲服務行業積極響應「光碟行動」,大力倡導「適量點餐,剩餐打包」用餐文化,努力強化拒絕餐桌浪費的文明意識,同時,市民的餐飲節約意識也正不斷提高。
  然而,毋庸置疑,目前少數人在餐飲消費中仍或多或少存在愛面子、講排場陋習。餐飲浪費非小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記者在此呼籲廣大消費者:一定要科學、健康、合理安排用餐;外出就餐務必適量點餐、適量取食,摒棄攀比心理,不求奢華、不講排場,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以實際行動,堅決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王賀榮子

相關焦點

  • 渠縣:後廚裡的節約經 讓節約成為習慣
    眼下,制止餐飲浪費已在各地行動起來,從餐飲企業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從每一餐做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培育文明用餐新風尚。在渠縣,後廚師傅們想方設法念好節約經,讓節約成為習慣。渠縣後廚的師傅們,在「摳」字上下足工夫,避免舌尖上的浪費。在渠縣一家中餐食府的後廚,廚師們正忙著用各種加工後的邊角料製作成食品,做到精打細算。
  • 濟寧各地掀起文明餐飲熱潮 「舌尖上的節約」已成習慣
    濟寧新聞網訊  濟寧市倡導「養成節儉用餐、文明就餐」習慣已經形成熱潮,倡導節約的宣傳海報、餐桌提示牌隨處可見,餐飲業「小份菜」、「半份菜」、「按需點餐」等活動相繼推出,機關事業單位、外賣訂餐平臺也積極引導市民文明用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正成為全市餐飲新風尚,並逐漸成為習慣。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使節約糧食成為自覺
    但是一些「大胃王吃播」卻在內容和形式上走了樣,通過鋪張浪費、暴飲暴食,更有甚至採用「催吐」的方式,造成了食物的浪費,傳播了不良影響,背離了「吃播」的本意。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治國理政需要解決的首要民生問題,餐飲浪費現象直接危及糧食安全。
  • 浪費可恥 節約光榮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浪費可恥 節約光榮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10-13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光碟行動你我同行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光碟行動你我同行時間:2020-05-21 09:17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光碟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自2013年開展以來,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 浪費可恥節約為榮|黎平:厲行節約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營造浪費可恥、勤儉節約的氛圍,黎平縣各單位、部門、企業合力聯動,共同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在黎平縣各餐飲門店,「光碟行動」「珍惜糧食」的宣傳標語尤為醒目。為更好引導消費者文明用餐、減少浪費,餐飲部門從源頭上調整節約措施,引導顧客踐行「光碟行動」。
  • 「舌尖上的節約」讓廣州人引以為豪
    2013年全國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碟行動」以來,廣州人在這6年來早已經是養成了餐飲節約的良好習慣,「半例菜」「吃不完打包」「隔夜飯菜」,這些廣州人特有的餐桌節約口語潮詞也傳遍了大江南北,餐桌節儉之風讓人稱道之餘,還漸漸「被借鑑」到了外地菜系和外地友人。「文明餐桌從我做起,不剩飯、不剩菜」已經成為廣州人深入人心的生活習慣,也是廣州人引以為豪的價值觀和社會風尚。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舌尖上的節約」漸成風尚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社會引發廣泛共鳴。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我省各級機關單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餐飲企業等積極響應,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多措並舉,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從餐飲生產加工到管理服務,從機關食堂到學校餐廳,從婚宴聚會到家庭餐桌、從堂食到外賣,「舌尖上的節約」正逐漸成為新風尚。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遂寧在行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連日來,我市社會各界紛紛響應積極行動,說到做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東城街道:倡導「光碟行動」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咱們平時做飯、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餐飲習慣,注意節約糧食、不要浪費」近日,在金水南區,杜娟娟等幾名網格員和「金水大媽」正在進行日常入戶走訪,向小區居民發放「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文明餐桌宣傳單,和大家相互探討形式多樣的勤儉節約方法,號召大家從細微處做起遏制奢侈浪費,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美德,為爭創文明城市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小紅門地區讓「光碟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拜拜
    為了繼承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摒棄鋪張浪費,拒絕暴飲暴食,小紅門地區文明實踐所引領我鄉居民樹立科學、健康、節儉的飲食習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爭做「光碟行動」的倡導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龔春雪「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牢固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觀念,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努力做節儉美德的引領者、做「光碟行動」的踐行者、做節儉風尚的踐行者。從一日三餐做起,愛糧惜糧,杜絕浪費,為創建節約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 讓節約糧食成為自覺行動
    連日來,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的行動在八師石河子市深入展開,機關、行業協會、餐飲企業、學校、社區、家庭紛紛探索愛糧節糧的好做法,倡導節儉文明新風,讓節約糧食成為自覺行動。八師石河子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印發《關於厲行節約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通知》,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從自身做起,率先開展「光碟行動」;組織機關各部門對食堂用餐浪費行為進行勸導,引導用餐人員有序排隊,文明用餐,適量點餐。
  • 校園「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舌尖上的節儉」成新風尚
    原標題:校園「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舌尖上的節儉」成新風尚(二)大象新聞·信息戲曲一體化團隊記者 郭珂序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支撐。
  • 五馬鎮:踐行「光碟行動」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機關食堂貼的宣傳海報奉節網訊(通訊員:田西貝)為切實培養節約糧食習慣,嚴厲制止浪費飲食行為,五馬鎮在機關食堂貼上宣傳海報,號召全鎮機關幹部厲行勤儉節約,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不僅僅是個人美德和社會風尚,更關乎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國家的糧食安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是從古至今大家口耳相傳的名句,一粒米、一滴油,看似沒有多少,但累積起來關乎的就是國計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光碟行動」廣泛開展,「舌尖上的浪費」得到有效遏制。
  • 倡導「舌尖上的文明」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號召接力 從我做起 阜新車站派出所黨支部號召全所民警接力,從我做起,倡導"舌尖上的文明",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將「光碟行動」進行到底
    為了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適度點餐、文明消費、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東城機關食堂、老字號企業紛紛「出招」,通過舉辦籤名活動,推出打折優惠活動等舉措,引導大家踐行「光碟行動」,從源頭拒絕「剩宴」現象。東城區機關幹部紛紛響應制止餐飲浪費制止餐飲浪費,東城機關食堂走在前8月13日中午,東城區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在所管轄的12個食堂同步進行「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我承諾,我行動」籤名活動。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丨碧泉評論: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出倡議,號召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廣大幹部職工厲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首先抓住「關鍵少數」。今天,物質日漸豐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鋪張浪費之風,脫離我國基本國情,背離優秀傳統文化,敗壞社會風氣。「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
  • 福清餐飲單位用實際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福州新聞網9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小餐桌有大文明,節約從「我」做起。福清各餐飲單位用實際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共識。此外,福清市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組織人員,在200多家會員餐飲企業內張貼「節約糧食、文明用餐」海報,提倡減少浪費。「協會還專門成立了『鋪張浪費監督小組』,不定期對會員商家進行輔導和監督,從源頭抓起,從自身做起,養成餐飲浪費可恥、節約糧食光榮的習慣。」福清市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負責人說。
  • 從肅貪治奢到舌尖上的節約
    當前,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全球性的糧食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全社會性的浪費現象尤其是舌尖上的浪費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特別是迎來送往中的場面、禮尚往來的情面、習以為常的臉面,以及餐桌上的浪費、車輪上的消費、各種儀式上的花費仍然十分驚人。吃出文明,吃出素質,吃出節約,吃出好風氣,仍然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西安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踐行「光碟行動...
    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西安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黨中央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倡導全院在校師生節約糧食、杜絕浪費,以實際行動來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在學院餐廳大樓,隨處可見各式「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 立牌、標語等平面宣傳。值得注意的是,在收餐處,文明就餐監督員會為自覺做到「光碟行動」的師生發放一枚禮物兌換貼標,可以在餐廳出口處免費兌換一杯酸奶。師生們紛紛表示:節約糧食、杜絕浪費,本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自覺做到的,為學院的鼓勵激勵舉措點讚!